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7章 拜错庙门(1 / 1)角儿18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7章 拜错庙门

学生们都被妥善送回家了,就连那些道儿比较远的,坐火车都买的是卧铺票,没办法,谁让人家有功呢。

四机部负责人直接就把这二十一个学生的未来去向给定了,科学部当然不答应,他们也需要半导体人才。

为了能让这帮学生到自己这边来,两边是下力气拉拢学生,你买软座,我就提供软卧,你送二斤稻香的点心,我就送一只烤鸭。

结果,这班刚上大二的同学就已经被两个部门给瓜分了,虽然说这个年代上华清大学这样的一流大学的学生,将来都会分到部委一级部门。

但是二年级的时候就被分配了,属实罕见,也让其他的系的学生特别眼红,因为这帮人以后再跟老师做项目都得给工资了,平时上学补贴还不少,你说这让人到哪儿说理去?

超级计算机的项目一落成,通过审核之后,本来已经放假的华清大学办公室又热闹了起来。

数学系的教授提着两瓶酒找上刘华和李教授:“小刘,老李,辛苦了,仅仅只了大半年的时间,就搭建起来一台全新的超级计算机,厉害啊。”

“老张,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张教授笑着说:“今天来两个意思,一呢,提两瓶酒给你们祝贺祝贺,你们干的一项伟大的事业,尤其是对我们数学事业的推动是巨大的,所以我们数学系必须有所表示,两瓶汾酒,不成敬意,这可是三十年陈的汾酒。”

李教授明知故问的问道:“那你第二个意思是什么意思?”

张教授搓搓手说道:“我们数学系的几位老师构建了一个大模型,需要非常大的运算量。你们超级计算机不是架构好了吗,帮我们算一算,以你们现在计算机的计算量,我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出结果了。”

“老张,你不地道啊?”又一个教授出现,拿着两条烟:“你们数学大模型这个事儿可以往后稍一稍,现在我们要做一个关于天气分析的模型,这可关系着国计民生,关系着我国农业生产,我们才是急需要超级计算机的,让我们排你们前面儿吧。”

说着就要把两条中华往刘华怀里塞,一边塞一边说:“我知道你们俩人都抽烟,别嫌次,将就着抽吧,帮我们开个后门儿。”

刘华摇摇头,李教授也摇摇头,这两位教授异口同声的问道:“还有谁敢排我们前面儿?”

刘华笑着说:“不是谁排在你们前面的问题,而是你们拜错了庙门,烧错了香。”

“啥意思?”张教授好奇的问道:“这事难道不应该找你们吗,那应该找谁?”

“自从这个超级计算机搭建好了以后,咱们学校就成立了一个超级计算机办公室。”李教授摊开手说:“现在超级计算机办公室主任是黄主任,你们想用超级计算机得找他们,甚至我们想用都得找他安排。”

“倒反天罡了。”张教授勃然大怒:“这超级计算机一砖一瓦都是你们建的,你们要用竟然还要他黄胖子来安排,他黄胖子,还知道自己个儿姓什么吗?”

刘华解释道:“这你还真不能怨人家黄主任,你们不知道超级计算机开启一回要耗多少电,咱们现在电压都不算太稳定,一旦我们开启超级计算机,都需要黄主任上上下下去打点,全部安排好了才能开,要是突然间断电,对计算机的损伤更大。”

“那就情有可原的,黄胖子做其他事儿不行,让他上上下下帮忙跑个腿儿,他是一把好手。”

八零年的新年过得分外热闹,之前已经有很多年过年不放假了,去年也只有一部分地区放假了,今年全国上下都放假了,让人民群众过一个好年。

而且已经停了十来年的新年庙会今年又恢复了,柳霏霏大着肚子不方便出来,刘华只能带着儿子出来逛庙会。刘国栋第一次参与到这样的活动当中去,直接玩儿疯了,以前那他哪见过这个阵势,今天数九隆冬的,竟然玩的淌汗把袄给淌湿了。

怕这小子感冒,刘华赶紧回家拿上衣服,父子俩又去澡堂里面好好泡了个澡。

刘妈看着洗的干干净净的孙子,笑着说:“这孩子也是贪个新鲜啊,庙会嘛,马上会年年有的,用不着这么疯。”

“奶奶,以后真的会年年有吗?”

刘妈点点头:“当然,以前就年年有。”

“那我小的时候咋没了呢?”

“你还小,有些事儿你不懂,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

小孩子的世界就是这么的单纯,也许等他长大了,也不会明白那十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哪怕他亲身经历过。

过年之后,刘华让科学部给派到宝钢,就连华清大学的工作都暂时放下来,而这一去,最起码就是三个月。

国家要建设宝钢了,一开始是准备跟小东洋的新日铁进行洽谈,准备从新日铁进行技术引进。

小东洋是什么德行,大家伙儿都知道,一开始就狮子大张口,价格要的国家直接承受不住。

所以从七七年就开始准备的项目,一直到八零年还没有开始,这其中当然也有刘华这个变数。

上一辈子宝钢是七七年开始立项,七八年跟新日铁达成合作,但刘华这一辈子,因为之前有了首钢的先例,所以内部人员的意见并不统一。

很多人认为没必要去向新日铁求援,咱们自己的技术那也是杠杠的。

就这么内部分析磋磨了两三年,终于有人想起了曾经首钢总工程师,后来的总顾问刘华,因为整个计划项目都是他一手搞定的。

于是新年开年以后,刘华就接手了新项目,直接大铺盖卷来了宝钢。

刘华开口的第一个要求:“能不能把当年我的那些学生全部给请过来,他们当年可是深入到首钢工程方方面面的,有他们的帮忙,我有把握半年之内把整个工程理顺。”

对于这样的要求,一机部欣然答应,但是让刘华唏嘘的是,当年五十多人的团队,如今只有不到三十个人。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