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8章 郭先生的能力(求订阅)(1 / 1)初秋预落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8章 郭先生的能力求订阅

得知了我们急需要为邱小姐准备轿之后,杨宁低头思考了了一会,随即抬头看着钱先生问道。

“你这边什么时候能出模型?”

“最晚三月份!”钱先生若有所思的看着杨宁问道:“你不会是打算在我出模型前将你设计的那座风洞研究出来吧?”

“试一试总没错,不过接了这个大货,在风洞没有研制成功之前,我就没办法处理其他事了。”杨宁看向聂主任说道。

数据处理所虽然还挂在中科院名下,但实际上是归聂主任领导,所以还是得事先征求一下聂主任的意见。

万一这段时间还有什么其他重要的资料数据需要杨宁处理,那么杨宁只能把研究爆轰激波风洞的事完后诺诺,先配合着郭先生和俞院士他们把激波风洞研究出来再说。

聂主任看到其他人都看向自己,朝身后的工作人员招了招手:“回我办公室把各研究单位交上来的研究计划拿过来。”

“是!”

等到那名工作人员走后,聂主任对其他人说道:“行了,看样子这里还要忙一阵子,我们先去吃饭,下午还要进行发动机的动态试车呢,大家都别饿着了。”

吃饭的时候,聂主任把杨宁他们几个和军方代表一起叫到了小食堂,等大家到齐之后,聂主任首先向军方代表问道:“我们的双二战机研究项目确立了没有?”

军方听到聂主任的询问后就要站起来回答,聂主任直接把他拦住了:“坐着说就行,别太拘束,我就是随便问问!”

“是,首长!”被聂主任拦住后,军方代表也没有继续坚持,但还是很正式回道:“我们双二战机的项目虽然还没有批准,但是已经开始做准备工作了了。”

“我们明年计划在蜀省和秦省分别建立一个飞机生产厂,然后从其他地方抽科研人员,在这两个地方组建两个新的新的研究所,蜀省那边主要负责研究我们的双二战机,秦省那边负责研究我们的运输机。”

杨宁听到军方代表的话后,心里开始寻思:“这不就是后世的蜀飞和秦飞吗?”

在前世历史上,这两家飞机厂应该是58年才建立的,这个时空我们现在就开始决定建立这两家飞机厂,这是在防谁就不用多说了。

“看来上次自己的遇袭的事影响比想象中的还要大啊!”

想到这里,杨宁心中感动的同时,更加坚定了要尽快研究出我们自己超大型风洞的想法。

“这么看来,研究出我们的超大型风洞已经刻不容缓了!”

听完军方代表的话后,聂主任沉思了片刻后说道。

随即他对杨宁说道:“你有多大的把握半年时间里把你设想的风洞研究出来?”

“七成,不过这个项目需要郭先生负责,毕竟在爆炸力学方面,他才是专家。”

聂主任没有立刻回答杨宁,而是看着郭先生问道:“郭先生,你的意见呢?”

郭先生没想到吃瓜吃到了自己头上。

不是,我不是马上就要被安排力学研究所工作了吗,怎么还有我的事。但是一想到风洞的研究关系着我们的航空航天事业接下来能否走独立自主的道路,郭先生也多没做推辞,他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郑重的对聂主任说道:“我服从组织的安排!”

这时之前被聂主任安排取资料的工作人员走了进来,他看到这里的几个人后,放下手里的资料就马上离开了。

聂主任拿着资料看了一会,随即对将资料放在桌上,指着上面的几个研究项目的规划对杨宁问道:“这几个研究项目的数据计算问题,现在107机能不能承当起来?”

杨宁看着聂主任指着那几个研究项目,其中甚至包括了我们自主研制潜艇的几次海试数据,轰六最后的结构数据计算以及其他好几个重点研究项目。

杨宁想了一会,随即对聂主任说道:“其实现阶段,107你已经能够满足我们所有的研究要求,和我比起来,只不过是速度快慢的问题罢了。”

杨宁其实也没有说错,在50年代的现在,运算速度每秒30万次107机已经是世界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了,只要不是研究那些数学物理界的千年难题,已经能够满足所有科学研究中所遇到的计算需求了。

听完杨宁的话后,聂主任继续继续问道:“包括接下来的导弹研究和氢弹研究吗?”

杨宁还没开口,听到聂主任的话后,钱先生急忙说道:“聂主任,导弹明年初出模型,少不了杨宁同志的配合,如果只靠107机的话,别说出模型了,光是设计图纸明年能出来就不错了。”

钱先生说完后,聂主任看着杨宁关心的问道:“能不能在不耽误风洞研究的情况下,兼顾一下导弹这边?”

“没问题!”

杨宁想着只要钱先生能把导弹研究中的其他问题处理好,剩下的计算问题也不了自己多少时间,于是他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在中科大这边吃了个午饭,杨宁和郭先生就告辞了。

在车上,郭先生看着杨宁,佯装生气的说道:“这下好了,我这是不仅把自己的学生搭进去了,自己也要跟着你们一起搞爆破了。”

听到郭先生的话后,杨宁笑了笑:“郭先生,我们这个风洞的研究,我相信有了你的加入,应该很快就能出成果的。”

“哦?”听到杨宁的话后,郭先生困惑的看着他问道:“你对我就这么有信心?”

“没信心才有鬼了呢?”杨宁心里忍不住吐槽道。

在原来历史上,郭先生主要是从事原子弹导弹氢弹以及火箭卫星的研究工作,然后趁着空闲随手指点研究风洞的那些科研人员几句。

即便这样,只用了短短两三年的时间,jp8就完成了理论设计工作。

或许在空气动力学领域郭先生和钱先生比起来有些差距,但他却全才,也是“两弹一星”元勋中唯一一个参与所有项目的人。

这也难怪钱先生会说:“如果我值五个师的话,那么我这个师弟就抵得上十个师。”

虽然这里面有钱先生自谦的成分,但这也表明了郭先生卓越的才能。

杨宁相信,只要郭先生能够全心身投入风洞研究,加上自己和俞院士的协助,半年时间研制出我们自己的超大型风洞,时间足够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