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十二月的庭州,异常寒冷,显然不太适合人类在室外活动,不过,因为大唐重新夺回安西四镇,中断了一年多的丝绸商道,就要重新开启。
寒冷的冬天,其实才是最适合丝绸之路行商的季节,因为冬天,丝绸之路沿途,很多地方都积雪,商队可以依靠积雪随时补充水源。但是,到了五六月份,那个时候行商就会非常困难。
这边战争的痕迹还没有完全结束,至少庭州军开始沿途清缴沙盗和马匪,保护商路正常运行,大唐的这个行为,受到了商队的热烈拥护。
这其实就是规则存在的意义,别看这个规则的存在似乎是对弱者的保护,但实际上是互惠的,强者同样从中收益。
比如说,现在大唐在开通丝绸之路之后,仅仅庭州就收了三万多贯的税金,这三万多贯钱,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有些人为了三万贯甚至不惜发动一场战争,可李贤却利用了规则,毫不费力的就拿到了这笔钱。
而且是商人们主动缴纳的税金,这就像是种地纳粮行商交税,这是已经深入所有骨髓的规则。
当弱者难以预测强者的行事方式,而又感到迫在眉睫的危险,必然会群起反击。
这一点,可以从汉高祖刘邦,以及吕后身上得到极好的诠释,汉高祖刘邦以布衣之身夺得天下。刘邦没有夺取天下的时候,他虽然看似行事肆无忌惮,事实上却非常注重规则。
在刘邦率领进入关中,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在楚汉争霸的时候,刘邦在阵前列举的项羽十罪,“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项羽矫杀卿子冠军而自尊,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
刘邦列举项羽十罪,其核心思想就是一再声明,你项羽是规则的破坏者,而我刘邦则是直接的受害者,现在是以规则的维护者身份来诛灭你。
或许有人会说,刘邦彼时的心态是为了争夺大义的名分而已,但是,当刘邦夺取天下成为大汉帝国的皇帝之时,他实际上具备了任意制订规则和违背规则的超然地位,难能可贵的是,他依然选择了遵守规则。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汉初对功臣们的分封。这种论功行赏,最难做到的便是公平公正,刘邦为了确保大家都满意,不惜为之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面对曾经背叛过自己的雍齿,硬是抛开个人的感情,按照他的功绩给予其应得的封赏,制订合乎情理的规则并尊重之,确保了汉初的功臣良将们得到与自身功绩相应的回报,而他们回馈给刘邦的则是延续到他子孙后代的忠诚。
与刘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吕后,称制之后,完全按照内心的好恶来行事,丝毫没有规则意识,随意废立王侯,乃至草菅宫人、王侯和皇帝的性命,群臣虽然迫于形势在表面上屈服,实际上内心深处是“弗平”,于是刘邦留下的大臣们,诛灭了吕氏一族,还政于刘氏。
这是因为刘邦制定的规则,相对公平。不尊重规则的吕后导致家族被诛灭,尊重规则的刘邦,重新得到群臣的拥戴。
其实,大唐也是一样。
大唐开国之初,李渊制定了武德律,武德律本身就是开皇律,李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世家子弟,喜欢道教,习惯性的清静无为。武德律的核心观点,其实是围绕着世族门阀利益为基础制定的,别看李渊当了九年皇帝,而且还成了被儿子圈禁的太上皇。
可事实上,李渊对大唐的贡献,不亚于汉高祖对大汉的贡献,因为制定的武德律,保障了关陇世族门阀的利益,这些世族门阀就非常支持李唐。在武德元年,李世民率领八总管,十数万人马对战薛举。
根据史书记载,武德元年七月壬子,战于浅水原,八总管皆败,士卒死者什五六,大将军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皆没,世民引兵还长安。薛举遂拔高墌,收唐兵死者为京观。
要知道,这可是李渊前脚入关中,后脚就遭遇了如此大败,当时薛举大军抵达泾阳城,距离长安仅八十里,长安城一日三惊。在这个时候,关陇贵族集团,不认同薛举,而是鼎力支持大唐,仅仅六十余里,李世民就重新聚集十万大军,反败为胜。
当然,李世民的常年征战,几乎所有的寒门子弟和百姓良人都视他为君父,这迫使他做出了和李渊不一样的选择,李治和李世民不同,他执政方针也不同,无论是李渊、李世民、还是现在的李治,他们作为大唐皇帝,都是遵守规则的人。
其实,武则天是不遵守规则的,那么如果有一天,谁成了武则天的敌人,谁也被武则天毫不留情的铲除。
李贤正是因为武则天不遵守规则的行为,被迫自保,如果没有武则天,李贤宁愿在李治之下,当一个闲散王爷,屁事不管,混吃等死。因为李治是规则的范围内解决问题,这样或许麻烦了点,见效慢了点,但是在规则的范围内,所有人都是安全的。
李贤遵守规则,所以康波密提才愿意跟他做生意,正是因为康波密提的帮助,庭州现在不仅商业繁荣,而且各项进度都非常快。
最其码,李贤的发展重心,从庭州现在向阿尔泰转移……
……
长安,太极宫,甘露殿内。
大殿上,群臣聚集,严整恭肃。
李治高坐在御榻之上,面色微沉。
李弘站在群臣之首,却是欣喜异常。
一名满身战尘的军士向着李治拜倒:“特向陛下报捷,雍王大军收复焉耆,斩首六万八千余,接连龟兹、于阗,疏勒,吐蕃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安西大捷!”
