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1章 科学无国界,但我有(1 / 1)有腹肌的园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LHC第一次成功运行后的清晨。

舟山的阳光透过控制室巨大的落地窗,在光洁的大理石地面上投下一道道细长的光影。

林栋站在窗前,双手背在身后,凝视着远处那座巨大的环形建筑,它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庄严壮观。

控制室里依然弥漫着昨晚庆祝后的兴奋气氛。

墙上的大屏幕还在刷新着各种数据,几个年轻的研究员正在认真记录每一项参数。

他们的脸上都带着疲惫却满足的笑容,时不时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仿佛在无声地分享着共同的喜悦。

“数据总体看起来很稳定,能量输出完全符合预期。”一位戴着眼镜的研究员低声说道。

“粒子束的相干性也保持得很好,”另一位研究员补充道,“林教授的设计简直太完美了。”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控制室的氛围。

李思雨推开门快步走进来。

“林总。”李思雨走到林栋身边,稍稍调整了一下呼吸,“各大媒体记者都在外面等候,他们想了解项目的下一步计划。新华社、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的记者都来了,还有几家国际媒体。”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中科院和各大研究所那边也在询问,想知道LHC什么时候可以开放给其他科研团队使用。”

林栋转过身,他的目光扫过墙上显示着电网负载的监测屏幕。

荧蓝色的曲线起伏不定,清晰地显示着整个系统的能源消耗状况。

“能源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在完全解决电力问题之前,我们还不能全面开放。那些媒体的采访就由你代表我出面吧。”

“好的,林总,那我就按照标准的流程去答复了。”

“哦对了,思雨。还有件事,你要帮我安排。我计划举办一周的科普讲座,让民众更加了解什么是LHC。”

“科普讲座?确实,这可以帮助缓解大停电带来的负面影响。相信皇甫市长会因此松一口气。”

“那你可以同步给她这個好消息,第一场讲座...就安排在舟山体育馆举行好了。”

“需要我通知媒体做预热报道吗?”

“可以,但要把重点放在科普教育上,尽量多让感兴趣的市民参加,不要过度渲染。另外,请几位资深科普作家帮忙把讲座内容整理成通俗易懂的文章。”

林教授开办讲座的消息很快在舟山传开。

首场当天,体育馆外排起了长龙。

整个会场内座无虚席,后排甚至还站着不少人。

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背着书包的中学生;有穿着工装的工人,也有西装革履的企业家。

整个会场弥漫着一种求知的热切气氛。

所有人都专注地等待着讲座开始。

下午两点整,林栋走上讲台。

他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色羊毛外套,显得平易近人。

整个会场立即安静下来,只有暖风机运转的细微声响。

“今天,我想用一个简单的比喻开始我们的讲座。”林栋拿起桌上准备好的两个崭新的乒乓球,在掌心轻轻摩挲。

“假设我们把这两个乒乓球加速到接近光速,让它们相撞。在这种极端条件下,乒乓球会碎裂成更小的碎片。通过研究这些碎片,我们将更全面地了解乒乓球的本质构成,而不是简简单单得出塑料制品这个结论。”

他举起乒乓球,透过LED大屏幕,让每个人都能看清。

“在场的很多人也许都不知道,如果我们能把这个小球加速到光速的99.9999%,那么它的质量会因为相对论效应变得比一头大象还要重。”

台下传来一阵惊讶的抽气声。

“强子对撞机做的,就是这样的事情,只不过研究对象是比原子还小亿万倍的基本粒子。通过这些研究,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物质的本质,理解宇宙的起源。”

林栋的声音平和而富有感染力,专业的物理概念在他的解释下变得生动易懂。

台下不时响起恍然大悟的低语。

有人拿出手机记录,有人认真做着笔记。

讲座的提问环节,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子举起手。

他的衣着整洁,胸前别着记者证。

“林教授,我是本地《舟山日报》的记者。这么高的能量,会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我们统计过,最近收到了大量市民关于安全问题的咨询。”

“非常感谢你提出这个问题。”林栋微笑着走到全息投影仪前,手中的遥控器轻轻一按,切换到一张设备截面图。

图片上的线条清晰,颜色分明,显示着设备的内部结构。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需要详细解释一下LHC的安全保护机制。”

“首先是这个超导磁体系统,它的能量确实很大,理论上足以融化一吨钢铁。但是,我们有特殊的淬火系统,可以在微秒级别将这些能量安全释放。这就像是给超级跑车装上了最先进的刹车系统。”

“其次。”他切换到下一张图片,这是一张更复杂的系统架构图,“整个设备都采用了多重保护机制。任何参数的异常波动都会被实时监测到,系统会立即启动保护程序。这就像汽车的安全气囊,在意外发生的瞬间就能展开保护。而我们系统的反应速度,比安全气囊要快上万倍。”

他的解释深入浅出,专业的技术内容被完美地转化为大众能理解的语言,很多人慢慢放下了心中的担忧。

接下来,一位穿着浅蓝色校服的女高中生举起手。

她的眼睛明亮,充满求知欲。

“林教授,我有个问题。为什么要建这么大的设备呢?这个圆环看起来真的很巨大,好像比整个舟山城区还大。这样的规模真的有必要吗?”

