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好了,就好比菜做好了,要让大师傅指点一下才能上桌,黄小川早就想好了合适的人选。
他们经济系的一位老教授王德逸,此人才华出众,在特殊年代遭过难,依靠强大的毅力愣是扛过来了,很有些知识分子的风骨,而且学术能力也是很牛的,虽然达不到顶尖的高度,但是在华夏经济学领域也称得上是一块牌子。
只不过这老爷子早年间不知经历过什么,自打恢复工作后就再也不带学生了(研究生),每周就教几堂国际经济学,其余的时间就忙着写书,他只要上课,绝对是座无虚席,而且对面沪旦经济系的学生都会来听他的课。
这老爷子讲课很有意思,他从不照搬书上的内容,而是喜欢结合书上的教学内容引据实例来进行分析,并让学生们自己评判,授课时风趣诙谐,但是奇了怪了,只要下课他就六亲不认,谁也不搭理。
黄小川就喜欢迎难而上,他就盯上这位老爷子了,想请他给自己的论文把把关。
为此他专门等候在教室门口,待老教授下课后,他厚着脸皮跟人家搭讪。
“王教授您好!我想跟您请教几个问题?”
怎料人家直接来了一句:“有问题上课的时候问我,现在是下课时间。”
说完老爷子就走了,把黄小川晾在那儿干瞪眼。
不过黄小川没有打退堂鼓,这点挫折算个屁啊!人家刘皇叔还知道大雪天三顾茅庐呢,一次不行那就两次,两次不行再来三次,我就不信了,别忘了我是属犟牛的。
不过黄小川没有再贸贸然的去找人家,而是只要这老爷子的课,他只要有空他就必到,一堂课不提个七八九十个问题不算完,是你老爷子说有问题上课提的,我完全是依照着你的规矩来的。
这招叫加深印象,想不记住都难,老爷子记没记住不知道,来上老爷子课的人反正都记住黄小川这个讨人嫌的家伙了,他要提问题的时候,完全不管不顾别人是不是也想提问题。
不过有一点大家都比较认可,那就是黄小川提的问题对大家都很有帮助,也有人不服气,质疑黄小川,那就当场引据论证就是,理不辨不明嘛!
这么一来,黄小川竟然成了经济系的名人,连沪旦常来蹭课的一些学生也认识他了,下课后有很多人向他下战书,约时间辩论,因为黄小川的表现让他们认为他是支持全面市场化改革的,也就是说是支持资本主义的。
对此黄小川一点都不怵,只要有人敢给他下战书,他就敢应战,东风吹战鼓擂,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九十年代以来,改革发展到了攻坚阶段,社会步入转型期,各方面的矛盾不断涌现,一些人便怀疑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性质。
完全死搬硬套,没有一点想象力,简单粗暴的认为股市是资本主义、证券是资本主义……
……
黄小川以我国的改革是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事实驳斥了反对者。
连吴铎都不得不佩服黄小川,他原本也是保守派,可是跟黄小川在一起久了就近朱者赤了,而且经过黄小川的分析讲解他对于华夏尝试进行证券股票试点的目的有了根本性的认识,知道了上头的想法之后,吴铎也不得不佩服上头高瞻远瞩的想法。
不只是吴铎一人,整个222宿舍除了郝志都不在的原因,其余都成为了改革的拥护者。
不过黄小川出名后带来一个副作用,那就是222宿舍成了经济系经常探讨辩论的场所,黄小川也没想到会变成这样,这颗苦果他只能捏着鼻子咽了下去。
还要经常给来他们宿舍串门的人准备零食跟饮料,主要是开水供应不上,每人就一个热水瓶自己喝还不够,所以222宿舍出现了个奇葩现象,来串门辩论的有可乐雪碧健力宝喝,222本宿舍的反而只喝自己的水。
其实是222宿舍的人喝汽水都喝腻了,还是大茶缸里的茶水更解渴。
不过这可把蒋必行给乐坏了,黄小川成了他的大客户了,他天天要往222送吃的喝的。
这天大家又聚集到了222宿舍,屁大的宿舍里挤满了人,跟开茶话会一样。
黄小川正在发表大论:“市场化有什么不好?诸位想想?如今票证还没有完全离开我们,但是你们谁还愿意回到继续使用票证的日子?董怀林你乐意吗?陈邵丹你乐意吗?”
