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刘舍之后,刘荣第一时间便来到了侧殿。
在侧殿的地,是一张张棉被大小的巨大纸张,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字样。
而这些字样的内容,随便流传出去几个字,便足以在整个朝堂内外,都引发一场剧烈的政治地震!
刘舍,猜错了。
刘荣要动的,从来不是九卿当中的某一个位置,好给未来的主爵都尉腾位置
刘荣真正要做的,是对汉家整个三公九卿制,都来一场大范围的校正、调整。
比如:名义是三公,实际却只常设丞相、御史大夫的三公一级,刘荣打算将太尉,从三公之列踢出去。
按照刘荣的设想,汉家日后的三公,将会是丞相、御史大夫
以及:御史中丞!
事实,汉家现有的政治体制,即便是在后世的新时代,也能找到对应的参照。
丞相作为百官之首,理论需要辅佐天子治理天下,但实际,汉室几乎所有事物,都是由丞相府领衔,去进行具体的操作。
在后世新时代,也有这么一个位置,叫国务园屏蔽词。
而御史大夫,号亚相,理论职责是辅佐丞相处理政务,同时还要监察百官,负责官员审核、调度。
可实际,御史大夫这个位置存在的唯一意义,是制衡丞相。
制衡的方式,也恰恰是那句看似四平八稳的:辅佐丞相。
既然要辅佐,那就肯定要插手相府政务
插手具体事务,自然就会分走部分针对性的权利。
至于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审核官员的职责,则是由御史大夫属衙真正的掌舵人:御史中丞去负责。
而御史中丞,便大概对应后世的纪律检查部门,以及人事组织部门。
在刘荣看来,汉家在过去,以御史大夫本人钳制丞相,又让下面的御史中丞去发挥纪律检查效能,实际是将两个职责完全不同的部门,给硬糅在了一起。
说是御史大夫掌握御史属衙,但在实际的运作中,御史大夫本人几乎不过问御史大夫属衙的任何事物。
几乎所有有关纪律检查、官员调度的问题,都是下面的御史中丞去操作。
至于这么做的原因,刘荣也大概能明白。
丞相的权柄,来自于对整个天下的治理权
要想钳制这样一个权势滔天的人物,那对立面的御史大夫,也同样要有足够分量的权柄,才能具备钳制丞相的话语权。
在过去,这个支撑御史大夫与丞相分庭抗礼、互相制衡的权柄,便是监察百官,以及人事调度、任免之权。
是
你丞相很牛逼
天底下的事儿,就没有你插不手的
可我手里的官员审查、人事调任的权利,却是你领衔的外朝之命脉!
你要是不把我当回事儿,那我随便动动手指头,就能轻易动摇你的官僚系统。
说白了,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御史大夫想坏你丞相的事儿,那纯粹就是便宜之内!
这样的做法不可谓不高明。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闹成了本该支撑御史大夫拥有话语权的权柄,反而为御史中丞所掌控。
这显然不合理,也不正常。
所以,刘荣打算以丞相、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三者,为汉家的新三公。
其中,丞相职权基本不变,还是发挥国务园的效能
但原本属于相府的关键权利:国库,却会被御史大夫间接掌控。
相府国库的每一笔支出,都需要通过御史大夫的审核!
如此一来,失去国库财权的丞相,等于是被削弱了一刀。
至于御史大夫,虽然不再以监察百官、人事调度的权柄作为对抗丞相的资本,却能凭借手中掌握的相府命门:国库财权,从而具备对丞相精准的有效制衡。
至于御史中丞,则一如往常,肩负着官员审查、人事调度的重担,并以此权柄,成为丞相、御史大夫之外的又一制衡力量。
众所周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相比起两方相互制衡,刘荣还是更倾向于:三方互相制衡,彼此奈何不得,又绝不可能出现两家联合的状况。
丞相主政,御史大夫负责财务审核,御史中丞负责监察百官三方各司其职,又彼此制衡。
至于被踢出三公之列的太尉,按照刘荣的想法,其实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在数百年前的春秋战国,列雄出于战事频繁的需求,发展出了太尉这一职权堪称变态的职务。
也恰恰是因为太尉这个职务权力太大,故终秦一朝,无论是统一前还是统一后,秦廷都从不曾任命太尉。
到了汉室,太尉一职虽得以解禁,但比起所发挥的效能,无疑是弊端更大一些。
没办法
太尉,作为和丞相并列的国家最高军事长官,在军事层面的权力,几可谓无穷无尽!
