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春:剑且放下,洒家去去就来!(1 / 1)面包不如馒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宝钗认为不能。

徐徐进了四春居住的小院,宫里来的女官们也没有回宫,依旧在就近“观察着”。

宝钗带着抱琴拜见过,这里最高的女官可是凤藻宫主事,她就算按照原定计划入宫,大概也是要从小宫女做起的,根本比不上人家。

丫鬟莺儿胆大,问宝钗:“她们怎么还在?”

“不要乱说,那是给荣宁二府保障。”宝钗道,“当今南都,风云变幻,以二府疏远四王六公,又随同王府疏远两亲王,他们家未免要被报复。”

莺儿顿时羡慕不已,到底是荣宁二公之后,天家毕竟还是照顾的。

进了二进院落,宝钗先是一奇。

如今跟着元春的袭人俨然这院子丫鬟们的领头,她坐在外面抱厦栏杆上做针线,迎春的大丫鬟司琪,探春的大丫鬟侍书,和几个小丫鬟正在帮忙。

入画在一旁描样子(鞋样)。

她们并不觉着冷,看脸色红润,显然是刚从屋里出来。

宝钗奇怪,元春的规矩可多,比她这个表妹的规矩还多。

她精通《白虎》,怎么会纵容丫鬟们集体在客厅闲坐?

遂笑道:“可巧了,你们都在。”

袭人忙起身迎接,宝钗将莺儿带着的礼物递过去,与往年不同,今年她可没敢送胭脂水粉。

便是薛家最好的,拿出来人家也瞧不上,人家如今用的可都是王府给的,宝钗如今也在用着。

门帘子一挑,迎春探春迎了出来,宝钗从缝隙中看到,黛玉也在这。

进了屋里,元春从里间出来,宝钗看的越发心里讶异。

她本以为元春在休息或者看书,丫鬟们才能在客厅扎堆,如今看来这也不是啊。

“宝钗来了?姨妈可好?”元春问好。

宝钗规规矩矩道:“都好,正在外头和老太太,和姨妈说话。哥哥陪着琏二哥出远门,说要去江北。”

“虞城罢了。”元春道,又拦住莺儿,没好气道,“几个不享福要吃苦的,这么冷的天去外头做什么,不要学她们。”

各自私见了,宝钗看着元春欲言又止。

元春第一次见宝琴,见她与惜春年纪相仿,却长得更好看些,仿佛真是个瓷娃娃,遂道:“这是你家宝琴小妹?长得真好。”

回头往里屋呵斥道:“你宝姐姐带着一个妹妹来了,还不出来?”

惜春从里屋出来,看着脸色有些不快,宝钗奇道:“四妹妹怎的了?”

“方才闹脾气,要写信送到河南,才吃了批评。”元春恼道,“行军打仗岂能儿戏?叫她小短腿儿自己跑去河南她又不敢,只与我发脾气。”

宝钗莞尔,与黛玉携手坐了,便放眼看惜春。

惜春见了宝琴也十分好奇,这妹妹怎的长得这么奇怪?

好看是好看的很,可她吃什么长这么大、怎的这么白?

再私见了,元春问道:“府上一切可好?”

宝钗踟蹰下,摇摇头道:“哪里能好得了,先时梅家来退了婚——无妨,宝琴十分聪慧,知道家里难处,况且她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再与被惜春拉着要去另一边玩耍的抱琴说道:“你四姐姐比你大了几月,她喜欢你,你们去玩耍。”

话音刚落,从另一边屋里出来个身量高挑,约莫与黛玉年纪仿佛的少女,眉宇清淡,从容不迫,竟已有几分成熟气度。

那少女来私见,宝钗打量她,只见这位少女生得清雅绝伦,虽是杏眼桃腮,却有十分冲和。

当时问道:“妹妹是哪位尊长家的?怎么以前也没见过你?”

