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7章 87:仗剑走天涯(1 / 1)南朝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7章 87:仗剑走天涯

说完事后,宋县令终是留了下来。与众同席,与民同乐,然后才带着人返回县城去了。

云山观诸人亦是如此,纷纷告辞离去。

饭后,陈亮得知陈晋获得乡试资格,一脸羡慕之意。

同一年间,刚考得秀才,就能去考举子的,虽然不至于绝无仅有,但着实稀少得很。

乾朝考制有规定,生员得进学,然后进行科考岁考等考核,成绩优秀者,才能获得乡试资格。

陈晋有贵人赏识,提携,直接跳过去了。

虽然这么急着去考,时间仓促,各种准备不足,未必能考得上,但有过这一番经历后,可以积累经验。再过三年时,再去考,信心便足了。

三年后,陈晋也不过二十三岁而已,年轻得很,还可以承受多次的失败。

毕竟乡试,那是出名的难。糊名封卷,即使皇亲国戚,达官贵人,都无从插手干涉,更难以作弊,查出来的话,可是抄家斩头的大罪。

陈亮却不知道,陈晋去考试,能否考中,从不在乎,只是为了走一遭罢了。

有个名目出门远行,并且目的地为高州郡城,正是一直想要过去的地方。

到了那儿,顺便找个人。

陈桂阳!

这是一趟真正的远行,堪称千里迢迢,满路风霜,充满了各种凶险。

而且时间上,有点紧。

六月到八月,只剩一个多月了。

为此陈阿布忧心忡忡,不知自家侄子要怎么去那么远的地方,赶紧问道:“你是去参加考试的,官府方面,难道没有专人护送的吗?”

陈晋笑道:“专人护送没有,但手持文书证明的话,可以住进官方驿站里头。”

陈阿布皱着眉头:“所以路上都得自己走的?别人呢,别人如何去?”

陈晋解释道:“大户人家,自有随从书童陪同,又或者多人结伴,而或跟随商旅,甚至找镖局等。”

听到这些,陈阿布一拍手:“对,阿晋,如今你算是有钱了,咱们去县城找镖局送你去州郡。”

陈晋点点头:“我知道了。”

陈阿布这才稍稍放心。

如今的陈晋,的确不愁钱了。之前得到的“横财”都还没有用,中了秀才后,各种贺礼,以及程仪等,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用来支付正常的路费伙食,绰绰有余。

不过他本非常人,自不会走寻常路。

这一次,陈晋决定带上旺财,然后是一口书笈;一些换洗衣物,文房四宝,魁星文火灯;再然后,便是草莽剑了。

秀才可配剑,能够光明正大地背负在身上了。

事不宜迟,说走就走。

第二天早上,便由伯父送他进县城。陈阿布又一番叮嘱,这才赶着驴车,返回陈泽乡。

陈晋先到衙门办理了各种文书手续。

这些程序事情,颇为琐碎而且麻烦,但听说他来了,宋县令亲自出面。

自是一路绿灯,毫无阻难。

“陈……有鸟你是准备独自一人赶路,前往州郡考试?”

宋县令忍不住开口问道。

他不清楚陈晋底细深浅,会不会道法,懂不懂武功,一概不知。

所以在这时候,怎么都得关怀问候一下。

万一对方在路上出了甚事,周学政问起来,起码能有个交代。

陈晋回答:“还有一条狗。”

宋县令:“……”

想了下,又道:“县城中有威远镖局的分局,他们时不时会押送镖货前往州郡,兼且带人。你需要的话,本官让马捕头送你过去。跟着镖局的队伍一起走,安全得多,可以避免许多麻烦。”

陈晋自有打算,他赶路的途中,更要修行,练剑等,不愿意与人同行,受到打扰。

便道:“不必了。”宋县令“哦”了声,不再相劝,反正话都说了,听不听是对方的事,最后说句:“那其他方面,你可有别的要求?”

“有。”

“你说。”

陈晋直接道:“我想要一匹好马,一辆好车。市面上虽然也有货,但颇为马虎,不堪使用。”

闻言,宋县令笑道:“那是当然,车行马贩手里,能有什么好马拉车的?你稍等,我叫人给你找车子。”

陈晋问:“作价几何?”

“举手之劳而已,谈钱便俗了。堂堂县衙,提供一辆马车给生员出行,赶考,于公于理,都是应该的。”

说到这,宋县令忽然心血来潮,目光一转:“其实本官也有个请求,想请你写一幅字。”

一介县尊,开口让生员写字,倒是有些尴尬的。

不过宋文承派人打探收集过关于陈晋的一些信息,其中有个说法,说陈晋能写字成符,可定神驱邪

在陈泽乡上,传得颇为玄乎。

关于鬼神之说,宋县令是排斥的,但他爱卖弄风雅,喜欢好字,也喜欢时不时掉个书袋,吟诗作对。

那一次,死牢惨案,见到鲜血淋漓旁,酒菜狼藉,其便张口吟了两句:

“手执利刃杀心起,放下屠刀吃酒肉!”

至于水平如何,那就见仁见智了。

显然,陈晋是能写好诗词的。

院试复试,周学政以“青云”为题,当场考核,陈晋吟出一首《临江仙,便颇为出色。还手书在青云客栈的影壁之上,很快在县城里传扬开来。

宋文承亲自去看过,甚为喜欢。

眼看陈晋要远行赶考了,宋县令突然就动了念头,这才开口求字。

陈晋看他一眼:“好。”

当即找地方铺开纸张笔墨,写了一个“文”字。

宋文承本来希望陈晋能题首诗词,再不济,写两句也好,不想陈晋真的就只写了一个字,心中未免感到失望。

但转念一想,此字正契合自己的名字,也算有心。而且看着,笔画勾勒间,似有文韵缭绕,让人感到舒服。

确有独到之处。

心情顿时好了起来,态度更为热情。

等了一阵,马车备好了。

是辆两轮车子,车厢空间舒适,能容纳两人位置,一人的话,更为宽敞安逸,可坐、可躺、可睡。

软垫被褥等全新的,还有马灯火炉之类,一应俱全。

甚至还有一幅简易地图,标注着路线方向。

至于拉车的马匹,皮毛光亮,健壮高大,乃是善跑良驹。

很明显,宋县令这是要人情做到底了:“本官可派个车夫给你,帮你赶车。”

“不用劳烦了,宋大人,就此别过。”

陈晋带着狗子坐上车辕,一声吆喝,直接驱车而行。

宋县令本还想提醒一声,健马可能会认生,不听话。然而现在一看,没有的事,那马乖巧得很。

“难道竟是练过的?”

倒也不奇怪,出身乡野,牛车驴车等,都可能赶过,自然手法娴熟。

“此子孤身带剑远行,倒是胆大得行,而且有一股洒脱意气!”

目送车子远去,宋县令回到堂上,继续欣赏那个“文”字。

却说陈晋赶着马车,在市场上转一圈,买了不少生活用品,这才驱车出城,往北而去。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