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1章 要不这个组长你来当(1 / 1)角儿18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1章 要不这个组长你来当

“不至于。”利组长笑呵呵的说:“你刘华的实力是可以的,多学习就行了,不必逞一时之勇,三天时间太短了,要不你再学几天。”

“您先考核吧。”刘华笑着说:“我也想知道自己达到什么水平了,不得不说,飞机航电确实非常深奥,比一般的半导体要复杂不少。”

利组长看刘华很坚定,于是开始提问,从最粗浅的开始问起,刘华那是对答如流。

看难不住刘华,利组长开始往深处问,刘华依然是脱口而出,可把围观的人给吓着了。

他们从事航电设计也有将近十年时间了,可以说是行家里手了,但是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最起码也要思考一下。

刘华回答这些问题,就好像别人在问他一二后面是什么数字一样,好像想都不用想,直接就下意识都说出来,最重要的是,说的还都是对的。

问到这里,利组长心里已经有数了,最起码,刘华是能够胜任航电这份工作的。

他没有停住,而是继续往下问,他倒要看看,刘华究竟能承担多大份量的重担,因为他们现在需要的,并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航电设计人员,而是能挑得起大梁,担得起攻坚任务的高手。

于是利组长干脆把现在工作当中遇到的一些比较普通的难点拿出来,刘华果然有点停顿了,但是略微思索以后,还是给出了解决办法,至少算是解决的方向。

围观的人群中,立马有人欢呼起来,因为刘华解决的这个难题,就是他遇到的难题,这位只是稍微思考一下,就感觉有很大的希望,于是就情不自禁的开始欢呼。

“有办法了就赶紧去解决,你在这儿欢呼有什么用?”利组长皱着眉头说:“咱们继续吧。”

刘华点头表示同意,于是利组长继续往下问,连续问了四五个问题,刘华经过思索以后,都能给出方向和答案,而且都得到了相关人士认可。

利组长相当满意,这样的人正是他们小组的需要的,领导还是有识人之明的,知道什么人适合这份工作。

利组长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整个航电系统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不正好打刘华手背儿上,刘华知道整个两千年以前所有的航电知识,所以航电发展的方向自然一清二楚。

当刘华用了三十多分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对于未来航电的发展趋势做了个总结,最后加了一句:“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具体怎么发展,还得靠大家共同努力。”

利组长点点头:“说的非常好,非常详细。我认为您说的非常有道理,这不仅仅是一家之言。”

围观的人开始鼓掌,利组长思考了片刻以后说道:“要不这个组长你来当吧,你比我更适合这个位置。”

刘华赶紧摇头拒绝:“这不合适啊,我没有管理能力,而且也不了解咱们组里的实际工作情况,我怎么能当这个组长呢?现在应该正是关键时期,这很容易把工作给搞乱套。”

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不是他们不喜欢刘华来当这个组长,而是跟利组长合作这么多年了,比较顺手,贸然换一个人,怕合作不顺利。当天晚上,全组人凑钱在食堂给刘华摆了个接风宴,魔都不愧是大魔都啊,那大对虾,大黄鱼,看的刘华都直流口水,他在bj这些年,可没吃过这些好东西。

因为在市面上没怎么见过,他也不敢兑换,就是怕解释不清楚,今天总算是大饱口福了。

在南方喝酒跟北方喝酒就不一样,没有这么狂野,上好绍兴黄,温热之后,醇香透鼻。

当晚大家共谋一醉,第二天,利组长给刘华详细的解释他们整个组的工作进度。

刘华足足了十多天时间,了解完他们过往七年多的工作,利组长这才给他分配了一下任务。

刘华思考了一天以后,跟利组长告别:“我得先回京城去,这项工作约莫三个月,我能给你一份初步的设计,到时候我再过来,跟你们汇报一下。”

刘华又坐着飞机回京城了,这次他喝了一杯茅台,为自己庆祝一下。

回京之后,刘华回到学校,李教授已经在搭建基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的超级计算机。

“刘工,你到底跑哪儿去了?”李教授埋怨道:“我这工作刚开始千头万绪,没你帮忙,真的不好往下走啊。”

“出去之前不跟你说了吗?去一趟魔都出差。”刘华笑着说:“而且这超级计算机我都没有搭建过,完全没有经验,你指望我可不行啊。”

“我真不明白领导为什么要派你去魔都出差?”李教授摇摇头:“咱们现在工作多紧、多重啊,哪有功夫让你兼顾其他工作?”

“领导要从全局来考虑。”刘华笑了笑:“在你心里,超级计算机是最重要的工作,但是在领导看来,还有其他工作也是刻不容缓的,他们只能调集有限的资源,那可不就捉襟见肘呗,咱们苦一点儿就苦一点儿吧,再说了,咱们也十年没有研究了,正好有机会大展拳脚,工作不怕多,最怕的是没有工作可做。”

“是啊,憋了十年了。”李教授感慨的说:“要不然我也不会这么着急,咱们国家现在急需超级计算机,原来的超级计算机已经跟不上科研的发展了。”

李教授指着刘华说:“你我是全国唯一具有搭载超级计算机经验的工程师,我们要是不能尽快的搭载出新的超级计算机,我就是罪人。”

刘华笑了笑:“你这个指控我有点承担不了啊,我们确实需要新的超级计算机,但是你得考虑我们现在的实际情况。”

“实际情况就是我们超级计算机项目不能够满足全国科研项目的需要,那就是我们的过错。”

刘华摇摇头:“我们现在最应该发展的,实际上应该是国计民生,满足人民的温饱才是第一位的,只有人民温饱了,才有资金来发展科研,你觉得我们现在很难,实际上未来十到二十年我们会更难。”

