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去往昭县的路上。
坐在副驾驶上的许思琪,不时的扭头拿眼神打量坐在后排的她小姨。
今天早上。
老板起床后,命令他们把车开到天福区政府的楼下。
然后她看到自己小姨,带着助理,从楼上走了下来。
小姨上了老板的车。
小姨的助理,也上了车队的另一辆车,司机是老板的另一位保镳。
她坐在副驾驶上,心里面疑惑不已,有好几次想扭头去问一下小姨到底是怎么回事,都因为老板也坐在后排,才没有把这些心里话说出来。
直到眼瞧着,前方已经就是昭县的国道收费站。
陆阳把车队叫停。
他要下车去先上趟厕所。
“好了。”
陆阳拍了拍手掌道:“前方就是收费站,过了收费站,马上就能看到昭县的父老乡亲们。”
“一会儿肯定没空,留给你们上厕所的时间。”
“所以大家要上厕所,就赶紧去,咱们争取以最精神的面貌,来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听完陆阳的话。
车队里的男同志们都嬉皮笑脸的下了车,有人去上厕所,有人跑着去买水喝。
借着这个机会。
趁陆阳他不在,许思琪扭过头来冲着自己的小姨道:“小姨,你昨天怎么不说,你也要去昭县?”
杜玲玲早就知道她会这么问。
打开车窗透风的同时,捋了一下自己的额前刘海道:“你也没问呀!”
许思琪不太满意这个回答。
嘟起小嘴来道:“可是昨晚我不是跟小姨你说了吗?今天我要陪老板返乡谈一桩大买卖,你明知道我今天也要去昭县,又刚好顺路,你昨天怎么不告诉我?”
杜玲玲望着窗外陆阳对着她的背影道:“我这趟回赵县,是去参加剪彩的,本来也没有想过要和你们同路,是你们老板说,他也要回来剪彩,非邀请我跟他顺道同行。
况且……
你不也是今天上午,你老板才告诉你真相,让你们顺道来接我的吗?”
陆阳此刻正在撒尿。
离车队大概也就20来米,前方是一片金色的稻田。
这里是国道。
这年头,除了靠近城镇村庄等人员密集的地方,国道两旁会很少有房子。
所以也别提什么公共厕所不公共厕所。
能有个背风的地方,不让人给瞧见,痛痛快快的撒泡尿,那就已经很不错了。
杜玲玲盯着陆阳的背影一直瞧,自然也发现了那条隐隐约约若隐若现的水柱。
直入国道下金色的稻田。
“噗”
她不知想到了什么,突然间掩嘴笑了起来。
许思琪也顺着她的视线,看到了陆阳此刻正在撒尿的背影。
尤其是应该此刻已经撒完了,陆阳还特意的抖了两下。
这一幕。
让她瞬间就红了脸。
把脸撇开。
然后啐道:“臭流氓。”
可她说完以后,居然见到自己小姨不仅不把脸撇开,反而还掩嘴笑了起来。
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有心想说说她小姨,怎么能这样,偷看男人撒尿,还掩嘴偷笑,跟个女流氓似的。
可是话到嘴边,她不知道该怎么表达。
小姨是长辈。
自己这么说小姨,去揭穿人家的隐私,好像有点不太好。
可是……
“哎呀,讨厌,都怪臭老板,大白天的,即使要停车撒尿,也不知道走远一点。”
她无处发泄,只好把这股气撒在陆阳身上。
等到陆阳回来,上了车,见到旁边坐着的杜姐姐,还是一直掩嘴偷笑,而前排坐着的小秘书,则是一张脸臭烘烘的,好像有谁欠了她钱似的。
顿时有些奇怪的,小声冲旁边的杜玲玲道:“怎么回事?你惹她生气了?”
