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5章 器灵们的压岁丹(1 / 1)冰火阑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了晚上,叶舟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朝着身边的器灵说道:“都回去睡觉吧,明天起来堆雪人。”

“明天堆雪人咯。”茶茶开心的在半空中飞了一圈,然后便回到了自己的本体之中。

“哥哥晚安。”小月儿也是充满了期待,向叶舟说了一句晚安,便化做了光芒。

瑶琴抱着肩膀,有些瑟瑟发抖的说道:“主人,这都冬天了,外面还下着雪,奴家回木头本体里有些冷,能进被窝里睡吗。”

“可以,你都叫我主人了,还能不让你进来睡吗,来吧。”叶舟特意掀开了自己的被窝,面带笑容的说道。

看着叶舟这么干脆的答应了,瑶琴忽然有些犹豫了,“公子,你是不是又要不讲武德,奴家不上当。”

她有着十足的把握,只要自己靠近,叶舟肯定吸自己的精气。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呢,之前不让你钻被窝非钻,现在让你钻,你不钻了。”叶舟摇头叹息道。

“不,我不是人,我是器灵,我们之间没有信任。”瑶琴说完之后,瞬间化为光芒,返回了自己的本体之中。

叶舟呵呵一笑,还想钻被窝,想得美,他躺在床上,关上灯进入了梦乡。

等到第二天,他还在梦乡时,就听到了一些声音不断呼唤着自己。

“哥哥,快起来堆雪人了,茶茶等不及了。”

“哥哥,快起床,外面雪好大呀。”

“哥,起来了,你个大懒虫。”

听到这些声音,叶舟都不用看,就能分辨出是谁在说话,他无奈的睁开了眼睛,“就允许你们今天吵醒我,明天再吵就别怪我了。”

“你们?哥,只有我在敲门喊你啊,哪有别人,你还没睡醒吧。”叶婷婷的声音在门外传了出来。

叶舟笑了笑,起床说道:“对,正在做梦呢,等穿好睡衣啊。”

他穿了家里十分流行的棉睡衣,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一个冬天这一套睡衣就足够了,上街睡觉两不误,比羽绒服都暖和。

记得前几年网上还有一个传闻,说某地禁止穿棉睡衣上街,影响市容。

穿好睡衣后,他站在窗子前看了一眼,外面完全变成了一片白雪的世界,父母正忙着铲雪呢。

“走,去玩雪。”叶舟喊了一声,推开了门,刚走到院子里,一个雪球就砸了过来。

他身手敏捷的直接躲过,看到叶婷婷那开心的模样,他顿时一笑,抓起雪在手里捏成雪球,便扔了过去。

“哥,你扔这么准,看我的。”叶婷婷被砸了一下,不服气的又砸了过去。

周围的器灵们有些羡慕的看着他们兄妹二人,因为他们是灵体,无法触碰到现实中的任何实物。

叶舟自然也注意到了这点,时不时的朝着器灵们扔出雪球,让他们也有些参与感。

“哥哥,你砸不到茶茶,我会飞。”茶茶见到叶舟的雪球,欢快的挥动翅膀,飞到了天空上。

瑶琴在旁边看着,撇了撇嘴,“幼不幼稚啊……”

只是下一刻,她就朝叶舟喊道,“公子,快来砸奴家……”

