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无巧不成书!!!
春节,就是从热热闹闹的年货采购开启的。
在这个电商还未兴起,网购还只是天方夜谭的年代,全家人热热闹闹地奔赴集市,成了迎接新年最特别、最温暖的仪式。
腊月二十八这天,是年前最后一个大集。
刘竟斋一大早就带着外孙钟小伟就来到了家门口附近的集市上买年货。
虽然以他们老刘家的条件,可能什么东西都不缺。
就算是家里缺什么东西,家族旗下的各大超市,贸易公司也能给弄到家里来。
本用不着自己亲自去辛苦买东西,但是刘竟斋就喜欢这样,感觉亲自去买年货才有那个年味。
刚踏入集市,那股扑面而来的热闹劲儿,瞬间就能就点燃了闫埠贵心中的喜悦之火。
集市里,人群熙熙攘攘,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大家的叫嚷声、欢笑声,像灵动的音符,交织成一曲欢快的新年乐章,在每个人的心间奏响。
一盏盏大红灯笼,高高地挂在集市的上空,恰似一个个熟透的红柿子,在微风中轻轻晃悠。
那暖烘烘的红色光芒,温柔地映照着人们满是憧憬的脸庞,仿佛在诉说着对新一年的美好期许。
春联摊前,墨香袅袅,新写好的对联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每一笔勾勒,每一划流转,都仿佛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殷切期盼与美好祝愿。
刘竟斋驻足凝视,细细品味着摊主笔下的韵味。他微微点头,心中暗赞:“这位摊主的毛笔字,确实颇具功力。”
他指着对联,温和地问道:“小老板,这对联怎么卖?”
中年摊主抬头,露出和煦的笑容:“老先生,我这对联不单卖,两块钱一副。”
刘竟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好啊,我家房间多,你就给我来二十副吧!”
摊主一愣,有些惊讶:“二十副?老先生,我没听错吧?”
刘竟斋肯定地点头:“没听错,就是二十副!”
摊主不禁好奇地笑道:“呦!您老家里这得多大啊?”
刘竟斋哈哈一笑,摆摆手:“呵呵,还成,我家人口多,热闹着呢!”
摊主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恍然,略带敬意地问道:“恕我冒昧,老先生您贵姓刘吧?”
刘竟斋微笑着点了点头,脸上浮现出几分慈祥。
目送刘竟斋爷孙俩渐行渐远的背影,中年摊主不禁喃喃自语:“难怪呢,刘家庄果然以刘姓家族最为兴盛。”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显然对刘家庄的过往颇为熟悉。
买完春联,刘竟斋再带上嚷嚷着要买鞭炮的外孙钟小伟来到了鞭炮区。
别看这些包装质朴的鞭炮,它们外表普普通通,可一旦被点燃,噼里啪啦的声响瞬间就能把春节的氛围感拉到极致,绝对是当之无愧的“气氛担当”,承载着大家对新年满满的热情与期待。
买鞭炮区域人最多,各个摊位前是人山人海,乌泱乌泱的。
九十年代,对于燃放鞭炮的规定其实并不是那么严格,几乎到处都可以放鞭炮,充满了鞭炮的声音。
春节期间的氛围特别浓厚,不仅是春节可以放鞭炮,大年三十、初一,还有正月十五的元宵灯会,都离不开鞭炮的声音。
不只是过年,人们还会提前买好鞭炮,准备在正月十五那天再次燃放。
很多卖鞭炮的商家,哪怕是过年已经过去了,只要还在正月里面,他们还是会继续卖鞭炮,因为生意一直都很不错。
这年头,家里的小孩子也特别多,小孩子们都喜欢玩鞭炮。
正是这样的时节,让烟爆竹生意格外红火,商贩们忙得不亦乐乎。
贾小当的表妹秦慧敏,年纪轻轻,才二十出头。
这姑娘初中毕业后便早早地步入社会,开始独立谋生。
尽管秦慧敏学历不高,但凭借着一股机灵劲儿和商业头脑,她果断地抓住时机,投身于烟爆竹的小买卖中,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老顾客们都喜欢叫小当的表妹秦慧敏“小敏”,她的样子可是十足的水灵可爱呢!
