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一十六章 我大明,天下无敌!(1 / 1)醉剑书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月初,大朝会。

今日的朱元璋格外高兴,因为征虏将军蓝玉的战报,已经送到了应天。

兵部尚书李澄高声说道:“陛下,永昌侯在捕鱼儿海大破元廷,元廷伪帝脱古思帖木儿已死,元廷已除!”

战报是昨日送来的,上至朱元璋,下至普通官员,都知道这个消息,今日李澄公开提出来,不过是走一个过场,普天同庆的同时,商议给蓝玉的册封与赏赐。

朱元璋负手而立,道:“蓝玉这一仗打得漂亮,千里奔袭一举击溃残元王庭,将残元王族亲眷尽数俘虏,好!”

北元的皇帝虽死,但皇后等眷属皆被俘虏,朱元璋要将这些人接到应天,好生安置下来,如此,于天下忠于前元的人心里,最后一丝希望念头便断了。

朱标微微一笑,说道:“父皇,永昌侯立下不世之功,当褒奖之,依儿臣来看,可将他的爵位再提升一级。”

大明的勋爵,非战功者才可封,蓝玉北伐直取北元王庭,大胜而归,论功劳,蓝玉足可以升公爵了。

朱元璋微微颔首,道:“咱也是这么想的,咱打算册封蓝玉为梁国公,诸位爱卿觉得咋样?”

魏国公徐达拄着拐杖,站在一众武官之前。

自开春后,徐达被送往应天,修养了四个多月,背后的背疽终于彻底康复,他轻声称赞道:“永昌侯英雄虎胆,果敢刚毅,封国公实至名归啊。”

朝中或许有人看不上蓝玉的为人,觉得蓝玉为人嚣张霸道,但捕鱼儿海的战绩实打实摆在那儿,无人可说什么。

当朱元璋兴致勃勃讨论此事的时候,毛骧急匆匆自殿外进来,手中还捧着一封信件。

“陛下,辽东八百里加急战报!”

朱元璋的笑容淡了些,眉头微微一皱道:“战报?辽东出什么事了?”

辽东出兵牵制纳哈出的时候,杨帆曾写了一封奏疏,告诉了朱元璋他的战略。

朱元璋给杨帆的回复就四个字:尽力而为。

他没指望杨帆真能击败纳哈出,只要牵制住纳哈出的主力,将其困在辽北即可。

如今蓝玉大破元廷,辽东的使命完成,杨帆不会捅了娄子吧?

朝中的文官有些人互相看了看,露出幸灾乐祸的神情,他们早就看杨帆在辽东独揽大权不顺眼了,若是杨帆吃了败仗,非参奏他不可。

毛骧走到御阶之下,拆开信件,高声念道。

“陛下万安,臣杨帆八月末率辽东军进攻纳哈出,配合永昌侯北征,夙兴夜寐不敢怠慢,初大军于辽河套出兵,实为疑兵,牵扯纳哈出前线兵力,实则进攻孟和所部于镇北关……”

朱元璋静静地听着战报,这份战报从杨帆起兵开始叙述,一路将整个过程都讲述了一遍。

辽东军如何奇袭镇北关、兵围金山,又声东西击生擒巴图,之后引得纳哈出倾巢而出,当得知此事的时候,满朝文武都惊呆了。

朱标喃喃说道:“这么大的事情,杨大人为何不上奏朝廷?请求朝廷的援军?”

要知道,纳哈出麾下大军将近有十八万,对外号称二十万,纳哈出倾巢而出,极有可能击溃辽东,然后长驱直入到山海关。

徐达沉吟片刻,说道:“想来杨总兵胸有成竹,相信辽东可胜纳哈出,就算不胜,守住辽东绰绰有余,何况就算他求援,等兵力调集到了辽东,什么都晚了。”

蓝玉带着十五万精锐北征,同行的还有大量的民夫徭役,朝廷的注意力与资源都放在了蓝玉身上,给杨帆提供的只有粮草而已。

至于兵?短时间内,朝廷真无法组织军队前往辽东。

“毛骧,继续念。”朱元璋有些焦急地说道。

毛骧继续往下诵念战报,众人是越听越心惊。

“纳哈出倾巢而出从四路进攻我辽东,辽东五军营于清阳堡抗击纳哈出,然纳哈出麾下大将洪伯颜帖睦尔奇袭抚顺关,联合女真等各部落杀入辽东腹地。”

听到这里,许多武将都开始摇头,辽东腹地被人家给攻入,这仗还怎么打?

