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赤行之死的影响力,继续在大明以及各国进行着。
朱厚照这段时间一直很高兴,大明境内明显的更稳定了。
大明朝廷的威严,也明显提升了一截。
各地武林中人闹事的少了不少,这便是最好的证明。
唯独一点,让他有些不大痛快,那便是北方边境、开始小规模的冲突。
瓦剌和鞑靼也不大规模的进攻边境,就是以游骑骚扰边境。
对此,已经带着两个军赶到边境的老王,也没有太多的好办法,只能以骑对骑,进行着厮杀。
朱厚照想亲自带兵,直扑瓦剌、鞑靼老巢,将他们通通灭了,可现实不允许,只能先忍忍。
除此之外,其它方面都很顺利。
科举已经进行完毕。
以时务为主,录取了六百进士。
还再次分了一个商科,录取了三百人。
军事科举还没有进行,要等到四月份。
京城中没其它大事,各地中,北边有老王带兵坐镇,同时开始整顿北方边军,朱厚照很放心。
南边,清查南直隶官场还在继续,目前来看、进度还算是快。
东边鲁地,郭不敬、曹正淳继续清查孔家。
也不止是孔家了,已经牵连到了整个鲁地、甚至是其它地方的的官场。
东、南两边的清查,可谓是一串接着一串,想要清查彻底,还需要不短的时间。
这还是蒙赤行死后,清查更顺利不少的结果。
朱厚照并不着急,晋地基本打扫干净了。
南直隶、鲁地这两地,就是他下一个目标。
先清洗两地的官场和军队,再一点点打扫其它方面,着急不来。
军队方面,朱厚照已经下旨,让朱晖在鲁地整顿好卫所后,组建零一五军,也就是第十五军。
为此,他再次从武帝龙骑中抽调了一百龙骑,给朱晖充当第十五军的中层骨干。
又从王守仁组建的第十军中,抽调了一个营,前往鲁地、给朱晖当做模范。
朱厚照相信朱晖还是能干好的。
南直隶军队方面,朱厚照让徐壁奎带着一百龙骑去了,负责整顿南直隶所有卫所、军队,组建第十六军。
徐壁奎是魏国公世子,在南直隶本就有着最大的优势。
加上虚若无的帮助,和汪直的威慑,朱厚照相信他能做好。
等两地的官场清理干净,稳定下来,新军组建完毕、练成精锐之后,便是彻底打扫两地的时候了。
当然,这些都是朱厚照暂时的想法,谁都没说。
而且想要将两军练成精锐之师,达到军势形成的地步,并不容易。
朱晖尚且还好,徐壁奎还是太年轻了,需要给他更多的时间。
除了第十五军、第十六军的组建,第十七军的组建也开始了,由云南的沐崑负责。
这三个军的组建,包括晋地组建起来的五个军,和李靖的第一军,都需要大量的军中文职。
不过新的三个军组建,也没那么容易,尤其是第十五军、第十六军,要先整顿两地的卫所,才可以挑选卫所的精锐组建。
沐崑的第十七军还好,他回到云南已经大半年了,整顿卫所的进度不慢,第十七军的组建,肯定要快不少。
所以新的三个军文职方面,可以先等等。
除了文职方面,组建三个新军的花费倒是足够。
如今的朝廷,前所未有的富。
马上还会更富,毕竟孔家的支持、两地官员的支持,都是大数字。
兵器盔甲等装备在加紧打造,马匹方面、太仆寺也在重新加紧培养大明的匹马。
说朝廷各个部门都很忙,绝不是虚言。
军中文职培训,朱厚照选择的军学院负责人顾惜朝,也正在回京的路上。
他还带着一个军。
晋地五个军,都已经整编完毕,继续全部待在晋地,就不合适了,对晋地的压力也太大。
王守仁带领第十三军、第十四军前往边境,便是原因之一。
剩下三个军中,第十军镇守晋地各州府,第十一军镇守边境城池。
第十二军,商议过后,决定调来京城。
北直隶也是没有打扫干净的,朱厚照还是决定,先从官员、军队开始。
官员方面的清洗一直在进行。
北直隶有着锦衣卫六个千户所,对官员的清洗是一直在进行的。
只是由于徐徐推进,没有像晋地那样一举连根拔起,加上是天子脚下压得住,所以看起来不起眼,没有形成太大的影响。
军队方面,北直隶名义上有七十多万的军队。
想要整顿、清理,并不容易。
第十二军的到来,就是整顿清理北直隶卫所、军队的先锋。
总而言之,大明一切看上去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一步一步坚定往前走。
