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王爷
两个西洋女人走后,贾蓉回屋看到其余人都还在。
林黛玉迅速过来,脸上满是好奇。
“蓉哥哥,我考考你,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掉下来?”
贾蓉嘲笑说:“和你说了你也不懂,你要先有祖冲之那种本事,再来解答这个问题。”
林黛玉笑着说:“我可不敢自比先贤,且耐心等等,我就不信蓉哥哥能忍着不说。”
贾蓉确实是能忍着不说,因为这种解释起来太麻烦。
贾探春在贾蓉进来坐下后,就走过来询问自己的担忧。
“姐夫,你刚才故意用那种狂妄的语气和那两个异邦女子说话,是否有损国威?”
贾蓉笑道:“异邦多是一些夜郎自大之徒,总以为他们那些小地方和我们可以平起平坐。”
“我不教训一下他们,他们就觉得我们软弱可欺,这些人都是一群蛮子,最喜欢武力抢夺和霸占别人的东西,祖先都是一群海盗强盗,所以我若是以礼待之,她们只会觉得我们低她一等。”
林黛玉点了点头,“怪不得刚才蓉哥哥看起来像是故意给她们难堪的,原来是这样。”
王熙凤笑道:“我说怎么有女人出去抛头露面,定是出身不好,果然老爷一说我就明白了,这些强盗蛮子后代,就是一点规矩都没有。”
贾蓉只是为了嘲笑别人而已,根本不需要理解。
这帮人帮忙说话,反而让贾蓉觉得不开心,不快乐,仿佛是一幅自由的画作非要被强加什么赞美歌颂的解释一样。
贾蓉仔细想了想,发现是自己先解释的……
不对,是探春非要把自己往好了想的,害自己自由的画笔被顺带着多描了一笔,落了下乘。
“不说这个了,我带迎春出去逛街,今天要去蜀王和辽王那里看看丧事准备的如何,再去街上买点东西,你们有要买的吗?”
贾元春说道:“我没有要买的,给贾本贾术买些文具吧。”
“哦,差点忘记了。”贾蓉想起来一个事情,“我让手下木匠做过一些铅笔,后来忙起来也没有过问这个事情,等下我过去拿些铅笔回来,以后让小孩子练习铅笔字就行了。”
贾元春见过贾蓉的铅笔字,直接说:“那些不适合……”
话说到一半,贾元春就又有些难受了,怕得罪了贾蓉。
贾蓉直接说:“你别在我开心的时候烦我就行,别的时候无所谓,我知道你的担心。”
贾元春松了口气,露出感激的微笑。
其余人也意识到贾蓉只是任性一些,不想高兴的时候被人管着,而不是讨厌贾元春这个原配妻子。
贾蓉对贾元春的好,在林黛玉等人看来是优点。
“你担心的是将来孩子们学了这种铅笔字没有用途,不如毛笔字那么有用。”
“这倒是不必担心,毛笔字是观赏用的,铅笔字才是干活用的,学点实用的本事比多时间练书法好得多。”
“工作无贵贱。”贾蓉认真说:“有个当王爷的爹,就算是当木匠泥瓦匠,也比那些当官的寒门子弟好上几十倍。”
见贾蓉这么说,贾元春自然没办法强求。
贾本贾术将来继承的只有荣国府一脉,当官又那么危险,当个木匠小官也好。
有贾政那种例子,还有贾蓉这种爹,再加上工部现在就是贾家的势力,贾家众人对工匠的事情没有那么反感。
一般的豪门家庭要是出一个对木匠铁匠和算数有兴趣的孩子,那简直是天塌了。
而在贾蓉家里,虽然也不是那么支持,但是至少不会反对。
大部分发明家都是来自工匠家庭,社会氛围对科技的进步极为重要。
贾蓉为首的贾家占据了六部里的工部,并且势力极为庞大,完全就是贾蓉一人说的算。
不是贾蓉的人也能在工部混出头,但是这种人百分百都会投靠贾蓉。
贾蓉肯资助那些搞发明的人,肯扶持那些寒门子弟和泥腿子匠人,又带领工部做大做强。
最富有的自然是搞建筑的那批人,其次是冶铁造火药火器的那一批,然后是石匠木匠。
金银铜匠和传统做家具首饰的一批人,反而生意少了,没有那么多消费者了。
不过好在贾蓉也给了这些人生意,让他们仿制手表钟表等舶来品。
工部的人不参与朝堂事情,但是在贾蓉的干预下已经蓬勃发展了五六年。
如果算上秦业投靠贾蓉开始,那就是近十年了。
社会的宽松氛围和朝廷对技术进步的需求,以及翻新建筑带来的工作量,让爆破和建筑行业发展了起来,但是并没有庞大的消费市场。
贾蓉带着贾迎春出门几分钟后,就从安静的王府大街向北没多久,就看到了一条萧索的街道。
在离开了紫禁城和四周的王府范围后,脚下的地面凹凸不平,贾蓉搂着贾迎春忍受着颠簸的震动。
此时还是寒冬,街上不少衣衫单薄的穷人在干燥的太阳下躺着。
两边的建筑有些破败,不少地方都是一片废墟,一眼看去只有杂草和积雪。
贾迎春和贾蓉坐在一辆黄包车上,贾迎春的脸蛋被围巾一圈圈的包裹住,但依旧是有些冷。
“老爷,这里怎么那么空?”
贾蓉躺在车上,微笑说:“拆迁了,为了防止刺客靠近,皇宫附近一些地方都拆了,把人安排到了别处。”
“不过等明年开始就要继续修建各种房屋商铺了,以后这里会多许多二三层的铺子,到处都是卖吃的玩的东西,到时候我带你过来玩。”
贾迎春看着外面一片荒凉如农村荒野的地方,高兴的点头,“好!”
