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攻取凉州之地不仅在江东产生了深远影响,对魏国同样有巨大的影响。
在汉军击退了魏国组织的鲜卑部落大军,并且彻底巩固了陇坂的防御之后,丢失凉州之后对魏国的深远影响正在逐步显现。
最开始,这种影响表现在魏国下意识地要全力夺回凉州之地,在去年汉军刚刚夺取陇右河西之地后,魏军组织的对汉中的多路进攻,以及后来策应乞伏鲜卑部落西进居延海都属于此类。
而这些行动都以失败告终之后,随后魏国朝堂之上对雍凉未来局势的判断,就逐渐形成了继续组织兵力夺回凉州,与停止夺取凉州而固守关中两派意见。
而且随着时间流逝,这两派意见迅速从单纯的军政层面讨论,与魏国之内各路势力的自身利益叠加在了一起。
建兴八年,也就是魏国太和四年七月底。
太阳已经沉沉贴到了西山边上,一辆马车麟麟驶进了洛阳城。
此时已经接近宵禁,但洛阳城门的卫士看到马车,丝毫不敢阻拦,恭敬地目送马车远去,因为卫士很清楚,这辆马车属于魏国都督雍凉诸军事、大将军曹真。
过去的两年,曹真大多数时间都呆在长安,指挥关中兵力不断发起新的对街亭、高定,又或者是南边汉中的反击。
随着魏国不断抽调兵力进入关中,以及曹真在关中地区的用心经营,魏国雍凉大军终于又重新恢复至十万战兵以上,能够发起新的反击行动。
今年年初,曹真让张郃、郭淮等人重新又策划了一次多路大军南下汉中、西进陇右的作战计划,并且为此在关中地区征集了大量粮草,下一步就是继续抽调关东、荆州等地区的兵力再次西进,如此就可以发起最新的反击行动了。
但是就在这个关键时候,朝廷之中却突然传出了放弃凉州、固守关中的声音,这让曹真大为光火。
不夺回凉州,他这个都督雍凉诸军事不就成了都督雍州诸军事了?!这还督个屁!
“父亲。”马车停在了大将军府之前,曹真在仆从的搀扶下走下了马车,曹爽早已经等在了门口。
曹真点了点头,随着曹爽一起朝着大将军府走去,走到了门口,他抬眼看了一眼大将军府,心中闪过了一丝惆怅。
自从文烈走后,魏国大司马一直空缺,如今已经有一年之久了,曹真心中虽然对这大司马之位也并没有那么在意,但是这其实显示了当今陛下对自己的一种态度,而很显然,陛下迟迟不任命自己为大司马,就是对自己不满了。
“这段日子洛阳城有什么事吗?”曹真有些疲惫,随口一问道。
曹爽点点头,恭敬说道:“洛阳诸事平稳,父亲勿忧,只是前几天杨少府听说父亲要回来,往府上报了名贴,说要来拜访。”
“杨阜?”曹真迈步走进了大将军府,心中略微一思忖,就大概知道了杨阜要来的目的。
之前曹真在关中时,每每要准备发起行动,诸如陈群、华歆、杨阜等人就要拿出来虚耗人力、浪费辎重来反对。
现在这个杨阜,恐怕是来求他尽快收复凉州的吧。
“父亲,杨少府求见看着颇为急迫,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父亲下一步进攻陇右、汉中之事。”
“除了这个还能有什么其他事?”曹真轻蔑一笑说道:“杨义山出身天水杨氏,这一年多天水陷落敌境,杨义山这是也着急了,看来要一改他之前那套镇之以静的法子,要来催促老夫出兵了。”
曹爽听了点了点头:“如此说来,儿子就懂了,而且儿子还听说,年初岁首大会的时候,杨少府入宫,曾拜见过郭夫人,如此看来,是不是也是为着重新夺回凉州之事?郭夫人,可是出身西平郭氏。”
曹真听了点了点头,而且也突然联想到了另一件事:“如今想来确实因为汉军攻取了陇右、河西之地,让这些郡望在西北的大姓也着急了,他们倒是可以成为支持大军夺回凉州的力量。”
