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青山大学首届校董会
“青山.”
黄峥明显是要比较拘束的。
“峥哥,来,有事随时联系,欢迎来我实验室里参观。”
许青山面对黄峥的热情,并不会比对其他几位大佬的低,黄峥受宠若惊,其他人则是暗中赞许,其中以丁三石最为满意。
在他们看来,许青山这样的姿态,代表着他是真的打心底愿意融入进他们这个群体中来。
而且黄峥还是由丁三石带来的小老弟。
许青山给黄峥面子,那就是给他丁三石面子。
“那我们想去的话,可也不能拦着我们吧?”
梁建章他们打趣道,许青山自然一一应下。
“行啦!联系方式都加好了,都坐下来聊,别客气来客气去的到时候菜都凉了,吃不上几串。”
一直在认真烧烤的张朝阳招呼道,今天主要在烤的就是他和丁三石,这要是凉了不好吃,可不能是他的手艺问题。
“就是就是,快来尝尝这个黑猪肉串等等,不要凉了说我的黑猪养的不好哦。”
丁三石笑着给每个人递了好几串黑猪肉串。
许青山是丁三石最先递的。
“先别急着吃啊,看一看这黑猪肉的纹理!懂行的都知道这大理石纹绝对顶级。”
丁三时自信地招呼到,举起了手里的黑猪肉串。
许青山也举着对着光仔细看了看。
炭火炙烤的肉块泛着琥珀色油光,焦脆边缘微微卷起,红褐相间的大理石纹在火光下如玛瑙流淌。
油脂裹挟着孜然粒在铁签上滋滋作响,腾起混着果木烟气的辛香,蒜末与辣椒粉在蜜色表层结出晶莹脆壳。
“看来老丁这养猪是真养出心得来了,以后你们网易真就叫猪厂了。”
许青山好奇地咬上一口,咬开时焦壳应声碎裂,内里粉红肉质渗出晶亮肉汁,肥膘化作半透明凝脂,裹着黑胡椒的颗粒感在舌尖滚动,野性的油脂香混着甘甜尾韵涌上鼻腔,齿间残留着炭火燎过的粗犷余韵。
“好!这口感,这得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猪肉了,三石哥,到时候可得给我安排几头嫩黑猪,我带回去给家人尝一尝。”
许青山也就说了这么一句,接下来三两口就把剩下的黑猪肉串都吃完了,在眼巴巴的看着丁三石。
虚假的赞美:一堆华丽辞藻,疯狂夸奖,做作的表情。
真实的赞美:好吃,冒母冒母冒母,还有吗?
丁三石自己本身就很接地气。现在见许青山这一模样,知道这小子是真心夸赞自己,他更是喜笑颜开,拍着自己的胸膛,大声的许诺道。
“肯定有的,以后只要我网易养猪场开一年,你家一年的猪肉我全包了!来,多吃几串,让他们笑话我。”
丁三石把刚烤出来的又塞给许青山,一旁排队等着的曹国伟眼睛都直了。
“诶,诶?诶!”
“诶什么诶,我说要养猪就老曹你笑得最欢,等着去,下一把再给你。”
丁三石白了曹国伟一眼。
“青山啊,他们这帮老北都不懂,我们江东啊,闽越啊,粤东啊,都是这样,特别是我这些年其实主要住在粤东和京城.”
丁三石乐呵乐呵地说道。
“确实,我们那儿其实赚够了钱以后,讲究的就是吃的健康,吃得放心,如果能自己有一片山,一座水库,盖个农家乐也好,还是弄个山庄也罢,养养鸡鸭鹅猪,种点果蔬农作,那生活,神仙都不换。”
“对!太对了!”
这么一场极其接地气的高架桥下烧烤摊聚会,坐在这里的最低也都是身价上千万的创业成功人士。
可他们没有人扯着什么高大上的词汇在这里秀理解。
而是纵情地聊着生活,聊着快乐,就像是一群刚毕业没多久的大男孩一样。
哦,不对。
许青山是真还没毕业。
就连一开始蹲在烧烤炉旁闷闷地烤着烤串的张朝阳,吃吃喝喝到后面,也明显兴奋了起来,找者许青山和王興,勾肩搭背地说他们是华清三剑客。
雷軍还嗤之以鼻地揭穿道。
“人家青山不是京大的吗?你怎么往里面自己华清脸上贴金呢?”
