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机生事?”诸葛乔看了一眼父亲,心中也大概有了一些推测。
诸葛亮轻摇羽扇点头说道:“自从去年李严事件之后,益州一直有一股力量要借着李严之事宣泄不满,揣测朝廷打压前益州牧刘璋旧部。”
“而去年我们开始推行新的人才选拔之法,对凉益二州大姓触动了其利益,他们更是要有所行动。”
“如今凉州初定,刚归宇内,但是益州已经有不少士人开始认为益州久为大汉都城所在,自然要比羌胡、汉民杂居的凉州士人要高一等。现在我大汉终于收复凉州,威公讲这次评阅考卷就可能会有人借机打压凉州士子,以此为以后占据更多职位。”
“更有甚者,益州谶纬派有人一直以来都在揣测大汉天命,传播天命不再归属大汉之语,恐怕这次他们也会借机有所行动。”
诸葛乔之前就知道,虽然在这次新的人才选拔之法中依然很照顾豪强大姓子弟,但毕竟参考阳嘉年间察举之法加了测试一道环节,大姓豪强有怨气是不可避免的,但诸葛乔对牵扯如此多还是有些吃惊。
“刘璋旧部、谶纬之派都要掺和进来的话,这形势就有些复杂了,我们是否要推迟评卷事宜?亦或是再斟酌一下参与评卷事宜的士人?”
诸葛亮摆了摆手,如今对他而言时间不等人,那队友宋白所言的副本任务没有一点能够触发的迹象,能够延续生命的宝物,还有诸葛亮更加在意的其他通关任务奖赏现在都是空中楼阁,所以他现在还不能把希望寄托与完成那副本任务之上。
他现在心中谋划的,依然还是要以四年为限,尽量做更多的布置,为将来陛下克复中原做准备。
如今以魏延、吴懿为首,马岱、高翔、吴班、王平、姜维等诸将都逐渐成长起来,文臣这边蒋琬、董允、费祎、杨仪以及伯松等人也都能够托付,所以诸葛亮此时对制度政策更加在意。
这次以科举考试之法给豪强大姓加了一道紧箍,后面还要想方设法限制豪强大姓荫庇人口数量,让他们也吐出人口土地,供给大汉物资。
既然这次李严事件、新的人才选拔之法以及一直以来对大汉不满的益州谶纬派都交织在一起,要攫取门户利益,诋毁大汉天命,那刚刚好,让他们一起来也无不可!
所以诸葛亮坦然说道:“这次纵然再行推迟,不过是给那些对大汉不满者一个朝廷心虚的错觉,所以并不需要推迟这次评阅试卷。”
“至于阅卷人选,暂时也不需要调整,如今士林人物以益州士人为主,也需要一个契机,让他们跳出来,好改善改善这一情况。”诸葛亮朗声说道。
……
大汉的第一次科举考试阅卷,在建兴八年初冬的成都城举行了。
这次评阅考卷牵扯众多,整个大汉朝廷、凉益二州的大姓豪强们都很是关注。
按照大汉职能划分,这次评阅考卷由相府留府长史蒋琬、尚书台尚书仆射,益州豪强李福两人牵头,选曹郎陈祗、凉州劝学从事诸葛乔、益州劝学从事谯周,以及杜琼、李邈等众多益州士林领军人物,共同参与这次评阅考卷工作。
这次增加了凉州士子之后,大汉今年士子察举来到了四百零三人,是多年来人数最多的一次。
这考卷评阅是个新鲜事物,事前,相府已经和尚书台反复沟通评阅标准,除了言之有物、文采斐然、切中题目等核心标准之外,尚书台仆射李福在开始阅卷前几日又安排人知会蒋琬,要增加对士子们书法成色的考察,要以汉隶为上。
蒋琬听到这个消息并不动声色,回复了李福同意之后,又找来了诸葛乔和他讲这件事。
诸葛乔听了蒋琬所讲,心中很有一些疑虑,凉州开科之时并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只是要求凉州士子卷面整洁,这次尚书台李福临近阅卷又提出这条要求,很是有些不合适。
“长史,这次阅卷标准去年便已敲定,为国取士务求去除浮华,要求选拔有真才实学之人,这才把言之有物、切中主题等要求列在其中。而且凉州之前开科之时并没有相关要求,如果现在临时更改,恐怕会对凉州士子不利。”
蒋琬道:“伯松,这次评阅考卷,除了要简拔人才,第二重要的便是要让大汉士子都明白这科举考试之法到底是何法,又有什么要求。”
“如今李仆射亲自安排人来通告相府,在这次评阅试卷之中增加对士子挥毫书法的考察,其用心已经越来越明显了,之前威公就已经提醒,益州劝学从事谯周在主持益州士子考试之时已经提醒汉隶书写答案,所以部分益州士林领袖要提携乡党的情况已经可以确定了。”
