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四章 民众的智慧(1 / 1)顽固的仓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夜,注定不太平。

难民营中许多已经睡下的人,都被悄悄拍醒,随后被领出了营地。

叫醒他们的,同样也都是难民——只是这些人全都阴着脸、极为严肃,也不明说是什么事,搞得十分神秘。

陈青山也是其中一人。

他有四十多岁,曾经是潘阳城守军中的一个把总,官不小、身形高大威武,更是个四境修行者,府上除了老婆外还有两房小妾,过去的日子非常潇洒。

但自从得了脏石症后,他的生活便一落千丈,不仅老婆和小妾全跑了、花光了钱也治不好病,甚至还被赶出了城!

好在,他至少有点本事在身,在潘阳城中也算不少人认识,因此,有些小威望在。

离开潘阳城后,便是他提出建议、领着大家朝着安岳城方向而来。

一路上,他也扮演着带头者的作用,算是难民中的主心骨。

只不过到了天寿村外后,出现了厄难僧众,他的作用自然便小了许多、甚至几近于无——不过他倒不太在意,只要眼下能治好这病、回到潘阳,谁爱干这难民头子?

“怎么了?”

被拍醒的陈青山嘟喃着,揉了揉朦胧双眼:“有事吗?”

“青山兄,你得跟我们走一趟。”

来喊他的,是陈青山认识的一位书生,他沉声道:“出大事了。”

陈青山一怔:“什么事?”

“嘘——”书生竖起一根手指置于唇前,小声道:“别在这儿说,跟我走。”

陈青山虽然不解,但看得出来这位书生有多严肃、有多紧张,他便不再多问,麻利地起了身,跟着书生一同钻出了帐篷。

两人很快便穿过了沉睡的营地,来到了营外。

没想到走了一段,陈青山竟瞧见,前方站着好多难民!

而且他有印象,这些人,大多之前在潘阳城都是有些身份、有些威望的人,不是在官府当过差、便是经过商,或是读过书、教过书。

之前大家从潘阳城一路走来时,这些人也是他的“智囊团”,提供了不少主意。

“青山兄来了!”

见他到来,有人唤道。

陈青山有些疑惑,但还是继续向前走去。

但很快,他的眼睛便瞪大了。

只见那些难民们让开了一条道,露出了被他们围在中间的人——那居然是一群和尚!

这些和尚分明都是平日里人人敬仰的厄难僧众,此时却被五花大绑,其中有两个已经低垂着头、昏死过去,还有不少人脸上还满是青紫,显然被打过了一顿!

“怎么回事?!”

陈青山吃了一惊:“你们动他们干嘛?”

“青山,这件事,得你一起拿主意。”人群中一个年纪较大、曾是教书先生的老者沉沉开了口:“你知道吗?疫病,是他们散布的。”

仿佛晴天一道霹雳,陈青山瞪大了眼、一个踉跄,差点没站稳。

很快,他便知晓了全部情况。

方才那和尚眼见自己要被灌入黄泥散、加上此前被“鬼”恐吓、又被莫名其妙打在腰上散了气,以为是报应终于来到了头上,再不敢有半点隐瞒,全交待了个干净。

散布疫病、再以佛恩之名救助病患,明明是药材、却假装是神迹,甚至中途还故意害死更多难民,只为有借口让城中送来棺材、方便他们传递药方与药材……

陈青山听得惊怒不已,气得整个人都在颤抖,死死捏着拳头、眼眶甚至红了。

“都知道了这些,还有什么好拿主意的!”

他恨恨道:“将这些邪僧统统打死、留几个活口送官便是!”

那些僧人一听,顿时大惊:“不关我们事啊!我们真的不知道情况!我们、我们也是被骗的啊!”

“我们只知道将药材伪装起来做成甘露给你们吃,其他事一概不知啊!”

他们七嘴八舌地辩解了起来,陈青山却是一声冷笑:“不知?你们用棺材尸体运送药方药材,那能是一两人能办成的事?你们扒开尸体、往里面塞东西时,也不觉得奇怪?”

那些僧人一听,顿时噤了声、低下头。

是……就算他们知情不多,但他们都在一条船上,身边身份更高的“师兄”们办事时,也并不会太避着他们、更偶尔需要他们做些事,他们怎么可能丝毫没有察觉?

“青山兄。”

这时,方才那书生上前一步,皱着眉头道:“我们倒觉得,不可送官。”

陈青山朝他投去一个疑惑眼神。

书生轻声道:“这些邪僧如此放肆,胆敢犯天下之大不讳、此行恶事,想必……”

陈青山心情不好、有些不耐:“说重点!”

