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8章 我要求你做夏国第一人!(1 / 1)红糖醪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启仪的第一句话不是新年快乐,而是“回学校没?”

语气还有些急切。

陆山无语说道:“还在家呢,不是元旦嘛!准备一会儿回学校。”

陈启仪赶紧说道:“赶紧回来了,急事!对了打车回来,费用我报销。”

陆山开玩笑说道:“生产队的驴也不是这样催的!”

可惜陈启仪已经挂断电话了。

陆山大包小包提着东西,这些都是江城县的特产。

价格虽然不贵,但离开江城县之后还真的很难买到

这些东西是给陈启仪以及室友的,再给郑恺歌带一点。

人嘛!

毕竟是群居动物。

人情往来是肯定要有点。

陆山就用不着节省先坐公交车去江城县车站再从江城车站坐车去江州市了。

而是很豪气的打车。

毕竟现在陆山极越公司的收入还算不错,陆德海也有二十万的年薪。

放在这个年代,也算是小康之家了。

江州大学在江州市距离江城县也不远,母亲林燕还是很担心儿子。

就是害怕陆山吃不饱,省钱花。

“大学要多吃一点,食堂不好吃就去外面吃小炒,和同学在一起不要舍不得花钱,关系相处好一些。”

“如果谈女朋友了,就给妈说一声,我给你涨生活费。”

“知道了,妈。”

“你担心什么啊!你不也在江州大学工作嘛!我哪次去你的窗口你不给我开小灶,天天都要见面……”

林燕尴尬笑了一声说道:“我和你王阿姨换班,要后天才去学校。”

以前陆山总是嫌弃林燕每天唠叨的不得了,什么都要管。

重生之后,心态变了。

父母在,有来处。

父母离开,那自己只有归路了。

江州大学,陈启仪办公室。

年底了,理学院的事情也很多。

陈启仪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着,记录着年底要完成的事项。

看到陆山来了,陈启仪让陆山自己倒水自己坐,他又给姜老师打了个电话。

很快姜老师就来了。

陆山也不客气,吨吨吨喝着水,然后把带来的特产送给姜老师和陈启仪。

“这是江城县的咸水鸭,已经真空包装了,可以放一个月。”

在陆山面前,陈启仪也没那么客气,把东西收了下来。

反而是姜老师感觉到不太好意思,总觉得下来应该请陆山吃个饭。

“《三维及以上的庞加莱猜想的拓扑流行统一》这篇论文元旦期间我看完了,也和行业内的几个教授讨论过。”

陈启仪将论文放在陆山的面前,上面有很多他个人的批注和解释。

陈启仪看着陆山,眼神里充满了宠爱。

只是这个眼神让陆山感到无比的尴尬,赶紧躲开和陈启仪的对视。

陈启仪说道:“实话实说,在这篇论文中所使用的拓扑学流行解释的一些方法,我都是第一次看见。”

其实还有一句话陈启仪没有说。

那就是陆山在论文中有很多内容和论证的算法,让陈启仪都有点卡壳。

倒不是说陈启仪不懂。

而是陈启仪要详细的琢磨甚至收集相关的资料,才能够搞明白内容陆山的内容到底是什么。

所以陈启仪还是有点诧异。

陆山这个臭小子脑子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东西。

为什么那么多的资料和数据,几乎都是信手拈来,而陈启仪本人拿着都有些难受。

但是随着对论文的梳理和阅读,陈启仪豁然开朗。

这种感觉就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脉,神清气爽。

元旦期间,陈启仪也没有闲着。

而是详细的研究论文,觉得论文可以发!

而且可以重点发!

得到这个结论之后,陈启仪就睡不着觉了。

他本想在元旦的时候就给陆山打电话。

但又考虑到节假日打扰陆山不太好,便忍到现在。

陈启仪当着陆山河姜老师的面说道:“陆山,这篇论文我是建议发表的。”

“但是我也建议,先和丘成桐教授沟通一下,他是这方面的专家和权威。”

“过去几十年,也在这方面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陈启仪和丘成桐有过几面之交,只能算是认识,算不上熟悉。

论学术贡献,丘成桐肯定是在陈启仪之上。

两个人不是在一个层面。

丘成桐是米籍华裔数学家,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米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米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夏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江科学院荣誉院士,哈佛大学数学系和物理系荣誉教授,香江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兼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水木大学讲席教授等等一大堆的头衔。

