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别来无恙。”姜维翻身下马,与郡吏、县吏客套几句,随即就赶紧走到姜老太公面前嘘寒问暖。
周围的冀县父老频频点头,在他们眼中,尊敬乡老的姜维已经赢得了他们的好感,众人都被姜维谦逊恭敬感染,一时间已经忘了姜维身后那六百军汉,以及并不遥远处的五千如狼似虎的汉军战兵。
尹赏也看到了自己的父亲尹平,尹平此时正担任天水郡郡守游楚的少府,郡守少府职位特殊,主要是掌管一郡太守的私产,这是秦汉时期化家为国之时,由九卿之一的少府演变而来的。
建安中,天水尹氏与杨氏、姜氏一起抵抗马超进攻,曹操叙功之时曾经想要提拔尹奉为天水郡郡守,所以尹平就多次登门拜访求来了这个颇有私人色彩的官职。
但后来因为敦煌太守还牵扯到西域长史府等西域事务,事务繁杂又位置重要,所以最终尹奉又调任敦煌太守。
后来马遵等人在天水郡时看着尹氏的面子,并没有调整尹平的职务,不过他少府之责已经被剥离干净,平时并不任事,时期相当于赋闲在家。
但尹赏对尹平还很是害怕,他虽然此时已经是州吏,但看到尹平瞥了他一眼,尹赏自然就气势弱了,纵然在来之前心中愤恨这个父亲待他和母亲毫无怜悯,此刻除了低头躲避尹平目光,也别无选择。
但姜维此时倒是如鱼得水,已经进入角色了。
来冀县之前,姜维和邓德有过一番交流,进军河西得先把陇右稳定下来。
冀县是姜维家乡,但同时冀县又是天水郡郡治,地位很重要,如何处理与大族之间的关系,影响未来大汉在天水郡,乃至整个陇右六郡的治理。
所以姜维后来禀报魏延,改变了行军路线,想要走一趟冀县,一方面依着凉州都督从事的名号看一下冀县各事务情况,另一方面也在冀县来一波招兵买马、补充辎重。
当时姜维和邓德已经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丞相讲的镇之以静,在具体实施中要抓大放小。
此刻的大节,就是要服从大汉的管理,要尽快带领民众恢复生产,昌明教化,只要民众看到稳定生活的希望,那就能安定下来。
至于在大汉控制陇右之前豪强之间的矛盾、豪强与氐羌诸胡的关系,乃至于豪强与魏国人的联络,这些都可以谈,都可以放。
所以姜维依着邓德教他的法子,先松后紧,先和父老们套套近乎,随即就摆出一副为难的样子,说现在在魏使君手下做事不容易,魏使君习惯了领军作战、令行禁止。
他本来只是领兵去往河西打仗的,但想念家乡父老,这才求来了个机会,绕道冀县,看望父老。
不过现在汉军即将要开赴河西,着急在陇右六郡恢复生产,供应大军兵卒辎重,所以他这次来还担着公干。
姜维说的有鼻子有眼,魏延一个冷酷果决的将军形象逐渐浮现出来。
众人一听心里凉了半截,心想这后生看来也不仅仅是衣锦还乡的,还带着那魏使君公务来的。
但总归形势比人强,如今陇右六郡都是汉家的了,胳膊拧不过大腿,当下也没有别的办法,也就带着姜维一行进了城,直奔郡里衙署而去。
此时天水郡的郡守游楚还在上邽,魏延正安排人和游楚谈判归降大汉之事。
游楚这个人年幼时被其父亲托付给张既,张既在建安初年就被曹操征辟,与曹氏关系很是亲密,所以游楚对代汉自立的魏国也很是认同。
建安二十年曹操平定汉中,曹操向张既咨询能担任汉兴郡太守的人,张既则向曹操推荐了游楚,游楚便被曹操任命为汉兴郡太守,踏上了一方郡守之任。
去年马遵陷入了夏侯楙和郭淮的命令之争,马遵听了夏侯楙的命令没有及时救援陈仓城,郭淮假节之后到了关中西部,第一个就拿马遵开刀,革了他的天水郡守之任。
后来,朝廷遵从了曹真的建议,把在陇西郡有贤名的游楚转任到了天水郡任上,直到今年他赴上邽城,与毌丘俭等一同守上邽城,城破而被俘,所以现在天水郡里是没有郡守的。
姜维等人到了郡衙,虽然是公事,但冀县几大豪族的头面人物也都被请进了厅堂,众人一看,这估计就是姜维要说明汉国治民之策了,所以所有人都支着耳朵去听。
姜维按照之前与邓德商议的结果,首先开宗明义,强调诚心归附者,即便之前与魏国的联络沟通都既往不咎,上邽城里查封的郡里往来的各种私人往来信件都已经被销毁。
众人听了都点了点头,觉得汉国这一点做的还是比较厚道的。
魏国人在时郡中大族少不了要和今年这般情况一样,和魏国署任的各级官吏打交道,表表忠心什么的都是不少的,之前他们就知道这汉魏势同水火,还是有些担心汉国翻旧账的,如今来看这一点倒不用担心。
姜维看众人反响不错,随即又开始说第二点:“诸位父老,如今陇右刚遭大战,诸生产急需恢复,但是上天以天子牧民,治理天下,天子牧民则依赖郡县官吏。”
“之前想必大家也都接到消息,但凡诚心归附大汉的各级官吏都原职留用,而且年底统一考校,若是能保境安民、督促生产者,必定会提拔任用。”
厅堂之中众人,尤其是郡县里各级官吏都频频点头,这一条不仅是保住他们既有地位,同时也明确表明了他们的上升渠道,让有心者也好有干劲。
“不过,陇右地大,所需要的官吏也是不少的。”姜维拉长了声音,在厅堂之中朗声说道。
姜维这句话一出,厅堂之中所有人,尤其是诸大族,一下子就精神高度集中起来,因为他们明白,姜维说的这第三点,是涉及到人才任用之法了!
