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5章 地震将至(1 / 1)契丹水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5章 地震将至

太阳落山前,陈舟带着来福抵达阳坡平台,检查一圈下的套子。

太长时间未维护,受风雨影响,许多绳套都已错位移位,或被弄松了活结,除了几根羊毛,他一无所获。

在山坡上来回翻看套子时,陈舟注意到地上的羊蹄印相较前段时间稀疏了许多,尤其是强壮的大公羊留下的蹄印,只剩五六只。

算算日子,如今已是3月29日,距离雨季结束只剩半个多月,料想这群羊又要往岛内迁徙了。

陈舟估计山羊群迁徙的终点应该与果树山谷旁的那片河岸草原相距不远。

按理说,河岸草原有旱季不枯竭的水源,有大片平坦牧场,还有各类瓜果,比沿海处的生活条件好得多,羊群一直在岛内外迁徙是反常的行为。

陈舟猜测羊群大概率是为了到海边盐碱地摄取更充分的盐分,或是追随最鲜嫩的植物茎叶才来回奔走的。

岛上没有以羊为主要目标的大型掠食者,美好的仿佛世外桃源。

只要不受伤,不长病,每一头羊都能活到七八年,直到牙齿磨损严重无法进食才会死去。

如此优渥的条件,在头羊的带领下,它们自然是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了。

……

“要是它们真迁徙到岛内河谷平原就好了,我去收集作物的时候可以顺便在那里建造一个围栏,把它们圈养起来。

沿海地区地势不平,高低落差太大,而且受旱季影响较大,不适合发展畜牧业。”

“不过河谷平原距离窑洞太远,喂盐挤奶,拨种公羊,照顾羊羔都不方便。

为了避免这群羊得病,让它们一直待在大平原上承受日晒雨淋也不行,还得给它们建个简单的棚圈……”

北方养羊养牛的家庭多,陈舟对养殖业很是了解。

按现代农村个人养殖户的标准衡量自己的条件,他越想越头疼,觉得自己不会分身术的情况下是绝不可能同时照顾河谷平原内的羊群和窑洞周围的田地的。

不说尚未完工的窑洞内墙、烧炭窑、制陶炉、輮木炉和外墙,单把建设棚圈和围栏拎出来也是个大工程。

与发展科技,提高生产力和武器装备相比,畜牧业的重要性显然要低一个档次。

细想想,陈舟觉得在窑洞下的树林里圈养个五六头母羊,隔一年换一头种公足够他用了。

下的小羊羔如果是母羊就留着,公羊羔阉了,只养一年,满一周岁就杀了吃肉,这样奶和肉兼顾。

羊群的数量要严格控制,圈养母羊年纪大了,产奶量下降杀了吃肉。

野外山羊群规模太过庞大,也要杀一些。

在生态系统脆弱的岛屿上,没有诸如狼和猞猁一类消费者,羊群只会无限膨胀,直到摧毁整个岛屿的草本植被。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他只能稍微委屈一下自己,充当这个消费者,多吃几顿羊肉以弥补食物链的缺失了。

