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二六章 名利双收(1 / 1)千里鸿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没收土豪劣绅的土地怎么处理,要直接进行土地改革给乡亲们分了么?”黄丞抬起头问道。

“土地只有那么一点,咱也不能把所有的地主不问青红皂白全给噶了。

地总是不够分的,所以要换一种方式?”

几个人一起看过来。

“按每年百分之十的公粮标准,先租给愿意种的无地农民。”

“好,我知道了。”

张震霆笑了笑:“既然这样,咱们也算初步统一了思想。

如果不打仗就按步就班好好干,有问题及时反应,大家再开会讨论。”

赵刚抬起头,突然问道:“张团长,这都是什么时候想到的?”

“来的路上没事的时候就瞎想的,反正现在地方小,如果大家发现不可行,咱们立马纠正也容易。”

……

小河庄,王家大宅。

伊敏淑手里端着一碗面疙瘩蛋花汤,走进房内。

“书恒别想了,先吃点东西暖暖胃。”

王书恒笑了笑,接过食盘。早餐不过只有一碟咸菜,一碗面粥、两个杂粮馒头而已。

这几天民军自卫队被共党强制解散,他心中苦闷就一直躲在家里,闭门谢客。

“书恒,我听说这次共党的部队不仅把县长给抓了,还抓了不少当地的乡绅?”

“哼,他们这次来了几万人,特意处理一下平日做恶的,故意做个样子给大家看看,要买人心罢了。

穷苦人又能敲出几两油来,这些土豪劣绅哪一个不是家财万贯。他们这样做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

你一个妇道人家管这些干什么,声颂和声照呢?”

“声颂一早就一起去前村学堂了。声照不知道跑到哪里瞎玩了。”

伊淑敏看了一眼桌子边翻开的曾文正公文集,知道丈夫一向崇拜曾国藩。

虽然燕大毕业这些年在外面也有许多机会,可依然努力运作回了邓县。

费劲心机好不容易才打开一点局面,正想凭借心中所学,好好做出一番成绩时。

却来了一伙势力更大的,给赶回了家。心中苦闷之情可想而知。

“书恒,我看你这几天一直闷闷不乐的,干脆出去走走散散心。”

“夫人,现在我哪里还有那个心情,前几天让你给他们送的药费都给过了么?”

“给是给了,不过昨天他们都给退回来了。”

“啊?为什么?”

“听说共党在县城里开了一家什么野战医院,只要愿意当兵的,都可以免费给看伤。

还给发安家费。他们都去当兵吃粮了。

二叔昨天回来说,李县长因为贪墨被驱逐出境,法官赵文锦不仅贪污受贿手里还有人命,和老赵集的赵老幺父子一起给枪决了,三个人现在还挂在城头示众呢!”

王书恒心里一惊,问道:“你说什么,赵老幺这个老泥鳅,前年我大费周章联合了好几路清剿,最后还是被他逃到鄂省,他们这才来几天就把这积年老匪给摆平了。”

两人正在谈话,管家从外面进来,站在门外轻声道:“老爷,外面有一个自称是你燕大同学的人,前来拜访。”

王书恒面上一喜,从桌边站起来:“快把人请到客厅去,我换一身衣服马上就过去。”

赵刚身穿军服坐在客厅的椅子上,抬头打量了一下屋内的布置。

屋子墙壁和家具都有一点陈旧,不过清扫的很干净,家里只看到一对老仆,没看到其他的丫鬟和下人。

这人虽然对异己手段毒辣,可也能严于律己不治产业,不蓄奴仆。妻子也有贤名在附近有口皆碑。

王书恒进来看到赵刚,脸上笑容凝固,怎么是他?

赵刚猜到他的想法,站起来笑着解释道:“王学长鄙人赵刚,民国24年的燕大毕业生。

晚了你几年毕业。其实前些天也来过几次,可你一直闭门谢客见不了面。

我才出此下策,还望莫要怪罪。”

王书恒坐到主座上,扭过头:“燕大的同学能过来看我,大家叙叙旧聊聊曾经的过往,我心里高兴的很。

如果是为了其他的事,请免开尊口。”

“王学长,我想不管是共产主义还是三民主义,目的都是为国家为民族多做点事,最后都殊途同归并无二致。

国家培养我们不容易,如今又是多事之秋,正是好男儿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

我听说王学长为了邓县的发展时常多方奔走,想必也是想为乡亲们干点实事的。

如果你愿意到新政府中来,我们可以不计较党派,共同努力……”

“你不必说了,主义不同道不同。常言道,道不同不相为谋,你来这里的目的我知道了,剩下的话请不必说了。

我是不会动摇的。”

赵刚脸上的笑容凝固了,这人果然顽固,听说他考燕大一直考了三年才被预科录取。

由此可见此人的性格一定是倔强执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

不过既然是难得的人才,还是要尽力去争取,刘备为了诸葛亮三顾茅庐,最后不也终成一段佳话。

他要能转变观念,自己听一点恶言恶语又算得了什么。

赵刚又对着王书恒说道:“主义不同也不是不能共事,我听说王学长曾有过多年的教育经历。

现在民智未开,正是普及教育的时候,所以大家想请你负责本县的教育事宜,你看如何?”