“你个汉大的叫什么叫?青山现在是我们华清的客座教授,怎么就不算我们华清的呢?你没看青山都喊王興师哥吗?那我是王興师哥,那我不也是青山师哥吗?对不,对不,青山?”
张朝阳满嘴扯着逻辑。
许青山无奈地笑着点点头。
“对对对,朝阳师哥说得对,軍哥,悠着点,你这都喝几瓶了。”
“问题不大,我没醉。”
雷軍站着举着酒瓶,脸上依旧是那爽朗的笑容。
吨吨吨。
“汉大怎么啦,现在青山可是我的合伙人,大股东,我的最佳战友。”
“嘿,老雷,你又嘚瑟,你今天都嘚瑟几次了。”
很难想象这帮互联网巨头会在这吵得乱糟糟的。
“青山,你有没有什么项目,能让我们都投一投的啊?到时候我们都投了,别让老雷投,让他嘚瑟。”
丁三石也过来凑热闹。
看着他这兴致勃勃的模样,许青山犹豫了一下。
“不是?三石哥,刚刚你不是说只谈风月,不谈事业吗?”
“啊?我有说过吗?”
丁三石嘿嘿一笑。
“没事,那是一个小时前的丁三石说的,不是现在的丁三石说的。”
听见了丁三石的话,众人也把目光放到了许青山身上。
说句实在的,虽然在座的各位都是创业多年并且创业成功的大咖。
可他们都对于许青山的投资方向很感兴趣。
毕竟到了他们这个层次,都大概能了解一下许青山崛起的轨迹,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更加感慨许青山在商业上的天赋完全被他那闪耀的科研成绩给完全遮盖了。
要是许青山不当科学家,专心的搞商业,他们真的觉得许金山的眼光和执行力,能超过在座的大半人。
投资以来,从无败绩。
甚至就连蔡文勝用的司机,都能被他培养成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奶茶品牌创始人。
这件事,大家在和老蔡聊天的时候,可没少拿来打趣。
“你个老江湖,识人的水平不如一个大学生。”
这种评价实在是太狠啦!“大家这是真想投?”
黄峥和王興缩了缩脑袋。
他们两个小卡拉米可投不起,一个期待被许青山投,另一个已经被许青山投了。
“小黄和小王不算,我们其他人手里可是都有多余的资金不知道放哪去呢。”
丁三石笑呵呵地说道。
网易一直以来都走的是保守型战略,现金流是他们极其重视的一环。
现在真要掏个十亿八亿来给许青山玩一玩也不是不行。
众人纷纷点了点头。
他们是真有钱,就连雷軍都点了头,因为许青山的投资,现在小米手里的现金流也不少,不过他投不投都无所谓,反正他和许青山现在也算是锁死了,小米是他们两共持的,只是他自己才是小米的灵魂。
许青山想了想,开口说道。
“要这么说的话,我这里还真有一个大项目,需要很多钱,只不过这个项目产出的可能并不是什么直接的经济效益。”
众人一阵好奇。
这小子真有东西?
“那是什么?说说呗,青山不会嫌弃我们几个老哥水平不够,不想带我们玩吧?”
田书宁方才还一副国际精英的儒雅模样,现在喝嗨了,西装外套都脱下来了,只穿着件衬衫,还扯掉了一颗扣子,脸色红润得很,打趣道。
“那肯定不能呀,几个老哥愿意带我一起玩,我肯定乐意。”
许青山也不矫情。
就这一顿饭局,都能看出来这帮人没有一个是说虚话和做样子的人,不然也混不到一块来,他当下说道。
“我打算在闽南那块地方,建一座研究型大学。”
许青山这话一出口,在场的所有人都愕然。
建大学?
“青山,我没听错吧?”
丁三石睁大双眼,他的脸宽,眼睛再睁大,更有喜感。
“建一所研究型大学,你现在人不是就在京大和华清吗?难道你到时候要脱离京大?”
