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周年奖励的丰厚程度实在太过离谱。
拆开最后几件奖励,陈舟带着土著们清点了一下所有物资的数量。
除去h型钢、工字钢、方钢圆钢、钢筋、螺栓铆钉、筛沙网及各种水泥这些建材外,奖励中还有两台中大型机床。
其中一台是苏联仿瑞士的子弹冲压车削钻孔机床。
另一台则是简陋的,用铁轨钢自制的简易拉床,用于加工步枪膛线。
这些东西算是奖励中的重头戏,但要说能救命的东西,还得是几小盒药物——
药物集中放在一个塑料箱内,其中大部分为急救类特效药。
比如用于治疗急性心绞痛的硝酸甘油控释口颊片,用于快速消肿的云南白药气雾剂,用于紧急止血的云南白药粉,还有两小瓶速效救心丸。
其次是皮肤和外伤用药,比如红霉素软膏、硝酸咪康唑、跌打丸、活血膏。
最后才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抗流感病毒,消炎的感冒特效药,包括黄连素、奥司他韦、布洛芬。
药物的数量远远比不上建材,每种药只有三盒,若是病情反复,只够吃两个疗程,而且还有保质期的限制。
但对陈舟来说,这些在现代司空见惯的药物每一样都弥足珍贵。
发达的现代医学产物,到了这落后的17世纪,可以说每一样拿出来都是堪比仙丹的神药。
尤其是抗生素一类,对付本时代的大多数疾病,都能展现出立竿见影的效果。
……
至于其它奖励,虽然也算得上不错,与建材机床和药物相比,却又算不上什么了。
染色玻璃、西红柿和胡萝卜种子,手表,这些都是锦上添的东西。
尤其是胡萝卜种子,陈舟觉得还不如换成姜或者土豆,胡萝卜那种特殊的甜味,他不是很能接受。
不过考虑到胡萝卜含有大量维生素a,能治疗夜盲症,他还是打算再开垦一块地,大批量种植。
……
收到前所未有的巨量奖励无疑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
但在狂欢之前,陈舟还得联同土著尽快将怕潮的物品尽快搬到干燥安全的地方。
原本他还打算在30日中午带领土著们举办一次庄严的祭祀,晚上再搞点节目,组织一场盛大的宴会。
一看到这堆积如山的奖励,不用说,所有安排都泡汤了。
他顶多只能在干完今天工作后送给土著们几件礼物,至于祭祀和宴会,都得为搬运物资让路。
……
在正式开工之前,陈舟根据本次奖励的范围重新钩勒了一片区域。
他不知道此次奖励的范围扩张是单次变化还是永久变化,想着搬运完物资后最好还是继续切割建材,便多了些时间在沙滩上留下新线条。
待物资搬运完,他会让土著在内外两圈分别垒砌两座木石墙。
到下次奖励时,无论按外圈切割还是沿内圈切割都能制造一批木板石砖——
毕竟是累死不少脑细胞才换来的使用许可,只要条件允许,他绝不会浪费任何一次利用超时空切割的机会。
……
在所有物资中,药物和机床的重要性明显排在第一位。
但机床的体积过大,无法装进锻造室,就连搬运起来都有些吃力,陈舟只能就地建造一个大型防雨棚,先把机床妥善保管起来。
建材之中,表面无漆的方钢圆钢和钢筋也需要放置在干燥的地方。
水泥虽然装在厚实的塑料袋内,短时间无需担心进水,却也不能把塑料包装看的太值得信任,迟早也要搬走。
就连上了漆的工字钢和h型钢,也得在半个月内搬运到其它地方。
不然一旦下次神秘奖励发放时切割范围恢复原状,把好好的成品建材都给切开,陈舟肠子都得悔青喽。
……
自从来到岛上,开始新生活,土著们从星期六星期日或是陈舟那里所接受的教育,一直都围绕着科学,贴合现实规律的主题展开。
比如植物的生长规律,牲畜繁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包括一些基础的自然气象知识。
原部落中的老祭司,遇到一些弄不明白的事,总会将天神搬出来,编造一个合理的解释。
但这里的课程,几乎从未提到过任何有关“神”的事情。