……

带着满心失望回家休息。

3月30日开始,陈舟正式开始建造临时庇护所。

庇护所距离窑洞大约500米左右,搬运工具比较方便,但在开始建设之前,陈舟还要把所有建材搬上来。

其中便包括沙滩上那一堆切好的木板石砖。

这又是个折磨人的大工程。

为了方便搬运,在前往沙滩之前,陈舟腾出了两天时间把他未完成的那个实木车轮给凿刻好了。

随后他又用了两天时间给车轮制造并安装了车轴和车斗。

独轮车车斗的容量大概与六个木桶相等,如果装土或是沙子,往高堆一堆,容量还能更多一些,就是会让车轮的损耗加剧。

车轮未完工时恰逢陈舟生病,几乎在窑洞里放了一个月,表面基本上晾干了,内部倒还有些湿气,分量不轻。

厚重蠢笨的实木轮子和钉在一起的车斗使整辆独轮车显得极为丑陋,好像小孩子手工课上做出来的玩具。

未裹金属的木轮装载石砖在遍布砂石的山地上行走时总会嵌入一堆石块。

石块脱落后便在木轮表面留下了一堆凹下去的小眼,这种小眼若是再遇到石头还会被开拓的更深。

木材受侧方压力较大时抵抗力较强,但对这种小面积高压强的小石子基本没什么抵抗力。

久而久之,小眼就会破坏木轮的结构,使其更易损坏。

除小石子外,陈舟还发现实木一体制造的木车轮使用久了会变形。

刚制造好时,整个车轮不说是完美的圆形,总体也规规整整,上下左右直径误差不到4毫米。

用了几天,车轮肉眼可见的变成了椭圆形,推动起来极为费力,要不是再凿刻一个车轮太费力,陈舟早就把它淘汰掉了。

……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遍通。

每天辛辛苦苦往山上推车,途中还要拣地上的小石子,砍断树根开路,期间遇到的糟心事不计其数。

吸取教训,对于车轮的制造,陈舟也有了新理解。

他觉得用原木一次成型的车轮除了对技术要求较低外基本没有优点。

这种车轮沉重,结构强度差,不耐用,别说在山路上使用,就是给它一条柏油路也坚持不了多久。

吃一堑长一智。

下一次制造车轮时如果輮木技术仍不成熟,陈舟打算切出一大片木块,然后在木块上画出两个同心圆,再将同心圆周围的木料全都去除,掏出同心圆木环。

这个木环将被分割成八或十六个木块,再插上辐条后重新组装。

分体设计利于分散压力,如果其中有任意一个部位损坏,也方便更换维修,使用寿命起码能延长一倍。

除分体设计外,陈舟还打算用“超时空切割机”切割铅板,搞出几根铅条,镶嵌在车轮表面,增加它的耐磨损能力,进一步提升车轮的强度。

当然,这些想法暂时还没时间实现。

搬运完木板石砖后,陈舟还得将石砖木板的表面稍加打磨,弄得粗糙些才能应用到新庇护所的建设中。

面对地震倒计时,他又回到了从船上往下搬运物资的状态,每天忙得团团转。

……

4月5日,他拆掉了营地中的旧帐篷,取走防水布,在一旁建造了一间小窝棚,把帐篷内用于铺地的那些木箱妥善储存了起来。

5日下午,他在林地边缘挑选了一棵合适的树木,将其砍倒,剥掉了树皮。其实如果有选择的话,使用晾干的桅杆当房梁远比林中砍伐的新鲜木材合适——潮湿的木材即使涂上漆,也会在内部缓慢腐烂。