三月二十一日。
顾惜朝和第十二军到达了京城。
朱厚照没有那么多礼仪,直接出城来到了刚刚到达、还未安营的第十二军军中。
“臣参见陛下。”顾惜朝、第十二军军指挥使周山民、以及第十二军五个卫指挥使恭敬行礼道。
“不用多礼。”朱厚照大大咧咧的一摆手,一巴掌拍在了顾惜朝挺拔的肩膀上,没有一点隔阂的亲近笑道:“老顾、你看上去健壮不少啊,还黑了。”
顾惜朝身体被拍的一颤,但面上却露出由衷的笑容,“臣在军中,与将士相处,自是要多多打磨身躯。”
此时的顾惜朝看上去,面容黑了几分,但眼神却是从没有过的明亮。
那种自信、意气风发,好似出鞘的宝剑。
举手抬足间,有种雷厉风行的气势。
“嗯,跟将士们相处,是不能光文弱的样子,不然就跟将士们相处不来。
以后的教导使虽然是军中文职,但也是一个军人。
不,所有的军中文职,也都是一个军人,也要以军人的规矩、严格要求他们。
老顾、接下来就交给你了。”朱厚照认可的道。
“臣定不让陛下失望。”顾惜朝心中热血澎湃,郑重应道。
他跟王守仁早就深入的聊过,非常清楚,军学校有多么重要。
不出意外,以后大明军队的军中文职、以及中低层将官,都将出自军学院。
军学院的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大。
尤其是教导使一职,深入军队的基层士兵,影响力几乎能与军队主将相比。
能负责军学校的建立、培养,这绝对是心腹中的心腹。
这份信任、看重,哪怕他早已死心塌地,也忍不住再次为之感动。
“好,明天你就上朝,朕正式下旨,尽快将军学院建立起来,等军事科举一结束,就让他们入学。”朱厚照快速道。
“是。”顾惜朝应了声。
朱厚照目光一转,看向了周山民,伸手也是一拍其肩膀,没什么架子、高兴的豪迈道:“好样的,是我大明好男儿。
你们的事朕都听说了,你爹是个好汉子,你也是个好汉子,没给咱大明丢人。”
周山民以及他身后、原出身于金刀寨的两个卫指挥使,本来都是满心敬畏、还有忐忑的。
实在是圣武帝的威名太重,加上初来乍到这陌生的京城,他们还原本是盗匪,不得不敬畏。
但见到陛下刚刚跟顾惜朝的交流,让他们放松了不少。
跟大都督说的一样,陛下虽然威严、但也的确很亲近将士,让他们都感到了真心的亲切。
再听到这番话,周山民三人都真正放下了心,心中更是感动。
“臣谢陛下夸赞,家父能得陛下这番话,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周山民真心的恭敬道。
“你爹是个好样的,可惜了。
所以你更得努力,以后争取做我大明的大都督、大将军,知道吗?”
朱厚照想想周健这样铁骨铮铮、始终心系明廷、不祸害百姓的好汉子,真觉得可惜。
他要是有十个这样的好汉子,他能立马建立十个合格的军。
“臣定会努力,绝不让陛下、也不让家父失望。”周山民心头滚热的坚定道,弯腰深深行了一礼。
“好,你爹的功绩,朕已经评定了。
明天上朝你也来,朕会正式封赏你爹。”朱厚照笑着卖了个关子。
“陛下、家父还能得封赏?”周山民几人愣了,连顾惜朝都是诧异。
周健不管怎么说,都是叛出了明廷。
朝廷以后不拿这件事攻击周山民就不错了,还能封赏?
“怎么不能封赏?”朱厚照语气一昂,又卖了个关子,“明天你就知道了。”
周山民几人心中痒痒,可也只能忍着,又忍不住极为期待。
“好了,走、咱们去看看第十二军建设得怎么样?
要是不好,哼哼、你们还有老王,朕可都得打你们板子。”朱厚照有些迫不及待的说道。
“是。”顾惜朝、周山民等人齐声应道。
心中虽有信心,但还是有点忐忑的带领皇帝陛下去军中。
朱厚照龙行虎步,一马当先地走在原地待命的大军内。
不时拍拍这个士兵的肩膀,不时询问一下这个士兵几个问题。
他自然是不怕什么危险的,就这么穿梭于三万七千多人的第十二军军中。
皇帝前来视察的消息,早就已经传了开来,各级军官严令要军容整齐严肃。
(第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