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5章 支走皇上(1 / 1)一二32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5章 支走皇上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贾蓉和其余人一起跪下行礼。

贾蓉身后看着的人,更加惶恐了。

贾蓉这厮只要讲规矩起来,那多半是没好事情。

别说是大臣们,就连皇上也心绪不宁,感觉紫禁城里有一个鬼魂在徘徊。

“来人!”皇上大声喊道。

贾蓉面色不变,其余大臣都胆颤心惊的。

皇上喊道:“快去点些蜡烛放在地上!多点一些!照的亮亮的!!!”

贾蓉和其余人都低着头,但能明显感觉到皇上是在怕黑。

大家都在保持沉默。贾蓉不说话,安静的站着。

其余人都在等他说话,但又不敢多问。

黑云压城城欲摧!

屋子里的气氛压抑极了!

皇上自己也快受不了了。

轰!

咔嚓!

一道雷霆震响了夜空,照亮了早晨七点半的金銮殿。

皇上坐在宝座上,吓得脸色苍白,甚至是不敢继续之前的计划了。

今天不适合造反,也不适合说大事。

哗哗哗!

夏日的雨水,急促的落在了地上。

吹打在了紫禁城上班的各个侍卫和大臣脑袋上。

朝臣们很快跑到屋檐下避雨,侍卫们却要继续站岗,哪里都不能跑。

贾蓉继续保持沉默。

这么大的雨声,说话也听不清楚。

沉默,十几分钟的沉默过后,天空终于明亮了起来。

贾蓉这个时候才拱手说道:“皇上!臣有事启奏!”

皇上松了口气,“讲!”

贾蓉突然忘记自己要讲什么了。

沉默了十几秒钟后,贾蓉才想起来是什么事情。

主要是刚才发呆了二十几分钟,无聊到了忘记自己过来干什么了。

“启禀皇上!如今江南之地屡屡贡献远超前几年的赋税,四处皆是一片歌舞升平,国泰民安之景象。”

“如今江南之地自前些年接驾后,已经过了二十多年。”

“江南总督上书,臣看过奏折,也觉得很有必要。”

皇上高兴说:“哦?快将奏折呈上,朕好好看看!”

贾蓉迅速跪下,顿时把皇上又给吓坏了。

旁边左右丞相也压力极大,担心这贾蓉是不是要甩锅过来。

左右丞相互看了一眼,都没有收到过江南总督的奏折。

完蛋了!

我命休矣!

贾蓉定是要诬陷我!

“皇上恕罪!”贾蓉小声说:“臣忘记在哪里看过奏折了,看完忘记放在了哪里,找不到了。”

左右丞相松了口气,别甩锅就行。

皇上这才意识到是随便找的借口,于是说道:“无妨,朕也记得看过这个奏折,说是下江南之事,不过也忘记具体内容了,皇兄说说具体事情。”

贾蓉站起来说道:“是。”

其余人顿时就看明白了,这是两个人演戏呢。谁等下不同意,谁就要倒霉了。

要是皇上没开口说是下江南的事情,大家还会觉得贾蓉是指鹿为马。

但是看皇上那模样,多半是皇帝自己想逃跑了。

此时距离亲王郡王死一大片的事情没几天,那刺客万军之中杀了一大片精兵猛将和皇室贵胄,直接把满朝文武都给打怕了。

硬闯紫禁城的事情又不是没发生过,大家都觉得就算是来十万人马,也挡不住那绝世猛人。

贾蓉很快说起了下江南的好处。

“皇上登基不久,如今京城之地太平无忧,所忧着不过江南。”

这话把皇上说的很不好意思。

其余大臣也更加肯定皇帝是打算逃跑了。

“下江南有诸多好处。”

“一来巡视地方,选拔能官,考察地方治理情况,不至于被地方官员瞒报蒙蔽。”

“二来视察水利工程,发现各种河道河堤安全隐患,整治贪官污吏。”

“三来也可以根据地方百姓情况,酌情减免一些赋税。”

“四来是看看各地给的贡品都是怎么制作而成,这样今后好坏也能知道。”

“五是寻访人才,找些能臣武将,也视察前线作战的将士和船炮情况。”

皇上非常高兴,下江南还有一个贾蓉没说的好处,就是寻访江南美女!

“皇兄所言甚是,只是朕若是去了江南之后,这朝廷事情怎么处理?”

贾蓉回答说:“由左右丞相和内阁大学士们处理就好。”

右丞相迅速走出来,“臣愿意为皇上分忧!”

几个大学士也跟着说:“臣也愿意为皇上分忧!”

太师不同意,直接反对说:“皇上的安危关乎着江山社稷,怎么能随意离开皇宫?!下江南之事必定劳民伤财,臣觉得不妥!”

左丞相直接说:“太师说的不对,皇上身边有精兵猛将保护,更有忠孝王护驾,若是这都不妥,那在皇宫就好了吗?”

太师这话说不出来了,毕竟最不安全的就是皇宫了。

贾蓉这个时候说:“京城之地事务繁多,这些年来又素来不太平,臣虽然不负责国家大事,但请命留下来,若是出了事情臣自当进宫引领百官守护京城,若是无事的话,臣也在家中炼丹制药,为皇上祈福!”

皇上是很希望贾蓉陪着的,但是也清楚必须要有一个放心的人留下来坐镇京城。

“辛苦皇兄了,朕不在时,诸多事情都交给左右丞相办理,京营等兵营指挥权,皆由忠孝王看管,若有急事,可先斩后奏!”

贾蓉很快拱手道:“臣遵旨!若无凶险之事,臣不离家半步!”

皇上笑着说:“不可,皇兄也到处走走,替朕分忧,这段时间各地送的贡品就都赏给皇兄了!”

其余人见皇上下定决心要逃跑了,于是也没办法反对,就任由他胡闹了。

皇上也不是立刻就要下江南,首先是要准备龙舟,其次是道路两边的水利工程都要再修修,准备好迎驾的招待所。

皇上出行最少要三千核心人员跟着,再加上地方派的护卫和拉船的农夫,最少也要一两万人。

这些事情一个月做不完,等做完后差不多就是八月九月容易发洪水的时候了,到时候行船也有些风险。

古人都是烟三月下扬州,皇上这明显也不是避暑去的,谁家专门找凉快时候去南方避暑?

皇上不是立刻去江南,贾蓉帮他接生了几个孩子后,又得了两个儿子的皇上很快就抛下老婆孩子,去江南玩了。

贾蓉已经给皇上找好了建设新首都的好地方,又给皇上安排了一些无聊时可以做的事情。

期间贾蓉也娶了林黛玉、史湘云、贾探春,算是把贾家的年轻小姐们基本上都收了。

此时已经是八月份了,不知不觉这一年又过去了大半,贾蓉也带着人搬进了修好了的忠孝王府。

在骑马带着一车车美女进入忠孝王府后,贾蓉大笑道:“哈哈哈!终于可以清闲下来了!!”

不用上朝,不用伺候皇上,也不用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可以每天开开心心的玩耍。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