“噢……”

书生咳了咳:“我就是觉得,他们这么嚣张,还能往安岳城里运东西,每天还有这么多生米送来……你想想,当下疫病横行,潘阳城都吓得将我们全赶出来了,安岳城却反而愿意养着我们?那些当官的还看着米啊、棺材啊来来回回,也不管?”

“这些东西都是进出我们难民营的,他们不怕城里人染上病?”

“再退一万步说,生米、棺材,都是疫时重要的物资,他们都不查?”

陈青山听着听着,一惊:“你是说,安岳城里的官……也知道?!甚至和他们是一伙的?!”

“不是没可能。”

书生沉声道:“因此,必须小心行事。”

“更重要的是……”之前的那位教书老先生也拈着须缓缓道:“他们毕竟掌握着能救命的药,若此时揭露他们,没人给我们治病,我们还不是死路一条?”

陈青山沉吟了起来。

“等等!”

他忽然想到了什么:“之前那位济公活佛,不也能救人吗?他和这些僧人是一伙的吗?”

“不是!”回答他的,却是个稚嫩的声音。

陈青山一怔,低下头寻找着声音来处,恰见到了杨福旺,这孩子正站在他脚下、抬头看着他。

“你是……”

陈青山努力回忆道:“前些天娘亲去世那孩子?你如何知晓,济公与他们不是一伙的?”

“反正……就不是他!”

杨福旺脱口而出道:“没有济公活佛,我也发现不了这个坏和尚!”

“嗯?”周围几个难民听了,顿时眼睛一亮。

“不对啊?”

个子高大的难民挑着眉道:“小鬼,你不是说解手、瞧见了那和尚昏迷,才将我们叫去的吗?你说谎了?”

“唉呀!”

杨福旺一惊,这才明白自己说漏了嘴,随即尴尬地笑笑:“反正、反正他是坏和尚嘛,对不对。”

几个成年难民面面相觑,似乎都明白了些什么东西。

“看来,那些济公活佛,确实是来帮我们的。”

陈青山缓缓道:“有些事倒也不必问得太明白,我们只需要清楚,怎样对我们而言是有利的。”

此话一出,周围众人全都颔首,露出深以为然之色。

陈青山又将目光投向了那几个和尚。

“将他们灭口,必定打草惊蛇。”

他沉声道:“我们还需要继续留在营中、等着七日期满、治好疫病……各位,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得有他们的把柄才行。”书生在一旁道:“有了把柄,他们便不敢将今日事说出。”

陈青山笑笑:“这倒简单。”

他接过一旁高大难民递来的黄泥散:“之前那和尚是不是交待说,这一包黄泥散混入井水中,足以让整个镇子的人染上疫病?”

几人点头。

“那如果将这一整包倒入他们嘴里……”陈青山道:“他们会死吧?会马上就死?还是活不过今晚?”

“别别别!”几个僧人都叫了起来:“施主……啊不是,大哥!我们只是办事的,不想搞成这样!”

“是吗?”陈青山冷笑:“那简单,现在,你们就将你们做过最肮脏、最可恶的事统统说出来!”

“小刘……”

他冲那书生道:“你去想办法搞点纸,没纸用布也行,把他们的话全记下来,再让他们签字画押!”

“回头将这些东西交给可信任之人,只要他们暴露了今晚之事,要保证这些东西立即寄往大江南北,无论江湖还是庙堂,天下人都会知道他们的事迹!”

书生在一旁笑着点了头,立即动身、又招了几个难民一同前去找纸。

那些僧人全都露面惊色,但最终还是垂头丧气地低下了头,没敢反驳。

“还有两个僧人,他们没醒。”

教书老先生在一旁补刀道:“他们应是有修行在身……但不知为何,似乎都受了伤;交待情况那个,说完就上不来气、把自己憋晕了;另一个是随我们从营地里一起来的,无声无息地昏在了一旁。”

“想必是济公活佛帮的忙。”

陈青山笑道:“不必多想,他老人家一定有他的办法——这两个僧人就留在这,其他人带走去拷问。”

说着,他又挺起腰板,敛了笑容,沉声道:“记住,今日之事,也不可叫营中其他人马上知晓,以免乱了心思、也免了有人冲动乱来,但这些天,我们可以暗暗在营中多散布些流言,提前让他们有准备。”

“我们需先等喝满七日的粥、治好疫病,再行他事!更何况……”

他轻声道:“那位济公活佛,想必还有妙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