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猫婚记终
陆炳高声道:“升陆绎为北镇抚使!”
一众北司官员脸上波澜不惊。少掌柜早就掌了北司,今后整个锦衣卫一定是会被陆炳交给儿子掌管。
如今他升为北镇抚使这是情理之中,名正言顺。
陆炳又道:“升刘守有为北镇抚司千户。”
刘守有是陆家父子的心腹。少掌柜升了他也跟着升,这亦不稀奇。
锦衣卫百户以上职位,一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现在空出了一个副千户的坑,一众百户个个巴望着官帽能落到自己头上。
陆炳再道:“升林十三为北镇抚司副千户。”
众人目瞪口呆。怎么会是他?上回要不是严世蕃拦着,恐怕大掌柜早就把林十三杖死了。
升谁也轮不着他啊!
陆炳故意装出厌恶的表情:“林十三,你不要因升迁而得意忘形。北司这么多百户,比你资历老、能力强、功劳大的多了去了。”
“你能得升迁,完全是因你这人精于攀附。吕公公、黄公公在皇爷面前说了你一堆好话。”
“若按我的意思。你连当个总旗都不够格!”
林十三心领神会,竟发起了牢骚:“陆都督教训的是。属下升了官,不但不应该高兴,反而应该如丧考妣!”
“若今后属下犯了错,陆都督请将我阉了,送我去东厂当档头。”
一众北司官员目瞪口呆:林十三这厮真是后台硬、胆子大啊,敢跟大掌柜磨嘴打牙?
连大掌柜都奈何林十三不得,看来今后轻易不能得罪这小子。见面还是要笑嘻嘻,不能给冷脸。
陆炳冷笑一声:“呵,有个当司礼监掌印的舅舅、当工部侍郎的义兄就是好啊。敢在北司大堂跟我甩片汤话。”
“皇爷发了话,我不能不让你升迁。但你依旧是锦衣卫属下,我可以委派你差事。”
“自即日起,你带着你的从属,由北镇抚司借调到驯象所去,跟常青云养大象去吧!”
陆炳看似是剥夺了林十三办理钦案的权力。
实际上是陆炳看他这一年来北上边关,南行福建,着实辛苦。让他带着从属们去驯象所修养一段时日。
林十三拱手,阴阳怪气的说:“多谢陆都督赏属下这份美差。北镇抚司的副千户养大象,也算一景。”
一众北司官员再次震惊:好家伙,若换旁人跟大掌柜这么说话,大掌柜至少要杖他个残废。
陆绎拿出了北镇抚使的派头。他一拍桌案:“林十三!不要以为皇爷宠信你,你就目中无人!”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等你失宠的那天,当心走路让驴车撞死!”
走路让驴车撞死是锦衣卫内的掌故。
二十年多年前,老掌柜常风刚刚卸任,把锦衣卫交给了陆炳。
北镇抚司有个百户,私通外臣夏言。陆炳初掌卫权,需要杀人立威。
于是陆炳派了南司密裁队的人,用一辆驴车撞死了那百户,还用车轮来回撵了十几遍,把那百户撵得筋骨寸断、面目全非。
自此之后,“走路让驴车撞死”,就成了卫内密裁的暗语。
林十三表面上连陆炳的面子都不给,还能给陆绎面子?
他笑道:“陆镇抚使,我被驴车撞死不要紧,西苑之中的皇家宠物恐失了照料。”
甩完这一堆片儿汤话,林十三心中暗道:完燎,完燎!这场戏演的太过了。等私下拜见大掌柜、少掌柜,又要梆梆多磕十几个响头赔罪了。
头磕多了,脑瓜子会嗡嗡响。
且说林十三回到自己值房,召集三十多名属下。
林十三道:“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我升为了副千户。”
“坏消息是,我和诸位被借调到驯象所养大象。”
林十三出手大方,把底下这群人喂得饱饱的。恐怕林十三说屎是香的,他们都会附和真比芝麻烧饼还香。
一名小旗抱怨道:“大掌柜也太不公平了。十三爷南行明明立了大功,不说委以重任,反而被借调到了驯象所。”
一众从属纷纷附和:“就是就是。”
孙越则一脸无所谓:“驯象所是咱们娘家。那边常千户为人和善,差事也清闲。”
“咱们去驯象所,每日就三件事。喝茶、耍钱,还有哈哈哈,吹牛!”
