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摄政王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京城这里到了二月快走的时候,才稍微有了一些春意。
贾蓉站在金銮殿下面,位于群臣之首,宗室最头领的位置。
金銮殿上的主角不算是贾蓉,在皇帝宝座后面设置了一个卷帘,皇后此时坐在帘子后面听政。
她不能像是贾蓉那样直接坐在龙椅上,群臣宁愿接受贾蓉这个有着宗室王爷头衔的男人坐在龙椅上,也不愿意接受皇后这个女人坐在那里。
皇后必须要保持礼仪,拿出皇后的样子。
不管私底下如何,此时皇后都要保持端庄威严。
“皇叔,皇上已经请了皇叔主持朝政,本宫并非皇上所托,于理不合。”
刚上朝,皇后就用威严且清晰的声音直接对话贾蓉。
皇帝的宝座位于台阶之上的位置,和站在地面的贾蓉之间只算倾斜的直线距离也有十几米。
即使金銮殿结构特殊,对声音有略微的加持效果,但是想在这种距离内说清楚事情,也要一定的谈吐修养才可以。
说话像是蚊子一样的女人,不适合坐在这里。
王熙凤就讨厌那些说话扭捏的人,更喜欢那种说话清楚明白的人。
而在皇家里,太子妃的培养和教育也是重中之重。
皇上当了近十年的太子,太子妃也从小接受培养,如今虽然不讨皇上喜欢,但是基本功都在。
贾蓉倒是没发现对方的这个优点,这个女人对贾蓉来说就是一个玩物。
皇后见贾蓉不说话,主动邀请说:“还请皇叔上座,本宫和皇上虽是夫妻,但此番皇叔才是皇上嘱托之人,本宫若贸然参政,于理不合,皇上知道后必定会责怪。”
皇后想的只是让自己喜欢的男人上来坐下,坐在自己眼前。
贾蓉说:“既然皇后娘娘在,自然不需要臣站在上面。”
皇后坚持道:“此番并非是本宫应该出来的时候,只是皇叔为了避嫌才请本宫出来代表皇上,但皇上委托皇叔摄政,本宫并非贤人,对国家政事同样不懂,恐遭小人蒙蔽,乱了国家大事。”
“还请皇叔上来坐下,如若不然,本宫回去宫中等皇上归来就是,国家大事,岂容妇人干涉?”
众臣见皇后同样不想干预国事,而贾蓉也是差不多的性格。
最要命的是皇上自己也不想处理国家大事情,逃跑去江南那里不肯回来。
不等群臣说话,贾蓉喊道:“干脆迁都算了,我们去江南找皇上,有什么事情到了江南再说。”
贾蓉也想去江南玩玩了,而且确实是不想处理这些麻烦事情。
光是那些工匠和自家的事情,就已经让贾蓉心烦了。
贾蓉懒得和朝廷一帮奸臣玩心眼子。
这都是狗皇帝的事情,凭什么让我做?
看到没担当的贾蓉要破罐子破摔,很多家业都在京城的朝廷勋贵和大臣们迅速反对了起来。
“请忠孝王上座!”
“请忠孝王摄政!”
几个宗室老人首先支持贾蓉。
真要迁都了,这些比贾家人口庞大百倍的宗室勋贵就倒了血霉了。
如今宗室对皇帝的意见已经很大了,主要是因为贾蓉的关系日子好歹能过下去,不至于反叛。
但是经过皇上不作为,多次捶打之后,大家已经真的考虑换皇帝的事情了。
迁都可以,再造个紫禁城都可以,但皇上偏偏跑去了江南要迁都,还重新招揽了一大群人组建了小朝廷。
这种背叛基本盘的事情已经严重损害了宗室和北方军事集团的利益,不是贾蓉在这里压着,真要搞事情了。
目前的情况非常危险,贾蓉若是也跑去江南,那基本上就要开启南北大战的局面了。
左右丞相看情况实在是危险,也对着贾蓉鞠躬。
“请忠孝王摄政!”
“请忠孝王摄政!”
王子腾看几个实权将相都表态了,于是也跟着喊道:“请忠孝王摄政!”
后面的百官也都跟着表态。
“请忠孝王摄政!”
贾政此时也硬着头皮,跟着喊了一句。
然而……
贾蓉属于那种别人让做什么,他就不做什么的性格。
不让他做,他反倒是非要做做看了!
而且他心情好不好,只要是感觉不想站着就会上去坐下。
但一群人非要表态让他坐下,这就激发了这逆子的逆反心理。
贾蓉一脸不屑的昂起头,“就不坐。”
就不坐……
群臣顿时就尴尬住了。
本以为贾蓉会推辞几回,大家劝几次,他推几次,这样几次之后就上去坐下了。
可没想到,人家是真的就不想趟浑水。
贾蓉看空气安静下来了,原本高傲不屑的表情很快变得愤怒了起来。
“你们这帮奸臣庸臣!我好不容易拼死拼活争下来的好名声,你们想毁了我吗?!”
