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六章 杨帆的手段(1 / 1)醉剑书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工部尚书赵俊揣着手,低声说道:“今日早朝,陛下一定会商议军务的事情,两位大人,你们意下如何?”

前几年,上任工部尚书薛祥因为中都案一事被处死,后赵俊升任尚书职位,不过对比于薛祥,他却是小心谨慎了不少,准备先探一探口风。

户部尚书楼覃笑而不语,倒是一边的刑部尚书吕宗艺眉头微皱,嘟囔着:“不好,不好……”

赵俊小心地问道:“哦?吕尚书觉得,杨大人提出的军务改革不好么?”

吕宗艺摇了摇头,一本正经地说道:“非也,军务改革一旦开启,被查处的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那我刑部明年大半年都不用忙别的了。”

啊?

赵俊闻言哭笑不得,正欲说两句,就听到云奇那标志性的洪亮嗓音:“陛下驾到!”

群臣瞬间整理衣冠站好,待朱元璋进入奉天殿正殿后,跪拜山呼行礼。

行礼结束后,朱元璋便开始了例行的商议国事,从北方的边防到南边明年的防水患,从年末的祭典到藩王的王府建造,这一商议就过去了一个时辰。

最后朱元璋清了清喉咙,说道:“政务都商议完了,咱说一件最近让咱犹豫的事情,诸位爱卿应当也知道了,顺天府知府杨帆,给咱上了不少奏疏,里面提到了军务变革的事情。”

群臣都聚精会神地听着,可以说这件事,整个应天城的官场就没有人不关注的。

“杨帆说,这军户的日子过得苦,这才有了顺天府白莲教的乱子,遍布顺天府各县,甚至还差点让魏国公出事,所以这变革是非施行不可的,诸位爱卿都说一说吧。”

朱元璋举棋不定,众人都看得出来。

胡惟庸神色平静,目光往某处望了一眼,立刻就有一官员站了出来。

“陛下,臣朱梦炎,有话要说。”

这位朱梦炎来头可不小,他的祖父朱粹中是宋朝末年漕贡进士,一家三代人,横跨了三个朝代。

朱梦炎从小得到朱粹中的指导,在元朝至正十一年得了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浙江按察司经历、礼部员外郎等。

洪武十一年六月,也就是今年年中,才升任了礼部尚书。

朱元璋来了兴致,想听听朱梦炎这礼部尚书,对军务改革有什么看法。

只听到朱梦炎恭敬地说道:“陛下,臣认为边疆战事尚未平息,需要将士们效命,贸贸然做变革,会导致军心不稳,故此时进行军务改革,不妥当。”

朱梦炎话音落下,就听一位御史台的言官也站出来,附和道:“臣附议!军中的制度已经延续很久,而我大明军队所向睥睨,这不正证明了当今军务制度的优良?若是按照杨大人的意思胡搞乱搞,那才是取乱之道!”

朱元璋背着手来回踱步,他没有赞赏朱梦炎与那御史言官的话,也没有批评他们,他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你们还有其他看法吗?”

朱梦炎缓缓地退回了位置,这对军务改革反对的第一枪,朱梦炎已经打响了,就看后面胡惟庸的安排了。

曹国公李文忠缓步走出,道:“陛下,臣倒是觉得杨大人提出的改革颇有见地,其中对军户家中所种田地免征面积扩大、减少‘军户参军五丁’方可考取功名,以及设立官员监督军官防止贪墨军户粮饷等建议,都颇有道理。”

李文忠一站出来,立刻有不少的官员暗暗点头。

然而李文忠刚说完,就有一人反对,御史大夫陈宁站了出来。

“曹国公所言未免太草率了,这军务改革要单独设立一监察机构,所涉及的官员数量太大,且杨帆觉得这监察机构要独立于六部,甚至还不受中书省节制。”

陈宁露出一脸的忧虑之色,道:“请问曹国公,这新的监察机构既然没有约束,您怎么保证它不会内部腐败成风?与各级将官勾结?到时候他们沆瀣一气,压榨军户,岂不是本末倒置?”

