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电脑的销售绝对是个巨大的隐患。
联翔这边其实已经做过分析研判。
计算机产品今后的销售一定是以笔记本电脑为主,要不然联翔不会这么玩命的推笔记本电脑。
联翔现在的笔记本电脑销售大部分是来自于机关、企事业单位集中采购。
哪儿知道笔记本电脑玩命推的时候,遇到了转型的神船。
再努力努力,把陆山的主板逼了出来。
再努力努力,把陆山的智能助手给逼了出来。
联翔终于体会到什么叫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如果自己没那么努力的逼陆山,说不定陆山的脚步还没那么快,
杨庆眼看事已至此,跟柳大志汇报了之后,决定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首要的工作就是立马、即刻去找夏国各个部门联络,稳定台式电脑的订单,到期了的就赶紧拉订单,快到期的想办法续约,没到期的立即送点升级服务,一定得把眼前的饭碗给守住。
联翔市场团队去做工作的时候,相关部门的人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笔记本发展挺快的额,感觉以后用笔记本办公好像也可以,有的品牌性价比挺高。”
这个问题不只是一个人提出来,吓了联翔一身冷汗。
好在联翔的市场部人员也真不是吃素的,给出了采购台式机不少量采购笔记本的一万个理由。
第一点,相同价格的台式电脑与笔记本电脑的配置高很多,性能更高更强,这是市场的公理。
因为台式机不太用考虑零部件的大小问题,好东西塞进去就完事了。
而笔记本需要考虑自身的空间排布,很多东西都得小型化了之后才能放进去。
东西小了,性能就很难有保障。
如果要高性能,就得花大价钱。
所以对于公共部门来说,确实得需要一台较高性能还便宜点的台式机子。
并且,部门要的电脑,很多都得连接打印机,传真机,还有乱七八糟的各种设备,笔记本电脑连接外部设备的需求比较小,主打一个便捷而已。
第二点,笔记本电脑维修麻烦,寿命短,质量没法保障、屏幕太小办公费眼。
由于空间小,散热是不好的,对于零部件的杀伤非常大。
因为家用的笔记本电脑还能决定使用时间,但是公共的电脑一开就得一天不停歇。
用笔记本电脑去服务大众,负担太重了。
同时,笔记本电脑的维修也是个巨大的问题。
笔记本电脑的维修可比台式机麻烦多了,也贵多了,这样的综合因素之下,笔记本电脑的使用寿命显然远远低于台式机。
最后一个理由就是台式机的升级比较方便,预留着位置,想加什么配件就放什么配件,笔记本电脑就这么点地方,想升级就得把原来的东西换出来,纯属浪费原来的配件。
再说了,问题又回到上面的问题,笔记本电脑地方小,换进去的东西就得特制,特制小型化就意味着昂贵,真是不如台式机容易打发,找供应商随便买就行。
这一波游说下来,当局各部门确实想明白了,就目前这个情况,台式机确实不能轻易换成笔记本电脑,就算是换,也得先换一两台试一试,之前既定计划的订单不能瞎改。
稳定住了当局部门的订单,杨庆也算是松了一口气,但是他的烦恼远没有结束。
因为在市场团队稳定台式订单的时候,联翔成立了专门的技术部门,力争尽快打造出属于联翔的智能助手。
名字都已经起好,叫做小乐,快快乐乐,图个吉利。
结果真是没办法快乐。
联翔公司里面技术最好的都被抽调了过来,一大批业内顶尖的程序员开始吭哧吭哧的捣鼓智能助手。
智能助手这玩意的思路并不复杂,就是个助手,但是底层的逻辑,框架就大有学问了。
联翔这边搞出来的智能助手,还是有可取之处,起码把语音识别给突破了,在后市这是几年后的产物,得益于陆山把这个时代推着走,他们也能提前做了突破。
但是拿出来的成品是智障一般的玩意,根本没法用,对比网友自己做的版本水平很高,可是对比弱化版的智能助手依旧非常的差。
一个是语音识别的成功率很低,音频的输入无法准确转化为需求,大量的需求都得打字跟小乐交流。
打字描述得明明已经很精确了,可是小乐助手依旧无法整合要求的关键信息,走的还是白度的搜索老路子,自己链接搜索网站就万事了。用户依旧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自己筛选信息。
二是智能化太差,学习能力很弱,感觉就像是个记性不好的人一般。
刚刚解决过的事情,却不能总结经验。
面对客户提出相同的问题,依旧是上次的办法。如果是可可助手,直接把上次用户整合起来的信息直接告诉用户了。因为可可助手完美融入了操作系统,对于系统内的每个变化都了如指掌。
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区别?
