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1章 北宋交子的前世今生(1 / 1)梅菜不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祯的问题其实有些早了,现代的纸币是信用货币,而交子显然不是。

交子的发行,必须保证有一定的保证金。

也就是说,存了多少铜钱,才能发多少交子。

至于说超发滥发交子,那是万万不可取的,北宋后期的财政崩坏,其中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滥发交子导致的。

不过李放觉得现在跟赵祯普及一番这些知识倒也没坏处,让这些古人对金融慎重一点,没什么不好。

“现代的纸币,更多的是一种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赵祯疑惑的重复了一遍,看向李放,“以何物为信?”

李放回望过去:“自然是国家信用了,老百姓相信你这个国家,这才能认可你发的纸币,不然纸就是纸,它本身其实没有任何价值。”

“如此说来,倒也有些道理。”赵祯缓缓点头。

不过片刻,他就羡慕的抬起头来:“怪不得你之前说,你们现代国家取消了农业税。似这般国家岂不是想要多少钱,就能印多少钱,自然用不着收税了。”

说完,赵祯连连感慨,口中不断喃喃道:“怪不得,怪不得现代社会如此强盛。”

在赵祯看来,政府不缺钱,那自然能随心所欲的建设国家了。

“唉!”李放赶忙拍了下桌子,提醒了一下。

“你自己误入歧途就算了,别连累了别人!不懂就别乱说话,回头大唐要是因你这句话出了事,你就赎罪去吧!”

李放看向了李治:“你千万别听他胡说啊,他这都是误国之言!”

“怎么?我说的有哪里不对吗?”赵祯不服气的问道。

“你还别不服气。”李放见他那样子,没好气的问道,“要按你的说法,国家想要多少钱就随便印,那钱早就不值钱了!信用货币,你还是不理解信用这两个字的含义。”

见李放这般生气,赵祯意识到了,自己的思考还是太浅薄了。

赵祯正色一拱手:“请赐教。”

李放直面赵祯问道:“我就拿铁钱来举例子,为何同等重量的铁钱不和铜钱等价?”

“那自然是铁的价值远低于铜了。”赵祯不假思索的回答。

“对啊,铁的价值远低于铜。”李放双手一摊,“可纸做的钱,它的价值就超过铜了?你想象一下,如果市面上的纸币越来越多,会造成什么结果?”

“这......”

赵祯还真想象不出来。

李放也没指望他能回答:“我来告诉你吧,那就是纸币越来越不值钱!就拿我们现代举例子,以前可能三块钱买一瓶可乐,你如果发行十倍的纸币,那物价就会涨到十倍,可你觉得百姓的工资涨幅能跟上吗?”

这个例子很粗糙,毕竟李放也不懂的太多的经济学知识。

但其中蕴藏的道理还算是沾点边的,必须要吓唬住了赵祯,对待经济问题,绝对不能任由他自己拍脑袋决定。

“随着超发货币越来越多,最终就会陷入恶性循环,钱越来越多,可钱也越来越不值钱。之后不停地重复这个循环,直到某一个节点,轰的一声,国家信用破产,乱世再临重新洗牌!”

随着李放口中“轰”的一声喊出来,赵祯的身体不由得抖了一下。

“这,这纸币这么危险的吗?”赵祯强笑了两声。

“我之前说了,这是柄双刃剑,用得好了能富国强民,用不好就容易反噬自身。”李放再次重申了一遍自己的观念。

沉默了片刻,赵祯还是舍不得那个中国历史上最早纸币的名头。

“既然交子这东西能在青史之上留名,应该还是有其作用的。你之前说过,有很多时候,历史都是带有必然性的,这个交子是不是就是我朝发展的过程中,注定会出现的东西?”

李放不会无缘无故提及这个东西,赵祯还是想听听这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双刃剑。

“嗯,你这么说倒也没错。”李放缓缓点头,“你大宋商业如此发达,不仅超出前代,后世朝代也没几个能比得上的,交子这玩意此时出现,也确实算的上一种历史必然。”

见赵祯有些欣喜,李放抬手拦了一下:“你先别高兴的太早,在我说别的之前,我想先了解一下,你还有你们朝廷之前对交子是怎么看的?”

