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罗门群岛期间
楚王郑国辉到乡间看了看,在村子里接见了一些有威望的华人移民,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愿望,表现的和蔼近人,倒也没有承诺什么。
只是在闲暇时,脸上的笑容消失了,无意间透露了一句。
叹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古人诚不欺我也。”
这话听在瀛洲知府张博瀚耳中,腿一软差点没跪下去,自然就把那几个大言不惭的乡民记在心中,准备找机会整治一番。
很多人都相信民众本质是淳朴的,善良的,实质上经过二百多年的异族统治,神州数十年来的战火绵延,灾害不断,经历过人间悲惨事件的难民们,心理大多偏向阴暗。
只有长期和平宁静的温暖生活,才能驱除心中的阴霾,抚慰曾经备受伤痛的心灵。
在消除了最初的敬畏后,这些乡民代表提出了很多不合理要求,诸如;
“免除移民船票欠款,改善民生。”
“当地土著妇女不应额外收钱,宜用赏赐的方法,惠及所有华人移民。”
“官府应该资助种子,农具和畜仔,而不是一味的收钱,应该免除4个月安定期内的粮款,帮助移民更好的落户。”
“若是可能的话,希望官府降低佃租,与民休养。”
这些移民代表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提出诸多不合理要求,楚王郑国辉一個都不会答应。
这实际上是所有华人移民的共同心声,谁不巴望着自己少些欠款,日子过得宽松些呢?
在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那些曾救助脱离苦难生活的恩情,悄然的就向后排了,变得不那么重要。
若真如此行事
首先雪崩的就是皇家南洋银行,然后传导至皇家南洋船运公司,继续传导至正在大力投入的楚国重工业和轻工业,相继遭受重创,正在兴起的发展势头不得不半路夭折。
郑国辉一手设计的这个经济链条,将就此崩断。
后续的华人大规模下南洋的移民进程因为无力继续投入,不得不中断,影响力甚至会动摇大楚建国基础,可谓祸患无穷。
然则,普通的华人移民可不管这些。
他们也不希望更多的华人移民来分享当前的幸福好生活,只看到眼前自家的这点利益,好处多多益善。
对于这种认知差距,楚王郑国辉无心解释,亦无意继续召开移民代表座谈,只是默默的离开了。
他很庆幸
没有同意在楚国放开民间办报和印刷物限制,也没有大力推进现代教育,而是采用有限制的精英教育。
一些来自苏北和皖北的青年子弟,相继进入为数不多的中学和大学学习,保持着人才延续的趋势。
这其中,以郑氏一族子弟和政府相关要员家族子弟为主,数量仅二万余人。
真正在海南群岛出生的新一代,现在年仅一两岁,尚未到启蒙就学的年龄,那得等几年后再说。
当前的华人移民能够把地种好,把工打好就行了,不需要知道更多。
尤其是这些海外岛民,安心种田就是。若是民间报纸不加以严厉管控,任由其野蛮生长,后果相当严重。
楚王郑国辉站在统治者的角度看问题,自然从统治者的利益出发,对启蒙民智之类的政府提案,抱着相对淡漠和警惕的看法。
在当今世界上
以南德意志地区各国识字水平最高,几乎达到七成以上,英法等国都不足五成,奥斯曼和沙俄等强国识字水平就更低了,绝大多数是文盲。
楚国移民的主体来自于苏北,皖北以及饱经战乱的鲁豫湖广等地,识字水平大概在十之二三左右。
江南省一地文风鼎盛,识字水平普遍超过四成,接近英法等列强水平。