今年,丘教授也正准备从米国回到夏国,准备在水木大学任教。

听说水木大学准备单独以丘教授的名字建立一个数学院和实验室,这就是学术地位。

而陈启仪的头衔就比较可怜了,最大的头衔就是——长江学者。

这就是差距。

陈启仪说道:“其实在庞加莱猜想上,丘教授也是意难平。”

“当初,佩雷尔曼发表三维庞加莱猜想的证明后,丘成桐召集两个学生承担解释佩雷尔曼的证明的工作。”

“在这个工作期间,丘教授和他的团队在《亚洲数学杂志》发表了《瑞奇流的哈密尔顿-佩雷尔曼理论:庞加莱和几何化猜想》,后面又将论文的题目和摘要进行了修改,变成了《庞加莱和几何化猜想的一个完整证明:瑞奇流的哈密尔顿-佩雷尔曼理论的应用》。”

陈启仪谈着学术界这些轶事,来了精神。

“结果,学术界不认可这篇论文,认为佩雷尔曼已经把庞加莱猜想证明的非常彻底了,丘教授团队的论文纯属画蛇添足,或者叫做丘成桐正试图从佩雷尔曼胸前摘走菲尔兹奖奖章。”

陈启仪哈哈大笑,点了一支烟。

显然,当初丘成桐吃瘪的时候,陈启仪必定是吃瓜的群众之一。

但是陈启仪也很认真的说道:“其实丘成桐团队的这篇论文我读过。”

“我认为,他们并不是想重复佩雷尔曼的证明过程,而是想对整个庞加莱猜想完成一次统一的论述。”

“只是出现了两个问题。”

陈启仪分析的还是很到位。

“第一个问题是,当初这篇论文还是有局限性了,重点表述了三维的情况,和佩雷尔曼的论文有很多重复的地方。”

“第二个问题是,当初的学术环境对夏国不利。”

“整个世界的学术重心都是在西方的。”

“他们可以相信一个俄国人能够完整的证明出庞加莱猜想,也不会相信一个华人的教授带着夏国的团队,庞加莱猜想画上一个句号。”

“基础学科领域,是西方人的禁区。”

“虽然有极个别的华裔科学家,在其中获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这就如同一道钢铁巨门,偶尔有一两个幸运者从中穿梭而过,大量的人还是被阻挡在外面。”

陈启仪说道:“我是非常支持你发表这篇论文。”

“咱们也要撬开这道钢铁巨门,让全世界看一下夏国人的基础学科也是非常不错的。”

陈启仪刚刚用了一个词叫做华裔科学家。

这样的用法的确没有错。

目前全球顶级的华裔数学家其实只有两人。

一个是丘成桐。

他早年考入湘江中文大学,后来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深造,随后无论是在学业还是在生活上,丘成桐都深刻地融入了米国社会,再加上他在学术界的确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所以顺理成章的加入了米国国籍。

后来也正式加入了米国国籍,所以丘成桐在数学界才会如鱼得水。

第二个则是陶哲轩。

陶哲轩更没有什么可说的。

他虽然是华裔,但是从小到大都是在澳洲和米国生活。

所以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生活习惯,都不是传统的夏国人。

再往前推算,可能还有陈省身等人。

但这一些老一辈的数学家,他们的经历和丘成桐基本上相同。

接受了国内的基础教育,在国内的学术界小有成绩,随后选择出国深造,然后因为外界的客观条件和自身的原因留在了海外加入了米国国籍。

也正是因为这些事迹。

陈启仪对陆山非常的好。

给了陆山最宽松的学习和科研环境,让陆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同时,他对陆山今后是否出国学习也是非常的矛盾。

就科研环境而言,国外的科研环境肯定是优于国内。

陆山出国肯定是对自己的学术水平有帮助。

以目前陆山的学术悟性和所取得的成就。

陈启仪毫不怀疑陆山会成为第2个丘成桐或者是陶哲轩。

甚至陆山获得的成就,将远远的超过这两人。

但陈启仪又非常的担心陆山会重蹈走丘成桐等人的路,在海外求学之后,被海外的科研院所或者是高等院校所看重。

随后加入海外的国际,为海外效力。

这对陆山个人可能是好事,但对国家而言将是重大的损失。

陈启仪语重心长的对陆山说了这么多,他希望陆山能够理解自己的用心。

陆山怎么可能不明白?

陆山说道:“那我这段时间将论文翻译成英文,到时候一并给丘成桐教授看一下。”

陈启仪点点头说道:“陆山,我希望你能够成为夏国数学界的第一人。”

夏国数学界第一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