李高则显得有些兴奋:“如今斗虫季节已经过了。驯象所能斗大象嘛?”
林十三忍俊不禁:“想斗大象?你恐怕得找一根一抱粗、三丈长的探草。”
“还得生一颗象蹄踩不碎的脑袋!”
说完林十三拿出了一个木匣:“弟兄们这番随我南行四个月,着实辛苦。咱们这差事办的虽让陆都督不悦,但皇上很满意。”
“弟兄们跟着我,我绝不亏待你们。这是一百七十五两金子。两位总旗没份儿,其余弟兄每人五两。”
阮鄂给了林十三五百两金子,林十三并未占为己有,而是分出了一百七十多两给属下们。
林十三打开木匣,里面全是五两的小金锞。
一众袍泽个个欢喜:“咱林千户拿弟兄们不当外人,弟兄们可就不客气啦!”
“多谢林千户。”
无论明军还是锦衣卫,都敬称副千户为“千户”。
林十三赫然发现,自己如今也能被敬称为“千户”了。舒服!
袍泽们分了金锞子,个个喜上眉梢。林十三这上司当的,可比当初驯象所的高小旗慷慨多了。
属下们跟林十三办差,回回有金银分,他们能不铁了心为林十三卖命?
别说林十三被罚去驯象所养大象。就算他被罚去恭房掏大粪,属下们也会扛着铁锹死心塌地跟着。
林十三笑道:“好了,今日没什么事。你们各自散了,回家歇一歇。明日随我去驯象所点卯。”
众袍泽走后,值房中只剩下林十三和孙越、李高。
林十三朝着李高笑了笑:“戚继光送进京的四个扬州瘦马,一匣子海狗鞭,还有那封信。你给国子监的张司业捎去了嘛?”
胡宗宪点拨戚继光下注张居正,不得不说老胡的眼光毒辣。
国子监司业只是正六品官。但张居正还有另一层身份:储君裕王的讲经官。
裕王将张居正视为自己的智囊,遇事不决问太岳张居正号。
且裕王府实际上的女主人李妃,对张居正也很看重。
这样的人,未来前程不可限量!
戚继光若攀上他,便等于攀上了裕王府,攀上了未来的皇帝。
最妙的是,无论戚继光还是张居正,对严家父子来说都是小人物。
严家父子才不会关注两个小人物之间的交往。自然不存在报复。
李高笑道:“张司业收下了书信、女人和海狗鞭。还说会给戚继光回信。”
林十三笑道:“还是咱们李公子面子大啊。戚继光若愣头愣脑直接给张司业送礼,张司业一准会拒绝。”
礼送成了,林十三北归前答应胡宗宪的两件事全办成了。也算没辜负胡宗宪的信任。
五日之后,西苑猫婚。这一回嘉靖帝没有亲自参加。
繁琐的仪式已经结束。眉霜和猫婿该同窝了。
内阁首辅、次辅、司礼监掌印和北镇抚司副千户,尴尬的看着猫婿趴在眉霜身上播种。
不及一刻,猫配完了。
吕芳心中五味杂陈,喊了一嗓子:“礼成!严阁老、徐阁老,我已在寒舍备下酒宴。请随我赴宴。”
吕芳其实蛮羡慕那只公猫的。
三人跟着吕芳来到了西苑中的那座小楼里。
严嵩和徐阶、吕芳一番谦让。最终还是年龄最长的严嵩先落座。
林十三则在一旁站着。
吕芳拿出了一坛子女儿红:“这是皇爷赐给两位国柱的御酒。十三,你拆封倒进壶里,给二位国柱斟酒。”
林十三照办,忙着拆封倒酒。
严嵩和徐阶一言不发。
内相宴请首辅、次辅,这里面水深着呢。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以静制动,先看看吕芳怎么说。
吕芳道:“谢家宝树,偶有黄叶。我管着宫中八万内宦。这些人当中,大部分都是忠心皇爷的。也难免有一小撮人私心大过公心。”
“我即便想管也不管不过来。”
“二位阁老宦海沉浮数十载,门生故吏遍及天下。恐怕驭下时也不能面面俱到。”
吕芳这番话蛮有学问。先让严、徐跟他共情。
严嵩颔首:“甚是。”
徐阶附和:“极是。”
吕芳又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为宦也好,为官也罢。底下人难免有欺上瞒下,横行无忌的。”