(本章完)

第211章 要不这个组长你来当

“不至于。”利组长笑呵呵的说:“你刘华的实力是可以的,多学习就行了,不必逞一时之勇,三天时间太短了,要不你再学几天。”

“您先考核吧。”刘华笑着说:“我也想知道自己达到什么水平了,不得不说,飞机航电确实非常深奥,比一般的半导体要复杂不少。”

利组长看刘华很坚定,于是开始提问,从最粗浅的开始问起,刘华那是对答如流。

看难不住刘华,利组长开始往深处问,刘华依然是脱口而出,可把围观的人给吓着了。

他们从事航电设计也有将近十年时间了,可以说是行家里手了,但是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最起码也要思考一下。

刘华回答这些问题,就好像别人在问他一二后面是什么数字一样,好像想都不用想,直接就下意识都说出来,最重要的是,说的还都是对的。

问到这里,利组长心里已经有数了,最起码,刘华是能够胜任航电这份工作的。

他没有停住,而是继续往下问,他倒要看看,刘华究竟能承担多大份量的重担,因为他们现在需要的,并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航电设计人员,而是能挑得起大梁,担得起攻坚任务的高手。

于是利组长干脆把现在工作当中遇到的一些比较普通的难点拿出来,刘华果然有点停顿了,但是略微思索以后,还是给出了解决办法,至少算是解决的方向。

围观的人群中,立马有人欢呼起来,因为刘华解决的这个难题,就是他遇到的难题,这位只是稍微思考一下,就感觉有很大的希望,于是就情不自禁的开始欢呼。

“有办法了就赶紧去解决,你在这儿欢呼有什么用?”利组长皱着眉头说:“咱们继续吧。”

刘华点头表示同意,于是利组长继续往下问,连续问了四五个问题,刘华经过思索以后,都能给出方向和答案,而且都得到了相关人士认可。

利组长相当满意,这样的人正是他们小组的需要的,领导还是有识人之明的,知道什么人适合这份工作。

利组长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整个航电系统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不正好打刘华手背儿上,刘华知道整个两千年以前所有的航电知识,所以航电发展的方向自然一清二楚。

当刘华用了三十多分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对于未来航电的发展趋势做了个总结,最后加了一句:“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具体怎么发展,还得靠大家共同努力。”

利组长点点头:“说的非常好,非常详细。我认为您说的非常有道理,这不仅仅是一家之言。”

围观的人开始鼓掌,利组长思考了片刻以后说道:“要不这个组长你来当吧,你比我更适合这个位置。”

刘华赶紧摇头拒绝:“这不合适啊,我没有管理能力,而且也不了解咱们组里的实际工作情况,我怎么能当这个组长呢?现在应该正是关键时期,这很容易把工作给搞乱套。”

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不是他们不喜欢刘华来当这个组长,而是跟利组长合作这么多年了,比较顺手,贸然换一个人,怕合作不顺利。当天晚上,全组人凑钱在食堂给刘华摆了个接风宴,魔都不愧是大魔都啊,那大对虾,大黄鱼,看的刘华都直流口水,他在bj这些年,可没吃过这些好东西。

因为在市面上没怎么见过,他也不敢兑换,就是怕解释不清楚,今天总算是大饱口福了。

在南方喝酒跟北方喝酒就不一样,没有这么狂野,上好绍兴黄,温热之后,醇香透鼻。

当晚大家共谋一醉,第二天,利组长给刘华详细的解释他们整个组的工作进度。

刘华足足了十多天时间,了解完他们过往七年多的工作,利组长这才给他分配了一下任务。

刘华思考了一天以后,跟利组长告别:“我得先回京城去,这项工作约莫三个月,我能给你一份初步的设计,到时候我再过来,跟你们汇报一下。”

刘华又坐着飞机回京城了,这次他喝了一杯茅台,为自己庆祝一下。

回京之后,刘华回到学校,李教授已经在搭建基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的超级计算机。

“刘工,你到底跑哪儿去了?”李教授埋怨道:“我这工作刚开始千头万绪,没你帮忙,真的不好往下走啊。”

“出去之前不跟你说了吗?去一趟魔都出差。”刘华笑着说:“而且这超级计算机我都没有搭建过,完全没有经验,你指望我可不行啊。”

“我真不明白领导为什么要派你去魔都出差?”李教授摇摇头:“咱们现在工作多紧、多重啊,哪有功夫让你兼顾其他工作?”

“领导要从全局来考虑。”刘华笑了笑:“在你心里,超级计算机是最重要的工作,但是在领导看来,还有其他工作也是刻不容缓的,他们只能调集有限的资源,那可不就捉襟见肘呗,咱们苦一点儿就苦一点儿吧,再说了,咱们也十年没有研究了,正好有机会大展拳脚,工作不怕多,最怕的是没有工作可做。”

“是啊,憋了十年了。”李教授感慨的说:“要不然我也不会这么着急,咱们国家现在急需超级计算机,原来的超级计算机已经跟不上科研的发展了。”

李教授指着刘华说:“你我是全国唯一具有搭载超级计算机经验的工程师,我们要是不能尽快的搭载出新的超级计算机,我就是罪人。”

刘华笑了笑:“你这个指控我有点承担不了啊,我们确实需要新的超级计算机,但是你得考虑我们现在的实际情况。”

“实际情况就是我们超级计算机项目不能够满足全国科研项目的需要,那就是我们的过错。”

刘华摇摇头:“我们现在最应该发展的,实际上应该是国计民生,满足人民的温饱才是第一位的,只有人民温饱了,才有资金来发展科研,你觉得我们现在很难,实际上未来十到二十年我们会更难。”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