杜玲玲更是“咯咯咯咯”笑了起来。
“才不是我,我哪会惹她生气,还不是你,你们这些大男人,撒泡尿,也不知道跑远一点,人家小姑娘害羞了呗。”
陆阳脸色一糗。
他哪知道,自己去撒泡尿,也有人会坐在车里面偷看。
算了。
这事不提它。
自己反正也没吃亏。
自己虽然走的不远,可也是背对着汽车的,真要有人在偷看,也看不着什么玩意,最多也就是会觉得自己肾好呗,因为自己撒尿,那不是吹的,尿的很远,顶风两三丈那都是小意思。
让小龙继续开车。
等到过了收费站,进了县城,果然,前方已经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为了欢迎他陆阳,看来家乡的领导们也没少心思。
“陆总,欢迎欢迎,欢迎回乡指导工作!”
“千盼万盼,终于盼到陆总你回家了。”
“看看这些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大家可都是自发前来的,我们绝对没有组织。”
“对啊,陆总,你人太好了,你的乐善好施的名声早已经在咱们昭县传开,当得知道您要回家创业,投资办厂,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可是人人都鼓着劲,非要来现场,要当面对你表示感谢。
还是我们这些当领导一再的安抚,说陆总您这个人不在乎虚名,也不愿意看到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全都来到这里,为了能见您一面,导致踩踏,反倒不美,最后是说歹说,才让他们只派了些代表来,你瞅瞅,好好瞅瞅,是不是很眼熟,他们很多都是你们范镇的家乡父老,还有学生,都是代表全县人民来的,代表着全县人民的拳拳之心,欢迎陆总您回乡来投资。”
“嗯,家乡人民的热情我感觉到了,好好好,大家不用客气,我陆阳只是一个普通人,仅仅是在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罢了,真的,你们太高看我了。”
“握个手?”
“没问题,握手当然可以,合个影吧,那位记者朋友,麻烦你帮我和这位大伯合个影。”
“这位大娘,能先让让?你挡到这位大伯了。”
“你也姓陆?要合影?行,没问题,这是遇到本家了,等我先跟这位大伯合完影,下一个就轮到你了,大娘。”
“小妹妹,你也要合影?叫上你旁边的同学吧,让她们一块来,咱们一起来合个影。”
不管这些乡亲们是请来的,还是自发前来的,但是陆阳,确确实实感觉到了他们的热情。
心里不禁道:难怪古人说,富贵若不还乡,如同锦衣夜行。
看来自己回昭县办工厂的这个决定是正确的。而陆阳这一刻产生的心里想法,也正是组织这次欢迎仪式的昭县领导们想要的。
就在陆阳忙着合影的这个档口。
作为组织者,县招商局局长贾义也已经发现了自己的老领导。
眼睛一亮。
挤过人群,来到小车旁,朝着刚下车的杜玲玲热情的伸出双手:“老领导,欢迎回来指导工作。”
他同时心里也暗暗心惊,原来陆总跟自己这位老领导关系,居然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了。
他眼尖。
一眼就看出来,陆阳与杜玲玲坐的是同一辆车,而且都是坐在后排。
杜玲玲礼貌的与他握了握手道:“小家贾你能有今天,都是你自己的努力,我这个老领导,可提不上指导,还有,这欢迎仪式不错,想必陆总此刻心里已经乐开了,他这个人重情,少不了要给你们县里的项目追加投资。”
贾义心里暗暗高兴,但是嘴上却很谦虚的道:“没有没有,是老领导教的好,我这也都是跟老领导您学的。”
这一刻,他把自己的姿态拿的格外低。
杜玲玲满意的点点头。
昭县是自己从政的第一站,在这里,她倾注了很多的心血,尤其是小商品批发市场,当时县里上上下下反对的声音很多,她是顶着压力,一步一步的,才走到了今天。
终于让这个项目开结果。
现在也迎来了它的二期竣工仪式,而自己也已经早借此高升,离开了昭县的这个舞台。
但是还有人记得,是她当初赋予了这个项目灵魂,这让她很欣慰。
“走吧,剪彩仪式应该是上午吧?咱们去现场看看。”
她迫切想看到自己当初绘制的蓝图,现在已经完成的怎么样了。
这里又乱糟糟的,某个家伙,合影又合上瘾了,她可不想,顶着烈日一直在这里等下去。
贾义脸上陪着笑脸道:“听老领导的。”
说着给了旁边工作人员一个眼神。
这位工作人员很机灵,看似在帮忙开道,顺便引路,但是有意无意,却带着他们往陆阳合影的地方靠近。
这会儿陆阳也发现了他们。
连忙终止合影。
笑着朝他们走了过来:“怎么回事?要不一块合个影?”