“我之前是怎么看的......”

听李放问起,赵祯不由得开始思考,没过一会儿他站起身来:“你们稍等一下。”

说罢,赵祯脚步匆匆的向外走去。

“来人!来人!给朕调来自朕登基之时,益州路上奏的所有有关交子的奏章!”

刚刚掌权的赵祯,此前朝政全在刘娥手里,他上哪有自己的体会去。

皇帝一声令下,整个皇宫顿时就忙活起来了。

赵祯还在位呢,作为重要的历史资料,臣下的奏章自然不能说是随便扔了,都会妥善保管留档的。

在赵祯的催促下,很快,一大摞奏章就紧急送了过来。

“我之前也只是偶尔听大娘娘与群臣谈及此事,真的深入了解交子,还是要靠你提了这一次,一起来看看吧。”

说着,赵祯就把奏章给李放他们俩分了分。

三人互相交换着看,李放看的还是很痛苦。

满篇的之乎者也,引经据典的,找不到重点。

倒是另外两人看的还算顺利。

不一会儿,一条清晰的线就整理出来了。

一开始的交子,都是私人组织的,交子铺林立,其中鱼龙混杂,一个弄不好发生挤兑,便会波及市场。

还会有不法之徒,在其中浑水摸鱼,趁机搞诈骗。

宋真宗时,当时主政益州的官员张咏为了规范市场,特地进行了一次改革。

他挑选了十六家最有财力的交子铺,并特许他们发行交子,而且互相做保,以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

可这个时候,官府还是没重视起这个新生事物,张咏的出手也只是为了稳定市场,交子还是把持在私人手中。

随着时间的发展,来到了仁宗朝。

在赵祯即位之初,汝州人寇瑊先任三司度支副使,后出知益州,掌管一府之地。

初到益州,寇瑊就注意到了交子的问题。

此时距离张咏那个时候已经过去了不短的时间,这期间最早的十六家交子铺,起起伏伏的,因为经营手段的不同,也开始出现了分化。

有管理好的,自然也有管理不善的。

其中有的交子铺现金储备不足,因此只能按照存款凭证的百分之七八十来提现。

一百贯的存款,最终能提出来八十贯都是幸运的,更有不幸的人,直接遇到了交子铺打包跑路的事。

因此,当时的益州,此类事件越来越多,自然引起了寇瑊的注意。

在仔细考察过后,他认为交子这种东西,平添了人与人之间的纷争,给政府工作带来了不利。

因此寇瑊果断选择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

他直接先斩后奏,强行“劝说”钱商王昌懿等人关闭交子铺,并把存款退还给存款人。

商人面对地方上的封疆大吏,最高长官,哪里有反抗的余地,自然是乖乖听命了事。

尘埃落定之后寇瑊才给朝廷上书:臣到任,诱劝交子户王昌懿等,令收闭交子铺、封印卓、更不书放。直至今年春,方始支还人上钱了当。其余外县有交子户并皆诉纳,将印卓毁弃讫。乞下益州,今后民间更不得似日前置交子铺。

