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十分的平静,李长顺也给钱二妮拿了不少的钱票。
钱二妮从供销社弄了不少东西回来,虽然钱票都正常花,但是拿回来的东西都是质量最好的。
也去了两趟副食品商店,李家年货基本都备齐了。
当然还有一部分是给爷爷和二叔家准备的。
终于是到了周末,李长顺自行车上挂的大包小包的,都是给爷爷家带的东西。
钱二妮帮着李长顺把东西都紧了紧,怕路上掉了,“长顺,路上慢着点。”
李长顺跟李老爹和钱二妮挥了挥手,“放心吧,我走了,晚上就回来。”
没办法,现在是工人,明天还要上班呢。
快要出南锣鼓巷的时候,李长顺拐进一个死胡同,再出来的时候自行车上已经空了。
先往王府井跑了一趟,供销社百货商店消费了一波,过年嘛,关键还有这条件,肯定不能寒酸。
钱二妮会给爷爷奶奶准备年货,可是李家村还有二叔二婶和两个妹妹呢,钱二妮肯定是没准备什么。
没买太多华而不实的东西,做衣服的花布,绑头发的头绳,一些糕点和糖,抹脸的雪花膏、蛤喇油。这些东西让二婶跟两個妹妹分去。
二叔就简单了,烟酒就够了,二叔这个人没什么大追求,也就是贪嘴。这些东西就够二叔乐呵的了。
正常的吃食就不用了,钱二妮准备的带二叔家那份了。
一路骑着车奔李家村而去,没出城的时候路况还好,等出了城就完蛋了。
虽然也是村里人进城常走的路,但是毕竟没人专门去清理,有些地方的雪已经冻成了冰,而有些地方又是风吹过来的浮雪。
骑自行车还不如腿着呢。
看周围没人,李长顺把自行车也收起来了,直到九点多才终于到了李家村附近。
农村猫冬可不是说说而已的,那是真不出屋啊。
要不是怕突然有人出来,李长顺都想到爷爷家门口再把东西掏出来了。
好在村里人倒也勤快,村里的路况倒是不错。
到了爷爷家,李长顺推了下门,院门没插,直接就进了院子。
在门口停好自行车,推门就进了屋里,还带着一身的寒气。
奶奶带着老花镜在缝什么东西呢,听到声音扭头看过来,摘了老花镜一看,“哎呀,我的大乖孙子,我就知道这两天你得来看奶奶,快来炕上暖和暖和。”
“等会的,车上一堆东西呢,我先拿屋里来。”
爷爷听到动静也从里屋出来了,“你奶奶念叨你好几天了,说你这几天肯定会回来。就盼着呢!”
李长顺笑着解释道,“哎呀,现在不是上班了么?也就周末有时间,其他时间都得上班。”
奶奶一脸的慈祥,“忙点好啊,忙点好!”
“长顺现在也都长大了,过不了多长时间就结婚了。”爷爷说着也披上大衣,看样子是准备跟李长顺一起拿东西去。
李长顺赶忙拦下爷爷,“外面怪冷的,爷爷你这一出去身上热乎气都散了,我自己拿就成。”
按着爷爷坐在客厅的桌子边,“爷爷,您快歇着,没多少东西,很快就拿进来了。”
说完两三趟就把东西都搬进屋里了。
杂七杂八的东西一大堆,都是钱二妮买的,具体有什么东西,李长顺也不怎么清楚。
这东西一掏出来,花生瓜子,烟酒糖茶,还有一包桃酥,个顶个的完整,基本都没掉什么渣子。
米面粮油也有一些,不过都不多,一个布袋子里有些布料,还有红纸剪的窗花。
除了李长顺给二叔家准备的那袋子其他的都分别放好了。
奶奶小心翼翼的展开了一张窗花,“哎呦,这肯定是花钱买的吧,太糟践钱了,一般人可剪不出来这么好看的。”
李长顺看了一眼,是一张福字,不过看着确实挺华丽的,钱二妮应该是没这手艺。
把带过来的东西都整理好了,李长顺发现少了一样过年最重要的东西,肉!
挠了挠头,钱二妮应该是觉得李长顺会准备,李长顺则是把这事给忘了,这么多东西,车把子都挂满了,哪里还想着缺什么啊?
