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6章 鹅城也有大奔了(1 / 1)楼下赫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鹅城。

1988年9月24日,中秋节前一天。

一大早,浩浩荡荡的自行车大队就从四面八方汇聚鹅城主城区,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由此也体现出当下的中国大陆在海外的一个响当当的称号:自行车王国。

此刻,在鹅城本市著名的西湖百货大厦门前,和往常一样,还没到八点钟,就已经有数不清的市民排队准备进入商场购物。

每一个人都在向前张望,各个都是蠢蠢欲动,都在期待百货大厦的门能提前打开,好一股脑的冲进去消费。

这三四个月来,随着物价闯关达到顶峰,无数老百姓后知后觉的发现,手里的钞票不值钱了……以至于连着好几个月,很多人都在疯狂把手中的钱花出去,兑换成各种电子产品、食物、衣物等。

根据后来国家物价局的《中国物价年鉴》中记载:“1988年是我国自1950年以来物价上涨幅度最大、通货膨胀明显加剧的一年。”

而物价闯关运动,从三月开始实行,十月宣告结束。

这一点,没有谁比林书平更清楚。

而作为林书平的父亲,林宝国也早就被儿子告知这几个月囤积的所有冰箱、电风扇等产品,都务必要在十月份到来之前,尽快脱手,原本林宝国还有些担心,因为在巅峰时期,尤其在八月份,他囤积的冰箱足足有一千台。

可以说,整个鹅城的万宝牌冰箱存货几乎全部都在他的手里。

好在市场行情依然火热,碍于货币不断贬值的原因,一千台万宝牌冰箱,从八月初开始,就以每天二十台以上的速度出售,之所以有这样迅猛的销量,全都是因为这几个月来,他手里囤积着整个鹅城所有的冰箱货源。

因此鹅城本地的另外两家万宝牌经销商根本无货可卖。

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房租、人工费等成本压力,没过多久他们便顶不住了,林宝国恰逢其会,便以极低的价格接盘了这两家经销商店铺。

因此在林书平离开的这四个月,林宝国掌控的家电产品门店已经达到了三家。

除了西湖百货商场专柜之外,还有步行街门店和开发区门店。

这三家门店都是正牌万宝冰箱专卖店,但除了万宝冰箱之外,像是彩电、电风扇、空调甚至是盒带放映机等等,在最近趁着市场大热,也都有售。

而这些家电产品几乎都是当下的走俏货。

其中万宝牌冰箱更是硬通货,在两广一带,人们非常认可万宝品牌的冰箱,这导致每天一大早,万宝牌专柜、门店前都挤满了。

甚至高峰时期,每日定额的二十台冰箱,眨眼间便能售空。

目睹此情此景,林宝国没忍住又连续进货五百台冰箱,算上八月份之前售卖的冰箱,林宝国在这次物价闯关中,销售冰箱总数已经快要达到两千台。

而今已经到了九月末。

距离儿子提醒的时间还剩一周,林宝国目前手上的冰箱存货还剩两百台左右。

按照目前这个架势,这两百台明显也不愁销路。

特别是每天看到那么多的市民涌入商场来到他们专柜前拿出钞票下订单,林宝国有一种错觉,那就是他如果继续下工厂下订单的话,依然可以如往常一样,大卖特卖。

尤其当下万宝牌工厂的工人们,已经加班加点的进行生产,工厂方面甚至派出专职人员跟林宝国对接生产和销售进度,这足以能证明工厂那边对林宝国的信赖与看重。

昨天,万宝工厂总经理甚至特地打电话过来,想要让林宝国鹅城总代吞下工厂刚生产出来的五百台万宝牌冰箱。

如果是在九月之前,林宝国还没准会一口答应。

毕竟市场太过火爆,别说五百台,哪怕一千台他也能想办法卖出去。

但他还是忍住了,直接拒绝了万宝总经理让他吞下五百台冰箱的要求,并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连续忙了快半年,我家里人有些撑不住了,准备这个月做完就暂时休息一段时间,不过我们三个门店都照开,只要市场有订单,我们就安排工厂立即发货。”

