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9章 一切为了经济(1 / 1)要零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49章 一切为了经济

深圳的地摊跟京城不同,更具烟火气。

道路的两侧路边,每一个路灯下面都有一个摊位,什么双奶皮,炒米粉,蒸米线,还有各种小炒面食,啤酒饮料。

间或着还有不知道是不是从香江偷运过来的旧衣服,清洗干净后挂起来卖,衣服样式好,价钱便宜,生意还不错。

王德明背心大裤衩,趿拉着拖鞋,从小区里出来。

如果在香江认识他的人,见到他现在这副模样,准保不敢相认,他用自己的金手指意念感应到一处小吃摊。

老板是诚心诚意做生意,用料特别讲究干净的坐下来,点了几个小菜,两瓶啤酒,

直接对瓶吹,吃两口小菜,除了用料猛一点,味道也不错,最起码油水足。

这周边好多是偷偷来深圳打工的。

这时候不是谁都能来深圳的,这时候有个专有名词,叫边防证。

有了边防证,才能通过南口的关卡前来深圳。

不过很多南下广州准备发财的人,偷偷的摸索出几条小路可以偷偷的钻过铁丝网。

当然,深圳这边是有当地熟悉道路的村民配合。

而且偷渡一人算100块钱,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边的深圳村民可没少赚。

王德明一边小口抿着啤酒,一边听着边上来深圳打工的男男女女们高声阔论,恨不得明天就能赚到一大笔钱,成为万元户。

不过更多的是畅想着这个月赚了多少钱,然后把钱给还在老家的家人邮寄回去。

唯一让他们心痛的是,银行转账一次就要收1个点的手续费,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高?

这才是生活啊,王德明心情大好,回家看了会儿电视,就洗澡睡觉。

深圳这边,服装厂已经是深圳最大的创汇企业之一,另一个是环球电子在这边开办的一个组装厂。

王德明第二天在这边厂长的陪同下,召集厂子里的工会成员,一起吃午饭,边吃边聊。

这边的工厂管理,王德明之前就是采用的鞍钢宪法,工人们,尤其是一线的工人们参与管理,随时可以提出对工厂的发展或者改善的疑问。

虽然工厂里面有工会,但是王德明之前就跟深圳这边的工会组织,还有领导们说好条件。

工会可以有,但不能脱产。

如果脱产了,还叫工会么?

脱产后工资和福利谁给发?

为了捆绑住的香江的大老板们,深圳政府请示后,果断同意。

跟工人代表们一起吃饭,工人们倒没有什么情况反应的。

现在服装厂这边的待遇让他们特别的满意,就是他们了解到的国营厂矿的待遇也没他们好。

尤其是王德明还分别给他们交保险费,等他们退休之后,除了退休工资还能拿一份额外的收入。

可以说,王德明能想到的,都做到了。

前世他最佩服的一个人就是河南的东来哥,真是一朵奇葩。

今年先富带后富的提法已经提出来了,乡镇企业也纷纷出炉

另外国家适时配合着出台乡村政策,包产到户,更多的适龄劳力,前往工厂里打工,工资低,要求少。此地有充沛的廉价劳动力!

下午王德明去环球电子在这边的工厂找工人们聊天,没想到被深圳市政府招商办的人找上来。

王德明让对方到办公室等着自己,等他跟工厂代表开过会,2个小时后才回到办公室。

“抱歉,好久没来这边,要跟工人同志们好好聊一聊,咱们工厂能在国内立足可离不开这么好的工人们。”

“是,是,咱们国内是工人阶级当家嘛.”招商办来的人是主任,姓许,为人十分干练。

许主任先是跟王德明聊了会儿这边工厂还有什么需要市政府配合后,说出来意,“王先生,您也知道现在来深圳考察的外国友人越来越多.”

“但是深圳只是以最快的速度盖了几间宾馆,但是条件非常一般。”

“现在京城和广州,有包先生和霍先生捐献的五星级酒店,我们深圳想着能不能请您帮忙联系香江同胞,也帮忙建一座五星级酒店。”

“当然!”许主任,赶紧补充:“我们不需要捐献,只要能让香江同胞来投资就好。”

“我们相信深圳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发展的特别的迅速。”

王德明沉吟一阵儿,想到自己在香江的收购计划,出言道:“嗯,许主任,我会跟香江那边的朋友提一嘴。”

“另外我听说现在深圳市政府跟香江那边准备建国内第一家商品住宅?”

“王先生,你消息真灵通.”这件事又不是什么值得隐瞒的,许主任直截了当的承认后,问道:“王先生,难道你?”

王德明点点头,“我跟香江置地集团,会德丰,和记黄埔等关系都很好,我可以说动他们来深圳分别建造五星级酒店。”

“不过他们非常关注房地产,所以到时候会需要深圳政府这么多批一点土地.”

“太感谢了,王先生!”许主任大喜。

还没等深圳市政府对五星级酒店答复,三机部和四机部的领导们趁着参加广交会,跑到深圳找到王德明。

两家刚好是前后脚,索性王德明就把他们一起请到会议室里。

他先问四机部的领导,“看着领导春风满面,一定是有好消息告诉我,是不是领导已经同意环球电子的条件了?”

“哈哈,果然瞒不过你啊,德明同志!”四机部领导爽朗的大笑,“领导对你能积极的联合香江公司来内地建厂,些许条件又对内地的管理和科研更上一层楼。”

“为什么不答应呢?”

“我们不仅仅要答应,还要答应的更多!”

“中科院下属的微电子研究所,德明同志你知道的吧?”

四机部的领导直接把领导的原话复述给他,“完全可以接受香江委托的科研项目!”

“合着两利啊!”

中科院下属的微电子研究所,就是研究芯片的,早在52年就成立了,首任所长是数学家华罗庚。

建国后为了追赶国外的科学技术,国家从来没有停止过从国外引进高科技。

62年刚刚摆脱自然灾害,就马上从法国引进电子,光学,钢铁,重型汽车等。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