贾蓉又说道:“我已经让夏家的人培育各种常见的树苗了,以后在京城附近多种些树,免得看起来荒凉的,煞了风景。”
贾迎春露出微笑,光顾着听贾蓉说话了,也没有再看那些荒凉地方。
很快车子到了宁荣二府后面的街道。
车子很快停在了街口的位置。
跑了很久的车夫放下车子,弯着腰说道:“老爷,前面人多过不去了,可要喊喊让他们让路?”“不必。”贾蓉笑了笑,带着贾迎春下车。
两人没有带多余的仆从出来,贾蓉不需要。
街口有不少都是贾家的人,看到贾蓉过来后迅速就出来维持秩序。
很快街道上的人就少了很多,一些站得远远的看着贾蓉和贾迎春。
贾蓉对着有些不好意思的贾迎春笑道:“你知道这里是哪里吗?”
贾迎春摇了摇头。
贾蓉笑道:“你不经常出来,可能不知道这里就是宁荣二府后面那条街,前面是咱们家的两个医院,西边宁荣院,东边芙蓉院。”
“来这里看病的都是达官贵人,所以这里要热闹很多,房子都加盖到了四五层。”
“看病的人多了,铺子也多,我带你去看看,把探春黛玉她们要的东西都买上。”
贾迎春还是第一次来到这里,平时除了从前门去荣府宁府,或者是去道观祈福之外,基本上没有机会出门。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这条街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即使是过完年了,两百多米的长街依旧挂着大红灯笼,就连来往的路人身上也穿着体面的绸缎袄子。
更有不少看起来是小厮和嬷嬷的人进出商铺购买东西,像是为那些大家小姐购买东西的下人。
贾迎春跟着贾蓉在各个铺子里进进出出,这里的人都认识贾蓉。
贾迎春不知不觉也买了不少小玩意儿,发现很多东西的价格都很便宜。
有些平常二三两买的东西,往往价值二百到五百钱左右。
而一些吃的零食,往往折损到了五分之一。
看的越多,迎春越是沉默,发现自己和姐妹们被坑了不少,而坑她们的还都是自认为是亲信的丫鬟和好姐妹。
贾蓉让人把买到的各种东西送回去,又买了许多妻妾孩子们要的礼物。
最后陪着迎春闲逛时,贾蓉来到一个卖文具的铺子。
“有没有棋子棋盒?”
贾蓉刚问完,掌柜迅速出来笑道:“有的,知道王爷平时喜欢下棋,特意让人寻了两盒棋子,还有一个棋台。”
贾蓉直接说:“棋台棋盘就算了,棋子拿来看看。”
“好嘞!王爷这边看!”掌柜很快进去,没多久就拿出来两个盒子。
迎春走过来观看,发现是两个做工精巧的木盒。
掌柜打开棋盒,“王爷您看这两盒棋子,都是用翡翠做的,您看看这黑翡翠白翡翠,瞧着就高兴!”
贾蓉拿起一枚黑棋子看了看,“一盒肯定不轻,单个就没有什么感觉了,没有和田玉做的吗?”
掌柜尴尬道:“没有,那种好东西有价无市。”
单个不稀罕,问题是做黑白两套棋子就麻烦了。
贾蓉随意说:“行吧,这盒棋子多少钱?”
掌柜露出亲切的微笑,“哪敢要王爷的钱,这是小的孝敬王爷的”
贾蓉笑着说:“别来这套,该多少就多少,你做生意也不容易,让你赚点就是,这里租金也不便宜,我懂。”
掌柜听到后,很快小心的说:“这两盒棋子是小的了大价钱收的,就是为了孝敬王爷的,哪里敢赚王爷钱。”
贾蓉笑道:“做生意哪有不赚钱的,我还有事情,该多少就多少,不然我就不要了。”
贾蓉说着,伸手拿起了一盒棋子递给了贾迎春。
其实也没多重,贾迎春顺利接住了。
掌柜看贾蓉是送给女人的,这就笑着说:“既然王爷这么说了,那小的就卖您个最低价,您看三千两怎么样?”
掌柜很小心的说了一个数字,这个价格确实是高了很多很多,但比例没问题。
谁都知道忠孝王府不差钱,出手大方极了。
贾蓉笑道:“没问题,你在店里等下,我今天买了不少东西,等回去后就让人把钱给你送来。”
掌柜激动道:“多谢王爷!”
贾迎春此时小心说:“会不会太贵重了?”
贾蓉笑道:“是给你的生日礼物,贵一点才显得我心意,而且你们一年十多万两销,三千两不算什么。”
贾迎春听到是生日礼物,又见贾蓉都拿起东西往外走了,也只好跟了上去。
掌柜在送走贾蓉和贾迎春后,果断给了自己一巴掌。
“我怎么没喊五千两呢?!我这嘴!人家王爷家富可敌国,该打!”
掌柜的一想自己亏了两千两后,肉疼的快要哭了。
贾蓉很快带着贾迎春回家,等让迎春自己进门后,贾蓉给了车夫一两银子赏钱。
贾蓉说道:“去叫上兄弟们,把那个卖我棋子的黑心老板抓去大牢,注意不要动粗,别损坏了店里的东西,出去时候记得好好关门,别弄坏了财物,我明天回去军营结账,还是老规矩。”
车夫很快高兴的跑去军营喊人了。
贾蓉很快转身进府。
出去一趟了两百多两银子给女人们买礼物,虽然了不少钱,但是心情反而更好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