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二章 金蝉寺(1 / 1)顽固的仓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咚——咚——

钟声悠悠响起,行走在金蝉寺里的香客们纷纷抬首,向着钟声响起之处,露出了虔诚向往之色。

人群中,岳衡微微肃然。

他同样循着钟声望去,只是脸色并不虔诚、也不向往,反而有些紧张。

“这钟声之中有法术……”他暗自呢喃:“似乎能够涤人心神、令人心安神定……原来法术还能这样用?金蝉寺不愧是傅兄所说的,天下第一大宗啊。”

岳衡为何会出现在金蝉寺?

当然是傅青舟拜托他来的。

岳衡的身份,干净得一塌糊涂。

秀才出身、备考明年春天的小科举,近日又刚刚洗清了冤屈、从大牢中安然脱身,此时来到京城里最大的金蝉寺,来烧柱香,求个平安顺遂,很合理吧?

而傅青舟请他来到金蝉寺,当然不只是为了看一看。

岳衡的法术天赋,远比他想象的还要更强。

那大铁盒上的佛法封印,困扰了傅青舟许久,便连江百川也无法解决,那便只能……从源头找找办法了。

在来到金蝉寺前,傅青舟给岳衡大致观摩了一下那铁盒子上的法术。

当然,以岳衡的本事,肯定是解不成的。

但他能够大致记下这种法术的风格,来到金蝉寺里转悠转悠、溜达溜达,找找有没有一样的,或者类似的法术痕迹。

能帮到自己这位兄弟,岳衡也是极为开心的。

“莫急,莫紧张,岳衡啊岳衡,你是要办大事的人,怎能如此心神不定?”

他暗暗在心中自语道:“不过是到处走走看看,这般小事,对你而言,乃是轻而易举!”

一番自语后,他心神稍定,脚步也渐渐平缓下来。

金蝉寺,很大。

整座寺庙足有五重大殿、四座大院,以及东西两处厢房,更有后山一大片的佛窟石刻,以及连接几座大院与大殿的漫长林荫走道。

眼下岳衡不过是从寺门走到第一殿“天王殿”前,便用了小一刻钟的功夫。

更不必说这大殿是何等的恢宏气派、金碧辉煌,殿前院中,无数香客举香躬拜,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香雾,祈福求安的人们低头念颂着自己的愿望,汇成了一片肃穆而低沉的梵唱。

岳衡心定之后,便不再着急,随着人群来到大殿前,跟着烧了三柱香。

将香柱插入大香炉后,他又从怀中摸出了一张银票,投入了功德箱之中。

他自己可没有这个钱……但替傅兄办事,一切消费,当然是由傅公子买单。

这一举动也并非毫无意义,那张银票足有五十两,立即吸引了一旁僧人的注意。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那僧人对着岳衡双手合十、微微一礼:“施主大德,愿您广结善缘,早证菩提。”

岳衡对着僧人同样行了一礼,但面色却有些愁苦,轻叹一气:“多谢师傅,希望真能如师傅所言吧……”

见他如此模样,那僧人果然露出担忧与好奇之色:“施主,您这是怎么了?”

“唉。”

岳衡重重一叹:“诸事不顺、百郁缠身啊……”

说罢,他对着那僧人苦笑一声:“此来金蝉寺,便是想来这天下第一神刹中,好好听闻佛音梵唱,洗一洗身上的晦气。”

僧人“噢”了一声:“施主,天下无难解的郁结,您深陷其中,只是不得其法,若您不急,或可在寺中小住,每日颂经诚佛、亦有可能遇上寺中高僧师傅,请他们替您开解。”

“高僧大师……”

岳衡抿了抿嘴:“倒也不必如此劳烦,我便先四下走走吧——师傅,敢问寺中可有什么圣地,可令人心神安定?在下此时满心胡思乱想,即便见了高僧大师,唉,怕也说不清自己的遭遇。”

“原来如此。”

僧人也不强求,微微一笑道:“施主可往三处。”

“第一处为般若禅林,位于千佛殿东北方,乃是一片石林,风过石林,其响如佛音低吟,施主可静坐其中,涤心洗念。”