门店照开,有订单就发货。

至于囤货……

他娘的爱谁囤谁囤,反正老子不囤。

这就是林宝国目前的想法。

他相信儿子的判断,毕竟儿子曾经在市政府接待办工作,消息灵通的很,再者说他也不傻,也能看出来鹅城的冰箱市场已经快要饱和。

先不说其他品牌的冰箱销量,单单万宝牌这边,他就已经在这四五个月卖了将近两千台冰箱。

冰箱这玩意儿现在还是个稀罕货,动辄两三千块,普通人根本买不起,实属中产家庭标配。

但鹅城的中产家庭可并不多。

而能够在四五个月的时间里卖掉两千台冰箱,则完全得益于物价闯关带来的影响,这让不少人着急忙慌跟风去囤积、购买冰箱等家电产品,想要靠这些东西保值与理财。

但林宝国清楚的记得儿子临走前的交代。

物价闯关将会在十月初结束,相关政策即时发布,堪称一锤定音。

所有因为贪婪而囤积各种家电产品的商家,全都要被套住。

手里的货哪怕降价一半都卖不出去。

因为很多人家里已经提前吞了各种生活物资。

不仅有电器,甚至米面粮油等物质,很多人十年都不一定能吃完。

那时候所有人都在等,等物资价格上涨,然后以高出原价的价格卖出去。

结果等了两个月都不涨价。

甚至不涨价都已经不错了,它特么的还降价,你说气不气?

在前世,林宝国就是被套的商户之一,囤积了上百台冰箱全砸在手里。

一个准万元户生生被无形的铁拳捶的鼻青脸肿,很多年都没恢复过来。

而这一世,有儿子的提醒,林宝国压根没有陷进去,很快就制止了自己的欲望。

他对自己的儿子目前是无条件百分百信任。

第一是因儿子凭借一己之力进了市政府接待办,第二则是儿子搭上了政策的云霄飞车,在沪市挣了二十万。

相比较之下,我十八九岁的时候在干什么?

每每想及此,林宝国就感慨不已。

“我这儿子一看就是经商的天才!”

因此,哪怕看到西湖百货商场前的大门被无数市民围着,哪怕一上班就看到这些市民中很多人都涌入到万宝专柜,林宝国也是完全视而不见。

他严格按照儿子的嘱托,在后期,尽可能的把手中存货清出去,只留少量产品缓慢售出。

而在订单方面,目前三大门店也是严格要求,基本上都是先交定金后发货,售出后,无质量要求不退不换。

“老板,咱们仓库的冰箱库存严重不足了。”

销售员王进一看到林宝国就上来叫苦:“仓库里还剩不到两百台,这两百台的量,按照现在的趋势,一周不到就能卖完……”

“卖完就不卖了。”林宝国看着手里的账本,头也不抬的说道。

王进一愣,“什么?”

他以为自己听错了,再次得到林宝国的肯定答复后,顿时有些难以置信,“为什么?现在行情正好,咱们应该趁火打铁,向工厂订货,以后每个月再卖个几百台不成问题。”

林宝国像是看傻子一样看着王进,就算没有林书平的提醒,他也明白市场是总归要饱和的,整个鹅城吞下两千台万宝牌冰箱已经让林宝国满意,再进货几百台,卖给谁去?

正在此时又有一名万宝销售拎着包进来上班,不过却是位年轻的女性,身材娇小,相貌端正,但眼睛却非常灵动,透露出一股机灵劲儿,此人名叫闫雨。

和脑袋有些转不开弯的王进不同,闫雨的销售天赋很强,目前负责万宝专柜的所有运营,在闫雨的带领下,在过去三四个月内,万宝牌专柜每天都能固定销售冰箱20台以上。

这两人都是林书平离开后招聘的销售人员,因为业务能力强,所以很受林宝国和尤豫的看重,经过几个月相处下来,众人关系不像是上下级,更像是一个大家庭。

而闫雨上班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啧啧,真没想到,咱鹅城也有大奔了!”

王进一听,眼睛一亮:“大奔?哪呢?”

