返回第12章 1937(1 / 1)童话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 1937

1936年10月21日。

还未正式加冕的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正式退位。

由大英帝国帝国公主希尔德加德·冯·阿尔萨斯-洛林-君士坦丁堡殿下暂代摄政之职,约克公主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殿下头衔改为伊丽莎白公主殿下,意味着伊丽莎白公主正式成为王位第一顺位继承人。

真正引人关注的是爱德华选择退位这件事。

立刻在全世界引起轩然大波,谁也没想到爱德华居然真的会为了一个女人而放弃大英帝国的王位,世间权力的顶点,最重要的是,爱德华不仅仅是放弃了王位。

他放弃了他所有的头衔与封地,包括他所有的资产都一起给了辛普森夫人,甚至他连爱情都没有拥有,他不能和辛普森夫人在一起。

为了王位放弃辛普森夫人,那是背叛。

为了辛普森夫人放弃王位,那同样是背叛。

爱德华只能全部放弃。

学者认为这是典型的责任与爱情的悲剧。

对于学者来说是如此,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或者说爱德华的支持者,都认为是被大骗子鲍德温赶下了王位。

特别是在爱德华放弃他所有资产与头衔,甚至都无法与辛普森夫人在一起,可以说爱情与王位一起失去,更让爱德华获得了大量支持者,原本反对爱德华的转而支持爱德华。

纷纷开始怒斥鲍德温。

不过现在都跟爱德华没有关系了。

在发布退位宣言后,爱德华就消失在公众的视野当中。

1936年11月1日。

英国。

伦敦。

白金汉宫。

英国民众关注的是所谓爱德华退位,对于内阁来说更应该关注的是爱德华退位之后,对整个大英帝国权力体系所做出的改变。

比如说。

现在白金汉宫是属于希尔德的。

希尔德一身黑色长裙端坐在沙发上,鲍德温则是黑色西装,有些颓废地坐在希尔德对面。

“事情发展到这种地位,我真不知道在我死后,该如何向陛下交待。”

“我觉得乔治叔叔应该有心理准备。”

关于爱德华放弃王位。

乔治五世肯定心里有所准备,毕竟就爱德华的样子,乔治五世能够放下心来就有鬼了。

鲍德温摇摇头。

“我没想到的是他会连那個美国女人一起放弃。”

“这你不应该高兴吗?”

“现在的局面所有人都认为是我的逼得他退位,逼着他放弃所有,逼着他放弃爱情。”

“难道不是吗?”

.....

这话鲍德温说是也是,说不是也不是。

他的确不能允许爱德华和辛普森夫人结婚,他先是大英帝国的首相,才是其他人,大英帝国不能容许国王娶一个美国女人。

而爱德华的责任不能允许他放弃王位娶辛普森夫人。

那么爱德华只能全部放弃。

其中核心原因当然是他的身份与帝国的传统,鲍德温只是这些的具象化。

“我真是理解不了年轻人。”

鲍德温说的不仅仅是爱德华,还有他的儿子奥利弗,奥利弗不仅仅是个同性恋,还是工党成员,与他这个父亲完全的不对付。

希尔德耸耸肩。

“如果您问我的话,爱德华哥哥他不明白他究竟是爱那个女人还是需要那个女人,他对他的爱情产生了怀疑,他不能接受这样的自己。他需要与这个世界真正相处的方法,所以他才选择放弃所有的一切,获得真正的自由,作为一个普通人,那个时候他大概就能够面对那个女人,面对我们了。”

“他把一切想的太复杂了,世界上的很多问题是没有答案的。”

“作为未来的国王他应该思考的是......”

“但你们不准他说话。”

.....

鲍德温很无奈。

以爱德华的性格加上他的身份,不管是鲍德温还是乔治五世都不允许爱德华乱说话,曾经爱德华就说了一句工人的状况必须得到改变,就被视为严重的错误。

“好吧,那你知道他现在在哪吗?”

“他不让我告诉你们任何人。”

“我们必须确保他的安全。”

“如果一个普通的英国人在英国的安全都不能得到保证,那英国政府应该思考的是他们自身的问题,这是爱德华哥哥让我转达的。”

“也就是说他还在英国境内?”