“但若是我们生有脓疮,最好的做法是要等脓疮积满了脓液之后将其挤破,逼出脓液,从去年开始益州部分人物其实已经有了联络互动,借着李严之事为其鸣冤,指责相府打压前益州牧刘璋旧部,暗地里议论传播着诸如‘代汉者当涂高’之类的虚妄谶语。”
“对此丞相其实心知肚明,但之所以一直隐忍不发者,是要让这群人主动跳将出来,自绝于天下,从而向天下士人昭示他们明为旧时同僚鸣冤,实则都是为了门户私计,损害大汉克复中原之目标的丑态,正如同要等待脓疮积满脓液,再将其挤破一般。”
蒋琬知道诸葛乔很是聪颖,所以他也与相府其他高级僚属一样,对诸葛乔用心栽培,以为将来大汉柱石。
听了蒋琬的解释,诸葛乔点头称是,那如今要做的,就是等着这脓疮挤破了。
三日后,大汉第一次评阅试卷在成都宫城内万福殿举行。
早晨的阳光洒在了大殿之中,蒋琬、李福作为主持之人在大殿之中巡视,其余考官分为几组在几案之后评阅考卷。
诸葛乔心中对将要发生的事情已经有心理预期了,但是依然还是略有一些紧张。
这次他并没有参与评阅考卷,而是端坐在了一旁几案之后,紧紧盯着大殿之中正在耐心翻阅考卷的士林领袖。
虽然这次有蒋长史与李福领衔主持这次评阅试卷,但大家其实都很清楚,从去年开始大汉开始推行这次新的人才选拔之法,背后的主导与主持人正是诸葛乔。
诸葛乔手掌心有一丝汗,不禁又回想起了建兴六年父亲第一次和他讲在大汉设计推行新的人才选拔之法时候的场景。
在讲具体的事项之前,父亲第一件事讲的就是这件事可能的风险。
在光幕之中,贤人宋白多次强调大姓豪强的存在对大汉的巨大威胁,未来克复中原过程中大汉需要从大姓豪强手中夺取更多的子女土地。
即便是将来天不绝炎汉,果真能一统天下了,依然要处置大姓豪强之事。
大姓豪强文则以家学传承垄断大汉州郡到地方的官吏,武则是部曲丁壮成千上万,丝毫不逊色于州郡兵丁。
此时来看,十多年内大汉还离不开豪强大姓的支持,但必须要从现在开始就要着手采取措施遏止豪强大姓的势力,而其中降低知识传播成本,简拔更多人才补充到大汉朝廷之中,是第一步要做的。
诸葛乔低头看了一眼几案之上摆的竹简,这是本次最后评阅试卷之时各个士子的情况。
竹简虽然制作更加简单,但是更加笨重,尤其是在得到了雕版印刷之法之后,新式白纸与雕版印刷的结合,给大汉印制书籍增添了巨大动力,让更多人能够有书读的目标,也更近了。
但是希望给豪强大姓加以限制,至少在简拔人才之时能够选出更多有才能之人,必定会得罪那些大姓。
而诸葛乔,就是这个在最危急的时候,需要做出牺牲平息大姓反扑的那个人,就如同孝景皇帝之时因为晁错削藩,导致七国之乱,而晁错不得不被杀一样。
削藩没有错,但世间大多数事并不以对错而论,诸葛乔此时已经做好了准备了,如果需要,他会和晁大夫一样,做出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正在这时候,诸葛乔感到有人拍了拍自己的肩膀,他一抬头,是益州治中从事杨仪。
“杨从事……”杨从事之名诸葛乔其实之前就领略过,杨从事治事严谨,有过目不忘之才,当年五丈原之中诸葛乔配合他处置大军粮草供应,诸葛乔也很佩服杨从事条分缕析、调度流畅的才能。
不过杨从事确实也是有些刻薄严肃,诸葛乔对他总有种疏离之感,并不亲切。
这时候杨仪低声说道:“伯松,你脸色有些惨白?”
这时候诸葛乔才感觉到自己有些心慌冒虚汗,这几个月心中压力确实太大了。
“我……”诸葛乔这时候才感受到由心底升腾而出的那种紧张与恐惧。
诸葛乔必须承认,父亲和他讲自己作为丞相嫡子,若是因为新的人才选拔之法导致大汉豪强沸腾,是最合适平息动乱之人。
他以为自己做好准备了,但如今在这大殿之中,看到诸多士林人物在认真翻阅这考卷,他才觉察到这番独立前头的压力。
“伯松,丞相之前让你牵头此事时是不是讲过,若是这新的人才选拔之法有什么纰漏,便由你来承担?”杨仪低声说道。
“这……”诸葛乔一时语塞,不知道要如何回应此事:“今年这第一次科举考试之法还是颇为顺利的,之前商议的诸如糊名、定好豪强大姓每户名额、乃至于直接黜落士子之举措都还没有施行,想来,还是没什么问题罢……”
“伯松你莫要有什么压力,益州府定站在你身旁,我也定站在你身旁。”杨仪轻轻拍了拍诸葛乔的肩膀,认真说道:“若是有什么人在这里胡闹,我第一个不答应!”
