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1章 风云际会!(求订阅)(1 / 1)叁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鲁锦现在还是本着能低调就低调,起码先扛过第一波元廷的镇压再说。

因此哪怕已经定下了制度,但对外还是不敢这么叫的。

现在行政院和枢密院,对外就直接称文、武两院,内阁对外称为秘书局,设掌书一人,秘书一人,文书若干。

听着就像个草台班子......

秘书也不是什么新词,确立三省六部制的隋朝,刚开始就是五省,除了常见的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还有就是秘书省,内侍省。

不过当时的秘书省是内臣,主要为皇室管理图书典籍,算是皇家图书管理员。

李善长对考试很感兴趣,好奇问道,“大帅准备考什么?”

“当然是考实用之学。”鲁锦给了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反正不可能考儒家经义,元末的儒学,怎么说呢,乱七八糟什么门派的都有,蒙古人自己不学,他们也不管这个,你爱什么学派什么学派。

是大明建立之后,朱元璋才下令将程朱理学定为统一科举教材,并在其中做了删减。

现在注解的版本太多,你就算考经义也能考出许多不同的答案,再说鲁锦也不擅长这个。

他一个反贼能考什么,当然是直接考策论骂元朝了,谁骂的出彩,能看出元朝的弊病,那才叫有真才实学。

用这种考题,起码统一考生的反元思想,若是能看出元朝的弊病,那说明眼光也不差,有自己的分析能力和见识。

“而且不仅要考文官,武官也要考。”鲁锦又补了一句。

“武官也要考?大帅是要招录军吏吗?”李善长诧异道。

“对,圣武军的体制还不够完善,尚缺一些军需官,军法官,还有训导官。”

鲁锦的命令很快传达下去,一张张告示贴到了目前他所有的地盘里,有志出仕来元帅府做官的读书人,不拘出身,只要识字算数读过书,自觉有才学者,都可以来报名参加考试。

考试分文武两场,文试录取知县,主簿,元帅府吏员若干,并注明不考儒家经典。

武试也不考武艺,录的是军中文吏,掌军需、军法、军教事务,但有武艺,懂兵法的更好,会优先录取,最低要求也是吃苦耐劳,能跟随军队行军并参加阵战的,怕死的别来!

所有考生于十月十六午时抵达庐州,即可报名参考,无为、和阳、含山、巢县四县考生,可先到巢县汇合,乘船抵达庐州,食宿自费,乘船免费。

这告示一出,还真吸引来不少考生,主要是‘不拘出身’,还有‘不考儒家经典’这两项,给了更多人机会。

一些不算精通儒家经典的读书人,之前元廷衙门里被赶走的吏员,甚至就连一些商店的账房都跑了过来,咱当不了知县可咱会算账啊,当个管军需的小吏总行吧?

而那些正经儒生,则更热衷于这种选官的形式,考试啊,一看就正规,庐州鲁大帅跟那些寻常的反贼就是不一样!

......

十月十五这天,常遇春终于回土匪窝带来了自己的‘家眷’,其实主要是蓝玉一家,常遇春自己是怀远人,比定远还远,在濠州西边,想回那边一趟把家人接来太不容易了。

除了蓝玉一家子,还有十来个他自己管着的亲信手下。

一行人到了巢县码头,准备坐船去庐州,结果却发现码头上有一群背着包袱的大头巾,也正准备搭船。

常遇春一米八五的身高,腰里挎着弓箭,手里拄着长枪,见状不禁好奇道,“你们这是做什么的?也是要去庐州?”

一群读书人见他武夫模样,根本就不怎么搭理他,倒是有一人连忙抱拳道。

“正是要去庐州,庐州的鲁大帅召集士子考试授官,吾等都是去庐州应考的,敢问这位兄台,可是要同去投奔元帅府,求个武将官职?”

“求什么武将官职,我本来就是圣武军的千户营官。”常遇春顿时不屑道。

那书生闻言却更加尊敬,连忙拱手作揖,“原来是帅府的千户将军,失敬失敬,小弟胡惟庸,不知将军如何称呼?”

常遇春没想到这人脾气这么好,自己都没给好脸子,对方居然还这么热情,他也不好太过分,当即说道,“我叫常遇春。”

言罢便招呼蓝玉等人上船,没再搭理这帮大头巾,然而码头旁正准备登船的蓝彩云却被人拦住了。

一名骨瘦嶙峋,脸色蜡黄的妇人跪在她脚下,一边抓着个几岁大的小男孩,一边哀求道。

“这位妹子,你们一看就是富贵人家,听口音又是定远同乡,求求你们把这孩子带走吧,让他给你们当奴仆也好,做什么都好,只要给他一口饭吃就行。

“咳咳,我如今病重,没多少日子可活了,实在是没有办法,只求你们能发发善心,给这孩子一条活路,把他带走吧。”

那被妇人牵着的小男孩约摸五六岁大,脸颊饿的凹陷,眼睛倒是大大的,此刻抓着妇人的衣服哭的哇哇大叫。

“娘,我不走,我们去讨饭,我们去求药,你别死,别不要我,呜呜呜呜~

“求求姐姐,给我们一点吃的吧,我们好久没吃饭了......”