李长顺一拍脑门,“还有一包呢,差点忘了拿。”
好在爷爷刚才没跟着出来,没人知道李长顺车上到底带了多少东西。
很快李长顺空着手进屋了,“那个,那袋子是肉,我觉得还是放到外面冻着比较好,回头再收拾。”
实在是李长顺刚从空间里拿出来的,不仅没冻透,摸着还有点余温呢,从城里出来就是揣怀里也不可能还温着啊!?
里面放了一条鹿腿,一大块鹿肚子的肉,还有四只野鸡。
都是李长顺上次进山的收获。现在进山少了,主要是李老爹现在一直在说低调,就是弄回来也不敢随便吃。
李老爹毕竟也是个大厂的保卫科科长,消息渠道也是有一些的,估计已经听到什么风声了。
这个时候还是不要顶风上的好。
正坐炕上跟奶奶说话,屋门被推开了,二叔带着一股寒气进了屋,探头往里一看。
“哎呦,果然是长顺回来了,我就听这院有动静嘛!”
一些不需要冻的吃的东西就放在客厅的桌上,奶奶还没收到柜子里。
二叔挨个扒拉开看看,“长顺,这些东西又花了不少钱吧?没给你二叔准备的好东西啊?”
爷爷看刚才二叔的样子就来气,照着二叔的屁股就是一脚。
二叔‘哎呦’一声,捂着屁股看着爷爷,一副你踢疼了我的样子。
看的李长顺都没忍住笑出声,有二叔在爷爷奶奶身边算是李家最大的幸福了。
别看二叔好像不着调,那也就是在爷爷面前,毕竟四十多了还能有老爹踢屁股的人不多了,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幸福。
村里跟二叔班对班的汉子,哪个见了不得叫一声‘二爷!’
爷爷白了耍宝的二叔一眼,指了指专门放在一边的一个麻袋,“长顺给你家带的,赶紧拿回去。”
“好嘞!”二叔上手一拎,没多沉,那就肯定是好东西了,也不看袋子都是什么了。
拎着袋子就跑了。
爷爷奶奶看着二叔的样子都笑了。
没一会,二叔一家人就都过来了,二叔手里拎着两瓶酒,二婶手里拎了条鱼。
二叔乐呵呵的说道,“长顺,看这条鱼!头几天我们凿了两个冰窟窿弄出来的,中午就吃这个吧,你看多大!”
鱼确实不小,估计得七八斤的样子,这估计就是二叔能弄到最好的肉菜了,李长顺自然不嫌弃,在家里吃了一个月萝卜白菜了。
现在不管换什么肉,李长顺都能吃的特别香。
两个妹妹也凑了过来,秀红手里拎着个小布袋,“大哥,你尝尝,这是地瓜干,可好吃了。”
两个妹妹这两年没怎么往外跑,肤色白了一些,秀红个子高一些,肯定是超过一米六了。
老李家基因还算可以,二婶也超过一米六了,秀琴年纪小点,现在也就一米五多一点,应该还能长。
对两个妹妹的好意,李长顺自然是笑纳了,从袋子里拿出两片地瓜干,味道还不错,不过有点潮了,没那么脆了,估计放了有一阵子了。
“挺好吃啊,甜甜的。”
听李长顺说好吃,两个妹妹脸上都有了笑意,秀琴也赶紧说道,“家里还有一袋,大哥你回家带给弟弟妹妹吃。”
李长顺揉了揉秀琴的头,“行,秀琴长开了啊,越来越好看了!”
小丫头羞红了脸,这两年姐妹俩不怎么干活了,根本原因两姐妹都清楚,大哥答应等她俩年纪到了,帮着在城里找对象。
想着城里人都有文化,还把上学时候的书都找了出来,不求有多高的文化,认字识数肯定是要的。当然了,这里面肯定有二婶的一番心思。
两个妹妹跟李长顺说了两句话就跑去厨房帮二婶忙活去了。
二叔拎着李长顺放在院里的那袋子肉进屋了,“长顺,你这些东西是你自己打的,还是跟别人买的啊?”