“他们做的太过,上面的人就要管。若不管,他们岂不成了脱了笼套的野驴?迟早要给主人惹出祸端来的。”
吕芳云山雾罩,严嵩捅破了窗户纸:“鄢懋卿和盐务上那些人,做的的确太过了。”
“我与鄢懋卿深谈过一次。今后盐务上要做到账目清、盐场清、盐仓清、盐引清、税银清。此谓之‘五清’。”
“盐务上若再出了差池,我第一个参鄢懋卿。”
吕芳笑道:“阁老驭下有方。我早该多跟您学。”
林十三给三人斟满了酒。
吕芳道:“请满饮此杯。”
三人一饮而尽。
严嵩又道:“至于阮鄂.是我错看了他。我会给皇上递奏疏,请求治我误用小人之罪。”
说完严嵩看向林十三:“多亏了十三精明强干,在闽不过一个月,便查清了阮鄂的种种罪行。我才能看清阮鄂的真面目。”
徐阶笑道:“林传奉不愧是吕公公调教出来的人,前途无量。”
林十三跟严嵩配合,做起了戏。他“噗通”给严嵩跪下了:“阁老,我查办阮鄂是一心为公,绝不是冲着您老。”
“阮鄂横行不法无所忌惮。他的那些罪行都摆在了明面上。我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恐皇爷会治罪啊。”
严嵩道:“我没有怪罪你的意思,快快请起。”
吕芳道:“严阁老经此一事,想必会用心约束下面的人。您老依旧是群臣典范。”
说这话的时候,吕芳看向了徐阶。
徐阶心领神会:“王本固杀汪直之事,我事先不知情。是王本固好大喜功。”
“好在皇上天恩浩荡,不但没有追究他,反而升了他的官。”
“我已去信给王本固,对他大加申斥。”
吕芳笑道:“好!徐阁老不避家丑,把话挑明。我也跟二位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平倭开海乃是皇爷的既定国策。不管十年、二十年,都一定要完成这件大业。”
“今后底下不管有谁给这条国策使绊子,我吕芳第一个不饶他。我想二位阁老也不会饶破坏国策的人。”
“咱们这些在朝的,得拧成一股绳。把这条国策推行下去。”
“若二位阁老赞同我说的话,请满饮此杯。”
三人举起酒杯,再次一饮而尽。
吕芳又道:“十三年轻莽撞,此番南行既扳倒了严阁老的人,又得罪了徐阁老的人。”
“十三,还不快敬酒赔罪?”
林十三跪地,双手举着酒杯:“二位阁老。十三错了!只要二位阁老一句话,十三愿刎颈谢罪。”
严嵩道:“不要这么说。办好皇差是你的本职,何错之有?”
徐阶颔首:“是啊。捐银之事,乃是江南诸大族自愿。你没有错。”
吕芳在一旁笑道:“十三,二位阁老大人大量,不跟你一般见识,你还不快连饮三杯谢他们宽宏?”
林十三不含糊,跪在地上一连喝了三杯酒。
严嵩道:“好,好。地上凉,快起来吧别跪着了。”
林十三起身。继续给三位巨佬斟酒布菜。
吕芳突然掏出了一封奏疏:“倭人所长乃是火器。抗倭,我明军需要大量火器。”
“浙直总督胡宗宪和新任福建巡抚谭纶联名上了一道奏疏。请求大批购买佛郎机火器。”
“此事内阁得鼎力支持。”
严嵩颔首:“奏疏可否给我们,我们带回去跟部院大臣们议一议,斟酌一番。”
吕芳双手将奏疏呈上。
这场和头宴罢,从夏天持续到冬天的猫婚风波告一段落。
嘉靖帝借猫婚敲打了严党、徐党两家,从他们身上狠狠割了两块肉。
但东南的倭患却是愈演愈烈。
林十三被借调到了驯象所,可算能够过几天安逸日子。
南洋,满剌伽海峡。一场海上暴风雨倾泻而下。
一支庞大的佛朗机商船队,正在两艘盖伦船的保护下劈波斩浪,向东而行
《猫婚记终明日开启新卷《夷鱼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