“臣派遣三千营千户瞿能率领三千营将士前往沈阳,另有宋国公组建八千军卒两路出击,连续恶战,最终在浑河大败洪伯颜帖睦尔及诸部落联军,辽东腹地之危局解开。”

“随后臣暗中遣定辽右卫指挥使沈炼,沿长岭走深山,奇袭四平,烧四平敌军之粮草库,后沈炼沿大创忽儿河干扰元军粮道,元军少粮草孤注一掷,集合大军猛攻清阳堡。”

朝中的武官暗暗点头,杨帆很聪明,破了对方粮道,那敌军就不可不退,辽东的危局自然解了。

然而,后续的事情出乎众人意料。

“臣预先埋伏一千六百将士于清阳堡地下,故意将清阳堡让给元军,后全军退守昌图,敌军围困昌图后,我军夜袭清阳堡,夺取清阳堡要地,又有瞿能迂回,死守清阳堡。”

“敌军后路断绝,军心涣散,回防清阳堡,我大军趁势追击,断绝纳哈出之生路,纳哈出分兵,于归仁县杀出生路,我军穷追不舍,前后杀敌逾六万人!”

毛骧的声音都在颤抖,心脏怦怦跃动,他已经猜到了杨帆做了什么。

朱元璋的神情变得无比精彩,从最初的担忧,到惊讶,再从惊讶变得错愕与愤怒,然后又变成了狂喜。

“臣率领辽东将士日夜兼程赶赴四平,又将元军追至金山,攻破金山,发觉纳哈出已经在四平去世,还未下葬,我军将士苦战一夜,击破纳哈出麾下全军。”

“敌军将官孟和、巴图、巴雅尔、高八思帖睦尔等悉数战死,另外,我军生擒纳哈出长子察罕,臣将他送往应天,相信不日将会抵达。”

“纳哈出麾下所控土地,尽入大明,臣杨帆不负陛下所托,请设大明永安都司,控北疆为燕云屏障,臣率辽东万千将士向南百拜,吾皇万岁万万岁!”

毛骧诵念完,朝堂上鸦雀无声。

片刻后,徐达才感叹了一句:“西有蓝玉,东有杨帆,两边齐头并进,我大明,将星璀璨啊!”

徐达、汤和、冯胜这一辈的大将都老了,几乎无法再领兵出征。

蓝玉、沐英等为中年将领中的佼佼者,不过沐英永镇云南,此生都无法常留中原。

年轻一辈的将官里还未出一个真正能独当一面的大将,今日,那个将星出现了,且还是文武双全的大将!

朱元璋没想到,他的心腹之患纳哈出就这么死了,金山也被攻占,大明的领土突然多出了那么大,他忍不住放声大笑,道:“哈哈哈,好一个杨帆!好!我大明,天下无敌!”

那些原本等着听杨帆吃瘪,弹劾杨帆的人傻眼了,杨帆以辽东一地之力,竟灭了纳哈出?连纳哈出本人都死掉了?

这般战绩可一点不比蓝玉差,毕竟,蓝玉背后有整个朝廷的支持。

麾下十五万大军与十万徭役民夫,几乎集合了当下大明的所有京军精锐。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捕鱼儿海灭元廷,金山灭纳哈出!”

“天佑大明!天佑大明!”

“我大明北方无忧矣!”

“陛下洪福齐天,运筹帷幄!”

……

朝臣们的恭喜声此起彼伏,一片喜气洋洋。

朱元璋大手一挥,道:“蓝玉、杨帆立下大功,咱要册封他们!蓝玉即日起册封为梁国公,杨帆……封为长安侯!”

蓝玉封国公实至名归,而杨帆的册封让许多的文官暗暗皱眉。

杨帆今年才三十出头便已经封侯,未来若再有军功,岂不是要封国公?联想到杨帆对文人的态度,许多官员已经生出了警惕心。

不过表面上,大家都是一片祥和,人人都在称赞朱元璋册封得好。

就在这时,有一人站出来,说道:“陛下,臣都察院左都御史詹辉,有本启奏!”

詹辉于洪武十七年担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乃是风骨不输刘伯温的铁面官员,朝中没什么朋友。

朱元璋见詹辉站出来,笑着问道:“詹大人有何事启奏?”

“臣要弹劾梁国公蓝玉!”詹辉高举奏疏,道。

啊?

群臣的笑声同时消失,用看精神病的眼神看詹辉。

今日双喜临门,陛下正在兴头上,你竟然参奏蓝玉?你怎么不将杨帆一起参奏了?

朱元璋眉头微皱,说道:“詹大人,你的奏疏下朝送去武英殿,咱慢慢看。”

詹辉好像没听懂朱元璋的暗示,依旧一动不动道:“此事事关国体,臣不得不说!”

朱元璋瞪了詹辉一眼,没好气地说道:“好,你说吧。”

詹辉得了恩准,道:“梁国公蓝玉在捕鱼儿海,侮辱元廷皇后,致使元伪帝脱古思帖木儿之妻羞愤自尽,蓝玉不顾礼法军纪,请陛下治罪!”