凡是和军事沾边的事,就没有太尉管不了的。
甚至即便是和军事不沾边的事,也能在太尉的曲线操作下,最终和军事搭边,并被纳入太尉可以插手干涉的范畴当中。
自有汉以来,汉家历代太尉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条侯周亚夫,无不是才华卓绝,却又对汉家的政权稳定,形成巨大威胁的人物。
就算是三人中最本分、最老实的灌婴,也曾让太宗孝文皇帝头疼不已。
究其原因,就在于太尉权势之大、手中权柄之重尤其是兵权之重,使得封建帝王根本无法和太尉掀桌子。
要想卸下太尉手中的兵权,封建帝王唯一能采取的措施,便是调任。
而太尉,秩万石,和丞相各为国家军事、行政最高长官。
别说是升官了哪怕是平调,也只能从太尉调任丞相。
事实,汉家的历代天子,也都是这么做的。
太宗孝文皇帝想卸周勃、灌婴二人手里的兵权,都是拜二人为相
先帝想卸周亚夫的兵权,也同样是通过拜相,来让汉家的太尉再度闲置,从而间接收回了周亚夫手里的兵权。
直到去年,汉匈河套马邑一战,汉家才终于出现了一位并不需要以丞相之位为酬,便能卸下其兵权的太尉:曲周侯郦寄。
但这并不是因为如今,汉太尉不再难处理,而仅仅只是因为曲周侯郦寄卖友求荣的政治污点,使其无法担任丞相
而太尉一职,又愈发成为汉家朝堂内外,一致认同的不可常设之职。
再加郦寄本人也很识趣,在战后第一时间便书奏请告老,这件事才没有闹出太大的乱子。
真要说起来,刘荣之所以会在战前,将郦寄任命为太尉,也恰恰是因为刘荣吃准了郦寄这个太尉,不会像曾经的周勃、灌婴,以及先帝年间的周亚夫那般,成为自己的麻烦。
事实,华夏文明发展到如今这个阶段,太尉这个职务的存在,已经没有太大的必要了。
需要时,汉天子有无数种方式、无数种手段,如车骑将军、外戚大将军等,来取代太尉的职能,同时又避免任命太尉,所必定会带来的政治动荡。
所以,刘荣不单是打算将太尉踢出三公之列,而是想要彻底将太尉这个特殊时代背景下的特殊产物,给彻底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至于将来,刘荣有大司马、大将军等方式,来满足对外战争需求。
相比起优势勉强够看,缺陷却几乎无穷无尽的太尉,无论刘荣以何种方式替代,都不大可能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再者,三公九卿这一套体系,本身就是为朝堂中央量身定做的行政体系。
既然是行政体系,那就不该和军事混为一谈。
朝堂的三公九卿,就应该为纯粹的国家治理而存在
至于军中的将军们,则应该以另外一条体系存在,如大将军、车骑将军、前后左右将军、都尉校尉之类。
三公层面,踢掉太尉,以御史中丞取缔,其实都还算微调。
刘荣真正的重点,则放在了九卿层面。
内史、少府、太仆、廷尉、郎中令、卫尉、奉常、宗正、典客!
区区九个职务,便有起码三个怪胎!
内史,号称关中的小丞相,和丞相能管全天下一样,凡是关中的事儿,就没有内史插不手的!
行政、税收、治安乃至军事
内史的触手,可谓是伸向了关中的方方面面。
中尉、中郎将、备盗贼都尉等下辖部门的存在,更是让内史的触手,毫无意外的伸到了长安,乃至于禁中!
考虑到汉家已经有了一个管全天下的丞相,作为关中小丞相的内史,权责与丞相有相当部分的重合
这就让刘荣难免腹诽一声:内史这个职务,完全是作为预备丞相培训班的意义而存在。
那内史是否应该被取缔?
刘荣认为,内史的存在,还是有一定程度的积极意义的。
但内史,不该以一个完全体存在。
就像相府,不该同时兼具行政权和财权一样内史,不该同时具备关中地区的各类权柄。
要么,将内史的权力拆分,行政、军事、财政、治安各自分离,各自为政
要么,直接按地域将内史肢解,一如历史的左扶风、右冯翊,以及京兆尹。
用后世人更熟悉的一句话来说:汉天子,不允许汉家有内史这么牛逼的部门,存在于关中大本营!
所以对于内史,刘荣倾向于抄作业遵从原历史时间线的变革,三分内史。
毕竟这套做法,是曾经被历史验证过的,大概率不会出问题。
除了内史,汉家的第二个怪胎,无疑便是少府了。
少府的强大,给了汉天子随时准备掀桌子,并将一切推倒重来的底气。
但凡事都有其两面性。
掌握少府的汉天子,能随时掀桌子重开,就意味着当少府掌握在另外一个人手中时,也同样能成为颠覆汉家宗庙社稷,乃至华夏文明的不二利器!
刘荣当然明白少府的重要性,也不可能让少府被除自己以外的第二个人所掌控。
但历史的经验告诉刘荣:作为封建帝王,千万不要对子孙后代抱太大的期望。
刘荣无法确保百十年后,自己的子孙后代当中,不会出一个脑回路清奇的傻缺
所以,刘荣只能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中,将少府这个随时能把天捅出一个窟窿的怪胎,给扼杀在汉天子还能拿得动刀的当下。
第一步,就是以主爵都尉,从少府手中抢走官营粮米这一大进项,并以粮米、盐、铁官营之权,让少府在一定程度,被主爵都尉这一政坛新贵所钳制。
下一步,便是和内史一般无二的:肢解。
只是与肢解内史时,简单粗暴的将关中按地理位置分成三个区域,各由内史拆分出来的三个部分治理所不同:肢解少府,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
因为少府的权责覆盖之全面,哪怕是刘荣这个后世来客,都为这个究极缝合怪而感到心惊。
要钱有钱,要人有人
几乎掌握着这个时代最完整、品类最全的产业链,几乎可以制造这个时代所存在的一切物品,并掌握从原材料、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到生产场地、人工等一切生产要素。
建筑、道路、水利等大型工程
军用、民用,及皇室用品等工具制作。
真就是天地下,没有少府造不出来、掏不出来的东西,也没有少府做不成的事儿!
这样一个怪胎,哪怕刘荣决心下刀肢解,都有些找不到合适的切口。
不过好在这个怪胎,并不属于国器,而是汉天子的私人财产。
肢解这个怪胎,并不会引来外朝的强烈反对,外朝也没有反对的立场和话语权。
所以,刘荣打算把这个问题,甩给朝堂那些人精们去头疼。
皇帝要自废武功,肢解少府,对于外朝而言,无异于天掉馅饼。
刘荣确信,只要自己放出口风,那必定能让全天下的有志之士,都能拿出一套肢解少府的方案。
至于最终怎么下刀,自是刘荣一言而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