一瞬间,群臣沸腾,满朝文武同时跪倒在丹墀之下,齐声欢呼:“臣等为陛下贺!陛下万岁!”
大唐最近压力非常大,可以说并不是双线作战,而是四线作战,一线在高丽,一线在河湟地区,一线剑南道方面,一线在安西。
四线作战的大唐,对于粮草非常稀缺,李治每天睁开眼睛都在愁粮草,好在契苾何力比较给力,率先在河湟取得突破,一战歼灭十数万吐蕃大军,而且控制日月山、以及石城堡沿线。
虽然在河湟方面进展有限,却取得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开门红,直到十月底,刘仁轨也取得孚城堡大捷,深入吐蕃东女国腹地,与河湟地区连成一片。
现在只有安西和高丽这一东一西。进展不太顺利。
直到现在,李治终于可以松了口气,他起身挥挥手,众臣站起身。
戴至德等重臣又纷纷出班继续向李治道贺。
戴至德道:“陛下,安西大捷,可喜可贺!”
阎立本乐得合不拢嘴:“陛下,安西如今能够平定,雍王功在国家!”
众臣的朝贺声中,李治坐在御座之上却良久无语。
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李贤正为钱粮发呢,为此他在明知自己的七兄李恽是冤枉的情况下,依旧下旨彻查蒋王谋反一案,现在李贤取得的安西大捷,全面收复安西,可问题是,六万八千余级斩首,几乎全歼吐蕃在安西的大军。这让李治欣喜之余,又增添新愁。
李弘看着李治阴沉的脸色,慢慢收起了笑容。
姜恪主动出班拱手站在大殿上:“陛下,凉州道行军总管雍王殿下,统领大军征伐吐蕃,契苾何力将军击败吐蕃于湟水在先,刘仁轨击破吐蕃于孚城堡居后,现雍王殿下收复安西四镇,雍王首功,请陛下降旨,封赏雍王,以酬其功!”
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脑袋决定思维。
现在关陇门阀与山东贵族集团斗得头破血流,作为关陇世族的一分子,姜恪自然要替李贤发声。
李治眼神复杂的看着下面的姜恪,却没有说话。
重用关陇世族集团,不符合李治的执行方针,他就是要利用山东贵族集团,打击关陇门阀,其实当初命李贤率军出征,他的本意就是让李贤意思一下,结果没想到李贤还真打赢了。
李治的目光落在李弘身上:“太子有何建议?”
“儿臣以为……”
李弘迟疑片刻,尽管不想赏赐李贤,可问题是,他若是不赏赐,让天下人如何看待李弘这个太子?
李弘思来想去,还是硬着头皮道:“儿臣以为,蒋王谋王,可削减蒋王食邑,转封雍王,以示国家奖惩有度……”
李弘这一招也算解决李治一个头疼的问题,蒋王李恽在贞观十年的时候,受封八百户食邑,在李治当上皇帝以后,又加封李恽二百户,现在李恽有一千户食邑。
唐朝采取租庸调制,按户丁收取,每户一般是两石每丁两石;南方交稻谷,每丁三石,稻谷碾成米大约两石。再加上绫、绢、絁(shi)共两丈、绵三两;产麻区输布两丈五尺、麻三斤。
到了高宗时期,唐朝一户平均三至四丁,也就是说,这一千户食邑,可以给李贤带来六千石至八千石的粮食,六千至八千绢,相当六百至八百匹,九千斤麻,布八百匹左右。对于李贤而言,这个赏赐大约相当于十贯钱至十四贯钱之间。
也就意味着,李贤可以获得一万四千贯的收入,这笔钱其实已经不算少了。
然而,就在这时,韦宏敏出班道:“陛下,安西一战,雍王殿下居功厥伟,太子殿下建议的封赏……未免太薄了!”