“第二处为慧根岩窟,位处后山佛窟之间,洞窟之中留有我寺前辈高僧所刻经文,施主静观其文,或可与前辈高僧神交、其得开悟。”

“第三处为净念云台,位处大雄宝殿后方、攀云塔顶端,此乃我寺僧人修行之地,但施主既有千般烦恼,与塔下师兄弟好生诉说,他们必会让施主上塔……净念云台之上可观众生百相,施主若真心看过,必定会有不同感悟。”

岳衡微微凛然。

他随口一问,这金蝉寺里便有至少三处符合条件的地方……不必多问,这些地方必定都有法术加持。

看来,今天这一趟,未必能将全部地方都看完。

不过岳衡也不急,傅青舟给他的任务,也并非一天就得将整个寺庙转完,他可以慢慢来。

于是谢别这位僧人后,他的第一站,便是那般若禅林。

这座石林便如那僧人所说,微风穿过石林,便响起一阵阵有如佛语的低吟浅唱,岳衡行走其中,果然心神稍宁。

但他也同样……能察觉到这石林间留下的法术痕迹。

“这些石柱,每一柱上都有法术留印。”

他目光微凛:“这些法术……虽然我看不懂,但风格上,与傅兄那铁盒子上的风格完全不一致啊。”

风格这种东西,是很难说明白的。

就像书画一样,同一个画家画出来两幅完全不同的内容,一幅是人物、一幅是山水,一幅用的是工笔、另一幅用的是泼墨,换成不懂的人,是怎么也看不出他们出自同一人之手。

但若是懂画之人,便能从许多细微的笔触、习惯、意境中,看出一个人的风格。

傅青舟是个粗人,他不懂。

但……岳衡懂。

他学习法术时间很短,却能有如此进境,大概便是因为,他从中寻摸到了一些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领悟。

就像当初破庙之中,他能将符术当作书法来看待一样……法术,于他而言,就像是一种更复杂、更繁琐,但也同样,如华丽而迷人的巨幅画一般。

因此,他辨别法术的方式,或许也与旁人有所不同。

他或许看不懂一幅完美的巨幅画是如何作出、也并不非常清楚那些高级而复杂的技巧,但他却能体会到作画者的心情与想法。

就例如现在,岳衡根本看不懂这石林间的法术是如何运作的、又是怎样留在那些石柱上,但他偏偏就是能感受到,这里的法术,与那大铁盒上的法术完全不同。

“这样的话,帮不到傅兄啊?”

他苦恼地挠了挠头:“算了,不急,再多走走看看吧,说不定能找到些什么。”

于是接下来,岳衡马不停蹄、孜孜不倦地又跑了好几个地方。

他也渐渐发现了一件事。

整个金蝉寺中留下的法术痕迹,其风格大概有三种。

第一种,就是那石林里的风格,如果要形容,那就是微露锋芒、有些招摇,虽不具什么攻击性,却也明晃晃地要你知晓我的厉害。

第二种风格则更为中正平和、大巧不工,就像一条平静但宽大的江水,你不注意它时它就在那里安静地淌着,但当你走近它,却又能感觉到它的浩荡与恢宏。

第三种风格……

岳衡是在慧根岩窟的经文上,看到的这种风格。

那些前辈高僧们留下的经文里,每一句都有不同的风格,但几乎都是前两种,唯有其中一段经文,突兀地出现了第三种风格。

这种风格……阴暗、冷漠,无比雄壮庞大,却伪装成了恬静安定的模样,就像一只潜伏在阴影中的巨龙,眼中藏着杀意,脸上却对你露出了慈祥笑容。

“就是这种!”

洞窟中,岳衡眼睛猛地一亮:“与那大铁盒上,一致无二!”

这洞中有一些前来的香客游士,也有本寺中修行的僧人,他们大多席地而坐、感悟着石壁上的经文。

岳衡慢慢站起身,来到那句经文之前,缓缓向其伸出了手。

就在这时,他耳中忽然响起一个苍老低沉的声音。

“施主……请莫要触碰,此举,于你无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