他直接建议朝廷,以后益州民间压根就不能设立交子铺。

若寇瑊能一直治理益州,说不定交子就胎死腹中了。

但很快,由于赵祯刚刚继位,朝中丁谓得势,寇瑊又素来与丁谓亲善,很快便被火速提拔入朝,担任给事中。

益州的事务就落到了新任益州知州薛田的手上。

就在益州交接的这会儿功夫,朝中的丁谓正好失势,被贬崖州,寇瑊也受他牵连徙邓州,降少府监、知金州。

作为后继者,薛田就不用顾忌前任的政策了。

在经过详细调研后,益州知州薛田与益州路转运使张若谷联名上奏,请求朝廷恢复交子。

交子比铁钱实在是太方便了,朝廷能禁得了一时,但禁不了一世。

朝廷继续强制下去,那只会将交子逼入地下,那将更添朝廷的治理成本。

而且他们还在奏章中指出:交子之法久为民便,不可因噎而废食。

当然,两人也明确指出了,他们虽然不赞成直接一刀切的废除交子,但像之前那样任由私人发行交子也不可取。

二人正式向朝廷申请,由官府出面,将交子事务收归官营,由官府直接出面,避免再出现民间交子铺良莠不齐的弊端。

接到二人的奏章后,朝廷又下令,命梓州提刑王继明与二人再商讨一番此事的可行性,最终三人联名上奏,正式敲定了交子的发行事宜。

天圣元年十一月戊午日,也就是公元1024年1月12日,“诏从其请,始置益州交子务”。

官府正式插手交子事务。

官办交子,改进了民间时草台班子的规制。

民办时期,每张交子的面额都不尽相同,需要时现填。

而到了官办交子,交子的流程更为标准化,是官府事先印刷好了一贯到十贯的数字,这就几乎和现代纸币差不多了。

等到三人彻底整理完了这条故事线,天也已经彻底黑了下来。

赵祯从头看了一遍,颇为感慨:“这件事自我登基之初便一波三折,可我却只知一个皮毛,实在是......”

当时还是刘娥监国,这种事哪里轮得到赵祯去处理?

想起以往的事,赵祯此时心底也不禁有了些阴霾。

明明自己才是皇帝,可却丝毫沾不得国家大事,连交子这等日后能名留青史的开创之举,都跟自己没什么关系。

此时他却是忽略了,当时争论这交子的时候,他可还没成年呢。

李放开口打断了赵祯的思绪:“这两个人还行啊,对经济建设倒是有几分见地,他们现在在哪里为官?你要是真打算搞交子的话,这两个人说不定是个好帮手。”

他说的就是益州知州薛田和益州路转运使张若谷,这两个人能意识到交子的重要性,并能制定合理的规划,在古代也算是有见地了。

古人对经济的认识,一直都很简单,像这两个官员这样的人才,朝廷里可不多。

“我想想......”赵祯思考了一番。

“张若谷,我记得是张公提拔的人,现在人应在京中任三司度支、盐铁副使。”

作为当朝宰相张士逊的党羽,赵祯对张若谷还有印象。

不过薛田赵祯就记不得了,宋朝官员本就多如牛毛,赵祯也不能什么人都记得住。

“下去之后,我再行查找吧,你先说你的。”赵祯示意李放继续之前没说完的话题。

他到底想要借交子做什么文章?

李放点头:“你刚才也看了,奏章里面说:交子之法久为民便,这一点就是最大的利。我今天去开店,那些人来回拉铜钱的马车,把路都给压坏了,就这么不便捷,今日都能赚足上万贯,如若换成纸做的交子,那会有多少营收?”

“而且就算不谈生意,官办交子务,也能起到吸纳民间资金的作用,届时交子务里只需要留下大约五成的保证金,剩下的尽可挪去他用。国库不是空虚吗?光这一个办法,就能多出百万贯来供给朝廷腾挪使用。”

其实李放说的还是保守了,现代银行的存款保证金率甚至常年保持在百分之十以下。

也就是说,九成以上的存款几乎都被银行拿去放贷或者投资了。

但剩下的钱,也足以供给日常的提款寻求了。

可古代不同,李放不敢说那么低,五成他都担心万一发生挤兑,存款赔付不出来呢。

尽管他描述的很保守,但赵祯还是心动了。

经过李放的科普,他已经知道了商业的重要性,他大宋本就商业发达远超前代,那就更应该把这个优势发扬光大。

交子,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而吸纳储户资金,更是赵祯意想不到的好处。

可同时,李放之前的警告言犹在耳,万一发生那什么通货膨胀,可就不妙了。

犹豫片刻,赵祯忽然灵光一闪:“对了,你之前说的试点政策,能不能用在这个交子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