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五如此郑重的声音,陆汉生愣了一下,才后知后觉道。
“好!”
陈朝阳见陆汉生还没搞清楚重点,这才重新组织语言开口道。
“我们根基很薄弱,要想在新海扎下根,我们必须借势,所以,这个亲,你必须去认!”
听到老五如此严肃的语气,陆汉生心中隐隐约约有些不快,其实他内心很清楚,老五这样做的决定是对的,但是他的性格就是如此,最讨厌被人强迫做一些事。
尽管他内心深处,也想去寻找一个答案,但是他并不想以此时这种身份去见那个所谓的“亲生父亲”,这种不平等的认亲,让他内心有种说不出的反感。
陈朝阳仿佛看穿陆汉生的想法,他扶了扶眼镜,严肃的脸颊上也缓和一些,露出一丝笑容,这才开口道。
“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如果肖建国夫妻真不想认自己的亲生儿子,就不会还有一个养子了!”
陆汉生心中微微一动!
他还从未从这个角度去看!
的确!
如果肖建国不想要儿子,就不会去领养一个孩子。
记忆中,那个养子肖明宇好像比他还大三岁,算算今年应该三十四岁了。
当初肖明宇被领养的时候,已经三岁多了,领养的时间,和自己出生时间很接近,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对方当时很需要一个孩子。
当初和肖明宇见面,两人相处也算融洽,尽管没有普通家庭那种兄弟之情,但是肖明宇却是真心带着一丝愧疚情绪,那大概是为自己取代了陆汉生的人生,而带来的愧疚感吧。
不过,这里面始终有一个疑惑困扰陆汉生,那就是对方明明有亲生儿子,为啥还要立即选择领养一个孩子?
难道,亲生的,还不如领养的香?
而且肖婷婷也说了,从她出生后,就没听说过自己的事,这说明,肖建国夫妻俩从未去寻找过他这个亲生儿子!
这里面的疑问,实在太多了,让陆汉生脑袋有些不够用了!
陈朝阳脑子聪明,自然看出陆汉生的疑惑和难处,他只悠悠开口道。
“既然不知道答案,那去问问不就知道了?”
这句话,让陆汉生整个人浑身一震。
是呀!
既然想不明白,那去问问不就清楚了?
自己原本性格就是大大咧咧,反而在这种问题上犹豫起来了,确实不应该!
或许,这就是旁观者清吧!
见一见又如何,如果真不理想,这门亲事,自己不认罢了!
作为重生人士,这点自信,他还是有的!
有了想法后,陆汉生也不再多想,笑着开口道。
“那行,明天我们就出发,到时老五你陪我过去!”
陈朝阳犹豫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道。
“也行,还有,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陆汉生自然知晓陈朝阳想问什么,昨天用十万年薪忽悠陈家老少,对方连那个正规教师编制,都说丢就丢,老五的牺牲,可比自己大多了。
陆汉生沉吟片刻才开口道。
“原本我有一些打算,准备去粤省一带,搞一些新鲜玩意到我们新海来做批发,比如衣服鞋子,甚至盗版磁带之类的都行,我在里面遇到几个做这一行的狱友,听说这种生意利润很高,这几年很挣钱!”
陈朝阳思索了一下,这才点了点头道。
“可以做,我看过不少报纸,的确听说粤省那边东西时尚新潮,我记得十年前,火车站的刘瞎子就在倒卖粤省的电子表了,不知道现在这条道上,是谁在做!”
陆汉生能从老五眼中看到一丝落寞,老五嘴里的刘瞎子,只是一个外号,当年整个新海市的电子表,都是刘瞎子团伙从粤省贩卖过来的,市场上垄断八成新海电子表生意。
当然,刘瞎子再牛逼,也得给陆汉生交保护费,当年的陆汉生团伙,真正做到了无人敢惹,那是用刀和血杀出来的地位。
往日荣光不再,辉煌已成过去,死的死,瘸的瘸,再谈往事,过眼云烟而已!
陆汉生苦笑一声,故作随意道。
“行了,这只是我开始的打算,我都把老五你请出山了,我们总不能挣那点小钱,既然要干,我们就要做到第一!”
陈朝阳也是笑着摇了摇头,兄弟两人相视而笑。
陆汉生收敛嘴角的笑容,脸上缓缓变得严肃,语气低沉开口道。
“老五,放心,这辈子你不负我,我绝不负你,我们兄弟俩会登上真正的山巅,俯视众生!”
陈朝阳没想到陆汉生突然变得如此严肃,他能看出此时对方很认真,那种认真,让陈朝阳也收敛笑容,两人四目相对,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决心!
晚上,杜浩带着焕然一新的黄河,出现在众人面前。
那头乱糟糟的头发早已经修剪,原本破旧乱搭配的衣服鞋子,全给换了。
一套简单运动服,搭配一双回力鞋,加上简单的碎平发型,原本有些阴郁的气质都显得多了一抹阳光。
陆汉生给的一百块钱,还不够黄河置办的行头,最后杜浩自己还搭了好几十快,这才搞定。
陆汉生也没想到这个年代的衣服鞋子这么贵,不过想想这个年代一件衣服传三代的做法,大概确定,搞衣服这一行,肯定有大赚头。
关于黄河接下来如何安排,原本还让陈朝阳有些为难,毕竟黄河不但没成年,而且还没身份证,小小的个子,像一个黑小孩似的。
不过好在杜娟随口便让黄河去她饭店帮忙,包吃包住,另外每月还给三十块工资。
这样的安排,足以让双方都满意了。
黄河这少年,尽管内心深沉,但是实际上始终还是一个孩子,尽管没上什么学,对善恶有着极端的看法。
但是好在他这几年是陈朝阳看着长大的,而且在陈朝阳的教导下,让黄河这孩子知晓一个简单的道理。
这个道理就是,谁对他好,他就对谁好。
他记忆最深刻的一段话,便是陈老师在课堂上讲过的一个小故事,他现在还记得那句话!
“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
把黄河安顿好了后,陆汉生第二天便和老五坐上大巴,朝省会沙市奔去。
新海市离沙市有二百八十多公里,两市中间还隔着一个叫银城市的地级市。
在这个交通不便的年代,其实人员流动很低,不过随着九零年代到来,国家放开人口管制,人口流动也渐渐增多。
最直观的感受,便是交通工具。
十年前,通往沙市的车,整个市区,每天只有早上一趟,而且基本都是干部子女探亲之类的出行。
而现在,通往沙市的车,早中晚,各有一趟,而且车车人都爆满。
不止通往沙市,新海市通往其他城市的大巴车,这两年也陆陆续续多了起来。
不止大巴车,火车出行更加火爆,原本计划经济时期,火车出行很高大尚,而这两年,火车车厢中,人挤人的现象,早已经不是稀奇事。
一些地方县城的私人面包车,也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
这些面包车,其实很多都挂在公家部门,但是拉私活,成了这个年代司机的常态。
每月几十块工资,还不如多拉两趟私活,各行各业,搞钱渐渐成了主动力,下海,下岗,这些新鲜名词,渐渐被老百姓传播,最后接受。
活力四射的九十年代,渐渐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