根本原因是算法逻辑不够智能。
可可助手可以类似于人类一般进行分析,记忆,学习。而联翔的小乐,只能机械化的进行工作,一次一次的进行,并不会有叠加的能力。
陆山这边掌握着诸多数学难题的成果,思维逻辑早就超出了时代太多,联翔本身还是继续在计算机领域下功夫,应用数学方面没有重大的突破,不可能追上可可助手。除非联翔也有超级厉害的数学家,把数学成果转化。
这些原因都是杨庆没办法理解的,他的认知就是把计算机厉害的程序员凑一起就能成事,压根就不知道数学在其中的作用,比华威的认知差多了。
“饭桶!饭桶!花了那么多钱,养了那么多人,到了这个时刻,竟然全部掉链子!”杨庆用了小乐助手之后破防了。
“陆山的团队才几个人就搞出了可可助手,他们的工资甚至只有一万多一个月!你看看你们!起步就三万,都是吃干饭的!”杨庆继续骂。
技术部门的老大一声不吭,他也很委屈,自己的成果放在任何一个时间段都是很牛的,只不过碰上了可可助手这么个怪胎。
“滚滚滚!”杨庆极其不耐烦把技术部门的老大赶走了,转而烦躁的自己生闷气。
圈子也就这么大,联翔这么大的动作根本瞒不住同行,到了现在没了声音,大家也就知道这件事大概率是黄了,或者短时间内不会有结果。
国内同行们迅速摆正了态度,不敢再去花钱尝试弄一个什么助手出来。
联翔这么强大的实力都没能搞出来,自己这点底子还是算了。
已经有好些国产电脑商开始盘算着,尽快跟陆山合作,自己大不了只是提供ODS,反正有可可助手。
郁闷的杨庆从柳大志的办公室出来,老板很不开心,他的日子很是难过。
刚才柳大志问他打算解决问题,杨庆硬着头皮说要不然找找外国的人才,引入外国的团队,或许有点办法。
结果柳大志说,如果外国人真的这么牛,为什么直到现在也没有可可助手?
杨庆只能再次硬着头皮说或许人家已经在实验了,没有公开而已。
国外的技术比国内的强,这是大家长期以来的基本认知,国人解决不了就得找老外,很正常,只是这一回是因为有陆山这个变数才让这个定律失灵了。
就在杨庆打算上哪里找人才的时候,有个人说要见见杨庆,自己有办法帮助杨庆开发智能助手。
杨庆懵逼的同时……更加的懵逼了,来的是个什么货色,口气这么大?
望着杨庆疑惑的眼神,秘书赶紧解释:“他说他是微软夏国区总部的人,叫杰克。我听他说话这么满,我就跟您说一声。如果您觉得这是个骗子,我这就去叫他走!”
说着,秘书转身,杨庆脑子突然闪了下:“把人带过来!”
反正杨庆也没什么好失去的了,情况肯定不会比搞不出智能助手更加糟糕,万一真的是个机会呢?