“这是大太太娘家的侄女儿岫烟,”元春笑道,“年前便从姑苏到南都了,只是忙着安家没过来,前儿到了家里,我们大家都很喜欢她,才请了在我们这里下榻。”

宝钗细看,便知这少女家境比较贫寒,她一身里外的穿着必然都是元春相赠,虽不算十分华美,确与迎春探春相近。

可发钗之类是没有的,倒不是元春不舍得给,看得出她很喜欢这少女,若不然也不会留在自己院子里。

可发钗非长辈不能赐,故这少女头上并没有饰品,只有欺霜赛雪的手腕上戴着一对儿掐丝金手镯。

这定然不是邢夫人给的,宝钗可知道这位荣府大太太是个一毛不拔的主儿。

遂笑道:“原是邢家妹妹,我却知道你,今儿见着了,说别的妹妹可比我好,但论序齿你可不如我。”

邢岫烟道:“是,大姐姐与我说起过,林姐姐也比我年长。”

再次坐定,宝钗心里惋惜:“这邢家的妹妹长得这么好,竟还是一个知书达理的好女子,只可惜年纪太小,若不然,若不然,唉,真要论人品,薛家还未必配得上人家呢。”

哪想门帘一挑,又进来了一个妹妹。

宝钗急忙细看,心道:“这位应当是老太太的那位侄孙女儿,史家的史大姑娘。人言史大姑娘自小在老太君身边长大的,性子颇为,颇为直率,怎的并不像呢。”

进门的小少女一身红衣,上面绣着金蝴蝶,年纪也还小,却生得大眼圆腮,目光湛湛恍如秋水海棠,只是气鼓鼓的,嘟着嘴鼓着两腮,便是宝钗与黛玉也觉得有几分拘束的元春面前,她也不藏着自己的不痛快。

这少女只能是史湘云。

湘云进门也只余光看到宝钗,也没理,气鼓鼓与元春道:“大姐姐,好不讲道理,你们都住在这里,却让我住在姑祖母那边,你们不要我。”

元春在她腮上掐一下笑道:“哪里不要你?你还没回来,我便去求过老太太,老太太允诺待你熟悉了便来与我们一起住,哪个不要你?”

湘云喜道:“那还差不多,我一个小人儿家,又是来逃难的,却整日与姑祖母住在一起,那算什么?你们不说,别人未免要讨厌。”

元春拉着她去里间一瞧,道:“咱们这里,本来只有黛玉比你小,但有姑母照顾,那定然无妨。如今来了你邢家姐姐,她与迎春探春住那边,你与惜春与我住一起,你瞧,床铺都铺好了。”

湘云这才放心,笑嘻嘻道:“就知道大姐姐待我很好,那我改日就搬过来。走,我告诉你一个坏事,你听了定也与我一样恼火。”

元春哑然失笑,外头宝钗也听得抿着嘴好笑。

这史大姑娘还真是个利落性子。

及到了外头,湘云知道翠缕几个在外面与袭人玩耍,有袭人看着,那必定不会出问题,便安心与宝钗宝琴见了,自过去与元春挤在一起,笑道:“方才他们在外面说话,我在屏风后偷听——下次还敢!”

才说道第二句,元春不由给她脑瓜上一指头。

湘云歪着脑瓜笑道:“大姐姐别怪我,我要不偷听,坏事就更坏了。”

“我听你小嘴儿编排什么。”元春好笑。

“可不是编排,刚才薛姨妈来之前,什么南安郡王的太妃,什么东平郡王的孙子,左右看着就不是什么好人,他们来求婚。”湘云道,“我听着是什么南安郡王府还是什么齐国公的什么亲戚,当了什么潮州知府,要续弦。”

元春心中怒火腾的一下燃烧起来。

在这里不多说话的黛玉也眉头一张,怒斥道:“他们四王六公好大的名头,怎的如此无礼!”

荣国公的嫡派重孙女,哪里有给人作续弦的道理?

真以为他们南安郡王府是宗室呢?