“不如何,如今我已心灰意冷,打算留乡专心务农,不再过问政事了。

赵政委公务繁忙,就不要在我这里浪费时间了。

二叔,上茶!”

赵刚看他实在顽固,恐怕这次又要无功而返了,站起来笑着说道:“王学长,我还会再来拜会的,告辞。”

张书恒看他要走,开口道:“我有些话你要愿意听,不妨捎给你们管事的。”

赵刚扭过头,看向王书恒。

“前些年为了阻止鬼子顺利南下,给武汉转移和部署争取时间,虽然炸开了花园口。

暂时算是挡住了鬼子南下的步伐,可目前信阳已被鬼子占领,他们随时有西进的可能。

听说脚盆人杀人放火无恶不做。如果战事真的发生,我希望你们可以好好守护此地的无辜百姓。”

赵刚点点头,既然道理讲不明白,那就不妨试一试激将法,开口道。

“我们既然千里迢迢的响应政府号召,从晋省一路赶过来,自然是为了杀敌报国,努力守护一方百姓和小鬼子干仗的。

既然王学长不愿为国出力,战火无情,为了安全起见,我建议王学长还是尽快跟着老弱妇孺一起转移吧。”

“你……”

“我现在就在县府大院办公,如果王学长想通了,可以过来找我。

告辞!”

看赵刚离开,王书恒无奈的摇摇头。

妻子从里屋出来,看了看赵刚的身影。

“书恒,他来劝你的?”

“嗯,想让我到县城继续工作。”

“你不是一心要为家乡做点事么,我虽然不懂你们的那什么主义,

可看起来这也不失为一个好机会,他们这几天的所作所为,看起来也是想要彻底站住脚的。

你要去了总可以代表当地说的上话,要是有危害咱们这里的政策,你也可以第一时间出言反对不是。

你怎么不跟着一起回去?”

“只怕我即便过去了,也要屈居我这个小学弟之下,再说外乡人说一些漂亮话谁不会,不去也罢。

他们离果府这么近,一来就忍不住把自己的那一套全盘带过来。

我倒要看一看,他们是不是真能站的住脚。”

“你啊,咱们成婚这么多年,你就是有点自视甚高,咱们邓县这么多人,有的是不要好处就想当官的。

一个萝卜一个坑,你要真有意思就不要抻着了,别到时候追悔莫及。”

“夫人,你去忙吧不用管我了我待会要去城里买点书,就不回家吃垧午饭了。”

伊敏淑笑了笑,估计丈夫也是按耐不住,去打探消息了吧,也好。

总比一个人在家里唉声叹气好。

……

武汉。

鬼子第11军司令部。

岗村宁次抬头又看了一眼司令部。

身旁第七师团长,中部防卫司令官园部和一郎,开口道:“岗村君,感谢你的推荐,我才能当上11军军长。你的恩情我是不会忘记的。”

岗村宁次看了一眼自己这个出身西南小地方的同学,笑了笑道:“和一郎,见到你不由的又想起当年一起在陆军军官学校的时光。

没想到一转眼你我都满头白发了,仔细想来不免让人唏嘘啊。”

园部和一郎客气道:“岗村君在陆士上学时学习就比我强,如今也已贵为大将。

我一直都自愧不如,常常以你为榜样。

临阵换将犯了兵法大忌,这次我初到此地,心里实在没底,不知岗村君有什么可以教我?”

昔日同窗关系自然不比外人,要不然也不会推荐他。

不过正是因为对他的了解,岗村宁次深知园部小一郎的为人,脾气暴躁很容易意气用事。

如今武汉周边都是敌方军队,蝗军可以用来进攻的部队人员实在有限,特意劝解道。

“我提交的作战计划,军部已完全通过,园部君只需按计划行事即可。

我们第11军兵力有限,一定要勇于机动作战,尽最大可能消灭其有生力量。

绝不能以占领地域为目标,速进速退才是上策。

希望你能够认真体会,多听一听下属意见,凡事不要过分自信才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