杰克迈着轻松的步子走入杨庆的办公室,一身的西装笔挺,三七分的背头,显得很是精神。
“杨总好!”杰克的语气跟脚步一般轻松,似乎他要谈的事情很简单。
“我先做个自我介绍……”杰克花了三十秒就介绍完了自己,他确实是微软夏国区的员工,相查的话很容易就查到。
其实他类似于一个业务员,挂着微软的牌子,给微软拉业务,干一行吃一行,提供各样的服务。
类似于掮客。
杨庆明显对于这样的人没有多少信任,但这家伙好歹是微软的员工,可能真有办法。
于是他开门见山的说:“你说能帮联翔搞出不输可可助手的辅助软件,你打算怎么帮?”
“很简单,可可助手看着厉害,其实在米国早就在研发了,现在已经进入了实际实验的阶段,名字就叫做小冰。过一些时间就会面世,如果杨总有兴趣,我可以牵线搭桥,联翔拿下使用权。”杰克说得非常坦然。
微软小冰在陆山重生前的那一世,于2014年5月29日发布,是一款智能聊天机器人,由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打造,定位是十六岁到十八岁的少女,就是个有人格特征的智能AI。
原本它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就被推到前台,但是它的立项其实不是秘密,就连杨庆都听说过此事。
不同的是,陆山的出现提前了它的出现时间。
那几篇数学论文提供了逻辑上,认知上的突破。
使得全世界的科技都加速了。
杨庆结合之前的信息,很快判定这个杰克说的应该不是假话。
“你真的能把这种实验室研究的内容引入联翔?”杨庆有些不相信。
“确实没有办法保证,我只能是牵线搭桥,试一试。”
“那它的性能……”杨庆心里面没底,这件事关乎到整个联翔的战略决策,不得不谨慎。
杰克喝了一口咖啡,诚挚的说:“杨总!您也明白,夏国目前在这人工智能一块的技术水平是什么样的。而国外已经开始实现无人化的产业布局了。
整体的水平差距这么大,小冰又是科研中的产物,性能绝对强大。
再说了,小冰的研发是诸多世界名校共同参与的项目,夏国的水木和燕京大学勉强拿到了入场券,做一些边缘工作。你说它厉不厉害?”
杨庆明白杰克的意思,要是论夏国大学在世界上的排名,那真是惨不忍睹,比不过东洋大学,比不过南棒子的大学,甚至连南方香港大学都比不过。
看到杨庆的脸色松动了,杰克趁热打铁:“海外的团队已经成立很多年了,他们在这一块的投入和耕耘是夏国人无法想象的。说实在的,如果不是最近小冰开发到了新阶段太缺钱,小冰项目未必放出机会让大家参与。
反正我是没多少把握的,只能是尽力而为。”
“那能给一些数据,让我们测试一下吗?”杨庆没有完全听杰克说的话,但他明显的是信了一半。
“可以!我回头把数据交给您测试。”
“那合作的价格大约是多少”
“这个没谈下来,但是请准备至少7亿元的资金比较稳妥。”
杨庆皱了下眉头:“这样吧,我跟上面申请下,你尽快把数据交给我。如果通过了,请尽快到联翔做宣讲。”
“好的!愿我们合作成功!”杰克也是雷厉风行,跟杨庆道别后就去准备了。
而杨庆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柳大志。
“微软小冰我的确听说过,在整个人工智能领域都很有名气。”柳大志的眼睛放出精光。
“我们可以找人到微软打探一下,上次在米国开人工智能大会,微软的确有找电脑厂商合作推广小冰的想法。”
如果复盘杰克跟杨庆的谈话,我们可以发现,杰克并没有一味的鼓吹小冰的强大,也没有一味的说满话,而是一直都在示弱,对杨庆营造一种不确定的气氛,让杨庆放松警惕。
如果杰克上来就大包大揽,杨庆未必愿意在他身上花时间。
并且杰克表现得很坦荡,直言自己就是个做业务的,拉到单子就有收入。
这种信息其实杨庆很容易查到,所以他干脆明说,遮遮掩掩的话反而会让合作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