李文忠冷哼一声,说道:“军中的事情,陈大人一个文官怎么懂得?吾觉得杨大人的建议每一条都切中要害,若是能实行下去,对于军户来说,将是一个绝好的消息!”

陈宁倒是没有生气,而是笑吟吟地说道:“曹国公此言差矣,下官虽然是文官,但无论文武都逃不开人性,杨帆的改革措施太过于激进,若是强行实施,恐怕会产生逆反,到时候军中生乱怎么办?”

李文忠与陈宁辩论了一会儿,谁都说服不了谁,只能各自偃旗息鼓。

朱元璋目光转了一圈,落在了胡惟庸的身上,问道:“胡相,你怎么看?”

胡惟庸被点了名,不慌不忙地走出来,说道:“陛下,大明是陛下您建立的,这军中的制度也都来自陛下您,臣不懂军务,但是臣知道,陛下英明神武怎会错?故这军务制度不应该做变革,若是变了,岂不是向天下人说,陛下有错?”

说着,胡惟庸更是遥遥指着北面,道““残元还在北边威胁我大明的边境,这个时候,亦稳不亦变化,所以臣觉得为了大明,为了陛下您的威严,还是不做任何变革的好。”

朱元璋笑了笑,有些调侃地说道:“胡相过谦了,咱看你对军务也说得头头是道嘛,以后有什么话就得说,别藏着掖着。”

随即,他笑呵呵地让胡惟庸退下,继续询问群臣。

就这样,又有两个朝臣站出来,反对军务改革,这样一看,赞成改革的人数落了下风。

就在胡惟庸洋洋得意的时候,镇国将军、五军都督府同知沐英,站了出来道:“陛下,臣有话要说!”

群臣的目光都望向了沐英,这位镇国将军可是很少在朝堂上开口,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让沐英尽管说。

“臣认为,这军务改革之法由杨帆杨大人提出来,他人在顺天府,而顺天府最近又闹出了白莲教之乱,为何不让杨大人到京城来,想来没有人比他更了解顺天府的情况。”

顿了顿,沐英继续说道:“让杨大人入京城,与朝中文武官员辩论,谁能说服谁,谁说得有理,自然一目了然!”

朱元璋闻言抚须而笑,道:“入京论理?哈哈哈哈,倒也有些意思。”接着,他环视群臣,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杨帆的那张嘴有多厉害,在场许多人都体会过,不过这一次,胡惟庸却成竹在胸。

为何?

以往杨帆都是借着一个“理”字,站在道德的最高点,与朝臣们论理。

无论是针对山东曲阜的孔府,还是针对德庆侯廖永忠,靖海侯吴祯等,都是那些人犯了错。

可军务改革这件事儿,无法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胡惟庸等人又没克扣粮饷。

故胡惟庸暗中联合了许多大臣,磨刀霍霍,决定等杨帆来到应天城后辩论死他,甚至可以趁机给杨帆扣一个扰乱军心的大帽子,将他从顺天府知府的位置上给踢出去!

最终胡惟庸点头同意了下来,随即一道召杨帆回京的旨意迅速的发往了北平。

十多天后,顺天府,北平。

天气冷了,杨帆与刘伯温二人坐在廊檐下对弈,杨帆身边红薯正在为他们烹茶。

丝丝缕缕的热气升腾,落在了红薯的脸上,让她的脸颊微微泛红,好似桃花一般。

“陛下召我归京,与群臣在大朝会上论理,青田公觉得,我有几成胜算。”杨帆摩挲着手里的黑色棋子,举棋不定。

刘伯温脸上挂着笑意,轻声说道:“小杨大人一张铁嘴,京城中谁人不知你铁齿铜牙,还怕说不过那些人?”

