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6章 枪的名字?(月票1)(1 / 1)一枪八百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没有了

第176章 枪的名字?月票+1

赶到二郎山后,陈成兴刚走进兵工厂,闻英就看到了他,然后就拿了一把枪兴奋的跑了过来。

“团长,你看!”

“这就是按照我设计的参数生产出来的半自动步枪!”

闻英现在是怎么看怎么觉得好看,以前那些改口径的都是什么呀,不伦不类的。

自己果然是个天才,只是一晚上就能设计出来一把枪,而且还这么完美。

接过闻英手中的枪,陈成兴看了看,跟自己印象中的56半几乎是一个样,只是还没有安装刺刀而已。

见陈成兴摸护木那里的缺口,闻英开口道:“今年4月份总部兵工厂研发出一种马步枪,5月份在延安第一届工业展览会上展出过,我看过报纸,借鉴了它那种刺刀的安装方式。”

闻英说的安装方式就是56半三棱刺刀的安装方式,采用折叠机构,有按扣自锁式装置。

扣动按扣,一挥枪就能把刺刀甩出,然后自动牢固地扣在枪口上。

“不过这里面有个问题,那就是枪的整体长度才1.26米,要比鬼子的三八大盖短很多,如果拼刺可能不占优势。”闻英有点犹豫道,她害怕陈成兴否决这枪的生产。

毕竟白刃战是八路军的拿手本事,作战的时候不可能放弃。

“没关系。”陈成兴却是一点都没在意。

别看白刃战是八路军的光荣传统,但你要是给八路弹药管够,白刃战立刻就会抛之脑后,大炸逼才是八路的梦想。

传统是传统,但谁都不能阻止我火力覆盖。

见陈成兴不在意枪的长度,闻英松了一口气,然后又兴奋道:“这个子弹的模具有如神助,今天一下子就完成了!我已经安排手动进行生产了,一会儿咱们就试试枪!”

手搓子弹摸具,难度非常大,可能喘口气都会影响到精度。

闻英都想过要实验几十几百次了,没想到这还没几天就突然成功了。

这事要不是真实发生在自己身上,闻英绝对不会相信,在闻英看来,这都不是老天爷眷顾,这简直就是老天爷是她爹的节奏。

过了十几分钟,闻英拿了10颗子弹回来。

“这把枪能装10发子弹,不过因为没有冲压设备,所以没法制作桥夹,只能是一颗一颗的手填了。”闻英说着拿起步枪开始装填子弹。

装填完,闻英拿着枪就走出车间,准备到山里去打几枪。

陈成兴却是一把抓住了闻英的手,将枪从她的手里抢了过来。

“和尚,你试试。”陈成兴将枪递给了魏大勇。

这枪刚生产出来,还没试过呢,到底能不能行都不知道。

要是炸膛把闻英炸伤了,陈成兴能哭死,这么一个人才可是难得的很。

要不是二郎洞自己有了设备,闻英恐怕早就被调到总部兵工厂去了。

枪被陈成兴从手上抢走,闻英并没有多少说什么,只是看了他两眼。

魏大勇此时一点小白鼠的感觉都没有,反而看着手里的枪一阵欣喜。

这枪重量跟鬼子的三八大盖差不多,但是外观却漂亮得很。

“闻主任,这枪的保险在哪?”魏大勇问道。

“这么明显看不见?这不是在扳机上吗?瞄准要不要我教一下你?”闻英对魏大勇一点好脸色都没有。

“不用、不用,俺会、俺会!”

魏大勇见闻英都要跳起来打他了,也不敢多说什么,赶忙往旁边走了几步,然后才对着远处的几块石头开始射击。

“砰!”“砰!”“砰!”.

魏大勇射击的速度越来越快,最后2发几乎是接连射出。

陈成兴用望远镜看的很清楚,一开始可能是不适应,但是最后几发的命中率很不错,这说明闻英这把枪做的很好。

等魏大勇将10发子弹全部打完,闻英这才一把从他手里把枪夺过来,然后拆开检查。

看着堪比老虎的闻英,魏大勇一个字都不敢多说,只能是默默地站到了陈成兴身后,准备让团长吸收火力。

检查了半响,闻英这才重新组装起来,松了一口气道:“团长,很成功,零件没有任何的问题!”