“杨从事……”诸葛乔吃惊地回过头,看着杨仪,觉得眼角有些湿润。
……
第一次科举考试评阅试卷果真不出意外地出了意外。
三天后确定士子品级的会议上,以李福领衔的益州当地士人对这一批士子品级明显偏向各自有关联的益州豪强子弟,尤其是在加上了所谓书法成色评判标准之后,与朝中益州士人关系密切的许多益州豪强提前获知消息,让这批子弟名列前茅,而更为重要的是,这次凉州士子无一人在上品。
万福殿之中以杜琼、谯周等人为首对这次品评人物的结果寸步不让,杨仪、诸葛乔则直接站出来,拿着凉州士子的考卷据理力争。
众人都没人让步,无论杨仪、诸葛乔等人如何劝说要增加凉州士子名额取入第一等,杜琼、谯周等人带领参与这次品评人物的益州士人就是不同意。
虽然此时荆州人物多身处高位,但是大汉毕竟多年以益州为根基,益州士人在士林之中影响力巨大,这次品评判卷也是以益州士人为主,所以两派人物难以调和。
而且自然的,这场本来是对人物品第的争论,很快被杜琼等人扩大成大汉朝廷对益州士人、刘璋旧部的打压。
杜琼冷言冷语高声说道:“杨从事,诸葛从事,朝廷既然要选我等作为此次士子试卷判卷之人,为何出了结果又再次质疑这判卷结果,如是这般,想来这士子品第相府已经有了人选,那你们自行勾画即可,何必再大费周章,让我等在这大殿之中辛劳这些日子?!”
杜琼讲完,大殿之中不少益州士人都随声附和。
杨仪不甘示弱,一甩长袖说道:“朝廷拣选诸公参与判卷,是因为信任诸公的才学品格,如今诸公无视凉州士子之中才能出众者,非以地域偏见拔擢亲近的益州家族子弟,妄图以门户私计干扰为国取士,如何说不得!”
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终于,这时候最嘴臭的李邈也站了出来,并且直接把问题扯到了大汉天命之上。
“杨从事一口一个为国取士,可如今之国是谁的国?哪里才是国?!”
李邈此言一出,让当场所有人都一下呆住了。
而李邈也没有住口,而是不屑地看了一眼众人朗声说道:“汉末丧乱,四海扰攘,王纲不立,五纬错行,谶语‘代汉者当涂高’,推究术数,是乃天数有变、神器更易。”
“而后汉主协禅位于魏,以神器冝授于魏主,大汉天命,转归大魏,这才是自然之理。如今汉主都已经禅位给大魏了,西朝偏安在这益州一隅,又哪里敢自称天命?”
李邈本来就对大汉非常有敌意,如今这个场合他直接就把最为忌讳之事讲了出来,让在场所有人都震惊当场。
正在这时候,万福殿外却突然传来声音,只见董允带领赵统等人簇拥着刘禅站在了大殿门口,中间刘禅早已经气的浑身发抖。
这几日相父让他暂时稍安勿躁,但刘禅也担忧这次士子评阅,所以专门挑了今日来这大殿看看评卷事宜,结果刚走到门口,就听到谯周、李邈等人在议论大汉天命云云。
刘禅听了当即就忍不住了,如今知道了后世历史的他,最不能忍的就是这群投降派。
他眼睛里好像要喷出火,怒视着大殿之中那些益州士人,尤其是杜琼、李邈、谯周等人。
一个杜琼开什么“圣人取类而言”的神棍先河,把后汉之时中央机构的属官多称曹,解释为“吏言属曹,卒言侍曹”,佐证所谓天下将归曹。
一个李邈不仅平日里就对大汉指指点点,刚才大殿之中大放厥词,更让刘禅怒不可遏的,是刘禅知道这个李邈在相父星陨五丈原之后,竟然好上书讲什么相父“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殒没,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刘禅看着李邈,恨不得现在就要砍了他。
而谯周,虽然相父和自己说未来可以引导他为大汉效力,但是一想到最后就是这个谯周劝他什么“若陛下降魏,魏不裂土以封陛下者,周请身诣京都,以古义争之”,为了让自己投降可谓是煞费苦心,也是浑身来气,因为如今刘禅最听不得的,就是投降二字!
经过之前得知自己原先历史中结局之后苦练武艺,以及率军北上汉中击退司马懿一战,刘禅自身的威仪和气场确实增添了不少。
再加上现在刘禅是真的气,所以他大踏步走进大殿之后,刚才还吵成一团的大殿之中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刘禅怒视杜琼等人,随即大踏步走入了殿中,董允虽然还想着劝一劝刘禅,但刚才他也是亲耳听到杜琼、李邈等人时何言论,如今他也有些忍不住要痛斥杜、李等人,因而也顾不得丞相之前的叮嘱,紧紧随着陛下走入了大殿,侍立在侧。
李福觉察出形势有些不对,刚要施礼汇报,随即就被刘禅一眼瞪了回去。
这时候刘禅一字一句朗声说道:“若是诸公想知道天命所归,朕刚好能给你们一个答案。”
说完,大殿之中蒋琬、杨仪、诸葛乔等人胸有成竹,杜琼、李邈等人则面面相觑。
刘禅心中冷笑一声,在光幕之下还敢狺狺狂吠、妄谈天命?!
狗头给你们锤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