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87【1994之我在浦东有块地】(1 / 1)汪公子在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了刘先生,演的不错,你先下去休息一会儿。”

“好的李导。”

等刘德楷演完以后,李艺书就让对方先去后台休息,随后又安排了几名试镜演员,其中也包括唐國强,他演的应该是最好的,毕竟拍了好几年《三国演义》,演的就是诸葛亮。

今天就要选出谁来演诸葛亮,不能再继续拖下去了,不然会耽搁整体进度的,主要演员选出来了,后续大家也好腾出手去负责其他部门。

王福林第一个开口:“我觉得唐國强演的最好,我支持唐國强来演诸葛……”

边上的谢进有不一样的看法,直接打断道:“王导,唐國强演的是挺好的,只是年纪太大了一点,都四十多岁了,赤壁战中的诸葛亮,可才二十几岁,如果是演《高山下花环》的年纪,我肯定选他!”

王福林不依不饶:“年龄不是问题,化妆不就好了?而且唐國强演了好几年的诸葛亮,他对这个角色的把握最深刻!”

“就是因为他演了电视剧,就不能再让他来演了。”

谢进直摇头道:“王导,你可能是拍《三国演义》拍的时间太久了,没有察觉出问题所在,唐國强不适合了。”

“什么问题?”王福林一头雾水。

“你问问李导。”

谢进把话题丢给了李艺书,王福利也是疑惑的看了过来。

原本看热闹的李艺书,见扯到自己了,也只好说道:“王导,谢导的意思应该是唐國强身上有种迟暮感。”

“迟暮感?”

“嗯,唐國强演了诸葛亮整整三年,从意气风发初出茅庐到兵败五丈原,他都从头演到尾,现在让他才重新回来演初出茅庐的诸葛孔明,演的或许是很好,但那种迟暮感却无法消弭。”

李艺书一开始也是想着让唐國强继续出演诸葛亮的,毕竟他演的实在太经典了。

可刚刚试镜了几名演员后,李艺书就发现唐國强已经不适合演诸葛亮了,或者说不适合演赤壁之战的诸葛亮。

赤壁之战的诸葛亮,是意气风发的,他先后完成了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这两场小规模战斗,让几乎多年来一直战败的刘备一方,终于体验到了谋士带来的重要性跟胜利。

而彼时诸葛亮虽然表面上看,还是彬彬有礼,谦虚的很,但心里面难免会有点得意,这是人之常情,他一出山就带领刘备打赢了两场跟曹军的小规模战斗。

而且他的计谋跟猜测都应验了,怎能不意气风发?

唐國强也是演出了这种意气风发,但或许是受到了长期出演老年诸葛亮的关系,表演的时候,迟暮感很重,台词语气方面也偏向老成持重,浑然没有青年人该有的表现。

“这……”

王福林被点醒,回忆方才唐國强的表现,也是重重叹了口气:“是我没注意到这个细节,唐國强现在的确是不适合了。李导,谢导,那你们觉得谁更合适?”

闻言,谢进看了眼李艺书,迟疑道:“我倒是觉得刘德楷挺适合的,他的形象跟身高都挺适合,诸葛亮身高八尺,我看刘德楷的资料上也有一米八,气质也偏向儒雅……”

看着手上几份资料,李艺书发现还真只有刘德楷适合,他的长相本身就符合大众对儒雅文人的形象,其次身高适合,年龄虽然就比唐國强小一岁,但保养的极好,看起来也就三十出头的年纪。

化化妆,来出演27岁的诸葛亮,问题倒也不是很大,就是对方是宝岛演员,上来就把诸葛亮这么重要的角色交给他,也不知道好不好。

想到这,李艺书看向了韩三坪:“韩厂长,你认为谁更合适?”