尽管小敏家里的条件不算太好,但依然掩盖不住那股清秀的气质。
不得不说,她们老秦家的基因真是好,像小敏的大姑秦淮茹,小姑秦京茹曾经那都是十里八乡的大美人,小敏也不比这两位长辈年轻的时候差。
虽然小敏家里条件不好,但她却是个非常努力上进的孩子。
就算小敏知道大姑秦淮茹如今条件不错,她也从来没想过要依赖她大姑,反而选择了自己去创业。
小敏一直在琢磨着做什么样的生意才能快速挣钱,最后决定自己动手。
有一次,小敏来刘家庄探望表姐小当,她发现这里的集市非常红火,各种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
特别是到了春节期间,市场里到处都是卖鞭炮的摊位,每个摊位都布置得非常豪华。
去年的时候,秦慧敏最终下定决心用打工赚来的4000块钱进了一批货,如果销售情况良好的话,预计可以卖出一万多元,净利润大概能达到六七千。
这么算下来,短短十几天就能赚到相当于别人一年的工资,真是让人心动不已。
那些鞭炮堆起来,简直像座小山似的。
品种还挺丰富的,有各种礼、鞭炮、闪光雷、魔术弹、二踢脚,还有那时候特别火爆的麻雷子,各种各样,看得眼缭乱。
一开始,小敏的摊位虽然规模不算小,但是生意却不怎么好。
秦小敏家里的情况也很糟糕,父亲已经去世了,只留下一个身体不好的老母亲,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全靠她一个人撑着。
这个小姑娘可真是个勤奋的人,每天早上四点半就起床,开着三轮摩托车去刘家庄那边卖鞭炮。
到了地方之后,小敏把货物搬下来,然后摆放整齐,整个过程都是她一个人完成的,真的很不容易。
摆好了摊之后,小敏就得开始跟客人打交道了,一坐就是一整天。
这年头的冬天,特别冷,那种冷简直让人受不了,只能用“嘎嘎冷”来形容。
秦慧敏穿得厚厚的,外面还裹着一件大大的袄,就那样坐在那里。
刚开始的时候买卖不太好,中午吃饭的时候不舍得钱,只能随便吃碗面条兑付一下,生活真的太不容易了。
等到今年,秦小敏的燃爆竹生意越来越熟练,这有了经验,买卖开始好了不少。
年前的这几天,都在刘家庄摆摊卖货,在这里小敏的生意出奇的好,一方面是因为她口才好,善于推销;
另一方面,他的热情和活力也吸引了很多顾客,特别是一些男顾客,都喜欢来他这儿买东西。
今儿个是腊月二十八,秦慧敏依旧来到了刘家庄赶大集。
忙完了这一集,秦慧敏就可以彻底休息了。
然而,就在这时,突然来了五六个年轻人,他们个个穿着军大衣,嘴里叼着烟,凶神恶煞地站在摊前。
小敏正忙着整理货物,看到有人来了,马上满脸笑容地走过去:
“你好,哥们,想买鞭炮吗?”
“妹子,你在这儿摆摊卖鞭炮也有好几天了吧,我记得之前就看到你在这儿了,这一晃眼,都快半个月了。谁允许你在这儿卖的?你有没有得到谁的批准?”
“大哥,大家不都是在这儿卖的吗?那边的人也都在这儿卖啊!”
“那边是那边,你是你,那边的人我都认识,他们给我交了钱,你怎么不交呢?还有,你跟谁打过招呼了?你在这儿卖了半个月了吧?”
“大哥,您这是什么意思?确实卖了半个月了。”
“看来你这半个月赚得不少啊,我看你这儿堆了不少货。这样吧,你得交罚款,1000块钱。”
“大哥,请您高抬贵手,我这只是小本生意,全靠这个赚点钱,我妈妈还在医院,家里条件不好,真的很艰难,大哥,请您别为难我了,我一个女孩子,真的不懂这些。”
“崩跟我废话,我是在跟你商量吗?我告诉你,赶紧的,给我交1000块钱,少一分钱,别怪我把你的摊子给掀了,你信不信?让你在这儿做不成生意!”
