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1章 光荣归国,却杂音不断(1 / 1)红糖醪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陆山主导签订的协议如何能让江州大学有更好的发展呢?

首先是学校在学校的就业方面有了更好的选择。

学校的优秀毕业生毕业之后多了米国这么个去处,能去深造一番,对于自己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显著了。

这人就业之后,就能进入行业更为核心的部分,有了话语权之后就有了关系和人脉。

接着后续的毕业生就能进入相关的行业就业。

大学生那么多,大家的能力还都相差不大的前提下,谁的人在这个行业或者头部公司抢占了位置,就能为学弟学妹们创造好的就业岗位。

其实在大厂,都有内推机制。

比如阿狸,白度,狗东等互联网大厂都有着内推制度。

高层愿意相信跟着自己起家的人,起家的人愿意相信自己的学弟学妹,因为这些学弟学妹进来后天然就会站在自己这边,增加自己山头的实力。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种现象避免不了,只能恨自己没有抢到好位置吧!

江州大学在这方面的话语权就相对很少,传统的行业都不太行,更不用说新兴产业了,主要都集中在燕京与沿海地区。

可以期待的是,若干年之后,江州派的留学生就会在各行各业拥有话语权,学校的就业数量和质量都有保障。

其次,江州大学跟米国的大学有合作,就有了更多的留学名额,那些好学生就会考虑填写江州大学作为志愿。

之前是个什么情况?

除了江州本地人,很多江阳省的好学生都没有报江州大学,而是选择了燕京大学和水木大学,要么就是魔都的大学。

那些地方留学的机会多,就业机会也多。

有了好学生选择江州大学,江州大学以后的毕业生质量就会提升,到了那时候将会提升出去留学的学生质量,然后又能在各行各业中占据更多的位置,反过来又能助推学校的发展,形成良性的循环。

第一个好处是长期的,第二个好处是中期的,而短期的好处也肉眼可见,那就是人才的引进。

江州大学一口气跟五所米国知名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以后还可能有其他的米国大学加入,带来的科研机会和项目难以想象。

其他地方的优秀科研人员就会想办法加入江州大学,凭借这样的平台搞出自己的成果。

况且,江州大学以前真的存在感不算高,高端人才不算多,自己现在抢着过来还能喝到头汤。

自从江州大学宣布了合作消息之后,各学科都有高端人才申请来江州大学就职,学校自然是开心笑纳。

陆山做出这样的成就,做出那样的牺牲,却不是人人都能够看得懂。

因为合作是陆山牵头的,陆山也没明确说自己拒绝留在米国,网上的网友们又开骂了,这背后依旧是水军在蹭热度,米国那头都没打算凭借这个机会继续给陆山增加压力了。

陆山干嘛不宣布自己拒绝米国的邀请呢?

因为没必要,自己一天之后就回到夏国,哪有辟谣的必要?

结果就是这短短的一天,陆山被骂了个狗血淋头。

水军就是要抓这种时机,挨骂吃屎得趁热嘛,一旦陆山回国了,这种屎就吃不上了。

又是十几个小时的飞机,陆山终于落地,团队随行人员的表情也终于难得轻松了一些,在陆山看不见的地方,发生了惊心动魄的事情,具体的事情他们不会跟陆山说,只要陆山安全就行。

“累死了!以后再也不出国了!还是家乡的空气香甜!”陆山舒服的伸了个懒腰,心里吐槽了一下,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好了不少。

到了机场的出口,已经有一群人乌泱泱的在等陆山了。

仔细一看,是极越,泽梦,伴矽的员工,还有学校的诸多领导,同学,老师,将出口堵了一半。

“干嘛呢这是?怎么来的这么齐?”陆山一脸的诧异,这样的阵仗自己还真没见过。

这时候陆山已经走到了公共区域,大家全都涌了过来。

乔薇薇担心的问:“你身体好了吗?怎么听说你突然晕倒了?”