只有星期六讲完课,心情好,尚有表达欲的时候,才偶尔会给他们讲一些新奇的神话故事。
这些神话故事是陈舟讲给星期六和星期日的。
故事中的神与部落中的神差异甚大。
那些神有鲜明的性格,会为了保护百姓射掉天上的太阳,被大海淹死后会变成小鸟衔石填海,会因愤怒撞倒支撑天的柱子……
与部落信奉的原始神不同,这些神更像是有血有肉的具备伟力的人。
他们不会因自己一时的愤怒和悲伤去惩罚自己的信徒,也不会更改食物的产量,让捕鱼者空手而归。
事实上他们并不需要信徒,也不需要供奉,甚至不需要找一个祭司为他们传话。
这里的神在某种角度与凡人紧密相连,却又与凡人割裂开,仿佛生活在另一个世界。
听过星期六讲述的神话故事,每一名土著都能深切地感知到。
虽然都叫神,但这里的神从根本上就与他们的神不同。
而且这里的神并不会干涉凡人的生活。
神的悲伤、神的愤怒、神的欣喜都是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与他们没有多少关系。
他们只需要将神的事迹当故事听,甚至无需思考那些神是否真实存在过。
就连祭祀仪式中被跪拜的神,也仿佛始终笼罩在一片神秘的雾色中,与他们的生活不产生交集。
……
可以说,岛上的“新教育”,基本就是一种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无神论教育。
祭拜更像是节日的一种仪式,而不是出于信仰和崇拜的活动。
但凡事都有例外。
在这种“无神论”的氛围中,却存在许多土著们想不通的事。
比如一声巨响后就能夺走人性命的武器、比如审讯室内发出像太阳一般光线的神秘物体、比如那些规规整整,造型奇特的金属制品……
当然,最令土著感到震撼,甚至畏惧的,还数沙滩上的切割区域和每隔15天就突然出现的神秘奖励。
陈舟编撰的教材可以解释很多问题。
但有关超时空切割和神秘奖励怎样送抵沙滩这事,他既解释不了,也不打算解释。
……
于是土著们就会看到,每隔15天就被整齐切割开的木材和石块——
无论是多么坚硬的石块或是金属,都会被切成分外光滑的两截。
还有凭空出现在沙滩上的物品——
关在铁笼内的只有“首领”认识的巨兽;
庞大的异常平整的巨型金属箱子;
以及今日凭空出现在沙滩上,撑毁了木石墙的各种奇怪物品;
他们甚至还听说,祭祀时首领穿的那身漆黑盔甲,也是“从天而降”,毫无征兆地出现在沙滩上的。
如果说没有神,或者神高居天界,不愿意与人交流的话。
那这些东西,到底是从何而来的呢?
它们为什么会专盯着这个岛屿呢?
任何一个土著,都会不由自主地思索这个问题。
……
和虚无缥缈的神之往事相比,亲眼目睹神迹显然更令人震撼,更能证明神的存在。
而15天一次,稳定出现的神迹,只能说明一点——
首领哪怕不是神,也是神的亲儿子。
……
担心乱说话遭到惩治,土著们从来不敢在明面上讨论这个问题。
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还未入睡的他们才会偷偷议论这事。
其实在他们心中,首领的来历和身份并不难猜,毕竟许多线索都摆在明面上。
比如说首领待人和善,相貌非凡,身材高大不似凡人,掌握着一门非常庞杂完整的语言和与之配套的文字,懂得许多他们听都没听说过的知识。
在星期六和星期日获救之前,首领似乎一直独自生活在岛屿上。
自从他来到之后,岛上传说中能喷吐黑烟,吞噬一切的怪物就不见了。
而且沙滩上还会定期出现“神”送给首领的礼物。
综上所述,真相已经不言自明——
首领定是来自天界的“神明”,或者传说中半人半神的生物。
既然有“上面”的背景,首领自然具备不同于凡人的体质和眼光,可以不断接收来自天界的礼物。
他们甚至有个更加大胆的想法——
“首领带他们祭拜的神,可能就是首领的父亲。
不然怎么解释神话中有那么多神,首领唯独祭拜这一个呢?”