被点到名的纷纷摇头表示不愿意,都是活生生的人,有好日子过谁想过苦日子,除非有病!
“我们现在在逐渐摆脱票证,这说明改革的方向是对的,生产力被完全发挥了出来,社会上物质极大丰富,大家的生活肉眼可见的一天天在好起来,我就搞不明白了,怎么就有人还想回头过那种包顿饺子还要攒两个月肉票的日子?”
“哈哈哈.......!”
在场的人都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对于黄小川的形象比喻用笑声表示支持。
这时有人问道:“或者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变成资本主义,但是事态发展万一不可控怎么办?”
这个问题提的还是很尖锐的,前世确实有一段时间黄小川也比较迷茫,但是他还是坚定的认为,以国有资本为主体民营经济为辅的策略是对的,只不过在执行过程中路走歪了,但是目标和信念并未改变。
“这位同学的问题问的很好,这确实可能会发生,但是改革有现成的案例可以借鉴吗?没有是不是?那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错了就再改回来,我相信绝对不会到不可控的程度,要对我们的国家有信心,你以为偌大的国家跟咱们一个小家庭一样?而我们需要做到的就是先富带动后富,或者用我们学到的知识去富裕老百姓,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你们说是不是?”
这时又有人问道:“那如何先富带动后富?怎么样去富裕老百姓?他们的认知达不到怎么办?”
“呵呵!那我简单举个例子吧!”
“假如我开了个大商场,是不是需要雇佣大量的员工?”
222宿舍里的人不知道黄小川想卖什么关子,就静静的听着,偶尔听见有人嗑瓜子的声音。
见没人当捧哏,黄小川只好来个单口相声了:“那肯定需要啊?我总不能又当总经理又当会计又当营业员吧?把我劈十八段也不行啊?是不是?”
“哈哈哈哈!”
“既然要雇佣工人,按照以往的说法就涉及到了剥削,但是咱们这里又提到了先富带动后富这个理论。”
“那这就有本质上的不同了,例如剥削就是不给工人高收入高工资而且还不给工人充足的休息时间,而先富带动后富就要把商场赚到的相当一部分利润分发给劳动者们,也就是说给高工资,还要给充足的休息时间,一天工作八小时,甚至每周都要休息一天。”
“也有人会担心,这样一来企业还能发展吗?那不就像当初的大食堂一样了,吃完大家一起挨饿。”
“那肯定是不一样的,这时候就能体现出我们的用处来了,我们要学会制定科学合理的利润分配方法,首先要留足企业发展的必要资金,而后是企业的运转资金,其余的不管剩多少按照员工数量和服务年限以及岗位发放给所有员工。”
“当然了,这一切我指的是交完利税之后,按章纳税是咱们每个公民的义务。”
“你这个理论跟吃大锅饭没什么区别啊?”这时有人提出了质疑。
“不不不,我还没说完呢!”
“假如目前的社平月工资是两百,但是我依据我自己的企业获得的利润可以让我的员工每个月拿到八百乃至一千元的工资。”
“我不需要我的员工有多么高的认知,我只需要让他们知道,他把企业当作家,那么企业就要保证他们丰衣足食过的好。”
“我的员工能够拿到这么高的工资,那么你说他们会不会珍惜这份工作?这份工作能给他们带来高收入,而我需要的是他们把企业当做他自己家一样,把顾客当成亲人一样,如果他们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我的这家商场会不会受到顾客们的青睐?”
“如果有这么一家商场,他把顾客当亲人,把员工当做家人,给予顾客最好的服务,给予员工最高的工资,哪怕是打扫卫生的阿姨都能拿到一份不菲的薪水,你说他们会不会珍惜企业珍惜顾客珍惜自己的工作?”
“这样的商场你们愿不愿意来?肯定愿意的是吧?你看看蒋学长就愿意。”黄小川指着蒋必行开了个玩笑。
“来客多了自然业绩就好,业绩好了自然利润就高,国家能收到税,企业能良性发展,员工个个生活都有奔头,这就叫先富带动后富。”
“富有不是指把资源跟钱都拢到极少数人手里去,而是要把这些钱回馈到社会中去,都特么的是穷人,没人消费了,特么的富人赚谁的钱去?”
一席话深深的映入了在场所有人的脑海中,尤其是蒋必行,他看着侃侃而谈的黄小川心里有了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