贾义假意面露为难。
早就知道自己小姨急着要赶去商品批发市场二期参观的许思琪捂着嘴偷笑。
杜玲玲见陆阳高兴,也含笑的点了点头:“好呀,那就一块儿合个影。”
说完很自然的,就走到了陆阳与几位乡亲们的中间。
这一幕,可把小秘书给气坏了。
也让以贾义为首的昭县这帮招商局的干部们纷纷松了口气。
还好意见能统一,不然要是有分歧,被县领导们瞧见了,肯定要批评他们的工作不认真。
趁着陆阳高兴,高升去省城的杜书记也高兴,几名国字脸的县里领导们也纷纷要求加入合影。
一时间,画面很温馨,与民同乐,其乐融融。
上午剪彩仪式结束。
昭县小商品批发市场二期,有不少可圈点的地方,相比较一期,二期规模上大了至少10倍,另外配套设施方面,因为有陆阳的加入以及指点,可以直追21世纪以后的昭县国际商贸城。
而这栋国际商贸城,可是诞生于21世纪20年代,它诞生的时期,电商业已经高度发达,还有抖音主播带货,打的以实体为主的商贸交易举步艰难。
可谓生不逢时。
但是它现在提前30年前诞生,在昭县这块土地上,又或许便大有可为。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陆阳虽然在里面投了钱,但是这些都是小钱。
已经不值得他再注入太多精力。
倒是接下来,要跟昭县政府谈的这边买卖。
涉及到百亩以上土地,又预计建成投产以后,不少于招聘5000名以上的熟练技术工。
陆阳不得不打起精神来。
“老板,这是合同。”
陆阳在休息室里面喝茶,谈判的事情,自然由手下的人来代劳。
不是他爱拿乔。
而是有手下人来谈,才好讨价还价。
他要做的是,在最后谈好以后的合同上,签字,盖章,并且确认无误。
比如。
此刻小秘书送过来的就是一份初步拟好的合同。
陆阳大致扫了一眼。
这上面写着,比方说,由昭县无偿提供100亩土地来给新世纪集团旗下小神童公司使用。
也就是说,土地出让金为零。
还有,免除小神童公司接下来三年企业所得税。
以上,这些都是优惠政策。
那么下面这些,就是对企业要求。
首先。
土地征收,涉及到拆这一块儿,若上面有房屋,因为是无偿提供,所以将由企业自发负责。
其次。
道路硬化。
县委希望由企业出钱,修筑一条至少四车道的柏油路,往来企业所在地与县里火车站,这里预计大概是2公里左右。
暂时还未做预算。
再其次。
县政府要求陆阳名下的小神童公司投资总金额不得低于5000万元。
当然也不用一次性拿出来,但是也必须写在合同上,并且企业要承诺,三年内在当地招聘工人不得低于2000人。
还有,最后一条。
企业在当地的盈利,不允许拿走,必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企业可以在当地另投资,另外兴办工厂,或者扩大企业规模。
嗯,差不多就这样。
陆阳看完以后,眉头就皱成了一个川字。
“这里,这里,这里,都不合理,让他们重新再讨论。”
陆阳指着合同上的条款。
然后将合同直接扔给了小秘书,也没有大发雷霆。
只是笑着道:“你再看看这里面的最后一条,谁写进去的?如果要是企业有了盈利不能拿走,必须留在当地,那干脆也别投资了,由我本人每年给当地捐几千万,让大家分一分得了,这样岂不更干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