“形象上刘德楷合适,年龄上雷函合适,真要选的话,我会选刘德楷。”

韩三坪见几人都看着自己,也是说出理由:“刘德楷是宝岛人,我们这部电影是国内第一部5亿大制作,自然是要让两岸三地的演员参与其中,这样才能更好的表现两岸一家亲。”

他是厂长,属于领导干部,在思想上自然不光要考虑演技这些,同样也要考虑政治因素。

不可能说重要角色都是内地人来演,这不合适也不利于现在国内大环境。

92共识以后,双方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真正感情不稳定,还得等几年。

“那就刘德楷。”

李艺书想了想,也是点头答应让其出演诸葛亮了。

一方面形象、演技都合适,另一方面正如韩三坪所说的,关系两岸关系。

当然,李艺书不考虑这些,他考虑的是用了刘德楷能否提供票房。

这部电影要想收回成本乃至盈利,日本是第一大票仓,其次就是内地跟宝岛了。

因为两地的人口最多,宝岛也是一个重要票仓。

诸葛亮的演员刘德楷是宝岛人,未来宣传的时候,多多少少也是能起到作用的,谁不知道诸葛亮的大名?这么重要的角色都是宝岛人演的,当地观众怎能不支持?

李艺书、韩三坪、谢进都选了刘德楷,王福林心心念念的唐國强又不适合,那自然是全票通过了。

让工作人员跑去诸葛亮的试镜演员说一声,让他们都各自回去,就开始下一个试镜。

.........

从上午八点,一直试镜到了下午四点多。

一百多名演员,最终全部试镜结束,13位重要角色,也都在这天确定下来了。

诸葛亮的演员刘德楷,关羽的演员陆树名,张飞的演员是臧金升,刘备的演员是张丰弈……

其中最让人纠结的是赵云让谁来演。

十几个竞选者,华仔、何稼劲、焦恩骏等人,那可都是帅哥,穿上白色盔甲,手拿长枪,各个都是白马银枪赵子龙的形象。

这个角色说实话要想演出深度,还是挺困难的,主要还是在武打动作上的帅气程度,李艺书是准备在赵子龙七进七出这一块,拍摄一个长镜头。

就跟日后华仔出演的《见龙卸甲》一样,来展现赵子龙一生之中最高光的时刻。

毕竟赵云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可能就是长坂坡上抱着阿斗七进七出了。

最终李艺书选了华仔,原因也挺简单的,华仔今天这身白色盔甲,整体造型上是非常符合赵云形象的。

赵子龙白马银枪的确很帅,但并不是大帅哥,更多的应该是偏向英武类型的,只有锦马超才是真正的帅。

在这点上,华仔就很合适,年轻时候的他,相貌也算是英武不凡,就是那个鹰钩鼻,减分太严重了,不过好在化化妆稍微这样一下,还是没多大问题的。

焦恩骏也是非常帅的,二郎神跟李寻欢都是经典,可更多的是偏向儒雅英俊,不似华仔那般剑眉英目。

而且年龄上也算符合,今年33岁的他,倒是跟赵云在长坂坡上近40岁的年纪相仿。

除了他以外,李艺书还选了黎明来出演周瑜,年轻时候的黎明真的很有气质,出演美周郎既不突兀,也能够吸引四大天王的粉丝,而且黎明在日本还是很火的,票房这一块有保证。

“呼哧!”

李艺书伸了个懒腰:“总算是选好了,王导接下来就麻烦你跟那武将们协调一个时间段,今年抽出三个月的时间进行集训,明年正式开拍!”

三国武将可都是要马上能出战的,虽然说特技演员少不了,但总不能说连马都不会骑吧?

三个月的集训是很有必要的。

“好的李导,这方面交给我就好。”王福林信心十足,他之前就集训过《三国演义》剧组的武将们,这回再集训一次,自然是轻车熟路了。

边上的韩三坪问道:“李导,要不要晚上安排大家吃顿饭?”

角色选出来了,但还没有进行通知,他是想着晚上请大家吃顿饭,毕竟都是抽空赶来试镜的,成与不成,请吃一顿饭还是很有必要的。

李艺书点点头:“韩厂长你来安排吧。”

“行,交给我。”

韩三坪欣然答应,随后就嘱咐身边的工作人员,让他去联系那些试镜的演员们,晚上一块聚餐吃一顿。

当天晚上的聚餐,基本上前来试镜的演员都到场了,就只有个别几人因为要赶着拍戏,试镜结束就急匆匆的离开。

............