在试枪的时候,闻英心里也没底。虽说轻机枪兵工厂现在都能造,但这毕竟是自己头脑发热设计出来的,谁知道各零件的机械性能是不是最优解,不过现在看来自己没有出错。

“不过根据生产轻机枪的经验,这个枪的枪管可能也就能打2千发,之后就会因为磨损严重影响射击精度。”闻英补充道

zb26因为枪管更厚,且可以便捷更换枪管,这个问题并不明显,但这把枪的枪管不能换,到时候恐怕只能拆了当零件。

“2千发勉强够用了。”陈成兴说道。

这枪管毕竟不是用的专用钢,能打2千发已经是意外之喜了,而且以新二团的弹药补给能力,抗战结束前估计都够呛能打满2千发。

“不过这个桥夹的问题要解决。”陈成兴交代道。

半自动步枪的射速极快,装弹也必须要迅速,要是装弹2分钟,射击10秒钟,那就彻底完蛋了,火力优势根本发挥不出来。

“我想想办法。”闻英点了点头说道。

现在兵工厂有小型蒸汽机,可以用轨道钢做一个冲压设备,只不过利用蒸汽机冲压的时候,恐怕就没办法发电了,到时候只能是进行协调排班。

“那就麻烦你了,闻主任。”

“不知道现在这个半自动步枪的生产速度如何?”陈成兴问道。

生产速度是陈成兴最关心的事,要是一个月产那么一把两把,那什么用都没有。

“第一个月应该能产10把,不过只要熟练了,月产30把没问题,要是放弃轻机枪全力生产半自动步枪,能月产50把以上。”闻英想了想说道。

半自动步枪的零件要比zb26少很多,生产速度会快很多。

“不能放弃轻机枪,必须先保证主力部队的轻机枪供应和零件替换,然后再生产半自动步枪,至于子弹,就先划一小波人出来手动生产,然后再想办法做点专用的手动设备。”

这样子弹生产的很慢,一天也就能产个五六十发,但这是没办法的事,7.62毫米的子弹没法用原有的生产线,只能是先手动生产。

以后如果设备多了,可能还会好一些,不过陈成兴估计最多也就能做到月产五千发左右。

这就注定半自动步枪无法在新二团推广,陈成兴决定先将警卫连换装,其余的到时候再说。

想要全团换装,恐怕得再抢几个兵工厂才行,而且子弹生产线也得重新改造,不过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陈成兴已经听说了,因为之前兵工厂被抢的原因,鬼子已经很少给蝗协军造枪设备了,已经分配下去的那些设备,也全都被要求转移到了县城里。

对于陈成兴的要求,闻英并没有意外,这把枪再出色也只是一把步枪罢了,新二团的战斗力核心是迫击炮,是轻重机枪。

“现在还有一件重要的事,给这把枪起个名字。”闻英说道。

“名字的事先不急。”陈成兴想了想说道:“这把样枪再多试验一下,看看还有没有要改进的地方,等有机会我向上级请示一下名字的问题。”

这把步枪可不是就在抗战的时候用用,按照陈成兴的估计,即使后期自己利用研究所干出其他的自动步枪,五六半恐怕也要用到六十年代,而且以后还会作为民兵的武器用到新世纪。

一把要用几十年的武器,可不能轻易就定下名字。

“好吧。”闻英没想到陈成兴还打算惊动上级,决定要好好实验一下这把枪,可不能掉链子。

几天后,收到报告的副总指挥有些诧异。

“新二团的兵工厂除了轻机枪还能生产半自动步枪?而且还是自己研发的子弹?”

副总指挥怎么也想不到新二团还有这本事。

“呵呵.我听说新二团兵工厂的闻主任是太原兵工厂的工程师,应该是见过东北军的半自动步枪的,而这个7.62毫米八成就是根据苏制弹药来的。”一旁的副总参谋长笑道。

“是嘛?陈成兴这小子还真捡了一个宝。”副总指挥笑道。

“不过这个命名的事先不急,我估计明年还会有工业博览会,到时候送到延安让主席他们看看起名吧。”副总指挥说道。

总部兵工厂自主研发的八一式马步枪,就是在今年的博览会上取的名。

而且按照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八一式马步枪的图纸、生产工艺已经被分发到各造枪厂,八路军算是有了第一款制式化步枪。

只不过这个工业化生产遇到了一个难题,这个难题并不是原料和设备,而是工人的素质差距太大。

尤其是从农村招募的铁匠、木匠,他们之前都是手工作坊的单件生产方式,想要转变成工业化的批量标准生产,他们很不习惯,甚至有些抵触,现在军工部还在组织学习呢。

副总指挥想到这里,不得不佩服陈成兴的前瞻性,二郎洞兵工厂从组建就实行标准化、流水线化的生产,这对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巨大。

“那我给新二团回个电报。”副总参谋长点了点头,起身准备去发报。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