“哎呀不要怕,都没有同意!”湘云笑道,“姑祖母都没说,大表叔便当即拒绝,没给他们再说的机会。”

“小丫头还小,哪里知道这里面的阴谋,他们这是在投石问路!”元春眉梢挑起来,戳了一下闻声急忙跑出来的惜春的额头,叫她与宝琴都坐下,瞥一眼黛玉,哼的一声道,“他们只怕是想好了要对咱们这些家庭下手,才跑来明知无礼而提亲的。”

黛玉就又扭了扭小嘴巴,这个聪明的大表姐,她怎么也知道人家肯定也想到啦?

元春又挑了下眉头。

宝钗稍一讶异之后竟然也笑了笑。

这个小表妹,她也想到了?

再一看恬静淡然坐在宝钗下首的岫烟,她竟然也想到了?

岫烟也想到了。

见元春看她,岫烟点头道:“大姐姐不知,我在姑苏时,家里租住在蟠香寺,其中有个出了家的官宦人家的大小姐。她教我读书做文章,我资质不足,也只学了个大概。对于这些名门人家的手段,这位女先生也说过一些,想来是她的亲身经历,故此说的恳切,我记住的多了一些。”

元春就很无奈。

这几位亲戚家的妹妹,她们一个个聪明的无法无天,为何贾家就没出几个聪明的猖獗张狂的儿女?

看压根不关注这些,安心在编平安福的迎春,那是给那个害人精做的。

又看看更不在乎的惜春,她如今满心只想着能不能给大王写封信,人家都好多天没见他了,都想得很。

最后,元春到底还是欣慰了一点。

探春本来也没反应过来,更不能第一个便反应过来。

可大家这么一说,探春眸光流转光华,怒气还压在眉宇之间,却在眼眸中增添了喜意。

元春很了解探春,以看她怒容未消而喜意浮现,便知道这个三妹妹心中的所想。

她定在想,如此也好,岂不是推着家里更加亲近王府?

探春果真就是这么想的。

但她想的还比元春以为的更多了一层。

眸光转过,探春飞快瞥了元春一眼,心中暗暗道:“既与他们闹翻,大姐姐嫁给大王,家里便不会一直要那么多好东西,卖的银子也不会给那些人,大姐姐自然不会那么为难。”

她这一瞥元春又看懂了,不由白了一眼,嗔道:“就你想得多!”

这下黛玉就不懂了。

她冰雪聪明,可谓是世上没有那么几个能比得上的。

可她经历太少,年纪又小,根本不想到那些少女的情思之事。

可宝钗看得明白。

“果然,荣国府也已经放弃了留在宫里等候机会的打算。”宝钗霞飞双颊,轻轻转过头又低下一点,心里道,“不过也好,以他们家与王府的缘分,倘若北伐能够顺遂,武烈王未必不能有一个亲王一个郡王爵位。到那时,说不定以贾家的出身,人家能有个郡王妃的身份。”

她也明白薛姨妈乃至整个薛家的想法,在薛家失去皇商身份后,她到王府那是最好的选择。

可她没敢有太大的野心,王妃,哪怕是郡王妃也不能想。

若能有个国夫人的诰命,她便觉着十分知足了。

“这样倒也挺好的,”宝钗暗道,再转过头来,忽觉黛玉拉了一下她,便附耳悄悄道,“妹妹还小,不想那些事。”

黛玉眨眨眼,小就不能想的事?

“明白了。”她再次拉了下宝钗也附耳说道。

宝钗惊讶,你真知道了?

“有什么不好说的?大王人很好,我也跟人家学了不少,人家可不欺负人,”黛玉低声道,“外祖母家如今那点事,我也是看得出来的。”

宝钗一时心虚。

能看得出贾家的局势,这小丫头还能看不出薛家的局势?

