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5章 都想要火星土壤样本(1 / 1)千越南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火星表面,航天员们的考察还在持续,在放置完全部的任务仪器设备后,开采到足够的火星土壤样本,翟智航这才下达返回飞船的指令。

可以说,人类首次对火星的访问,圆满成功。

而当任务顺利完成后,征途号并没有要在火星表面停泊的想法。

加上飞船内的物资,都留在了月球上,用于人类首个外星基地的建造。

因此根据原定任务计划。

最终征途号重新启动核聚变引擎,离开火星表面返回地球。

毕竟这次开采回来那么多火星土壤样本,且布置那么多科学仪器,能够让人类对火星有更清楚的了解。

在这种情况下,那肯定要立刻展开研究。

说不定,能有什么新的发现。

主要火星和月球一样,人们对其都有着特殊情感。

如果未来真有希望,可以改造火星环境,使之成为人类的第二家园,又怎么能不去做呢。

甚至不单单是全球太空探索联盟的科研人员,对这批火星样本很感兴趣。

哪怕徐源都想参与研究。

反正眼下征途号圆满成功,他手上也暂时没有什么重要的项目。

刚好可以研究下火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月球基地那边,想要全面建成还需要时间,所以火星之行结束后,直播间画面便成为了固定月球监工视角。

能让大家看到,各种工程机器人,互相配合完成各自的工作。

对此甚至还有不少网友,私下给每个工程机器人取上名字外号。

丝毫不夸张的讲,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恐怕这都会成为热度最高的话题。

——

由于征途号的速度非常快,只需要几个小时便能回到地球。

为隆重迎接征途号凯旋归来,地面指挥中心大厅内只听徐源主动开口说着。

“今天大家都辛苦了。”

“赶紧回去休息吧,明天我们可还要欢迎我们的英雄从火星归来。”

眼下时间已经来到了后半夜,但现场所有人都没有要休息的意思,尽管徐源明白大家的激动心情,最终还是忍不住提醒了两句。

果然前脚话音才刚落下,紧接着便听有人接过话茬在后面笑呵呵回应。

“都到了现在这个时候,怕是就算躺到床上,都兴奋的睡不着。”

何鲁平接过话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丝毫没有掩饰脸上几乎快要堆满的笑容。

而这话也得到了其他人的认同。

“老何说的没错,我到现在心跳都还快着呢。”

“这一想到,咱们终于首个登上火星,整个人就兴奋的不行。”

“今天确实高兴。”

对于大家来说,其中有不少人,都是出身自航天科技集团。

还记得国内刚发展航天事业的时候,海外早已登上了月球,双方之间差距很远,甚至可以说都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但就是这种局面下,航天科研人员拼搏努力。

逐步实现首次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轨道对接。

用超出海外想象的时间,成功搭建出世界上第二个天宫空间站。

到后面更是凭借新一代航天飞行器,顺利实现了载人登月。

不过对全世界来说,他们始终是,第二个登上月球的国家。

而现在,自己国家的航天员,首个在火星表面留下了脚印,也算彻底弥补登月时的些许遗憾。有这些诸多因素存在,确实很难让情绪快速平静下来,要说睡不着也没什么毛病。

甚至就当大家,还在讨论对火星的科学探查时,不远处的伍德教授也认真开口。

“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研究那些火星样本了。”

“相信它们肯定会非常有趣。”

到是王老在旁边,把大家的话听进耳中,下秒笑着帮徐源说话。

“徐源说的很有道理。”

“你们可都是整个人类文明,最宝贵的财富,必须要保证好身体健康才行。”

“否则那可是全人类的巨大损失。”

话讲到这里,稍微顿了两秒,又缓和语气讲:“还是听徐源的先都回去休息吧,明天可还有其它事情等着你们去做呢。”全程丝毫没有摆自己的架子。

他这番话也确实没有说错。

毫无疑问,全球太空探索联盟,已经是人类研究太空最强有力的官方团队。

里面的每位科研人员,对联盟来说都至关重要。

哪怕是其中一个人,身体出现问题,都会对太空领域探索带来影响。

或许以徐源的年纪,凭借自身素质,还能为工作熬上几个通宵。

但对于其中一些七老八十的人来说,坚持到后半夜已然是很不容易了,就算保持着情绪的亢奋,精力和身体方面怕是也有些撑不住了。

话都说到这里,其他人已然不会再有什么异议。

最终大厅内只留下少量监测的换班人员,其他科研人员则回去休息。

……

翌日下午。

以徐源为首的上百位联盟科研人员,和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以及不少海内外的重要人员,均聚集在某处新修建的机场安全区。

这里距离飞船制造基地不远,属于是新修建出来的机场。

不过和常人认知中的常规机场不同,现场除了必要的地勤车辆外,可以说周围再找不到一架飞机。

因为这是专门给征途号星际飞船使用的。

众所周知。

此次征途号展现出了自身的水平,哪怕飞到火星也只是几个小时的事。

在如此快飞行速度下,之后必然会频繁执行任务。

甚至还有可能去太阳系内更远的行星探索。

而飞船每次起飞出发前,肯定都要往飞船中装载大量的物资设备,有这样一个专门的机场,再做这些事情无疑会提高效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现场除了这些之外,还能看到不少正架摄像机的摄影师和记者。

全部对准着半空中。

显然想要拍摄到,征途号下降时的照片。

按照航天科技集团以往的传统,航天员执行完任务顺利返航后,集团方面是要召开新闻发布会,来汇报成绩以及展望未来计划的。

徐源既然担任着全球太空探索联盟首席科学家,又有着华方负责人的身份。

那肯定也要召开发布会。

面向全世界,再次公告人类火星之行的圆满成功。

只不过征途号的速度实在太快,以至于计划安排上显得时间有些赶。很快。

随着不知道是谁突然大喊了一句,瞬间便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你们快看,是我们的征途号飞船。”