杨帆一声叹息,道:“军务改革事关天下的军户,也关乎未来我大明的根基,然而这条线上涉及的利益太多了,那群人一定会疯了一样阻拦我,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刘伯温微微颔首,说道:“老夫懂了,小杨大人不是担心胜算有几成,而是想要有百分百的把握,所以才没有着急动身。”

红薯轻轻地将茶水端上来,放到了杨帆与刘伯温的手边。

刘伯温轻轻呷了一口茶,道:“嗯,好茶!好茶艺!”他赞了一声,然后对杨帆道:“小杨大人,且品一品这茶水。”

杨帆笑了笑,说道:“青田公,这茶可是我托人买来的武夷山乌龙茶,青田公若是喜欢,我让人将剩下的都送到青田公屋里。”

刘伯温立刻警惕起来道:“武夷山乌龙茶的价格可不低,小杨大人今日这么阔绰,难道是要老夫与你一起归京?不成不成,老夫绝不回去!”

好不容易逃出了朱元璋的“魔掌”,刘伯温疯了才回去。

杨帆摆了摆手,道:“青田公误会了,我呢就是想向青田公问个计策,这京城辩论有没有办法,让我稳赢?”

刘伯温在顺天府吃得好睡得好,每日优哉游哉,杨帆给了他这么好的条件,老头儿却极少献策,这次,杨帆可不能让他再摸鱼。

刘伯温眼神闪烁,道:“世上哪有百分百的事情?小杨大人,你这就是难为老夫了……”

杨帆闻言脸色瞬间阴沉下来,道:“既然如此,红薯,将茶水撤了吧,以后都别给青田公烹茶了,还有,我那武夷山的乌龙茶千万藏好了,别被猫叼了去!”

刘伯温到了北平后,最爱做的事情就是饮茶,甚至还养了一只黑白色的猫,宝贝得不得了。

论烹茶的手艺,整个北平城里面都没有人能比得过红薯,可不就将老先生给拿捏了?

见杨帆似乎真生气了,刘伯温苦笑道:“办法有倒是有,不过这办法一出,陛下多半会猜到是老夫出的主意。”

杨帆的眼睛一亮,立刻换了一张面孔,道:“我就知道青田公神机妙算,怎么能没办法呢?快,先生快与我说说你的锦囊妙计!”

刘伯温凑到了杨帆的耳边,低声说道:“若要百分之百赢那朝中百官,不一定非要针锋相对,可以迂回而胜……”

待刘伯温将办法讲述出来之后,杨帆如同醍醐灌顶,道:“好!好!哈哈哈哈,不愧是青田公,青田公你这办法,已经想了许久了吧?”

刘伯温老神在在地说道:“小杨大人今日来找老夫,老夫就知道你为了什么,老夫在北平受小杨大人照顾,总不能学那徐庶,一言不发吧?”

杨帆反应过来,嗔怪地说道:“哎?你这刘老头儿!你知道我有求于你,为何不直接将这妙计说出来?与我装假?”

刘伯温悠然一笑,道:“若不装一装,怎么换得来你小杨大人的上好武夷山乌龙茶乎?哈哈哈哈。”

杨帆无奈地摇了摇头,对红薯说道:“看见了,没红薯?人老奸鬼老滑,连青田公都学会待价而沽了,人心不古啊。”

红薯嫣然一笑,举起一杯清茶递给杨帆。

“大人,请。”

时间悄然流逝,转眼间就到了洪武十一年最后一场大朝会,今日文武百官齐聚,而讨论的事情也只有一件——洪武军务改革。

听说杨帆已经从顺天府回来了,不过被朱标给保护了起来。

这也不是不能理解,军务改革涉及的利益方太多,加上杨帆这人的仇家不知道有多少,若是有人暗中使坏,对杨帆出手,保不准杨帆的小命就没了。

奉天殿,十二月的应天气温下降得厉害,官员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闲聊。

左御史大夫陈宁、御史大夫涂节,以及中书省参知政事丁玉、冯冕都围拢在胡惟庸的身边。

陈宁笑呵呵地说道:“胡相,下官已经跟御史台的言官打好招呼了,只要杨帆敢露面,便参奏他的罪过,保准不让杨帆好过!”

丁玉在一旁亦不肯落于人后,说道:“下官也已经安排好了人手,过去杨帆做的那些出格的事情,都会将其提一遍,恨杨帆的人太多了,我倒要看看,他能否走得出这奉天殿!”

这半个月来他们基本没有忙别的,就专门为了对付杨帆做准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