人家不说,只怕心里也不会再待见。

哪想黛玉叹道:“都那么大的家,怎么就到了要你们并不比我大多少的女孩子去想呢。”

宝钗先缓缓将提起的心落了地,悄悄捏了下黛玉手腕儿。

你体谅我,我实在感谢得很。

黛玉笑笑再没说话。

宝钗见湘云缠着元春非要问个究竟,元春也是那句“你小孩子家家知道那么多了烦恼多”暂时打发了,心下略略作一沉吟。

既史大姑娘偷听到这件事了,如今又知道了贾家的新的想法,有些事她也向提前与元春达成一致。

于是道:“史家妹妹只怕听到此事便回去了,并不知后来的事情。”

湘云道:“是啊,我听着很生气便走了,想了这么久只觉着更生气,于是就来找大姐姐。薛姐姐还有什么坏消息?”

“那倒没有,”宝钗轻笑道,“不过,方才我妈替我哥哥倒是提过,老太太允诺若有合适的便分付下来。当时姨妈也来了,我听她们话里话外的意思,倒有一个不安之处。”

元春微微沉吟,心下便明了了。

“与肃藩结亲?”元春蹙眉。

“是,听姨妈意思,府上的宝兄弟着落也在这里。”宝钗道。

元春只觉着很荒唐。

她委婉道:“家里弃武从文已经数十年了,肃藩的女儿我听说无一不是女中豪杰,岂能到家里来受那委屈。”

黛玉不由小幅度点头,是啊,是啊,别的先不说,你们家二太太那可是个坚决看不惯女儿家舞刀弄枪的当家太太。

“这要是肃藩的女中豪杰到了你们家,那要不打起来才怪呢。”黛玉心里嘻嘻笑。

宝钗明说道:“且不说我们这样的人家,以肃藩女儿战阵之上跃马横刀之豪迈,岂能拘束在垂花门之内?”

再拐弯抹角道:“这样事,恐怕还是要劝说才是,也免得将来为难。”

元春轻轻“呸”的一口,一时也陷入了苦恼。

她没想到家里居然打着这个主意。

倒不是她觉着肃藩的女儿不好,也不是觉着荣宁二府如今已经弃武从文多年,便不能与将门世家联姻。

人家是宗室,而且还是只要有点脑子便不会针对的女子,就冲这个,家里巴不得能今天就给宝玉定下一门亲事。

可甘肃的女子太能打,人家根本不愿意被约束在一个小小的垂花门内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惹急了连老贾家的宅子都给你一把火点了,这你怎么和人家联姻?

正在这时,彩霞来请元春去王夫人院子。

宝钗忙使眼色,可不能把我们卖了!

元春心里早有主意,问起彩霞,果然薛姨妈也在那边。

遂叮嘱迎春:“你那平安福要想送到军中,免不了要我给你想主意,可要看好姐妹们,懂?”

迎春点着头,顺口道:“知道,我不去看书。”

元春气道:“哪个怕你看书?岫烟才来几天,你那些奶妈婆子竟问她要吃嘴儿的,还好我在家,不然你怎么办?”

迎春错愕,她自以为自得了那把短剑,如今已经杀气腾腾了,可还有人总是试图冒犯她?

遂放下手里的平安福,想想递给探春,道:“你帮我做一点。”

元春探春齐声惊道:“你要去做什么?”

干掉那帮蠢婆子?

不至于啊,二木头虽然如今也很勇,可还不至于勇到那地步啊!

迎春道:“我去求祖母,再去求大太太,她们既然不好,我给她们那么多了还不知足,那便要赶出去。”

元春大喜,探春连忙去里屋取了短剑,劝道:“你带着,仔细路上胆怯了,好歹壮壮胆。”

“哪里用得着,大王要我待人好一点,我做了本分,她们却不知足,留着岂不成了祸害?”迎春道,“不过是合不来了,我不要她们了,又不是要跟人家打架。”

她真就只带着司琪,气鼓鼓一路去找贾母说话去了。

探春吐了吐舌头,推着元春出了门,自与宝钗黛玉几个说话,不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