雪球大战结束后,叶舟拿着铁锹,在院子铲雪的同时,也开始堆起雪人。

很快,一个胖胖的雪人便堆好了,叶婷婷从房间里拿出一些工具,给雪人装了眼睛和鼻子,还有一个帽子围脖。

由于雪还在下,叶舟也没有出门,在家里教导自己妹妹学习书法。

现在所常用的书体共有四种,楷、隶、行、草,书法入门初学,自然是楷书,也称之为真书,严格来说,这是书法的根基。

楷书练好了,字体的结构达到规矩,熟练掌握,练习行书和草书时,才能举一反三,下笔稳如泰山。

他首先用叶婷婷三个字,分别写了楷书四大家的书法,欧阳询的欧体,其楷书十分严谨,法度森严,笔力险峻,是初唐瘦硬书法的代表。

颜真卿的颜体,血肉饱满,体态宽博,笔画厚重,反初唐书风,化瘦硬为丰腴,体现了大唐繁盛的风度。

柳公权的柳体,其楷书清健遒劲,结体严谨,笔法精妙,以瘦劲著称,字骨挺拔遒劲,后世常以“颜筋柳骨”并称。

前三位楷书大家,全是唐代之人,而最后的楷书大家则是元代的赵孟頫,其楷书借鉴了行书的写法,笔断意连,圆润清秀,端正严谨的同时,又不失行书的飘逸娟秀。

虽然这四位大家的楷书,他都不精通,但是,达到形似还是没问题的。

王羲之的真迹,在器灵记忆梦境中看不到,这四位楷书大家的真迹,却是在不少器灵的记忆梦境中,都可以看到。

就像是刘墉一样,早年初学书法,从赵孟頫和董其昌入手,后来又学苏东坡、颜真卿、钟繇等,到了晚年,则开始临摹北魏碑版。

他观看的刘墉书法最多,赵孟頫和颜真卿真迹,都曾经在器灵的记忆梦境中看到过。

写完之后,叶舟朝着自己妹妹问道:“小婷,书法要先从楷书练起,这是楷书四位大师的书法,你看比较喜欢哪一个。”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真心对某一种技艺感兴趣,才能够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

如果抱有别的目的去学习,那有可能只是三分钟热度。

叶婷婷在宣纸上仔细观看了一会儿,用手指着其中一个说道:“哥,我喜欢最后一个,这个字感觉很飘逸,十分好看。”

“选得不错,这是赵孟頫的字。”叶舟笑了笑,楷书前三家,都为唐代之人,赵孟頫却可以跳过近三百年的宋代,作为元代书法家与唐代楷书三大家并肩而坐,可见其楷书实力之强。

特别是明清两代书法家,大多都会学赵孟頫的楷书,这也代表了其书法影响力。

在他看来,自己妹妹活泼可爱,天真灵动的性格,也比较适合写这种较为飘逸流畅的楷书。

“我好像听说过他的名字,哥,接下来怎么学。”叶婷婷迫不及待的问道。

叶舟将宣纸收了起来,正色说道:“学了书法,就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在不耽误学业的情况下,多加练习,明白吗。”

“我明白了,肯定会努力练习。”叶婷婷重重的点头说道。

叶舟随即拿出手机,搜索出了一幅书法,开口说道:“先从这幅《三门记》开始吧,这幅书法的笔法简单明了,适合入门的首选。”