宗正赶忙说道:“不敢,只是眼下只有忠孝王有资格担当此任,况且这是皇上的旨意,我等并非是不忠不孝之人,乃是听从皇上的旨意安排才是!”
皇后娘娘喊道:“皇叔息怒,我们都知道皇叔乃是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之人,绝无强迫皇叔之意。”
贾蓉不耐烦的说:“有事情快点说吧,解决完了我回家。”
左相迅速说:“好,如今皇上迟迟不回,这几天发生了诸多大事情,首先是镇西王发来急报,说藏南出了祸事,如今镇西王正带兵抵御天竺贼寇入侵。”
贾蓉皱起眉头,“南方怎么天天打仗?不会都是假的吧?”
肯定是假的啊!
大家都不是傻子,前阵子刚喊镇西王过来主持大局,结果镇西王的地盘就被入侵了,人家天竺人翻山越岭打他?
况且就算是被入侵了,这种事情也是地方官和边军的事情,轮得到他一个王爷去带兵打仗,想要造反吗?
众人都安静的时候,皇后说道:“皇叔,奏折都在桌上,这几天皇叔在家不愿进宫,各地的急报都堆积在了一起。”
贾蓉听到后,直接走了上去。
这次没有人劝他,是他自己上去的。
众人看贾蓉肯上去了,终于松了口气。
贾蓉坐在龙椅上看着眼前的奏折,“这多少个奏折?”
旁边太监回答说:“一共三百五十五封奏折,其中九封都是加急,又有十封九边边军大将的奏折,均是请皇上亲启,皇上让人送来让忠孝王决断。”
贾蓉骂道:“我处理完这些,天都亮了!太师太傅他们还没把皇上带回来吗?!”
礼部尚书回答说:“几位大人应该还未到江南。”
贾蓉随手拿起一封加急奏折看着。
随后咻的一下甩到下面群臣头上。
“皇上今年要亲自监督杭州科举,并且答应给江南每县各多百个童生秀才名额,你们看怎么办吧。”
左右丞相没去检那奏折,两人和内阁大学士都看过这个奏折,全都是反对意见的。
大学士直接喊道:“此乃乱国之策!本来北方士子就比江南少很多,皇上若是再大肆取用南方士人,到时候北方士人必定有怨言,国将不国!”
大理寺卿也在看过奏折之后震惊于这傻逼皇帝的操作。
国子监祭酒站出来恼怒道:“皇上此举甚是糊涂!臣拼死反对此策!!断不可任他胡乱!!”
此时皇上不在,忠孝王又是一个没规矩的人,大家着急起来也都对皇上不客气了起来。
“这对北方士子实在是不公!皇上这是要寒了北方人的心啊!!”
“北方人在北方拼命的抵御敌人,而南方人在南方享受南方的风光与读书的乐趣,皇上这次又要偏袒南方人,让我们这些北方人怎么活?!”
朝廷里也有不少南方人,就连贾蓉也算是南方人。
但是这个时候南方人反而更不能说话,一旦说话就会被愤怒的北方人当成是出头鸟对待。
贾蓉也没有说话,把腰间碍事的长刀拔了出来。
很快,朝堂上就安静了下来,吵架和骂人的人也都安静了下来。
贾蓉把长刀放在一边,换了个姿势坐的舒服一些。
刚坐好就看其余人不说话了,于是贾蓉开始说话。
“皇上安排就让皇上继续吧,北方士子也不用寒心,今年南北分榜,秀才还是和往年一样,等乡试殿试的时候,南北各一半。”
“反正往年也都是南方士子多一些,若是南北分榜再合榜的话,就算是多一万个秀才,也不影响举人进士的名额,反而当大官的北方人会多很多。”
“南方金榜提名者会少一些,北方多一些,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不会因为多一些泥沙就被掩埋了。”
“此事就此安排,可还有意见?”
众人见贾蓉这么安排,虽然贾蓉的安排有些儿戏,但是对比皇上那种胡闹来说,已经客观公正了几百倍了。
对南方人可以接受,对北方人也算是好事情。
南方得了更多的秀才童生名额,北方人多了举人进士名额,算是双赢。贾蓉很快处理第二个奏折。
“镇西王带兵打仗去了,按理来说这算是谋反,但皇上多半是知道他不容易,我也不想为难这位王爷。”
贾蓉拿笔写回执,随意说:“给他五百万军费,限他三年内拿下天竺部分土地,送来天竺美女、珠宝、香料等贡品,不然就问罪!算是戴罪立功吧。”
宗室大将军们松了口气,贾蓉放过了不肯过来的镇西王,算是对宗室成员的安抚,比只会杀和抄家的皇上温柔太多了。
贾蓉又随意抽出第三个加急奏折。
“辽王世子请封辽王,虽然这孙子父亲死了后跑得快,连老母都不管不顾,不忠不孝。”
贾蓉一边写回复,一边随意说:“准其继承王位,子承父业乃是应该的事情,但不忠不孝也不能不管,罚他一年俸禄资助,且不得从民间索取,劳民伤财,不然知道后拿他问罪!”
