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8章 ,汪伦面圣(1 / 1)雨是苍天在哭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8章 ,汪伦面圣

“贤弟,此言当真?”

贾琏询问道。

他实在有些难以相信。

一地知府可是实权的地方大员,掌管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地属县,级别最低也是从四品级别,这等职位,岂是说拿就拿的?

说句不好听的,政老爷那个工部员外郎虽说占着个京官的名头,但实际上不一定有知府权力大。

他身上既没有读书功名,又没有半点功劳,只是捐了个同知的小官,还是勋贵出身,和文官集团扯不上任何关系,似这般,能直接担任一地知府?

李泥道:

“仕途之事,链兄无须挂怀,但应之,尽由弟来操持。”

贾琏听了,心中当即便想答应下来。

可话到嘴边,又硬生生忍住。

他虽不喜读书,又有诸多恶习,但至少不傻。甚至说在整个贾府之中都算是精明能干之人,天下哪有送上门来的好事,贾琏看着李泥,心中谨慎起来。

“若能如此,自是极好的。只是还未细问,贤弟说的买卖是?非是别的,只恐我才疏学浅,难驭一府之事,坏了贤弟的大事便不好了。”

李泥道:

“链兄不必多虑,基本还是之前那几样,新添了一些马匹,赦公也是知道的。”

贾琏了然,心想,就是一些兵器衣甲之类的普通货物,再加上一些马匹,算不了什么。

听闻最近工部都把太上皇的金丝棺椁都偷偷运出来卖,和人家比起来,他只是帮忙运送点小小的货物,又算的了什么呢?

不过谨慎起见,贾琏还是想先和贾赦通通气,再答应此事。

“如此大事,贤弟容我先与家父禀告一番可好?”

李泥道:“自当如此。”

贾赦那边自然也早就被李泥收买了,贾琏询问过后,得到了肯定的答复,遂将事情敲定下来。

次日夜,吏部的折子就送到了乾清宫。

隆庆帝熏着香,愈发觉得有些昏昏沉沉。

这些天他的事务太过繁忙,山西等地遭遇晋贼肆虐,管理体系已经彻底崩溃,急需大量官吏填补,各种急件多如牛毛。

草原传来异动,锡林部落被卡赫部落吞并,辽东边军观察到草原兵马似有集结之意。

山东淮阴贼之事商议多日,文武百官争辩不休,难以决断。

如今听说淮阴贼之使者已来到京城馆驿,可他还没想好该如何处理。

大量的事务让隆庆帝分身乏术,如今已到凌晨,他仍在强打着精神查阅各种折子。

打开一份折子,是吏部对山西官员的任命名单。

隆庆帝在里面看到了贾琏的名字。

上面有着贾琏的姓名籍贯,履历以及各种政绩。

例如贾琏曾协助某官员破无头案;协助某官员抓捕盗贼;参与破获某次采生大案;为平晋之战节衣缩食,捐赠俸禄;冬日严寒,为京郊百姓赠送二十两纹银补贴家用;为人简朴节约,至真至孝……

隆庆帝简单看了两下,见大致没什么问题,便直接朱笔通过了。

他太累了,根本无暇在这种小事上计较。

况且,这份任命名单在送上来之前就已经经过了多方审核,审核之人无一不是国之栋梁,断不会让卑劣之人混入其中,因此他并不需要太细致的检查。

过了一会儿,戴权端着一个食盒走了进来。

“陛下,周贵妃给您熬了……”戴权的声音戛然而止。

“呼,呼……”

轻微的呼吸声响起。原来是皇帝已经睡着了。

……

次日早朝,一直争论不休的山东之事突然出现了转机。

不知道为什么,一直身为主战派的忠顺王突然转变阵营,投身到了主和派的怀抱。

而一直默默支持孔派的郭白也变得模棱两可,隐隐有为主和派说话的趋势。

这一转变直接让主和派在朝堂中占据了上风。

隆庆帝有些疑惑的询问忠顺王,道:“皇兄,为何之前言战,如今言和呢?”

忠顺王恭敬的道:

“陛下,臣昨日赴酒楼饮宴,忽忆陛下昔日之训诫,遂舍酒楼而往民间,以探百姓生计。所见百姓生活艰辛,家家食糠噙菜,幼童羸弱,老者饥馁。询其故,皆因朝廷穷兵黩武,征战不息,赋税繁重所致。圣人云,民为贵,岂忍视此惨状?故今日臣赞同和谈。”

隆庆帝听了,十分感慨,道:

“皇兄亲身下访,体察民情,朕不如也!”

忠顺王道:

“陛下日理万机,有国家机要待理,自无暇亲临。臣平日多暇,无所冗事,乃有时间探访民情。”

隆庆帝道:“此言虽不错,可到底……”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相互吹捧了起来。

百官中的孔派官员不屑的撇了撇嘴,忠顺王什么货色,他们还不知道吗?

晋贼都快要打进京城的时候,忠顺王也才捐献了2500两报国,还不如他几天前在聚仙楼购买头牌的零头多,现在说什么体察民情,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可尽管如此,孔派的官员也不敢上前揭发,因为他们害怕忠顺王被揭发后狗急跳墙,把山东的实情抖搂出来。

不管怎么说,忠顺王也是一位亲王。

只要其不犯下谋反大罪,再怎么荒唐也能免除一死。

而他们可就……

说完忠顺王,隆庆帝又问向郭白。

郭白和忠顺王说辞类似,都道是见到了百姓困苦,故而支持和谈。

同时郭白还提道,听闻淮阴贼派遣使者,欲臣服于大熙,诚心求和,如今已到馆驿,何不召见?

隆庆帝听了觉得有理。

遂命人准备,定在不久后大朝会时召见淮阴使者。

不久后,大朝会之日来临,文武百官都来参加,阴郦带着汪伦踏上金銮。

阴郦昂首阔步,神态自若。

作为一名曾经以当代技术绘制古代书画的艺术家,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是断然不行的。

而且阴郦随淮阴军经历过多次征战,还担任使者进行过劝降等工作,见多识广,也就没多大畏惧。

而汪伦则十分不同。

汪伦一直待在洪泽水寨,从没见过什么大世面,如今突然进入金銮宝殿,面见皇帝,心情不由得十分紧张。

尤其是他现在的身份还是逆贼方永的大哥……

两人往前走着,周边是文武百官,各个身穿朝服,威武不凡,汪伦低着头,悄悄的朝上瞥了一眼。

只见隆庆帝身穿龙袍,高高的坐在上面,冕旒挡住了样貌,看不真切,只觉得颇为威武。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