这是赵孟頫在1299年担任江浙等处儒学提举之后,所创作的一幅书法,全称为《玄妙观重修三门记》,其中的门,指的是观中殿门。

据说,玄妙观是位于苏州古城内繁华地带的一处道观,原名三清观,在元朝受到皇家敕命更名,并赐御笔匾额。

观内道士为了庆祝,决定对观内殿宇进行修缮,只是由于筹集的经费不足,三道已经破败的殿门无力整修。

经过一些道士的努力,并得到一位夫人的捐助,终于动工修缮。

当时邀请了一名文人撰写文章,记载了玄妙观重修殿门一事,后来在赵孟頫任儒学提举后,又邀请其亲笔书写碑文。

这幅书法用笔多守中锋、顺势的原则,变化偏少,而且又杂糅了行书的笔法,初学者比较容易上手,对于后期过渡行书也有帮助。

只可惜,当时书写的碑文纸本书法,在战乱年代被岛国抢走了,真迹保存在岛国京都国立博物馆。

所刻之碑原在玄妙观山门内,后来动乱时失落,九十年代,苏州碑刻博物馆仿刻成碑,现存在正山门内。

“哥,这幅书法真好看,太美了。”看到这一幅书法的全貌,叶婷婷有些惊叹的说道。

“好好看,好好学,来,我先教你基本的笔法。”叶舟笑着说道,赵孟頫书法学自二王,自然有着秀逸的风格,其中又有着行书的笔法,充满了美感。

接下来,他拿出宣纸,开始教叶婷婷一些基础笔法。

简单教了一会儿,他便让叶婷婷自己临摹练习,一段一段的写,写熟了一段,再去临另一段。

其间,对于一些问题,他也是悉心解答,并进行了演示。

任何技艺,在有老师带领的情况下,会少走很多的弯路。

就这样,在后续的几天时间中,叶舟一直在家里教妹妹练习书法,由于绘画的基础,叶婷婷的握笔也十分稳,这正是良好的基础。

对于绘画,他也进行了一些教导,之前妹妹一直在练水彩画,分不清水彩和工笔的区别。

在他的教导下,也是能够懂得二者之间的区别。

古代的书画是不分家的,文人讲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书法的书写过程如同绘画一般,而国画之中,也融入了书法的笔法。

因此,不少著名的文人,在介绍中,都会带上一个书画家。

只可惜,随着传统文化的渐渐没落,现在能画好画,不一定能写好书法,能写好书法,不一定会画画。

希望妹妹叶婷婷能够真心喜爱书法绘画,未来在这两种艺术上,有所成就。

很快,便到了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叶舟和妹妹一块,把之前写好的春联贴在了门上。

这些春联他自然没有落款,否则的话,还真有可能引来一些人的偷拿。

地上的雪,依旧没有融化,过年期间有雪,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除夕夜里,一家人也是围坐在电视前,观看着春晚,看了一会儿,就感觉没什么意思了。

叶婷婷拿着毛笔,在桌上练起字来,叶舟则是和器灵们继续看着春晚,看着节目上有人弹琵琶,瑶琴也跟着弹了起来。

弹出来的曲调,比电视节目上的更加动听。

熬到了凌晨之时,春晚上的零点钟声敲响,而叶舟的手机上,也开始传来了拜年的信息。

其中有同学,也有朋友,还有自己的客户们,除了信息之外,还有电话。

叶舟也向导师和一些朋友进行了拜年,等过完春节,他准备提前回去,拜访一下导师和一些客户,这并不是人情世故,而是他真诚的感谢。

看着叶舟不停的接电话,王晓娟和叶长青相视一眼,都笑了笑,自己儿子真的是有出息了,以前过年,可是没多少电话。

度过了零点,除夕守岁也是告一段落,叶舟和叶婷婷相视一眼,站起来朝父母走去,鞠了一躬,“爸,妈,新年快乐,红包拿来。”

王晓娟二人有些忍俊不禁,连忙说道:“压岁钱早就准备好了,快起来,忽然搞这一套。”

叶舟笑了笑,接过了一个红包,“谢谢爸,谢谢妈。”

叶婷婷也是有样学样,向父母感谢了一下。

“哥哥,茶茶也要压岁钱。”茶茶见状,不禁开口说道。

“公子,奴家可是认你做主人了,不给奴家压岁钱,可是说不过去啊。”瑶琴也是附和着说道。

叶舟有些忍俊不禁,就这一群器灵,最小的也有五十岁以上了,还要压岁钱,棺材板都压不住了。

要了压岁钱,这个除夕也就结束了,一家人也是各自回屋。

等到了自己房间里,叶舟将所有器灵聚集在了一起,“刚刚有人让我发压岁钱,钱你们是拿不到了,我就发压岁丹吧。”

“月儿是本次过年活动的最大赞助者,让我们鼓掌感谢。”

众多器灵都鼓起掌,向小月儿表达了感谢。

之后,叶舟借着小月儿的手,给器灵们一灵发了五枚灵气药丸,当做压岁丹。

器灵们排队领丹,他也说了一些新春祝福。

虽然小月儿是赞助商,但是他也给这小丫头发了五枚丹药,“月儿,新年快乐,希望你在新的一年,快乐乐乐。”

“谢谢哥哥。”小月儿开心的接过了自己制作出来的丹药。

“省着点用啊,别一下子吃完。”发完之后,叶舟嘱咐道。

看着手中的五枚丹药,器灵们面上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毕竟这是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过年的味道。

夜晚,叶舟和器灵们,都带着幸福的笑容,进入了梦乡,迎接新年第一天的到来。

新年第一天,他本想睡个懒觉,小月儿又在旁边叫喊了起来,“哥,快起来看,熊猫出世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