“本王会派人护送辽王妃回去,由辽王妃监督这孙子。”
“蜀王妃也送回去休养,准蜀王世子继承王位。”
这种处置没有问题,已经非常宽宏大量了。
贾蓉又抽出第四个加急奏折。
“九边巡查使传来密信,北方常见军中之人购买米粮,又与附近异族通商。”
贾蓉写着回信,“此乃大逆不道之举,九边军将只能吃朝廷俸禄,胆敢经商者一律以心怀不轨律之!”
“倘若军中有钱有权,必生反叛之心,如今皇上不在,若不用重罚,必出祸端。”
“传旨下去,边贸之地会从今年举人进士中任命,各个边府亦可推荐廉洁公正,熟悉边贸之人担当,必须要是汉人,且不得是军中之人,军中俸禄由朝廷发放,谁敢私自拥军,就算是王爷也要抓进京处理!”
“以前不论,令各地督查严防此类事情再出,命九边督察使着重处理此事,入夏后进京复命,视情况决定各将军去留。”
众人都没说什么,如今北方确实是有些不稳,贾蓉能让北方平静下来,大家自然听他的。
皇后坐在后面,看着贾蓉一件件地处理事情,眼神里都是痴情的光彩,恨不得他就是皇上,而自己是他的皇后。
贾蓉又说道:“在辽沈等地开设庄园种植粮食,解决边军用粮问题,鼓励各县年过三十无家流民过去开荒,若是今年各地出现灾民,也可迁徙过去开垦农田。”
“所开垦之土地皆为有功之田,拓荒一亩,可留一分永世继承,其余归公,且三年内不收税。”
贾蓉想了想又说道:“今年南方多收了文人士子,北方也不能亏着。”
“我出资建立一百所希望小学,命人传授算学、木匠、工匠之术,凡年满八岁孩童皆可免费入学,学的一技之长,将来养家糊口。”
“以军中子弟和官宦子弟为主,正常的还是去私塾学堂学习圣人之道,这种养家糊口之术为的旁门庶子多些本事,说不得将来王朝衰弱时,还要依靠这些人出来匡扶社稷。”
贾蓉只是闲着没事想搞希望小学,而且主要是这个念头,并不是想做什么事情。
就像是名人名言一样,他觉得搞一百个希望小学很有趣,至于具体的事情其实没想过。
不管本意如何,至少贾蓉很快完成了繁重的工作,大差不差的处理好了各种事情。
鼓励建设学校,发展工业,对商业船贸进行扶持,对军队和官僚进行管控,并且愿意在殿试的时候过来给那些三年一次的考生机会,不让他们继续耽误下去。
皇上跑去江南之后,科举的事情也被耽误了下来,如今皇上看样子是在南方直接殿试了,北方士子和一些跑到京城的人这就差点要造反了。
为了不放走这些进士之才,贾蓉这个摄政王自然要出面走程序帮他们完成考试流程。
然而贾蓉的耐心极其有限,很快就厌烦了日复一日的工作,又选择了闭门不出。
好在文武百官都还算是给力,帮忙接下了这个国富民强的摊子。
实际上没有皇帝,这个朝廷也能继续下去。
百姓的赋税并不沉重,土地也没有兼并那么严重,再加上没有外敌入侵和庞大的军费压力,朝廷也没有一家独大的阉党清流。
就在大家都觉得皇上回不回来都无所谓的时候,在贾蓉享福的贾蓉被紧急召进宫,而且还是在半夜两点多!
“到底什么事情?”
贾蓉皱起眉头询问带路的宫女。
宫女并不知道什么事情,“不知道,皇后娘娘看起来很着急。”
贾蓉眉头一挑,难道是欠草了?
至于这么着急吗?大半夜喊我过去……
胡思乱想的贾蓉很快到了贾蓉去年让人修建的国务大楼。
刚进去就发现几个宗室将军和左右丞相,还有王子腾等重量级官员都在这里。
“王爷!”
贾蓉走进来后发现身后几个宫女把门关上了,而且皇后坐在一个屏风搭建的帘门后面。
“皇叔,皇上出事了!”
贾蓉听到后好奇道:“出了什么事情?还是不肯回来?”