“他们回来了。”

下意识抬起视线集中注意力朝天上望去,视野里只见云层中,果然出现了一个庞然大物,显然正是快速接近的征途号星际飞船。其中底部核聚变引擎喷射出的强大能量,更是增加了给地面众人带来的视觉冲击。

这时现场大量摄影师,纷纷调试摄像机角度,生怕错过这震撼的画面。

就这样随着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当飞船下降到距离地面合适的高度后,在核聚变引擎的推力下,飞船降温速度猛然一缓。

接着平稳降落在机场空地上。

使得安全区内人员,可以感受到脚下明朝震动。

和传统称作返回舱回来的航天员不同,征途号飞船安装了力场驱动装置。

哪怕身处外太空,飞船内的重力环境都不受影响。

能让航天员们,像在地球上那样正常行动。

所以眼下重新回到地面,身体方面倒也不会有什么不适的地方。

甚至都不需要地面人员操作什么,很快便见征途号飞船的舱门,从里面缓缓打开,露出门后那些站队整齐的翟智航等航天员。

除留守在月球基地的几人外,其余全部到齐。

“航天员翟智航向徐首席报告,征途号星际飞船已完成全部任务。”

“全体航天员安全返航。”

“请徐首席指示。”

翟智航走出征途号飞船后,主动来到徐源面前,以标准的姿势进行报告。

本来有王老在身旁,徐源并没打算发言,想着有王老负责就行。

毕竟他对这种场合多少有些不习惯。

只是他没想到,翟智航会第一个向他报告。

在这种情况之下,也只好点头回应句,让他们先赶紧回去休息。

“你们大家辛苦了,接下来你们要做的事情,暂时只有一件。”

“那就是好好休息。”

“是徐首席。”翟智航代替身后的航天员回答。

而这一幕,也都被周围的媒体拍摄记录下来,可以想象接下来几天的新闻内容。

随着关于航天员的事情解决完,最让科研人员期待的环节终于到来。

那便是从火星上开采回来的大量样本。

如今月壤虽然已经不再希奇,稍微好点的高校实验室里都有样本,科研人员对月壤的研究也基本结束。

但火星上的样本,却是之前不曾研究过的。

大家都非常期待,在这些火星样本中,会不会发现什么新的科研成果。

最好能帮助人类更加了解火星。

这样也可以根据火星最真实的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方案对环境改造,使其变成为人类的第二家园。

没办法。

谁让太阳系中,能作为人类第二家园的,就属火星最为合适。

“这些火星样本全部送到联盟总部实验室,届时会在那里对其进行开箱。”

伴随徐源安排完事情,相关人员也不再耽搁,当即走进飞船内将封存好的样本搬运出来。

现场将这幕看在眼里的科研人员,眼神和目光中也都充斥着火热。

视线基本牢牢锁定在那些箱子上。

甚至丝毫不夸的讲,如果要不是眼下这个时候,周围没有相应的研究设备仪器,估计都会有科研人员忍不住现场开箱。

毕竟对于科研人员来说,面对这些充满诱惑的陌生物质是没有抵抗力的。

而趁着这个时候,旁边的科学院院长白新周,也没有让自己闲着。

朝徐源迈了两步近前后,嘴角上扬噙着笑容主动说起事情。

“我说徐首席,这些从火星开采的土壤样本,可要给我们院留一份。”

徐源虽说是科学院和工程院的双院士,但眼下具体负责的工作,毕竟是全球太空探索联盟首席科学家,科学院想要索要火星土壤样本,该有的正式程序肯定是不能够少的。

将白新周的话听进耳中,徐源倒是不觉得意外,反倒是嘴角微微上扬。

显然相比较耐心等待,太空探索联盟这边,对火星土壤样本的研究结果。

科学院方面更希望自行研究。

不过只是一份火星土壤样本,那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先不说这里面的关系,单是科学院研发的工程机器人就应该分到样本。

毕竟它对外星基地的建设太重要了。

当念头停留在这里,徐源当即满口答应下来。

“没问题,到时候给院里几斤。”

也几乎是徐源这句话落下的同时,周围其他人也都反应了过来。

纷纷开口为自己所属的高校机构索要样本。

其中便包括燕京大学和箐华大学方面。

甚至到后面,那些来自海外的联盟科研人员,也表达了想要索求样本的想法。

面对这种局面的发展,饶是徐源也不免有些哭笑不得。

只能说从火星表面开采回来的土壤样本,魅力实在是太大了。

无论从哪方面都碾压月壤。

最终徐源略作思考,把这些请求全部答应下来。

没办法。

谁让翟智航他们比较卖力,开采回来的火星土壤样本数量足够多。

再说今时早就不同往日,以前那种为了1克月壤到处求人的情况,永远都不可能再发生。

无非大不了再让征途号去火星走一遭。

另外那么多科研机构实验室,一起进行对火星土壤样本的科学研究,或许能够做到查漏补缺,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新东西。

这有助于对火星样本的研究。

只是最终事情的走向,还是有些超出徐源预料,当这件事情被报道出去后,很快便让网友们的情绪快速高涨起来。

纷纷表示应该给大家也抽上几份火星样本,毕竟这单是纪念意义就非常大。

考虑到以前开采月壤的时候,就有过抽奖活动,于是最终徐源便同意了下来。

……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