“我没事,就是那边的床睡得不舒服。”陆山自然不会说实话,大家为了自己的健康隔着大洋担惊受怕,自己也很不好意思。

朱亚杰亲自到场,握住陆山的手:“陆山同学,米国之行辛苦了,感谢你为江州大学做出的贡献。”

说到这里,朱亚杰压低了声音:“那边有很多记者要采访你,小心应付,如果不想接受的话可以拒绝……”

一边走,朱亚杰用十秒钟就把网上的事情说清楚了,陆山再次无语,夏国人就这么好骗的嘛。

“看来这采访不接受都不行,要不然我都成卖国贼了。”陆山自嘲的一笑,走向路边。

记者们早就想蜂拥过来,由于员工和老师的缘故,他们被隔在外面,已经开始发生了一定的冲突。

“你们怎么能这样!采访是记者的权利!”

“再不让开我们就曝光你们!凭什么不让我们采访陆山?”

“什么素质啊!”

“让开!采访总得经过别人的许可吧?”

“你以为你们是谁?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场面开始有点混乱,陆山急忙安抚好大家的情绪,然后就地接受了记者们的采访。

“请问证明黎曼猜想的意义是什么?”

“对于所有理学学科基础理论都有推动意义,并且对于现实产业的应用也很有启发。具体的意义在网上就能搜到,下一个。”

“请问您证明黎曼猜想花了多久?”

“小学开始学习数学,到今年,一共十几年吧。”

“我说的是你开始这个课题,不是从头准备的。”

“半年吧。”

“攻破了黎曼猜想,会让夏国的数学地位提升到什么层次?”

“最顶尖的层次。”

“这一次的合作达成,请问您在其中做了什么努力?”

“喝喝咖啡说说话,没做什么努力。条件都是江州大学给出的,争取到的优惠也都是江州大学出面的,我跟着沾光。”

陆山回答问题滴水不漏,也不枯燥,虽然简短,可是效果非常好。

突然间,采访的画风就变了。

新井报的记者提问:“请问陆山先生,您是否打算移民米国或者长期留在米国?”

陆山愣了下,随即回答:“我这都回来了,问这个问题没有意义了吧。”

“请正面回答问题。”

“我没有移民。”

“那以后有没有这个打算?”

“没有!”陆山皱了皱眉。

财信网的记者问了另一个问题:“听说您获得了一百万米刀的奖励,您是否打算将其捐助出去做公益?”

这是个送命题,非常不好回答但必须要回答,还得回答得漂亮。

如果说不捐,就可能被扣上道德的锅。

如果说捐款,那么就会陷入自证的困境。

到后期这些人可能会盯着各个环节,一旦有不太合适的地方就大肆宣扬。

想了下,陆山反问:“你觉得捐款捐给谁?”

“穷人,需要帮助的人。”

“那好,授之以渔还是授之以鱼?”

记者被问到了,她还是硬着头皮回答:“当然是教人谋生的手段,这么说你是不打算捐款了是吗?可是解决眼前的短期困难也很重要啊。”

陆山笑了下:“短期的困难有当地部门解决,这么多年你听说过夏国哪里饿死了人吗?你难道是不相信当地部门可以解决穷人的生存问题?”

“我没有这么说!可是每个人都需要过上更好的生活,还有很多人在挣扎……”

“那我再问你,一百万米刀捐了之后,能让多少人过上好日子?”

“我……”她回答不出来。

“答案是可能一个都不能,钱花了就没了,但!这笔钱用于研究,就会出成果,成果就会转化成产业,有产业就有就业岗位,有了岗位就能给许多人带来收入。一群人有工作有收入,难道不比几个人分了一百万米刀坐吃山空来得强?”

“说得好!”在场大部分的人都鼓掌起来,陆山这个回答实在是太有水平了,帽子没有被扣上,反倒是给记者扣了帽子。

说着,陆山还对在场的记者呼吁:“科学工作者需要更多的科研资金,一百万米刀远远不够。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可以慷慨解囊,把资金用于科研,提升整体科技水平,让大家真正过上好日子。因为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

在场的人再次鼓掌,这话说得没毛病!

中金新报的记者忍不住发问:“如果一定要您向贫困地区捐款,请问您会捐多少?”

“要不然这样吧,您捐多少我就捐多少可好?”

“我们的财富都不一样,这不公平。”

“那就各自捐半年的工资,可好?”

“我……”

“好好引导社会风气才是你们的本职,不能光考虑关注度的问题,记者应该实事求是,不是拨人眼球。”陆山都忍不住批评了几句,这些媒体实在是不像话,什么都敢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