再往西北各省,平均不超过两成,湖广等省份也大多类似,只会低不会高。
这已经是比较好的了,若继续往西北内陆各省份,识字水平一成都超不过。
在当前阶段
郑国辉只是在军队中大力推广脱盲教育,强力灌输忠君思想,这些士兵才是最忠诚于他的嫡系,也是未来中小地主群体的主流。
此行回去后
即将展开军队扩编,老兵有序退役工作,还有论功序爵议程,这三件大事关乎整个楚国的封建立宪君主制度体系,也是稳定社会的重中之重。
这将是楚王郑国辉下一步要推行的部署,他已经有清晰的腹案。
军队扩编和老兵退役将会同时推进,预计将会有超过5700名服役超过三年的老兵,带着王国的重赏回归田园。
楚王郑国辉的计划是“重赏基层,分离军政,慎授高爵,普惠大众。”
所谓“重赏基层”,主要就是这5700多名服役超过三年的老兵,其功勋卓著,忠心耿耿,宜重赏田地。
普通老兵赏田40亩起,上限一两百亩,三五百亩不封顶,视封田地区不同,还有附加系数。
比如一位普通老兵退役,军功无甚特异之处,这是大部分退役老兵的现状,赏田40亩起。
若是参加了相关开疆拓土的重大战役,比如攻占三宝颜,每名官兵加赏五亩,攻占达沃府,每名官兵加赏五亩。
参加达沃三路各自向北远征,向东远征,向西远征的官兵,加赏8亩。
参加北伐战役每名官兵,加赏12亩,有斩杀白人抵抗者记录的,每颗人头加授三亩,可以累积,以此类推。
如此算下来
普通老兵就算无甚功绩,林林总总的各种战斗履历,也可以使其军功授田轻易的超过80亩,达到一两百亩的比比皆是。
更高的功勋士兵,得到五六百亩授田也不是难事。
这些士兵的赏田,一律归其所有,士兵可以享受终身“十税一”优惠田税,直至身故时。
其继承者须缴纳继承税,才能够继承这部分田地的产权。
然后,遗产继承者需办理相关手续,将这部分军功田转为民田,今后不再享受“十税一”的优惠田税,需按民田的税率缴纳,这就是“功勋田终身制”。
如此一来
楚国各地就会出现5700多名中小地主,在“十税一”优惠军功田税奖励下,只要不傻不痴,家业就会迅速的繁盛充盈起来。
娶妻生子,繁衍后代,成为稳定地方的核心力量。
此外,楚王郑国辉亲手设计的功勋系数,是以海南群岛,宿雾群岛和通州群岛三座大岛屿为本岛,系数为1。
周边其他的离岛,系数为1.2,比如八打雁对面的民都洛岛,长滩岛等等,举凡不属于三大主岛的都是离岛,
关岛,塞班岛,香格里拉岛,所罗门群岛等大型岛屿,属于外岛,系数为1.8。
中途岛,威克岛以及其他太平洋岛屿,属于边疆外岛,系数为3。
什么意思呢?
比如一名普通士兵功勋田核计120亩,他选择安置在三大主岛,系数为1,那么实得120亩功勋田,具体安置地由政府安排,个人无从选择。
若其选择安置在离岛,系数为1.2,那么这名退役士兵实得功勋田144亩,会安置在民都洛岛,长滩岛之类的离岛,具体安置地由政府安排,个人无从选择。
若其选择安置在外岛,系数为1.8,比如安置在香格里拉岛,那么这名士兵就可以得到120亩田×1.8=216亩田,具体安置地由政府安排,个人无从选择。
若其选择安置在边疆外岛,那就厉害了,能拿到三百六十亩功勋田。
这样的制度设计,就是为了让退役老兵能够更加有序且深入的分布于各岛,进一步强化楚国王室对整个国家的掌控力。
这些退伍老兵到了各村镇,都会担任村长或者镇长,副镇长之类的职务,额外还有一份薪资补贴。
钱不多,重要的是身份认可,以及老兵身上沉甸甸的军人荣耀。
这就是“重赏基层”的真正深意所在,有助于楚国王庭深化对基层的绝对掌控力。
为啥在乡镇中间,还另外加管事的人呢?
这5700名退役老兵,不就多了5700份薪饷开支吗?