群臣纷纷点头,表示认同韦宏敏观点。
李弘脸色难看的僵立在原地。
韦宏敏突然拔高了声音,朗声道:“臣等奏请册封雍王为……
话音未落,戴至德大步出班:“臣反对!”
所有人都震惊的看着戴至德。
韦宏敏愤怒异常地道:“戴相国,我的话还没说完呢!”
戴至德看着李治继续道:“陛下,雍王尚未班师回朝,安西亦需要稳定一些时日,臣以为此时商议封赏之事为时尚早。”
韦宏敏正想反驳。
李治突然开口:“继续说下去。”
戴至德道:“陛下,雍王殿下军权本来就已经过重,封赏之事应当好好商议之后再做决定,不易轻率!”
韦宏敏勃然大怒,这是因为牵扯到了他的切身利益,李贤现在还没有纳王妃,据说李治不喜欢李贤与弘农杨氏牵扯太深,有意将李贤的王妃放在关陇贵族里面选。
除了弘农杨氏,京兆韦氏就最有希望,问题的关键是,韦宏敏这个大理寺卿有机会成为雍王岳父。他现在替李贤出头,也是为将来考虑,他丝毫不顾忌戴至德的面子,当面痛斥戴至德道:“戴相国竟如此揣测雍王,当真是心怀险诈。”
戴至德不动声色的任由韦弘敏呵斥。
关陇集团开始集火,然而出身山东贵族集团的官员也纷纷反击,整个朝堂瞬间就大吵了起来。双方相互公讦,谁也不让谁。
李治脸色难看的瞪着下面的一众大臣道:“安西大捷本是高兴之事,诸位大臣不要为此伤神,封赏雍王之事朕会仔细斟酌,必然不能亏待了他。”
姜恪道:“陛下圣明!”
众臣道:“陛下圣明!”
“散朝!”
太极殿前的广场上,众臣下朝。
李弘紧走几步赶上戴至德。
李弘向戴至德行礼:“戴相国!”
戴至德赶忙扶住李弘:“太子这是何故,万万不可!”
李弘无奈的解释道:“今日朝堂之上,群情汹汹之下,父皇也是没有办法,必须要给群臣一个交代……”
戴至德笑笑,淡然表示:“这是臣分内之事,太子不必放在心上。”
“戴相国心胸宽阔,建成佩服。”
戴至德淡淡摇头:“有一件事,臣必须要提醒殿下……”
李弘神色一凛:“戴相请讲。”
戴至德望着李弘,神色肃穆,语气更是慎重道:“太子殿下,雍王功高不假,但是确实不宜再增加他的权柄,否则对于宗室和朝廷都不是什么好事。”
如果说以前,李贤的时候,李贤没有表现自己的政治倾向,李贤还是一个人,他自然不足为虑。
可问题是,自从李贤高举以武立国,重新经营安西的战略方针,这就符合关陇世族门阀的利益,特别是今天朝堂上,关陇集团的门阀们,纷纷为李贤张目,这可是以前没有的事情,当初李贤突袭乌海,逆转了大非川必败之局,当时替李贤出声的,大部分是中立派,他们是出于公心。
可现在不同了,关陇门阀世族重整旗鼓,摆明车马,与山东贵族门阀展开对喷,这可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
以前的李贤还好,他身单力薄,现在的李贤已经不是一个人,他手下有着一个庞大的凉州武力豪强利益集团,而且这个凉州豪强利益集团,跟着李贤在安西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会加速他们同盟化。
李弘愕然望着戴至德。
戴至德点点头,不再多说,转身离去。
东宫显德殿内,李弘眉头紧皱:“你们都说说,本宫现在该怎么办?”
众东宫臣属也愁眉不展。
李弘的心情相当烦躁,不悦道:“你们这么多人,连一个法子都想不出来吗?”
突然,太子舍人萧德昭道:“太子殿下,臣想到一个办法!”
李弘心中一喜:“萧舍人,你有什么办法?”
“阻止雍王回京!”
萧德昭一脸认真道:“只要雍王殿下不回京,他就无法威胁太子殿下!”
李弘摇摇头道:“说着轻松,谈何容易?现在吐蕃在安西折损十数万兵马,他们估计数年内也无法掀起风浪,他现在不能回来,可总要回来的!”
萧德昭阴狠地道:“那让安西乱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