李长顺撒谎都不带打草稿的,“朋友打的,托我帮着卖了,我留了一部分。那鹿肉别吃,留着过年包饺子,鹿肉馅的饺子好吃。”
“那也用不了那么多啊,我看着得有十来斤呢。”
二叔把那块鹿肉从袋子里拎了出来,这块相当于猪五花那部分,不过鹿肉没什么肥膘,精瘦精瘦的。
这一拎出来李长顺有点尴尬了,扣在里面的鹿肉根本一点没冻,软趴趴的。
“咳咳,让奶奶和二婶商量吧,这天这么冷,这都昨天打的,一时半会也坏不了。”
二叔根本没多想,“切一块让你二婶弄个汆丸子应该能好吃。”
拎着肉就进了厨房。
没多久二叔就出来了,鹿肉切成了好几块,二叔拿外面冻着去了。
厨房里没一会也传出剁肉馅的声音。
实话说李长顺不怎么喜欢吃汆丸子,鲜是鲜,可是太清淡了,李长顺还是喜欢吃炸丸子,不过炸丸子太费油了,李长顺也没提。
二婶和两个妹妹一直在厨房忙活,李长顺都饿了,终于做好了。
一个冻豆腐粉条鱼汤,一个水汆丸子,一个土豆茄条,加上一个凉拌萝卜。
实话说这鱼算是让二婶做瞎了,应该是不舍得用油,没炸透,鱼肉炖的有点面。鱼汤也炖的不太够,汤汁的颜色有点淡。
不过李长顺没说,油在这个年代那可是金贵东西,除了李长顺谁家做菜也舍不得放太多油。
除了李长顺别人根本不会挑这个,能吃上鱼就不错了。
二叔连鱼刺都得嗦螺一遍。
爷爷喝了一口酒,“长顺,跟慧慧日子定下了么?”
李长顺摇了摇头,“还没定具体日子,怎么也得出了正月再说,到时候找人看个日子。”
爷爷点了点头,“嗯,得出了正月的,太岁压头,影响以后得财运的。”
李长顺倒是没那么迷信,不过不管是李老爹还是关局长,都说出了正月的,李长顺几年都等了,也不差这一个月。
当时刚听说正月不能结婚,李长顺还想起前世的一首歌,“正月十八,黄道吉日,高粱抬。抬上红妆,一尺一恨……你猜她怎么笑着哭来着……”
接着想起那首歌的诡异曲风,想来正月结婚确实不大好。
二叔把嘴里的肉咽了下去,也说道,“长顺,你在厂里分房了?你家怕是住不下吧?”
李长顺回过神,“啊,还没分呢,厂里空房子也不多,我家隔壁那户人家去支援大西北去了,现在房子空着,租过来先住着。之后看看有没有机会分房再说。”
这年代房子都那样,四合院那环境算是不错的了,楼房也都是筒子楼,住的还没有四合院舒服呢。
真要是易中海盯着风回来,大不了跟傻柱商量把何雨水那个耳房买下来,何雨水嫁人应该也就在这两年。
小是小了点,不过跟李家也是隔壁,有钱二妮帮着做饭,能省不少事。
奶奶也乐呵呵说道,“真好!我大孙子都要娶媳妇了,我这有生之年要是能抱上重孙子那就太好了。”
爷爷奶奶有点重男轻女,虽然李长顺现在不是李家独苗了,还有个长水呢,不过这时候肯定不是跟爷爷奶奶说这些的时候。
“奶奶,你现在身体这么好,肯定能抱重孙子,我家大人都上班,到时候没空带孩子我就把儿子送这来让奶奶给带。”
奶奶听了乐的都看不见眼睛了,“好好!奶奶到时候帮你带儿子,哈哈。”
其实就算真有孩子了,怕是也不敢让奶奶给带了,奶奶这两年虽然身体好了一些,可是这么多年亏空的身子哪里是那么容易补回来的。
要是个文静的小姑娘还好,真要是儿子,奶奶哪里管的过来啊,能隔一阵带回来让爷爷奶奶稀罕稀罕就不错了。
想远了,媳妇还没到手呢,就想孩子了,不过李长顺就是憋不住乐,想到眼看就要抱得美人归了,干饭都多干两碗。
一晃来到这个年代快五年了,五年!五年!你知道我这五年是怎么过来的么?知道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