乡镇长的薪饷仅仅是象征性的微薄收入,一年也就是十几块银洋,多了这5700余人,每年开支不过是10多万罢了。
但其作用,却远远不是10多万银洋能够涵盖,是楚国王庭将影响力直达乡村最有力的手段,能够掌控到最偏远的山村。
必须要清楚的认知当今社会,与后世完全不同。
政府的县衙人员多则数十上百人,少则十几人,是典型的小政府。管理不及乡里,村里。
乡里,村里多以宗族乡绅为主,是教派势力繁多的地方,道教,佛教,基督教和死灰复燃的YSL这些教派,在乡村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如果移民都听中间管事人的,例如乡绅,神父,阿訇,那必然会出现了懒政,县衙府衙基本上不会主动去管事儿。
乡镇里出了大事儿,府衙和县衙才会过问。
宗教是信仰,是精神产品。
在楚国,是允许华人移民自由地去信教,没有具体限制。有的教派崇尚道法自然,崇尚自由信仰,那是无害的。
但有的教派去夺取信众,信众的一言一行、甚至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乃至穿什么衣服,带什么帽子,都得强制性听他们的,那肯定是不行,要坚决铲除。
这就是“重赏基层”的另一层含义,举凡发现类似的苗头,必须要予以坚决铲除。
楚王郑国辉可不会忘了,海南群岛上原本信仰的那些东西,虽然男性土著大多进了苦役营,只有极少数在热带丛林中苟延残喘。
可很多土著女性依然尚在,时间久了,也能听懂一些华人的语言,暗中会对华人丈夫施加影响力,这点不得不防。
“重赏基层,分离军政,慎授高爵,普惠大众。”这是十六字政策,“重赏基层”就是建立基层的中小地主阶层,管控地方。
“分离军政”则是以军政两个系统,分开叙爵论功,而不仅仅是给军方有功之臣单方面授爵论功,这显然不平等。
建立楚国大家都有功,那么都有赏。
肉就这么多,谁都想多吃一口,军政双方互争起来,自然难免有诸多龌龊,也就形不成合力。
楚王郑国辉高高在上,远离争吵和纠纷。
只要挥动肉块,就可以调动军政双方的积极性,这是君王的平衡之道,可谓智珠在握。
“慎授高爵,普惠大众。”这是八字政策,可以合在一起理解。
国之重器不可轻授,所以楚王郑国辉早早的就放出风去,伯爵高位至多3~5人。
是否能够符合授爵标准,自己尽可以去衡量,不要有过高的期望,那就不会有太多的失望。
伯爵,子爵这两级爵位,在楚国可以算是高官显爵,要控制数量,不可轻授。
至男爵这一级,却可以放开来些,甚至惠及到少数中校一级的军官,乃至于知府和部分知县,不超过60人即可。
剩下没有封地采邑的终身名誉爵士,封赏个数百人也不为多,反正只是一个名誉勋章,多一个大子儿也不用花。
这就是“普惠大众”的意思,虽然没有达到贵族的标准,但王室也给了个安慰奖,想想功勋确实不够,这些人心里也就平衡了。
自古以来
评功叙爵就没有嫌高的,若是任由那些人想象,给20个公爵都不够分,还会闹得满肚子怨言。
太平天国就是现成的例子,评出了几千个王,可依然没有多少人满意。所谓欲壑难填就是如此,这已经沦为笑谈。
在经历所罗门群岛的移民座谈后,楚王郑国辉就显得意兴阑珊,在岛上又视察了两天,便宣布打道回府。
这一趟远航,前后历时一个半月,返回的时候已经是9月上旬了,到了秋到开镰收割的季节。
一些稻米成熟早的地区,已经早早的开始秋收。
在海南群岛上
一年到头的气温变化幅度很小,但很多华人移民还是习惯的按照月份都不同,称呼稻米收割为春收,夏收和秋收,用以区别不同的收割季。
政府对此没有强行规定,海南群岛上没有节气的划分,每季稻米早收一两个月,迟收一两个月,区别不大。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收割季延迟到雨季来临。
届时大雨倾盆,对茁壮生长的稻米秧苗是件好事,但对成熟的稻田来说,就是彻头彻尾的灾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