“大哥,我今天一早上到现在都没卖出1000块钱啊!”小敏一瞧这几位就不去好惹的,她一个女孩子不吃眼前亏,赶紧求饶道理
“那好办,这有什么难的,用鞭炮来抵吧,去,拿一箱鞭炮来,你们两个,进去抱一箱鞭炮出来!”领头的那肯轻易放过小敏。
话音刚落,身后的四个小弟立刻行动起来,挑最值钱的拿,最显眼的大礼,哐当一声抱起来:“大哥,这放哪儿?”
“快点,快点儿,赶紧给我搬回来!”这个声音一响起来,场面马上变得一片混乱。
这个集市,这里可是金老肥的天下,他可不会因为你是个老好人就心慈手软。
说到金老肥,人们都叫他金老板或者肥哥、肥仔。
他的身材很胖,连脸上的肉都往下耷拉,看上去简直就是一头成了精的猪。
他一指着那些拎着大包小包的人说:“你们,把这些东西都给我搬回去!”话音刚落,四个小伙子立马开始动手。
如果你是个小姑娘,看到这种情况,肯定也会忍不住冲上去阻止他们,凭什么要抢走我辛辛苦苦买来的鞭炮啊!
就在大家争执不下的时候,金老肥却丝毫没有同情心,他的大手一挥,直接朝着小敏的脸蛋儿扇了过去。
这一巴掌,直接把小敏打得摔倒在地。
她本来就瘦弱,这么一摔,脑袋狠狠地砸在路边的石阶上。
这么冷得天,人的身子也特别容易受伤。
小敏的头上立刻出现了一道深深的伤口。
她被打得头晕眼,坐在地上,抱着头,大声哭喊着:
“求求你们不要再抢了,不要再抢了!”
小敏坐在那儿,眼泪止不住地流,不是因为疼,而是因为生活的艰难。
她实在想不通,为什么自己总是那么倒霉,那种从心底里涌出来的悲伤让她无法控制自己。
看着那五个兴奋不已的小伙子搬走了一箱子又一箱子的鞭炮,甚至就连那些个头大得吓人的烟也不例外。
金肥子居然一挥手,看起来有些生气的模样,而霍敏的额头立马就见了红。
然而,尽管遭此对待,他却丝毫没有退让,反倒指着面前的人大喊“喂,我在和你讲话呢,听到没有?”
“哥,你说的这话是啥意思啊?”
“我告诉你,今天的事情就这么算了,但是如果你今后还敢在这儿摆摊卖鞭炮的话,你最好赶紧把钱给我交上来,懂不懂?
你的鞭炮就是鞭炮,钱就是钱,别把它们搞混了!现在,你可以走了!”
说完这些话后,金老肥就带着那几个年轻人迅速离开了现场,只留下小敏一个人在那儿发呆。
这一幕被刘竟斋尽收眼底。若是在从前,以他嫉恶如仇的性格,定会毫不犹豫地上前为这小姑娘讨回公道。
然而,如今的刘竟斋已年过八旬,老胳膊老腿的,身边还带着年幼的曾外孙。他自己出了事倒也无妨,但孩子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因此,这老头只得强压怒火,眼睁睁地看着那帮人嚣张离去,心中却已气得七窍生烟。
“姑娘,你没事吧?要不要去包扎一下?”刘竟斋走上前,温和地劝慰道。
秦慧敏抬头望去,只见眼前这位老大爷慈眉善目,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俨然一副大学教授的模样,心中顿时生出一股好感。
“大爷,谢谢您,可是您看我这摊子离不开。”她指着自己凌乱不堪的摊子,为难地说道。
刘竟斋微微一笑,道:“小姑娘,你要是信得过我,我帮你看着摊子,你去旁边的诊所处理一下伤口。这大过年的,别让伤口感染了……”
小敏闻言非常感动,这个不认不识的老大爷,真是个大好人。
“大爷,那我谢谢您了!”小敏不断地给刘竟斋鞠躬道。
“哎哎,行了行了姑娘,不至于啊,快去吧!”刘竟斋将不知怎么感谢他的小敏扶起来。
好在附近正好有一家诊所,秦慧敏便进去用纱布简单处理了一下伤口,回来后,然后不顾头疼,硬是坚持要继续做生意。
刘竟斋看着眼前这位姑娘,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怜惜之情,便主动提出帮忙:“姑娘,我正好也想买些鞭炮,你这儿的烟爆竹怎么卖呢?”
