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9章 金镛:自愧不如(1 / 1)绥芬河的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之淋想要的不过是一份她认为放心的保障,

她在旧金山这段时日,与阿妈相处时讲述着自己与陈永乐相识的点滴。

同样也将关于钟楚鸿和陈永乐之间的事道了出来。

她阿妈张冰茜听完并没有给太好的建议,只是将自己与关汕之间早年的一些事情说了一遍。

张冰茜的第一段婚姻是失败的,

却不代表她曾经没有爱过,至少才初识的那几年她是感到幸福的。

只是某天那个她曾经自己的男人告诉带回来一个女人,并告知说他想要个儿子。

那个时候她还天真的以为他没有变心,直到她给他生下儿子,他却依然没有回到自己身边,

张冰茜才彻底死了心。

“所以,阿妈,你也不看好我的打算?”关之淋道。

张冰茜眼神复杂的看着自己女儿,摇摇头道:“阿慧,阿妈只是不想你走我的老路。”

“但阿乐不是那种人,我懂他的。”关之淋倔强道。

张冰茜苦涩的哀叹一声,道:“我当初也是这么觉得的。”

她没想到自己的女儿会如此像自己,

同样的希望用孩子锁住男人的心,同样的自负认为结了婚有了孩子,对方就能归心。

但,可能吗?

可能的,换成别人关之淋不知,但陈永乐一定是这样。

在她的了解中,这個男人是一个多情的人,却同样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更是一个重孝道的好儿子。

和林凤骄相处一段时间,让她更加坚定自己的计划。

这些天,她苦心的谋划,还向林凤骄讨教“一击必中”之法。

甚至于,事后面对陈永乐的怒火也做好了准备。

她觉得她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别墅楼上的客厅,关之淋愣神的望着紧闭的书房,

片刻后,又摸了摸平坦的肚子,眼神更加坚定,嘴里低低道:

“阿妈,他不一样的....”

十月下旬,

陈永乐结束了一天的拍摄,回到别墅,先是跟林凤骄打了声招呼,又逗弄了会小祖名,

然后接过关之淋手上的邮寄包裹,回到书房慢慢打开。

这是一份从香江邮寄过来的包裹,里面是几张报纸和一本书。

他先是简单的扫了扫几张报纸上的内容,嘴角忽然扬起,

然后,小心翼翼的拆开包在书本外面的防水纸,上面赫然印着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大明挽歌】

三月著。

........

香江,

《百姓》杂志社,

胡菊人拿着一份报纸,匆匆来到陆铿的办公室,砸吧嘴不可置信道:

“真是那小....他写的?”

这份报纸是来自《明报》,上面有一篇金镛的撰文,

标题是:“读《大明挽歌》随感”

这篇文章,足足有六千余字,占据整个报纸所有的专栏版面。

文章的内容讲述着金镛在用了二十余天时间看完这部180万字的历史小说后的感想。

笔墨行文之间,能看出金镛几乎用了所有的赞美之词来对这部小说的夸赞,

最后用一句:“自愧不如,又很佩服”来作为结尾。

这篇撰文一经发表,香江文坛掀起滔天巨浪。

金镛是谁?

他也许还算不上是香江文坛的泰山北斗的人物,

但一个能代表香江精英层次去北上的人,

足以说明他在香江精英人士心中的分量。

现在却给予这本小说如此崇高的赞誉,可想而知带给这群人有多大的震撼。

震惊之余,就是对这部历史小说深深的好奇。

办公室里,

不知过去多久,始终默不作声低头看书的陆铿,抬手朝着桌上杯子伸去,

也就是这时,一直未曾离去的胡菊人,道:

“陆公,茶凉了,我给你重新泡一杯吧。”

陆铿头也没抬起来,用鼻音嗯了一声,目光继续盯着眼前的小说。

等胡菊人泡好茶放在他跟前,才依依不舍的将目光移开,随后轻轻吹动着泛起的茶叶轻抿起来。

“我还是不信他能写出这种惊世巨作。”胡菊人道。

陆铿瞟了他一眼,喝着茶,并说道:“你看过?”

胡菊人点头道:“嗯,花了一天看了一点点,正是看过才不信。”

怎么说呢,开篇看的云里雾里,后面越看越心惊。

这种夹杂着人性的顶级权谋,他不信能出自一個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之手。

“你应该看完的,最起码也要看过一半再做评价。”

陆铿放下茶杯,拿起一旁的书签夹在刚刚看过的地方,再轻轻合上。

嗯?

胡菊人惊讶道:“难道您也认为他写的!!”

陆铿微微点头:“最起码大部分是的。”

其实不光胡菊人在怀疑,哪怕是没看这部小说之前的陆铿也是这么想的。

一個香江土生土长的人写了一部大明的历史文,还只有二十来岁?

换成谁都不信。

他们同时的念头就是三月在借张文达之手邀名。

只是看过之后,陆铿才明白哪些部分是属于张文达,

一个人的文风是用几十年形成的,熟悉的人一眼就能认出。

陆铿与张文达认识快三十年了,先不说对张文达风骨的信任,

单就书中哪些属于张文达修改的部分,几乎一眼就能瞧的个大概。

所以陆铿看到一大半,才对其深信不疑。

深信归深信,却还是觉得不可思议,最后陆铿道:

“仅凭这一部书,此后香江文坛再无人敢他在面前称做前辈!”

胡菊人倒吸一口凉气。

就如陆铿所言,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香江文坛死一般的寂静。

无人再提起这部小说,

有张文达写了那篇【大明创作始末】的作保文稿在先,金镛的那篇随感在后,

大部分知识分子对这部小说作者是三月这件事实已经无疑,

不过,不怀疑归不怀疑,但一想到对方那个年纪,心里就别扭。

有一种空活几十载的念头。

所以很多人都心照不宣的闭口不言,

直到,弯弯的那位小蒋某天忽然发文说:

“要是早十年出世,想必家父一定会见一见这位作者。”

此文一出,弯弯的文化部第一时间打电话到香江自由总会,

要他们务必联系上这位大才子,邀请到弯弯来一趟。

收到这个消息,香江一群倾弯弯的文人纷纷跳出来对三月以及这部《大明挽歌》的各种吹捧。

有意思的是,《大公报》《文汇报》这种左派的报纸,居然也对这部小说给予很高的评价。

这让原本处在中立的一些知识分子,摸不着头脑。

一时之间,香江文坛的气氛显得有些怪异。

而娱乐圈也因为小蒋的这篇发文,引起不小的连带反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