“他身上的钱应该不足以支撑他离开英国。”

爱德华作为威尔士亲王所持有的所有封地与资产都归还给了英国,而他私人持有的所有资产都被他送给了辛普森夫人,爱德华可谓是穷的身无分文,当然没钱离开英国。

鲍德温无奈站起身来。

“好吧,只要他还在英国就好,我还是得收拾一下他留下来的烂摊子。”

“等等。”

希尔德突然叫住了鲍德温。

“有什么事情吗?”

“我的首相,您是不是忘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什么事情?”

“我想您应该是忘了您的宣誓效忠对象。”

希尔德端坐在沙发上。

居高临下地看着鲍德温。

鲍德温必须明白一件事,那就是两人身份的转变,现在的希尔德可不是德国公主,是英国摄政王,是在英国新王诞生之前的最高掌权者,那么首相必须对摄政王宣誓效忠。

不过实际上首相是不需要对摄政王宣誓效忠的,在英国体系下,首相需要宣誓的对象是王冠,无论王冠的持有者是谁。

只不过现在王冠空缺。

希尔德这么做相当于故意在提醒鲍德温,现在的自己是他的君主。

鲍德温作出了他的回答。

“我的君主只有乔治五世,没有其他,希尔德加德摄政殿下。”

说完。

鲍德温离开了。

......

....

持续多年的鲍德温与希尔德权力之争。

从1925年开始,鲍德温成为英国首相,英德开始合作,希尔德就与鲍德温产生权力冲突,既是互相角逐也是互相帮助,如今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落下帷幕。

其实鲍德温是想得到的,乔治五世将摄政的位置给希尔德,自然征求过鲍德温的同意。

如果爱德华不退位还好。

那希尔德作为英国摄政,也就是一个花瓶。

现在爱德华退位了,那么原本属于爱德华的权力位就空出来了,自然由作为摄政的希尔德顶上去。

希尔德可不是那么容易就架空的,英国赋予国王的权力是远远大于首相的权力,而鲍德温的反对派也会尝试联系希尔德,建立新的权力体系。

鲍德温必须在希尔德的权力体系搭建好之前,更大幅度提高首相的权力,来与希尔德形成钳制。

当然。

不会有人能够接受,一个首相在刚刚逼着国王退位之后,还妄想提高首相的权力,但也不是没有办法。

爱德华的退位将鲍德温送到了风口浪尖,国内爆发了大量对鲍德温的声讨之声,之前被暂时压制住对鲍德温的声音,如今再次爆发出来。

鲍德温想要提高首相的权力方法很简单。

拿他自己的位置去换。

1936年12月11日。

统治大英帝国十年的首相斯坦利·鲍德温宣布辞职。

将由同样为保守党议员,财政大臣的内维尔·张伯伦接替首相职位。

当张伯伦站在威斯特敏斯特宫宣布就任首相时。

对于大英帝国的人民来说恍若隔世。

他们的老国王去世了,他们的老首相辞职了,他们的新国王也离开了。

其实他们不想鲍德温辞职的。

鲍德温已经统治英国十年了,已经成为英国人民当中的习惯,在鲍德温的统治下,英国又重新成为世界霸主的大英帝国,他们只是想.......其实英国人民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想要什么?

想要爱德华退位还是娶那个女人?想要鲍德温辞职还是继续统治?

他们没有答案。

这一年发生的事情仿佛只是一场梦。

好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

....

伴随着乔治五世,鲍德温,爱德华八世相继离开。

希尔德加德公主成为摄政。

象征着英国正式告别旧时代,进入新时代。

美国时代周刊对希尔德发出了恭喜,恭喜希尔德成为世间最具权势的人,没有之一,并由衷祝福希尔德不会被权力反噬。

可以说是相当阴阳怪气了。

并且时代杂志的封面也不是希尔德,而是辛普森夫人,这也很正常,不管怎么说,辛普森夫人都撼掉了一个英国国王,一个英国首相。

除了辛普森夫人的事情之外。

还有诺贝尔和平奖。

这次的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了法国总统贝当元帅和德国首相阿道夫。

这属于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同样在1936年底。

德意志帝国经济大臣亚尔马·沙赫特辞职,他的经济政策在德法关税条约中引得德法都不满,沙赫特是一个典型的暴君,他的经济政策是独断专行的典范,不能说他反对看不见的神之手,他想用人力强行撼动市场的神之手。