秦慧敏脸上绽放出感激的笑容:“大爷,您刚才帮了我大忙,我都不知该如何感谢您才好。这样吧,我送您几挂鞭炮得了?”
刘竟斋连忙摆手,语气坚定:“这怎么成?你是小本经营,本来就不容易,更何况还遭遇了这么大的损失。我这心里怎么过意得去?”
秦慧敏见刘竟斋如此坚持,便不再推辞:“那好吧,大爷您随便挑,我给您个成本价,就当是感谢您了。”
刘竟斋却摇了摇头,豪爽地说道:“不用这么麻烦,大爷我不差钱。你给我算算,这一摊子的烟全买下来,得多少钱?”
秦慧敏闻言,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啊?您老全都要买下来?”
“嗯!”刘竟斋肯定地点点头。
“不是,您老家里用得了这么吗?”
“呵呵,我家人口多,你这些烟爆竹指不定还不一定够呢!”
“这,这,大爷您老没?”秦慧敏指了指自己的脑壳。
刘竟斋脸上一黑道:“……”
最终,刘竟斋了四千元买走了秦慧敏剩下的所有烟爆竹。
随后,秦慧敏驾驶着三轮摩托车,亲自将货物送到了刘竟斋的家中。
“姑娘,快来喝口热茶,暖暖身子吧!”老太太邓茹心地善良,听闻秦慧敏的不幸经历后,心中充满了同情,便热情地招呼她。
秦慧敏双手接过茶杯,轻声说道:“哎,谢谢您,奶奶。”
“姑娘,你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呀?”邓茹仔细端详着秦慧敏,心中不仅对她生出几分好感,更觉得她眉眼间有种说不出的熟悉。
“奶奶,我叫秦慧敏,家就在秦家庄。”秦慧敏眉眼弯弯,笑容中透着几分亲切与纯真。
邓茹听罢,心中顿时泛起一阵涟漪:“哦,你来自秦家庄,还姓秦,那秦淮茹和秦京茹,你可认识?”
“啊?奶奶,您认识我大姑和小姑吗?”秦慧敏惊讶地睁大了眼睛,语气中带着几分惊喜与好奇。
“认识,怎么会不认识呢!我不仅认识你大姑,还知道您父亲名叫秦淮河,对吧?”邓茹微笑着说道,语气中透着惊喜,真是无巧不成书。
“嗯嗯,对!”秦慧敏连连点头,心中也感到意外,没想到眼前这两位老人竟是自家的旧相识。
就这样,刘竟斋开始向秦慧敏讲述起往事。
“小敏,你尽管放心,在咱们刘家庄这一亩三分地上,从来没人敢横行霸道。这伙人肯定是最近才冒出来的,咱们绝不会坐视不管。”
“你放心,我一定替您讨回公道!”刘竟斋本就心中有气,再加上人老了难免念旧,看到老街坊的家人在自己眼皮底下受欺负,他怎能咽得下这口气?
说着,刘竟斋就起身去书房打电话。
当然,刘竟斋不是把电话打给大儿子刘之野的,这种事还不值当让他亲自出马。
刘竟斋是把电话打给一个本家侄子刘述青的。
刘述青如今是刘家庄分局的领导。
“述青啊,你们是怎么当领导的?咱们刘家庄街面上这么乱也不管管?”
“二伯,您老先甭生气,您有什么事慢慢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