曹真想定,回过头来对曹爽说道:“明日就拿着我的名贴去杨府拜会,我要与杨少府好好聊聊。”
第二日一大早,杨阜就坐马车来到了大将军府。
杨阜此时在魏国朝廷之中地位同样很高,杨阜出身天水杨氏,入仕也很早,早在建安初年就担任了凉州从事,随后又被任命为安定长史。
后来出身京兆韦氏的韦康担任凉州刺史之后,知道了杨阜的名声,又很欣赏杨阜的才华,所以就征辟为凉州别驾,后来又担任了凉州参军。
杨阜如今在魏国名声在外,还是当年杨阜在陇右死命阻止马超之事有关。
当时他与姜叙定计反击马超,又与同乡姜隐、赵昂、尹奉、姚琼、孔信约定共同起事,由杨阜和姜叙在卤城起兵,随后趁着马超离开冀县的机会关闭了冀城大门,夺取了马超的据点,为击退马超立下了大功,杨阜也得以赐爵关内侯。
后来武皇帝征汉中的时候,曾任命杨阜担任益州刺史,汉中之战后又任命杨阜担任武都太守,一直到了文皇帝时征召入朝。
曹真看到杨阜来了,在仆从的搀扶下站起身来走下了门廊,到了院中迎接杨阜,曹真热情说道:“杨少府能亲临府邸,真是让我感动啊。”
杨阜略一尴尬,知道当年曹真在雍凉之时,他多次上书阻止大军在雍凉等地发起行动,现在曹真心中还记着。
但当时杨阜主要是为了节约民力,并没有其他想法,所以他自认为是问心无愧的:“大将军客气了,老夫早就应该前来拜会,今日才来是我的罪过了。”
曹真哈哈一笑,看到杨阜态度诚恳,而且知道如今他也需要杨阜等人的支持,也就借坡下驴拉起了杨阜的手,引杨阜进入厅堂之中。
主客坐定,两人照例客套寒暄了一番,曹真知道如今杨阜老家都被那汉军占去了,所以小心地避开了相关话题,不过杨阜却主动提起了凉州之事。
“大将军,我听说从去年开始,大将军就统领我大魏国雍凉大军,秣兵历马,积攒辎重,以为准备夺回凉州做准备,关中苦寒、军事劳累,大将军真的是辛苦了。”
曹真听了,知道杨阜这是要切入正题了,所以也没有避讳,叹口气说道:“辛苦倒不怕,不瞒杨少府,我都督府下将士,其实是一直憋着一口气的,要重新击退汉军,重夺凉州之地,可是我之前却已经听说,现在朝廷之中已经有了议论,要放弃凉州了。”
曹真一边讲一边看着杨阜,看到杨阜逐渐皱起了眉,脸色也有些红了,随即又补充道:“我与雍凉众将士虽然辛苦,但心中一想到能为国家夺回凉州,还是充满干劲的。可听到国家有这样的议论,可真是有些寒心,如今还不如解甲归田,就让蜀贼夺去凉州去罢了。”
“大将军切莫有此议论,放弃凉州云云,只不过是有人认识不到凉州之地的重要性罢了,后汉时虞诩虞尚书曾言,‘凉州既弃,即以三辅为塞;三辅为塞,则园陵单外’,凉州虽然偏远,但却是拱卫关中之地,地位很是重要。”
“如今汉军窃居凉州之地,更是能凭陵关中了,这时候我军若是主动放弃凉州之地,那关中也就危险了,难道将来要以潼关与汉军对峙吗?”杨阜有些激动,他挥舞着双手,花白的发丝也随风飘动,声音在厅堂之中回荡。
曹真很是同意,心想这些士人引经据典的能力确实厉害:“确实如杨少府所言,雍凉将士为国守边,正是要拒敌与千里之外,假如我们真的放弃了凉州,后面关中也就很危险了,这次我返回洛阳,正是想和陛下说明此事,杨少府是朝廷重臣,这时候也需要站出来啊。”
杨阜这时候微笑着捋了捋胡须说道:“大将军不用担心,为国家谋划本就是我的职责,夺回凉州这件事关系到了朝廷的稳定、国家安危,老夫定不会袖手旁观。”
“而且,老夫已经联络到一强援,定能进言陛下,不受流言左右,坚定夺回凉州之心!”
“哦?”曹真看了一眼杨阜,心中已经对杨阜提到的这个所谓强援猜出了七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