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是对的,这血魔丹需要大化血魔功才能服用,而且会对窍穴造成毁坏,贸然吞服一定会暴毙身亡,这东西对我们没用。”洪武王沉声道。
“好重的怨气,炼制这种大邪大凶之物残杀了多少人,这吕子仁真是丧尽天良啊。”宿老一脸厌恶。
卫洪随即将盒子小心收回,旁边洪武王也不再久留,扭身离去。
…
入夜。
卫洪盘坐在密室里,潜心钻研这一份布帛。
他将布帛上的内容抄写了一遍,总计得到312种窍穴开启之法,其中有32个窍穴已经被他开启,这样一共有280个窍穴之法可以使用。
一本寻常武圣秘法大概能开启9个窍穴,也就是说,这一份布帛相当于三十多本武圣秘法,其价值大到无法想象。
布帛里完整记录了皇极圣龙经从初创到完善的过程,完全展示了周太祖从初成武圣到天下第一的成长过程,而这些笔记中的窍穴之法都是他从各种武圣秘法中摘录得到。
卫洪由此推测,皇极圣龙经能开启的窍穴数不到三百,毕竟这些窍穴之法不是每一种他都能学会,也不是每一种他都能纳入自身武学体系,形成真气循环。
除了这上面的记载,卫洪这趟蜀州之行也学到了很多武圣之法,这些都化作了他的武道积累。
此刻,卫洪运转气血开始突破,过程极为顺利,气血飞速消耗,一个个窍穴被冲开,他的气势逐步攀升,真气也愈发浑厚。
如此一连三日,卫洪体内气血被消耗掉了八成,而窍穴数量突破到了128枚,大约一天开启十枚。
这个速度已经很快了,如果不是他理解透彻,血气充足,正常来说,开启速度要慢十倍百倍,
不过,虽然开启了128枚,但并没有一气贯通,周天循环,他依然还是明窍境,实力并没有飞跃。
108窍只是成就通脉境的最低门槛,一般来说,开始窍穴数量越多,成就通脉境后实力就越强。
这就是为什么吕子仁是通脉境最弱,因为他吞服血魔丹窍穴数固定在108窍,除非他有办法能将损坏的窍穴修复,否则他的武道境界会停滞,无法继续变强。
而太祖开启了三百窍,其实力自然要比吕子仁强得不是一星半点。
“按照太祖笔记上所言,想要踏出最后一步,一定是经历了某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这些事有的是感受生死大恐怖,比如太祖成就通脉境就是直面武存孝,被一掌重伤,几乎毙命,凭着一股意志吊住一口气没有死,最后起死回生,大彻大悟,一举踏入通脉境成为天下武道第一人。
有的是做成了某些大事,心境圆满,圆通如意,也有机会突破。
比如蜀州庆离堂曾有一位堂主舍身一刺,在皇宫之中刺杀了一位暴君,名震天下,一时间内心圆满,踏入通脉境。
比如中古时期,也就是妖族尽灭,人族再兴的那个时代,有人定鼎天下,百国俯首,志得意满,一跃踏入通脉境。
总之,经历过大悲大喜,方能大彻大悟,每个人的路都不一样,突破契机就不同,想要成为通脉境武圣,就要去做惊天动地的大事。
卫洪脑海中立刻有了清晰的规划,他已经明明白白看清了未来的道路。
“我要编写出一部福泽万民,流传百世的千古第一武经,这部武经涵盖天下武学,为天下人解答困惑,深入浅出,哪怕是一介樵夫也能看懂,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怎么从炼皮境一步一步成为通脉境武圣。
那时不论你出身寒门还是皇宫王府,都可以学习到最高深的武功,至于能走多远,看天赋,看心性,看气运。”
卫洪一想到此事,内心就一片火热,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耗不尽的热情。
为天下武者开路,这就是他人生最大的愿望,一旦真正做成,内心会彻底圆满,自然而然就能踏入通脉境。
“这件事极其艰难,古往今来除了我,再没有人能做到。
既然如此,我有责任,有义务完成此事,那时天下武道必将蓬勃发展,一定会进入自上古之后第二个武道盛世。”卫洪双目闪烁着精芒,血液都快要沸腾起来。
“这宏大的愿景想要实现,除了我自己的努力,还需要借助朝廷的力量,所以这一战决不能输,如果洪武王掌控朝廷,这件事很容易办成,如果是吕子仁掌控,那将面临无穷阻力,吕子仁绝不会允许第二个武道盛世降临,因为天下武者大多厌恶他的为人,而吕子仁的思想也和太祖一样,认为应当限制武道发展,等他平定三王,局势稳固,说不定比太祖当年马踏江湖杀得更狠。”卫洪冷静下来,愈发坚定信念,一定要阻止吕子仁,这天下不能落到他手里。
…
半日后,洪武王带领众多武圣前往黄州古战场。
吕子仁也同时动身,身边同样有大量武圣跟随。
而这一则消息早就如风暴一般传遍了天下,有很多保持观望的中立势力首领也带着好奇心前往黄州,不想错过这一场旷世大战。
上百位武圣交锋,这是要重现黄州大战的盛景。
当年太祖和武存孝这两大主人公也是各自带领上百武圣,几十万精兵在同样的地点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这一次规模达不到那么大,也足以震撼人心。
吴州。
吴王一大早就带着吴城上万人去祭祀神明,为洪武王祈福。
万海国主旁观了整个过程,感受到吴王内心的忐忑不安,笑着安慰道:“王爷不必担忧,就算洪武王输了,我也可保你性命无忧,你若是担心荣华富贵不保,这点我确实无能为力。”
吴王叹了口气:“我这辈子什么都享受过了,就算死也没什么遗憾,荣华富贵于我不过是一场浮云,只是吕子仁此人性格偏执,冷酷无情,吴州落在他手里,我担心会变成司隶那般惨状,我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对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深厚的感情,真不希望它变成那般惨状。”
万海国主笑道:“天下大势不可阻挡,王爷不必担忧,我相信一切都会朝好的方向发展。”
东海,海象岛。
蜀王披着蓑衣坐在海边一块礁石上垂钓,身后站着一个中年人,穿着也十分朴素,此人正是乔周。
“王爷,吕子仁和洪武王各自带着几十位武圣前往黄州要决一死战,蜀王之位空置,目前是正气楼法华在打理,您要不要回去?”乔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