但营地中剩下的桅杆基本没有长度达到七米的。

往庇护所中间打一根承重柱再用两根桅杆拼接倒是可以做到一梁贯通。

然而距离地震只剩13天,弄承重柱又要浪费一天时间,已经耽误不得。

很多时候,明知道怎样做最好却不能那样做,也是陈舟的无奈。

……

4月6日,在三棵树两旁搭起脚手架,用绳子拴住剥掉皮的主梁,拉吊到树杈间架好,陈舟开始往房梁上铺设木棍。

铺完木棍,他拎起木桶去林中挖取了许多苔藓,填补了木板间的缝隙,再往木板上铺旧防水布和水泥袋子黏合成的巨型防水布。

按照计划,他只铺设了三分之二的木棍,剩下三分之一打算留待日后修建成阳光房。

4月7日上午,陈舟完成了庇护所屋顶的建设,开始搭建庇护所内的炉灶和烟囱。

屋顶上有为烟囱预留的开口。

和了些白泥,用打磨过的石砖混合石块砌起炉灶和烟囱。

烟囱约有两米高,顶部砌有防水盖,下雨天也不影响炉灶使用。

砌好炉灶后,在炉膛内生起火烤干白泥,顺便用罐头小锅煮了点肉汤。

草草吃过晚饭,将油灯挂在房梁下,陈舟在庇护所内部两侧钉上框架,随后按框架的高度砸下木桩子,再往木桩子顶部铺修理整齐的地板。

明日还要早起工作,他没敢熬夜,待室外漆黑一片,便吹熄油灯,躺在炉灶旁,伴着余烬的温暖酣然睡去。

4月8日,继续铺地板的同时,陈舟烧开一铁壶热水,烫软了鱼鳔胶,填补了屋内木地板的缝隙。

返回窑洞时,他给水泥柱浇了最后一次水。

等这次水干,水泥柱的养护工作就彻底完成了,往后只要不遭遇地震或火药爆炸这样的强力冲击,基本能保证稳固。

紧张地工作了一整天,铺设完整个庇护所内的地板后,他又从上往下钉入钉子,将地板和底部的支撑柱固定在一起。

4月9日,陈舟锯出一块块尺寸不一的木板,钉在庇护所前门和后端。

木板缝隙用鱼鳔胶填充黏合,封闭严实后,他又在上面安装了门框,前门,在后墙上安装了两扇玻璃窗。

至此,庇护所才有了家的感觉。

紧接着,更加繁忙的搬运工作开始了。

最先迁入临时庇护所的是小灰灰和龙猫,提子外出狩猎了,陈舟一时找不到它。

随即,火绳枪、十字钢弩及工具,食物储备和各类重要物资也被转移到了临时庇护所中。

庇护所远不如窑洞宽阔,放入许多木箱后堆的满满当当,剩下的空间摆放一张床都很勉强。

易燃物太多,为避免炉灶中的火星溅出造成火灾,陈舟又在炉灶外围砌了一道矮墙防火,并铺设了一层石砖。

……

4月10日清早,陈舟返回窑洞逮住提子,把它关进木箱中转移到了新庇护所,又推走了接近报废的独轮车。

搬家后,整个窑洞内只剩一些大件家具,紧要的物资全都被转移了。

没敢将提子直接放出木箱,知道它已经认准窑洞是自己家,陈舟担心它地震时跑回窑洞被石头砸死,决定先关它八天。

反正提子早就蹲过牢,对这种箱内生活早有经验,不会产生应激反应。

10日下午,

陈舟给田中稻谷和麦子除了一遍草,然后砍伐了十几棵树木,削尖根部砸进平台面对田地那一侧土地内,提前预防地震造成滑坡掩盖田地。

至此,应对地震的所有工作全部完成,陈舟正式搬离窑洞,暂时进入临时庇护所居住。

……

4月11日一早,陈舟从庇护所内醒来。

睁开眼的第一秒,他转过头看了看床旁边高高摞起的木箱,坐起来推了推最顶端放置银质餐具的长盒,确定它摆放的很稳固,这才穿衣服。

昨晚上床脱衣睡觉时,一个大木杯突然从木箱顶端倒了下来,差点击中他的脑袋,导致他现在对木箱顶部的物体充满防备心,生怕什么时候挨了“闷棍”倒头就睡。

空间狭小,穿衣服的动作幅度不能太大。

光脚踩在地板上,用木棍翻了翻掩盖在炉灶内炭火上的一层湿土,见土下木炭保有火种,陈舟掰了几块细枝子放在上面,弯下腰用嘴鼓风。

灰烟顺着烟囱飘出,在细雨蒙蒙的天空中溶解。

狭小的木屋内,温度伴着火光一起成长。

木柴燃烧的声响中,铁壶内的肉粥散发出香味儿。

卧在门口休息的来福往里挪了挪,端坐在地,眼巴巴地看着大铁壶,又扭头看看陈舟,意思再明显不过——想吃。

这几日工作太繁忙,来福的伙食质量直线下降,从有汤有肉每日两餐的幸福生活变成了一天一张硬面饼。

由奢入俭难,面饼干巴巴的没有半滴油水,一点都不香,搞得来福每天都剩饭,好不容易嗅到熟悉的气味儿,馋得它直流口水。

肉香味儿吸引来的不止来福,还有更馋的小灰灰。

它喵喵叫着撒娇,从木箱小窝中爬了出来,凑到了灶台旁,胸脯的软毛被热浪拂动,像麦浪一样摇摆。

享受着温暖的环境和食物的香气,小灰灰蹭了蹭来福,跟家中地位第二的大哥套着近乎。

不想来福满心都是铁壶中的肉粥,不像往日一般好脾气,不耐烦地哼唧了一声,用大爪子扒拉着小灰灰。

来福的爪子又重又硬,令猫讨厌,逼得小灰灰让出了靠前位置,跳到了床上。

将竞争对手赶走后,挪动屁股,来福又往前一步,伸出舌头盯着陈舟,嘴边垂着一条晶莹的水晶线,滴到了地上。

一大一小两个馋鬼争风吃醋,关在木箱内的提子也喵喵叫着,挠着箱体,申请暂时出狱。

小木屋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明天开始双更到12月结束。

感谢:水手volunteer、书友尾号5200、道尽途穷、aramus、莲非莲、理想有如太阳、西红柿21、难忘却更难回头、秋水泛、老六啊、流浪到非洲、白日妄想狂、厭萳襬的月票,感谢各位支持!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