林栋露出赞赏的笑容,从讲台上拿起一台专业相机。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让我来做个实验。”

他举起相机对着观众席。

“我先用普通模式给大家拍张照。”

快门声响起,然后林栋将照片通过投影仪展示在大屏幕上。

“现在,我把镜头调到最大倍率。”

他熟练地调整着相机参数,重新拍摄。

新的照片投射到屏幕上,范围缩小了,但能显示出更多细节。

“看到区别了吗?”林栋放下相机,“如果我们想观察更微小的细节,就需要更强大的设备。在粒子物理研究中也是同样的道理。要观察极其微小的粒子,就需要非常高的能量。能量越高,设备就需要越大。”

他走到大屏幕前,用手势描绘着环形轨道。

“我们的对撞机环形轨道虽然有27公里长,但每一厘米都经过精心设计,都是不可或缺的。这就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如果你想看到更小的东西,就需要更精密的光学系统。”

林栋的讲座只是开了一个头。

接下来的几天,不同领域的专家轮流主讲。

超导技术专家张教授特意从中科院带来了最新的实验设备。

他用液氮和磁铁做实验,让观众亲眼目睹了超导体在低温下的神奇表现。

当他将一块黑色的超导材料稳稳地悬浮在磁场中时,整个报告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这就是超导磁悬浮的原理,”张教授耐心解释道,“在对撞机中,莪们用类似的技术来控制粒子束的运动。只不过要精确得多,温度要低得多。”

数据分析组的李博士则另辟蹊径,他用五颜六色的积木搭建了一个微型的粒子探测器模型。

通过这个形象的模型,他生动地解释了探测器是如何捕捉和记录粒子碰撞过程的。

当他用激光笔模拟粒子束的轨迹时,学生们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等到第四天的时候,讲座基本就只有被导师带来的研究生们与感兴趣的学生在听了。

这一天夜里,林栋正在办公室审阅泰坦得出数据报告。

突然,数据分析组的小张推门闯入,他的脸涨得通红,呼吸急促。

“林教授,你一定要看这个!”他几乎是跑到办公桌前,手忙脚乱地打开平板,指着一个能量分布图激动地说道,“这里,这个异常的峰值,我们反复验证过了,很可能是一种新的粒子共振态!”

“把原始数据调出来,测量的误差范围是多少?”

林栋并没有激动,因为在泰坦的报告中,他看到过这一段数据。

“误差在百分之零点三以内,”小张迅速回答,他打开另一个文件,显示着详细的测量记录,“我们已经做了上百次重复测量。每次的结果都非常稳定。”

林栋站起身,走到白板前。

他拿起马克笔,在洁白的板面上写下一串复杂的方程。

笔尖在白板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优雅的公式逐渐呈现。

“通知理论组的同事,我们需要他们评估这个现象是否符合现有的物理模型。”

他放下笔,转向仍然激动不已的小张。

“同时,继续收集数据,我们需要更多的统计样本来验证这个发现。科学发现需要经得起反复验证。”

这个初步发现很快在物理学界引起轰动。

虽然还需要进一步验证,但已经显示出了设备的巨大潜力。

经过慎重考虑,林栋决定将这些初步数据公开给全球科学界。

然而,意想不到的访客也随之而来。

“林总,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代表又来访了。这次是由他们的副主席亲自带队,说是想谈谈合作的可能性。他们在会客室等你,说愿意提供资金支持。”李思雨汇报道。

林栋放下手中正在审阅的文件,摇了摇头。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办公桌上,照亮了桌面上散落的各种技术文档。

“告诉他们,我的态度很明确。科学确实是无国界划分的,但我有自己的原则。那些曾经用科学名义抨击他人、践踏他人尊严的人,不在我们的合作范围内。科学研究需要的是平等和尊重,而不是傲慢与偏见。”

“金钱从来不是科学研究的唯一驱动力。告诉他们,与其来找我,不如反思一下他们过去的所作所为。再说思雨,我们不缺钱,不是吗?”林栋笑着回答道。

“好的,林总,我看他们的脸孔也烦,真想拿钱砸他们脸上。”李思雨也笑了。

随着对撞机项目的稳步推进,林栋的注意力开始转向另一个重大项目。

核电站的冷核聚变改造工程。

这是一项更具挑战性的工作,需要将传统的核裂变反应堆改造成新型的冷核聚变装置。

但在去核电站之前,他需要先送胡岚夕去机场。

“栋哥哥,我得回首都继续上课了,下次我们什么时候见面?”

她轻声问道,声音里带着淡淡的不舍。

“我在圣诞节前还要回洛杉矶一趟完成一下期末考,乖,夕夕,跨年就来首都找你。”

“那我在首都等你,你平时要注意休息,还有要好好吃饭!”

胡岚夕走过来,温柔地帮他整理有些凌乱的衣领。

阳光照在她的发梢上,折射出点点金光。

林栋握住她的手,露出一个温暖的笑容。

“放心,我会的。”

抵达核电站后,林栋立即召集了由中科院多个研究所专家组成的团队。

宽敞的会议室里坐满了国内顶尖的科学家,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权威。

空气中弥漫着茶的香气,混合着纸张和墨水的气息。

林栋站在投影幕布前,身后的大屏幕上显示着初步的改造方案。

“各位都知道,传统的核聚变需要上亿度的温度。这也是为什么直到现在,人类还没有实现可控核聚变。”

他点击遥控器,切换到下一张示意图,“但是,通过量子场调制技术,我们可以将所需温度降低到350万度左右。关键在于这个量子场的设计。”

大型冷核聚变的反应堆和林栋运用在马克战甲上还有流浪基地内的完全不同。

中科院物理所的陈院士坐在前排,他是国内等离子体物理领域的泰斗。

听到这个数字,他也忍不住发出惊叹。

“林教授,这个温度确实已经低得惊人了。”

他推了推眼镜,神情严肃,“但控制系统的要求会更高吧?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反应失控。特别是在这么大规模的装置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