皇后娘娘着急说:“要是那样就好了!皇上在江南玩遍了女人,又喜新厌旧总是换着玩,结果手下人将一个抄家灭族的罪臣之女送了过去,那女子刚烈,直接咬断了皇上下面,如今那刺客自杀了,皇上也危在旦夕!”
贾蓉迅速说:“我去江南看看!”
“不可!”皇后此时极力拖延说:“如今蒙西地方出现了草原部落入侵,皇叔若是去了,京城还有谁能坐镇?”
“不必多言,我即刻前去救驾!”
贾蓉觉得皇上这人还算是不错的,换了皇帝自己只会更累,再说相关手术经验自己也给太上皇做过,并不是难事。
皇上只有我能打!!
贾蓉火速骑马前往江南,饭都顾不得吃了。
可惜等累死好几匹马到了江南之后,发现皇上已经凉了……
贾蓉看着年轻的皇上尸体,气哭了。
“皇上啊!皇上啊!!!臣救驾来迟!皇上你走的那么突然啊啊!!!”
江南百官和陪伴皇上的京官们此时也都慌了。
完蛋,这下子真的是群龙无首了。
很快有大官劝说道:“忠孝王,如今京城凶险,您回去之后只怕要遭不测,不如留下来处理皇上后事,这朝廷也不可一日无君。”
贾蓉听到后,恼怒道:“来人!把这个混蛋给我砍了!算了,我自己砍!”
贾蓉抽出腰间的佩刀,直接捅向劝自己图谋不轨的大臣脖子。
“狗官去死!”
其余人见贾蓉杀人,也不敢说什么了。
贾蓉很快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杀了一个人后很快就平静下来了。
虽然皇上就躺在旁边棺材里,但是贾蓉已经不那么伤心了。
贾蓉一手拿着刀,直接坐在胖官员的肚子上,安静而沉闷。
“皇上既然要打倭岛,那就不能半途而废。”
“传令下去,半年内打下倭岛京都,手刃贼首者可封国公,全军皆有赏赐!朝廷会继续支援火药火器,帮忙打造大船。”
“各地军将继续完成使命,不必担心朝廷事情。”
“我将护送皇上灵柩回京,召集诸王进京议事。”
贾蓉很快带着死在女人身上的皇上尸体回去京城,来的时候四五天就跑到了,回去的时候因为带着棺材和庞大队伍,坐船一个半月才到京城。
此时已经快要热天了,贾蓉几乎每年到了热天都要闭关。
而且三四月份,正是皇上王爷郡王国公等人最危险的月份。
贾蓉刚回皇宫准备交差,皇后和大臣们就不断传来坏消息。
“蜀王境内山民造反,蜀王忙着镇压无法前来,发来公文说请忠孝王做主。”
“周王前阵子得了失心疯,见人就笑,流口水,周王妃请忠孝王做主,周王必定支持。”
“镇西王传信说前线战况焦灼,无法回来,一切由忠孝王做主。”
“广南王还在征讨南越之国无法前来,回信说让忠孝王和周王做主。”
“天山王年事已高,世子最近进山打猎未归,不能前来。”
“西疆王境内有匪徒作乱无法前来,云南王在家守孝无法前来。”
“辽王被狗咬到了腿,无法前来,称朝廷之事由忠孝王做主即可。”
贾蓉听到后骂道:“一群废物!没一个顶用的!既然周王不肯来,那去把周王世子抓来,就他和皇上关系最近,正好年龄也合适,把他抓来当皇上!”
周王在中原之地,周王世子听到消息后很快高兴的过来当皇上了。
半路被刺客炸死了!!
等消息传递到周王和朝堂后,贾蓉和周王都震惊不已!
周王等朝廷宗室这下是真的怕了。
这一次死的不光是周王世子,还有周王一系的几百人全都被炸死了!
虽然是晚上,但是恐怖程度远盛以往!
所有宗室都觉得这是血脉的诅咒,是有一个被皇家害死的鬼魂在索命!
其余还想当皇上的世子们这次是不敢了,真的不敢了。
就连宗室和朝廷大臣们,也觉得皇家无道,上天要灭种这一家人。
贾蓉很快亲自过去调查,但是没调查出来,他又不是真的神探。
等朝廷公认的神探贾蓉回去后,负责检查线索的火药匠师们都松了口气。
这事情是贾蓉手下的手下的手下做的。
不是贾蓉想当皇上,贾蓉更加没有杀死周王世子的打算,但是贾蓉的手下擅自行动,很快冒充刺客搞死了敢来皇上的周王世子和随从。
要说这个时代除了贾蓉之外谁最精通爆炸和爆破工艺的话,肯定是贾蓉手下那些开山裂石和实验火枪火炮的工匠们了。
这帮人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集团,一旦有人要取代贾蓉的位置,这帮人就会咬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