常遇春已经跳上了船,见状不禁皱眉道,“彩云妹子,给她们留些干粮吧,咱们赶紧上船,还要赶去庐州呢。”

蓝彩云却看着母子俩心有不忍道,“可是这位大姐......若她真撑不住了,留下这么小的孩子,又岂有活路,要不我们把他带上吧?”

常遇春却皱眉道,“我们是去投军的,哪能带着这么个孩子。”

蓝彩云顿时仰着头反驳道,“你们自去投军,我又不跟你们打仗,怎么,我不能养个孩子了?”

蓝彩云的父亲蓝春见状也说道,“你一个大姑娘家,连亲都没成,就带着个孩子,像什么话?给他们些干粮,赶快上船去吧。”

然而蓝彩云却死活不肯丢下那个孩子,常遇春想了想说道,“不如将他们母子都带上,交给大帅安排,大帅那里事情多,便是找个工匠的活计给他们干,也不至于饿死。”

“这倒是个好主意。”蓝春当即赞道。

蓝彩云却有些疑惑,“那大帅还能管这么小的孩子?”

“为何不能,大帅还收养了一个小鞑子做义子呢,他连鞑子都能收,为何收不得汉人。”常遇春当即说道。

“那好,这位大姐,你就跟我们一起去庐州吧,到了地方自有人给你安排。”

“多谢各位恩公,多谢各位恩公。”妇人连忙给几人磕头,然后牵着孩子一起上了船。

等一行人都上了船,船头处一名士子模样的人,也转身向常遇春拱手道,“将军真是仁义。”

常遇春闻言抬头看去,又忍不住皱眉道,“你也是去庐州考试的?”

“正是。”

常遇春顿时讽刺道,“那你们这些读书人可真没良心,那母子俩在这哀求半晌,也没见你们一人肯施以援手。”

读书人当即苦笑道,“这将军可就错怪吾等了,明明是那妇人不肯托付其子,看到你们一行当中有位女眷,这才主动托孤而已。”

常遇春闻言一愣,再扫视一圈,还真是,周围就蓝彩云一个女眷,怪不得那妇人谁都不找就找他们来着。

常遇春当即抱拳道,“原来如此,某倒是错怪了你,不知你叫什么名字?”

“在下无为士子,闫士国。”

“常遇春,圣武军千户营官。”

两人各自抱拳互道姓名,便没再搭话。

另一边,蓝彩云正带着12岁的蓝玉,给那母子俩拿吃的,蓝玉从包袱里拿出几个烧饼,递给两人,小男孩当即道,“多谢小哥哥。”

“多谢小公子。”

“快吃吧。”蓝玉蹲在旁边,看那小孩拿着烧饼吃得香,顿时又道,“你想不想吃肉,我这里还有鸭腿和鸭蛋,你若肯叫我一声公子,我就给你吃。”

“公子哥哥,我要吃鸭腿。”小孩一秒都没有迟疑,当即就喊起了公子。

“哈哈哈哈。”蓝玉顿时得意大笑,还不等他笑够,脑后突然恶风不善,不待他闪避,便结结实实挨了一巴掌。

“哎呦,姐你打我作甚?”

蓝彩云一个大逼兜呼过去,顿时骂道,“你个没良心的,才吃了几顿饱饭啊,就学人家做公子?能耐了你!”

蓝玉捂着后脑勺,不服道,“做公子怎么了,以后我跟着常大哥打仗,还能做将军呢,哼!”

“就你这样的,言而无信,还做将军呢,答应给人家的鸭腿呢?”

“我没说不给啊,这不是正准备给,你就打我吗。”蓝玉一边犟嘴,一边掏出干荷叶包的鸭腿和鸭蛋,却没想到那孩子拿了鸭腿立刻递到妇人嘴边。

“娘,你吃肉,吃了肉病就能好了,你快吃啊。”

那妇人却笑着揉了揉孩子的头,“娘不喜欢吃肉,你自己吃吧,别忘了多谢这位小公子。”

蓝玉见状也诧异道,“没想到你还挺孝顺的嘛,你多大了?叫什么名字?”

“我五岁,不,六岁了,我叫沐英。”

“沐英?好名字,以后跟着本公子,等我做了大将军,让你给我当先锋。”

“好,给公子当先锋,能吃鸭腿吗?”

“鸭腿算什么,到时候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蓝玉顿时牛逼轰轰道。

还不等他牛逼多久,蓝彩云又是一巴掌扇过来,“老实点,好好坐着,扬帆启航了。”

“哦。”

于是乎,随着船帆升起,船夫也在后面摇起橹来,常遇春,蓝玉,沐英,胡惟庸,这几位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便乘着同一条船,驶向庐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