“就在商场外面。”

闫雨笑道:“一辆非常新的大奔,不过因为围观人太多,那辆大奔现在是寸步难行啊。”

“奔驰?”林宝国疑惑问道。

“对,奔驰,现在都叫大奔。”闫雨打趣道:“老板什么时候也买辆大奔,让我们坐坐?”

“别说坐了,让我摸一下都行。”

王进似乎对“大奔”异常痴迷,看了一眼专柜前的人流,发现很多人只看不买,便立即跟闫雨道:“小雨,我去外面瞅一眼,你看着店里。”

“你快去快回啊!”闫雨叮嘱道。

“没问题。”

王进双开答应,然后跟林宝国道:“老板,我就去看一眼,去去就回,毕竟是大奔呢,我只在电影里见过,现实中还没看到过,你去吗?”

“一辆大奔而已,有什么稀奇的?”

林宝国一副见怪不怪的模样,故作无所谓道:“开发区那边臻美伞厂的王总还开了一辆巴依尔,从南非进口的。”

巴依尔就是宝马汽车品牌现在在中国大陆的官方直译名,目前香港和台湾的叫法是宝马,巴依尔更改为宝马名称还要到九十年代后。

“老板,这你就不懂了吧?大奔一辆价值都上百万,巴依尔算什么?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奔都比巴依尔高级。”

王进说完便屁颠屁颠跑出去了。

林宝国笑着摇头,也没有阻拦王进上班时间离店。

店里的工作氛围就是如此,王进和闫雨组成的销售搭档,赵海则是专职维修工人,而林宝国和尤豫则经常徘徊三家店铺之间游走,每天都会查账,但大部分时间都留在万宝专柜,因此和王进、闫雨都很熟稔。

另一边,跟王进一样,听说商场门口停了一辆大奔的人不在少数,很多人都走出商场,去看一眼大奔。

这个年代,尤其在鹅城,一辆皇冠就已经备受瞩目,一辆宝马的回头率绝对高得离谱,而一辆奔驰,则可以引起万人空巷了。

这并不夸张,尤其是距离香港很近的广东一带,经常观看港片的人们对于奔驰汽车也算是耳熟能详,家喻户晓。

但知道归知道,现实中根本没多少人见过。

所以当林书平独自开着车,拉了满满一车礼品从深城开了上百公里来到鹅城时,还没进入主城区,他就被很多人围住了,甚至路口指挥早高峰的交警都向他行注目礼,但也只是远远看着,并没有上前来盘查。

而在早高峰的自行车车流中夹杂着这么一辆高端汽车,也是瞬间在全城引起轰动。

上学的、上班的,所有看到过这辆奔驰的市民,一到学校、单位就开始跟同学同事神采奕奕的交流今天看到的这辆奔驰。

鹅城来了一辆大奔的消息迅速传开。

甚至有人骑着自行车一路跟着奔驰轿车,满脸兴奋,都只是想多看几眼。

林书平哪怕不是社恐,也被路人的瞩目搞得社恐了。

这会儿他就想起贴隐私膜的好处了,起码这时候不会被人当猴看。

等他驾驶着汽车,艰难行驶到西湖百货大厦时,整辆车已经在路边被围的水泄不通。

这个时候的鹅城,道路两旁的街道还没有规划停车位,事实上整个城市连一个正规停车场都没有,他只要停在路边就行,反正只要不是停在路中央,哪怕是交警也都不管。

林书平下车后,看着四周或蹲或站向他和他的车张望来的人群,摇头失笑。

这下算是衣锦还乡了,就是有些太高调了,林书平甚至已经能够想到市井坊间对这辆车的讨论与传闻了。

“书平?”

正当林书平下车后,旁边便传来一声惊疑不定的呼声。

林书平回过头一看,就见到商场旁停靠的一辆人力三轮车上,站着一个手拿螺丝刀,戴着白手套的青年,此刻正一脸惊奇的眺望着这边,赫然是万宝专柜的维修工赵海。

“海哥!”

林书平打了个招呼,招呼道:“来帮个忙。”

他从深城而来,带了不少好东西回来,全部都塞在后备箱,他一个人根本搬不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