这些年陇右六郡也不太平,陇右偏远,氐羌诸胡多有动乱,魏国人征辟、察举之制时有时无。
而前些年推出来的九品中正之法暂时也还没有在陇右诸郡施行,但诸大族都已经敏锐察觉出来,这个所谓九品中正之法可是来者不善。
虽然依然还有大汉盛时乡举里选,但最后任命官吏加了一个朝廷确认的环节,心思灵活的人已经看出门道了,这条规矩是冲着压制地方豪族对官吏任用的权力来的。
这虽然对那些动辄四世三公、人脉从州郡一直延伸到洛阳的豪门巨族没什么影响,毕竟从推举到任命他们都有人说上话,但是对地方的豪族那就有些麻烦了,未来族中子弟当不当得上官,他们恐怕影响有限。
姜老太公瞥了一眼此时杨氏一族的族长,如今杨阜就在洛阳为官,原来这杨氏俨然也朝着那豪门巨族方向发展了,。
不过幸亏如今已经不是这魏国的天下了,平日里趾高气扬的杨氏今天看着也谨慎稳重了不少。
虽然姜、杨等豪族来往很多,但明里暗里还是有比较竞争的,之前姜老太公已经在担心,若是真推行了这九品中正之法,杨氏倒是有保证,子弟能够继续做官,可姜氏就不一定了。
豪族雄据乡里,一是靠着一族之中的子女人口和生产的布帛钱粮,二也得靠着朝中有人,否则一直没人能接续官职,那对一族繁衍兴盛影响很大。
虽然现在变了天,但人才选拔之法与他们这些地方豪族关系密切,所以这时候姜老太公手指头都扣紧了,心想终于盼来了姜维,这小姜可得给姜家争口气啊!
“诸位父老,大汉旧制,以察举、特科、军功、任子、征辟等为主,尤其是乡举里选察举之制,可谓是完备,如今我们要继续恢复大汉之制。”
众人听到这里终于都松了口气。
只要选人的权力还留在州郡,他们这些地方豪族就腾挪空间,这天就还是他们的。
“只不过这旧制,是阳嘉旧制。”
……
推行阳嘉制察举之法的消息在冀县各大族之间引起了巨大反响,姜、杨、尹等大族都在细细探查,这一政策是否会影响他们自己的利益,所以三家族长聚在了一起,准备商议一下。
“这察举-考试之法是个什么来头啊!”尹氏族长面有忧色,之前尹奉从敦煌来信,让尹氏一族不要轻举妄动,说魏国后面还有动作,这陇右还不一定就是汉国的,
但尹族长看这汉兵的样子,心里嘀咕魏国人还能不能回来,所以他这段时间很是纠结。
“考察、考校之法也不是什么新东西了,上官当面问你一些问题,这也不过寻常,问题是谁来问,这个很关键。”杨氏族长一下子抓住了问题关键,万变不离其宗,只要这负责考试之人也在乡里,那就是加了十场八场考试,那也没关系。
“姜老太公,你也来说说,你们姜家这后生到底要如何做?”杨、尹两族族长着急问道。
姜老太公听了赶紧摆手说道:“伯约也不过是依令行事罢了,我问了他,他说这考试之法是有一张名为‘试卷’的东西,参加考校的人在上面书写的。”
“什么?试卷?”杨、尹二人目瞪口呆,这东西他们可真是没听过。
“这试卷,其实就是把要问的问题写在了纸上,和考校之法也没什么区别。”
“那出这试卷的人,和判试卷的人呢?”杨氏族长皱眉问道,他还是察觉出了这新察举法的要害。
“如何出题如何判题,那还是会由郡县之中有名望的人来参与的。”姜老太公赶紧说道。
另外两人点了点头:“如此那大概也是好办吧。”
虽然还并不充分了解这阳嘉旧制,但事到如今似乎也并没有什么其他办法,毕竟这姜维的军汉可就在城外等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