什么?

朱元璋心中一惊,他惊的是蓝玉居然这般胆大妄为。

当年他与王保保打生打死,却也放出话,只要王保保投降,朱元璋愿意给王保保国士之礼待之。

为何?

打仗朱元璋是不怕的,但收服人心是个细致的活儿,若王保保投降大明,那元人人心自然会瓦解。

朱元璋本想善待元帝脱古思帖木儿与其皇后,以及前元的宗师,结果这俩一个都没活下来,朱元璋岂能不生气?

他大袖一挥,道:“蓝玉封梁国公之事,容朕再想一想,退朝!”

武英殿,朱元璋铁青着脸,怒骂道:“这个蓝玉怎么敢的?咱多次嘱咐,要善待北元宗室,将他们都带回来,带回来,他是怎么干的?”

蓝玉侮辱了北元皇后,使得其自杀,直接影响了朱元璋招抚人心的策略。

徐达坐在一旁,轻声劝说道:“陛下您消消气,木已成舟,蓝玉立下大功不可不赏,否则将士们会寒心……”

朱元璋冷哼一声,道:“蓝玉肆意妄为,咱真想将他下狱流放!”

徐达淡淡一笑,道:“陛下您说笑了,永昌侯用兵胆大勇猛,未来将是我大明军中的顶梁柱,怎可流放?臣觉得,敲打敲打他就好。”

朱元璋说的的确是气话,他来回踱步,最后说道:“梁国公的封号不必再用了,改为凉国公,凉州的凉,让他好好地清醒清醒!”

徐达微微颔首,轻声说道:“陛下,臣觉得应该将辽东的战报,送往永昌侯那,告诉他这个天大的好消息。”

朱元璋轻哼一声,嘀咕道:“他早晚都要知道,送去做甚?”

徐达沉默了片刻,道:“陛下,其实臣有些能猜到蓝玉为何行事狂放,甚至凌辱北元皇后。”

“为何?”

徐达咳嗽了一声,喘了口气道:“蓝玉灭元廷,俘虏北元宗室,这份功劳太大了,朝中将领如臣、冯胜、鼎臣等年事已高,吾等已经难以再领兵出征了,而蓝玉今年四十有五,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放眼望去与他同辈的将领,有谁能比得过他?功劳比他还大?蓝玉遂生出了狂傲之心。”

说着,徐达叹了口气,道:“蓝玉领兵的才能卓绝,但性格狂傲,若是无人来制衡他,未来恐生出大乱,将辽东的战报送给他,压一压他的傲气,是好事。”

朱元璋是君王,君王当久了,难免体会不了臣子的感受。

听徐达这么一说,朱元璋也觉得说得有道理,他心中一动,走到了徐达身边,道:“天德,咱一直有个想法,之前北面有元廷有纳哈出,咱一直没说,现在北面的威胁基本解除,咱想要迁都,你觉得如何?”

大明击溃北元朝廷、占领金山,杨帆还请求设立大明永安都司,大明北面的疆域扩展了一大片,这时候,应天作为都城,位置就不再合适了。

应天虽然气候宜人,却地处南边,难以辐射到北方广袤的地域。

“迁都?陛下您想要迁都何处?”徐达微微眯起眼睛,说道。

朱元璋眉头微皱,说道:“长安和汴梁如何?毕竟长安是十三朝古都,而汴梁也是前宋的都城。”

“陛下,万万不可,长安虽然是十三朝古都,但经过汉唐的开发,如今已经无法再负担起首都之责了,至于汴梁,汴梁无险可守,而且天灾频繁,若选为都城,恐难以安宁。”徐达连忙说道。

“你这话跟当初杨帆跟我说的一样,所以他当时建议我迁都洛阳,洛阳有八关要塞守护,而且紧挨着运河,以运河运输物资,又可节省无数民力物力。”朱元璋点了点头,说道。

“洛阳吗?那的确是个好地方,不过臣觉得现在还有一个地方比洛阳更合适?”徐达琢磨了片刻,说道。

哦?

朱元璋来了兴致,问道:“何处?”

“北平!”徐达笑了笑,说道:“自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到您驱逐鞑虏,收复元大都,过去几百年了,南北汉人隔阂不小。”

“若迁都洛阳,朝廷对燕云一带的辐射能力锐减,于我大明的江山稳固,颇为不利;其次,天下的形式变了,元廷与纳哈出覆灭,北面的威胁就小了很多,北平,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朱元璋琢磨了一会儿摇了摇头,否定了北平,道:“北平距离边关太近,若是边关有失,关外的贼人入关直取北平,岂不是几日就能到?而且北平还是老四的王府所在地,若迁都北平,那老四要去哪呢?不妥!不妥!”

朱元璋虽然打算要把藩王分封海外去,但这件事还没开始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