许青山摇了摇头。
“如果学校运营的话,我还是会保留在学校的身份和岗位,而且我也有把握能够把金大华清的资源引渡一部分到新的大学来。”
“我说说我的设想,各位老哥哥哥不要笑我。”
许青山老实地笑了笑。
“没有,你这是正经事,又不是老丁养猪,就是我们好奇这学校的.emmm,目的和定位是什么?”
张朝阳说道,他原本其实感觉兴致还好,结果听到许青山想盖学校,就来了兴趣。
“我想把它打造成我们华夏的普林斯顿和麻省理工。”
许青山解释道。
“当然我不会只专注于基础学科的研究,基础学科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实践的投产,都是很有必要的。”
“本质上我是希望能够做到从机理研究到实验开发到生产应用,一直到投入市场和管理运营一条龙的人才培养。”
“原本我是打算自己一个人来投资这所学校,而且也只做基础学科方面的工作,规模不算太大。”
“但要是有各位哥哥的加入,我想也许可以扩大一些规模,并且把完整的研究生态打造出来之后,各位的公司有人才需求的时候,这所学校可以第一时间适应需求,打造出更合适的人选。”
许青山原本其实没那么想弄商学院和经济学院那些的。
可是后来他想了又想。
青山大学如果只靠着自己一个人来投资,那资金来源始终都是有限的,哪怕自己的资产再高,成为华夏首富,想要维持住一座顶级大学的运作也是有不小的压力。
可如果自己直接把整个华夏的顶级富豪、企业家们都拉进来呢?
“不过我话可得说在前头,各位哥哥如果想要投资我的大学,那我会成立校董会,但是校董会只有建议的权利而没有裁决的权利,这所学校的方向必须由我来亲自把控,不容他人质疑。”
许青山说到这话的时候,表情就严肃了许多,证明自己并不是在开玩笑。
众人见他这模样,愣了一愣。
建大学这种事对于大家的认知来说,还是太超前了。
特别是能为企业定制人才的大学。
虽然大家都能感觉到,许青山想要打造的这座大学,真正的核心应该还是他自己本身最擅长的基础科学的研究,这种在大众认知里,基本上就是靠着政府来出资的没有短期实际投入产出比的东西,他要自己来投钱做。
可许青山提出来的点,他们却有些心动。
在座的这些人里,可有不少人都有留学背景。
就算是没有留学的,也会和一些欧美资本接触,大致能了解一些美国顶级私立院校的情况。
毫无疑问,许青山就是想要在华夏这个地方,综合欧美的私立研究大学的体制,来打造出一座科学圣地。
但在座的各位都是实业家,他们需要考虑的东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行性。
许青山见众人开始沉思,知道他们确实有了兴趣,但还不够多,于是就开口加把火。
“我现在个人先期投资,已经投进去了50个亿。”
“而且这座大学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和目前我在京城打造的龙江基地有些许共通之处。”
“闽南这个地方,大家应该多少有些耳闻,比较讲究地方关系,但我是闽南本地人,目前在龙江和鹭岛也已经打下了比较深的地方基础,所以项目落地和地方支持的情况不用担心。”
“至于教育资源,除了京城大学和华清大学之外,我在全球有不少很有意向和我合作的一流教授、研究者,到时候他们就是我的重点邀请对象。”
“而上层态度,我目前也有在接触,整体来说是开放向好的姿态。”
许青山说到这,伸出手指了指高架桥。
“如果我们出资打造的研究型大学能够持续地产出造福社会的研究和发明,那我们在盈利的同时也能更好地造福社会,只要学校不倒,上面对我们的态度或许就会更加暧昧一些.”
后面的话许青山没有说的太过于直白。
但在座的人都是人精,多少能听得出来他的意思。
他这是站在了商人的角度来说的,他们更能感同身受。
众人愈发纠结。
方才是在纠结许青山这件事可不可行,现在是在纠结自己到底要投多少。
其实像他们几个人的公司都是有比较重要的研发需求。
并且这种研发需求不只局限于计算机。
数学人才,材料学人才,通信人才等等,只要企业够大,各方各面的人才都会有需求。
再加上许青山说的点。
他们是真心动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