但不管德国还是法国的资本都不允许,沙赫特完全是站在神的视角来判断两国市场的融合,但市场的玩家都是人,他们都想保证自己的利益,沙赫特给出的最优解,就不是他们的最优解。

由法国经济学家,前法兰西银行副行长查尔斯·瑞斯特担任德法关税同盟总负责人。

理论上来说查尔斯·瑞斯特不应该担任如此重要的职位。

因为他是坚定的金本位支持者。

在1929年的经济危机过后,全球各国都开始陆续放弃金本位,证明了金本位已经不符合时代,贝当元帅顶着巨大的压力都放弃了金本位,那么作为金本位的支持者自然会被摒弃。

而在查尔斯·瑞斯特担任总负责人之后。

他首先解决了双方的冲突和分歧,重新建立了两国代表平等组成的仲裁小组和联合委员会,取消了原本沙赫特的一人独裁局面。

然后划分了经济特区。

原本德意志帝国更加强大的经济体系将会冲击到法国的经济体系,按照沙赫特的方法是直接打碎重整德法的所有资本,重新建立一套新体系,只不过遭到了德法资本的共同反对。

查尔斯·瑞斯特的经济特区计划则是做出了一定的妥协。

以阿尔萨斯-洛林为例,这些地区的企业可享受关税降低、税收优惠和简化监管流程的优惠。这些区域可以专注于实体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例如高科技制造、汽车生产和化学加工,可以为日后的奥地利和匈牙利做些准备。

以及最重要的。

法国资本是和银行深深绑定在一起的,比如法兰西银行,里昂信贷银行,巴黎国民银行等等。查尔斯·瑞斯特就是他们所选择的代表,真正具备战略眼光的人,自然不仅仅只是为了眼前的利益。

还有以后最为核心的利益。

统一货币。

......

....

英国也不遑多让。

在1936年英格兰银行完成全面改组,英格兰银行与皇家铸币局合并,改为帝国中央银行全面控制了铸币权。

建立帝国联邦服务机构。

名字听起来有些不明就里,实际就是国家主权财富投资基金。原本英国官方的投资机构分别为英国政府投资局,英国商业银行,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等机构。

帝国联邦服务机构就是利用国家的外汇储备,资源收入或财政盈余,全部集中起来对国内外市场进行投资,相当于对过往的官方投资机构做出整合,让它从建立开始,就成为世界最大的投资机构。

主要是为了应对德法的贸易战争。

理论上来说像大英帝国这种无与伦比的体量,是不需要建立主权财富投资基金的,因为这会放给帝国联邦服务机构太多的权力,只不过想要整合东欧,单独的机构根本无法推动。

比如说。

帝国联邦服务机构想要推动,波兰LRL工程公司,波兰航空,波兰波兹南制造公司。与捷克斯柯达,捷克CKD,捷克塔特拉,捷克维特科维采钢铁公司。瑞典SKF,挪威康斯博格,罗马尼亚UCMR,组成跨国辛迪加垄断组织。

所谓辛迪加指的是指多个企业联合形成的组织,共同协调生产、销售和价格等方面的事务,通常是为了对抗竞争并控制市场。

主要选择辛迪加是为了对抗德法关税同盟,以及给予各国公司独立性,而为了协调如此多的超级工业垄断集团,帝国联邦服务机构也就因此诞生。

只不过。

巴尔干通用钢铁和意大利菲亚特工业集团,仍然是拒绝加入由帝国联邦组成的辛迪加垄断集团。

意大利不愿意是因为它本身自认为是列强之一,不愿意受制于英国之一。巴尔干则根本就是不愿意合并,它要保持绝对的完整性为战争服务,以及通用钢铁本身就是巴尔干各个工业集团合并而来的康采恩集团,既由由母公司通过持股控制多个独立公司所形成的企业集团。这些公司在名义上保持独立,但实际上由母公司进行战略决策和资源分配。

.......

可以说从1937年开始。

英德争霸正式开始。

不过。

正在内战中的西班牙,根本无人关注的西班牙发出声音。

1937年4月。

西班牙南方叛军首领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将军发表公开宣言。

邀请希尔德加德·阿尔萨斯-洛林-君士坦丁堡公主担任西班牙国王。

是国王。

并非摄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