……
当然,这些猜测只是土著们私下里的共识,他们可不敢堂而皇之地说出来。
因此在看到铺满小半个沙滩的建材时,这些看似老实憨厚的家伙,也只敢在心里默默念叨几句诸如“首领又得到天界支援了”一类的话。
实际上还是该干嘛干嘛,老老实实听从命令,搬运物资。
“神迹”嘛,见得多了也就没那么稀奇了。
毕竟首领疑似天神本神,这一切都是非常合理的。
……
为了保护“年事已高”的机床,陈舟不惜取来这段时间辛苦锻造的长钉,亲自上阵,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木石结构遮雨棚。
好在是9月末,雨季已是强弩之末,降水不再那样频繁。
趁着30日是个难得的多云天气,没有雨水侵袭,整夜未睡的陈舟和同样没休息好的土著们强打起精神,从早到晚,忙碌了整整一天。
……
为了加快运输速度,所有的板车,包括没有轮子,用麻绳拖拽的破门板都被拉到了沙滩旁边供所有人使用。
光秃秃的近海林地,那些阻碍运输的壕沟也被填平了一部分,为建材的搬运让路。
……
在工作过程中,看着被堆放在地面上,反射着日光的大批钢材,陈舟不禁开始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它们。
首先,将建材全部搬运到山上,继续修建他的窑洞肯定是最差的选择。
当初之所以选择那个背阴的地方,就是为了避免被土著发现,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现在都跟土著大部落、乃至西班牙人撕破脸皮了,哪能再像乌龟一样缩起来?
陈舟觉得,这些建材最佳的用武之地,显然是建造工业建筑,比如高炉、比如化学提炼厂——
爆炸器材简易生产法里面的许多设备可都需要用混凝土制造。
原本陈舟想用白泥加上砖石垒砌,但那必然会使生产出来的火药质量下降,如今有了充足的水泥,肯定要以生产设备优先。
而且大型加工厂本身就是优秀的防御工事。
面对17世纪的火炮,工厂的钢筋混凝土外墙足以发挥保护效用。
……
但令陈舟苦恼的是,他空有这许多材料,却没有对应的技术。
他大学学的是机械专业,又不是建筑专业,对工程的了解仅限于贴吧里土木老哥口中的“打灰”和“提桶跑路”,还有初中去父母干活的工地上,短暂的所见所闻。
而这些知识,是不足以支撑他建造一间工厂的。
钢筋混凝土建筑与乡下砖混的自建房不同,从最早的设计阶段就需要工程师的参与。
就算他建造的建筑较矮,对地质条件没什么严格要求,至少也得准备出合格的骨料,也就是碎石粒和中粗砂。
等到正式开工的时候,挖掘地基坑,绑钢筋、连套筒、上支模、浇筑立柱、后期养护、拆支模……
这些流程说起来只需动动嘴皮子,真干起来,他根本不明白具体要怎么做。
而他这个来自21世纪的现代人都弄不明白的事,那些土著就更搞不清楚了。
要是壮着胆子胡搞一通,不仅浪费材料,还有可能弄个豆腐渣工程出来。
……
“这么多建材都送了,怎么没给我整几本土木老哥必读手册呀!”
挠了挠头,陈舟长叹了一口气。
要是实在没有指导的话,他就只能使用老方法,用实验一次次验证思路,然后总结经验教训付诸实践了。
反正他不打算搭建高层建筑。
一两层的钢筋混凝土楼乃至砖混楼,用这些水泥建造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大不了地基挖深一点,工作进度慢一点,把活干的细致一点。
就算造不成现代建筑那样,水泥的质量摆在这里,总不至于真盖成危楼,突然坍塌。(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