第二天上午。

李艺书从醉酒中醒来后,只觉头晕目眩的,他身为总导演自然是要被大家灌酒的,本身酒量就一般,难免喝多了。

迷迷糊糊的起床,他才发现自己是住在酒店的房间内。

走进卫生间洗漱一番,出来后人精神了不少,拿起翻盖手机才发现已经没电了,充上电开了机。

就在他准备收拾一下,等充满电离开的时候,手机响了,是永梅打来的。

“老板,您手机之前是不是没电了?”

“嗯,没电了,怎么了?”

“是徐砜徐总,她联系我说,您的手机打不通,让我跟您说一声,上海那边的事搞定的差不多了,让您有空去一趟。”

搞定了?

李艺书眼前一亮,看样子是汤总那边拿下了浦东的地皮啊!

一想到浦东那块地皮,李艺书也是心情大好:“我知道了,还有别的事吗?”

“那倒是没有了,不过《汉宫传奇》剧组已经筹备的差不多了,七月份就要正式开拍……”

电话那头的永梅简单的介绍了一下。

听完后,李艺书反问了一句:“刘毅袇跟赵保刚那边呢?”

“刘导拍摄的差不多了,就这几天能杀青,赵导那边已经拍完了,在进行后期剪辑当中。”

“嗯,等赵保刚那边剪辑好了跟我说一声。”

“好的李导。”

又聊了几句,李艺书也是挂了电话,开始盘算电视剧播出的事。

赵保刚的《过把瘾》已经拍完,剪辑工作也就一个两个月的功夫,到时候跟央视那边联系一下,只要这部电视剧能打响出名气,那么公司未来就算是找到了一个盈利点。

“叮铃铃……”

就在这时,李艺书的手机再次响起,他拿起来一看,发现是陈虹打来的,不由眼前一亮。

电话那头的陈虹略带兴奋地问道:“李导,听说您回燕京了?”

“嗯,前几天才回来。”

“那个…李导,您这几天有空吗?我想请您吃饭。”

“吃饭?你不是在拍刘导的电视剧吗?”

“是的还在拍,不过剧组后天杀青,我是想后天杀青之后请您吃饭。”

“可以。”

李艺书爽朗一笑:“不过是我请你,你这从琼瑶那签约到我们公司,我这当老板的还没请你吃饭呢。”

“我都行的李导。”

电话那头的陈虹乐开了花,她当初得知自己被琼瑶把合同卖给了艺术公司后,不仅不生气,反而是高兴坏了。

她还想着自己要是常年在宝岛那边拍戏的话,恐怕就没多少机会接触李艺书,现在就不一样了,直接到对方的公司名下,近水楼台先得月,迟早能摇身一变从员工成为老板娘的。

又跟陈虹聊了几句,李艺书这才挂了电话,嘴角也是微微带笑,看样子这回陈虹的小红花终于是能摘下来了。

之前一直没什么机会,现在机会来了,自然不能再错过了。

毕竟七月份陈虹又要去《汉宫传奇》的剧组,他自己过些天也得去美国那边筹备好《芝加哥》剧组的事。

随后李艺书又打电话联系了徐砜,从对方口中也是得知了上海那块地皮成功拿下来的好消息,对此李艺书自然是高兴的,表示过几天会去上海一趟,亲自跟汤总见一面。

上海那块地皮可是妥妥的金矿,没有人比李艺书更清楚未来20来年,上海浦东大发展有多么的惊人,那边的房价巅峰时期都是十几万一平米。

李艺书只要拥有一座大厦物业,以后光靠收租,估计一年都能有十几亿。

虽然说未来李艺书靠着先知先觉,十几亿肯定早已不在话下,但这种提前捡漏带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就好比你提前知道某个地方要拆迁,跑去买了一套房,拆迁后赚的钱不能让你暴富,却能让你很爽。

在浦东有块地的感觉,简直不要太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