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俊平静地的看着麻衣道人,一脸的和善,给足了麻衣道人面子。
昔日,麻衣道人只是一个打工人,昊天上帝的命令他不敢不从。阳俊也是做过打工人的,体谅打工人的难处。
他不介意放下旧时的恩怨,和麻衣道人达成合作,对付儒道。
麻衣道人却很是意外,他看了看临道人:“太古时代,鸿钧道祖曾经追杀过儒道之祖。两位似乎,不用与本座合作吧?”
玄门的强横,麻衣道人还是有所了解的。即便没有圣人,玄门也是洪荒中绝对的霸主,无人能够撼动他们的地位。
当初,众生殿主纠结仙魔两道的大能,和玄门开战,依然讨不得便宜。
临道人解释:“击败儒道自是不难,难的是找到儒道之祖。我玄门若是出手,儒道之祖还敢现身?”
这就是大能的可怕之处了。每一个大能都拥有自己的本命世界,能够隔绝一切的气息。他们将自己藏起来,外人很难推算到他们的所在。
麻衣道人闻言,面露犹豫之色。
“这...以本座之能,实难与儒道之祖抗衡。卷入大神通者间的争斗,我麻衣神教怕是凶多吉少。”
麻衣道人当然不会爽快的答应,难得有一位大神通者找自己合作,不趁机捞取一些好处怎么行。
和对付元凤之子比起来,还是实实在在的好处更为重要。
对麻衣道人的反应,阳俊早有预料。
“不,有些事情,不是道友不想做就能不做的。儒道已经对苍穹神朝出手,道友避而不战当然可以,但是,道友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基业恐怕就要毁于一旦了。只有和本座合作,才是道友唯一的出路。”
阳俊话语掷地有声,如重锤直击麻衣道人心底。
麻衣道人眉头紧皱,深知阳俊所言非虚。他也是太古时期的生灵,见过儒道大能的风采,他认得出和张福德搅和在一起的大能是什么来历。
单单是那位大能,他并不放在眼里。可要是对方的身后有儒道之祖,这一战他必败无疑。
沉默良久,麻衣道人长叹一声:“好吧,天尊说服本座了。本座愿意做天尊的助手,协助天尊逼迫儒道之祖现身。只是,儒道之祖要是自己不现身,天尊又当如何?”
儒道之祖在太古时代吃过一亏,洪荒所有的大神通者都围攻他,无论是仙道还是魔道,都对他除之而后快。
有了这样的遭遇,儒道之祖早就成为了惊弓之鸟。他在外面的棋子死光了,他都未必会现身。
“这有何难。”
阳俊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满脸的胸有成竹。
临道人和麻衣道人都看向阳俊,不明白阳俊究竟哪里来的把握。
“计将安出?”
临道人问道。
“很简单,我们可以走儒道之祖的路,让儒道之祖无路可走。”
阳俊说着,在两人震惊的目光中,在虚空中凝聚出一些文字。这些文字闪耀着奇异光芒,似蕴含天地至理,又似暗藏玄机妙法。阳俊手诀变幻,文字如灵动雀鸟,有序排列组合,竟缓缓构筑成一部全新经卷雏形。
“此乃本座的一些道友搜集整理诸天万界的儒道典籍,编写的《抡语》,此经文蕴含了儒道流传在诸天中的种种理念。”
临道人和麻衣道人看着虚空中的《抡语》,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说什么好。
“既来之,则安之。”
“既然来到了这里,那么就在这里入土为安吧。”
“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听到我来了,今晚你就得死。”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力量不如我的人,在道上就只能被我打废。”
两位大能看着新鲜出炉的《抡语》,嘴角微微抽搐,他们已经找不到语言来形容自己现在的心情了。
原来,儒家大能的经义还能这么解释?
若是这样的《抡语》传播出去,儒道之祖把真正的儒道经义拿出来时,还怎么传道?
这是要从根本上,杜绝儒道的传播啊!
然而,阳俊却恍若未觉,指尖轻点虚空经卷:
“我等可派遣得力弟子,携《抡语》进入洪荒之中。先从世俗国度、偏远灵脉山谷、散修聚集之所开始,伪装为儒道弟子,悄然传播经义。待《抡语》传播开来,我等便到各大水府,雇佣水军,让水军与我等弟子争辩经义分歧,故意扩大声势,吸引儒道潜伏势力关注。”
“若儒道之祖仍不现身平息争端,吾等便推波助澜,使争议愈演愈烈。或扶持一方势力壮大,以《抡语》构建全新儒道流派,与真正的儒道分庭抗礼。”
临道人和麻衣道人闻言,都用惊恐的目光看向阳俊。他们想不到,世界上还有这么歹毒的阻道之法。
幸亏,幸亏他们都没有传播自己的理念或者教义。幸亏,他们和阳俊不是敌人。
按照阳俊的计谋,一旦成功,儒道就会万劫不复。真正的儒道,再难有出头之日。
麻衣道人已经在思考,是不是要赔偿真武宗一些宝物,以消弭旧日的恩怨。
阳俊似未察觉二人目光,神色自若继续道:
“待《抡语》引发轩然大波,不管儒道之祖会不会现身,真正的儒道修士必然按捺不住,他们会挺身而出,维护儒道的尊严。然而,此时真真假假已经分不清了。”
“我等再派出心腹,潜入真正的儒道之中,设法得到儒道高层的信息。只待时机一到,我等便能利用心腹,引出儒道之祖,直捣黄龙,让儒道永无翻身之日。”
麻衣道人深吸口气,抱拳道:“敢问天尊,此《抡语》为何人所写?”
阳俊面色凝重,道:“这位道友名叫真子。”
“真子?”
麻衣道人和临道人一脸茫然,真子其人,他们从未听闻。
阳俊微微眯眼,陷入回忆:“真子道友乃是本座游历诸天时偶遇到的,他一向不慕名利,品行高洁。他于漫长岁月中,访古迹、探秘境、参百家,机缘巧合得儒道珍稀残卷,方才编纂出此书。”
临道人二人闻言,不禁对真子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