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最血腥 最艰苦的战役
六号坦克,重57吨,配强大的88毫米主炮,装甲采用冷轧锻造的镍合金钢甲,正面装甲102毫米,侧面装甲88毫米厚。
这是二战中德国最好的坦克,被称为“虎式坦克”。
历史上,虎式坦克击毁了9850辆盟军坦克,战损比1:9,是真正的战场王者。
虎式坦克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生产量太小,一共只生产出了1355辆……
藏身之处被轰塌,突然冒出来的爱尔兰巷战部队转身就逃,跟在虎式坦克后面的德军汇合了两辆四号坦克身后的德军持枪追击,看红头发的身影转了几转就不见了。
等跑到近处,德军发现了一处被爆破扩大的下水井,这些神出鬼没的对手是从地下渗透过来的。
伦敦的地下空间跟巴黎一样四通八达,里面藏着无数老百姓自发的抵抗力量,人手一把司登冲锋枪。
这玩意是英国在敦刻尔克撤退失败后,为了保卫本土,紧急设计出来的简配版冲锋枪。
一共才47个零件,除了枪机和枪管需要机床加工,其余部件全部由冲压制造,造价9美元,便宜量大,英国的工厂开足马力生产,迄今为止已经造出了接近四百万支。
这枪好不好使呢?反正是冲锋枪。由于过于简陋,容易卡壳,容易走火什么的,在战争紧急需要下,那都不是事。
伦敦迷宫一样的地下德军是不敢下去的,下去只能挨冷枪,找不到人。
德军对付这种袭击的唯一办法,就是拿来一个tnt炸药包,轰然爆炸声中,这个地下出口垮塌,被堵死了。
随着德军终于排完泰晤士河上的水雷,从水路攻入伦敦市区以来,巷战在一直激烈进行。德军走到哪里,哪里就被爆破得到处是坑,德占区地下路线基本被堵死。
这边因为靠近前线,敌人还能从地下渗透到德军防线里来,那是没办法的事,只能发现一处炸一处。
虎式坦克威风凛凛,一炮解决了冒出来的反抗者,带着士兵冲上前线,对面是一道又一道密密麻麻的街垒。
伦敦人也学会了建街垒,来自法兰西人的真传。当初在巴黎建街垒的那帮人的首领,现在是南洋荷兰殖民军的高级监军……
巴黎人的街垒让邵全忠都吃了大亏,单线前进5公里损失了两千淮军子弟。
德国人如今也遇到了这种糟心事。伦敦的人一点也不比巴黎少,有了那个击剑冠军中学生挑头,抵抗意志一样的坚定。
而且,抵抗军的武器升级了,冲锋枪的发明,让巷战双方伤亡率大增。
伦敦的巷战,成了德国侵略者的血泪之路。
二十几个出击的爱尔兰士兵从海德公园地铁站钻了出来,还抬着几个伤兵。
海德公园这里,有一座临时战地医院,七十九岁高龄的雒魏林老爷子亲自主持,弟子杜德珍带着大批医生护士在给伤兵们做手术。
“万岁,女王陛下万岁!”
伤兵们忽然一起欢呼,已经十岁的威廉明娜来到了前线战地医院。
她没有接受伤兵们的欢呼,而是马上加入了伤兵的救治,帮助护士们为伤兵们包扎伤口。
杜德珍博士上前躬身,“陛下,前线太危险,这里经常遭受德国飞机的轰炸和远程炮击,还是——”
跟在女王身后的埃玛摄政女王耸肩摊手,表示管不了女儿。自己这个女儿有主意的很,自己这个摄政女王反而基本是摆设。
埃玛跟着这个胆肥跑到伦敦的女儿在伦敦担惊受怕挺了八个月了,整天为不省心的女儿操碎了心,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别说,倒是因此恢复了十八九岁出嫁时候的俏丽容颜……
“轰!轰!”
前线的炮弹打到了海德公园,几百名南洋土著背着栓动步枪,怀里抱着英国人紧急提供的司登冲锋枪撤了下来。
为首的波兰军官阿廖沙见到威廉明娜又跑前线来了,赶紧劝阻,“陛下,敌军派出了新武器六号坦克,联邦新支援的肩扛式火箭筒无法破防。”
“咱们一下子吃了大亏,连丢了两个街区,敌军就要打到这里来了,我们快顶不住了。”
威廉明娜一脸的坚定从容,手上还带着鲜血,来到那些头上、胳膊上缠着绷带,依旧在坚持战斗的南洋土著面前。
“子民们,无论黑头发的土著,还是红头发的荷兰子民,此战之后,都是荷兰王国的正式公民,朕将一视同仁。你们用你们的勇敢,证明了你们无愧于荷兰公民的身份。”
“我们在伦敦苦战八个月,德军伤亡已经超过了一百万人,依旧没有拿下伦敦,你们已经创造了奇迹。”
“我们的援兵就要到了,德国人嚣张的日子没有几天了,拥有正义、善良、勇敢品德的勇士们,我们必胜!”
刚刚被女王陛下亲手包扎完毕的南洋殖民军连长索克罗迪背起冲锋枪,振臂高呼,“兄弟们,女王就在我们身后,我们死战不退,轻伤不下火线,跟我上!”
能走的轻伤员们拿起武器,跟在索克罗迪身后,加入了同胞队伍。
土人们转身,毅然又重新冲上了前线。
“轰!”
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预埋在地下的炸药包被远程控制爆炸了,威风的虎式坦克履带被炸断,瘫在那儿动不了了。
没有挨炸的虎式坦克,遇到了紧急被爆破挖断的路,更宽阔的反坦克壕沟,也无法通行了。
战阵冲锋用的玩意,在街垒巷战里,并不能发挥全部的作用,有的是办法对付。
南洋士兵经过八个月的实战,牺牲了二百万人,剩下的,都已经变成了真正的精锐。
“陛下在看着我们,冲啊!”
抱着冲锋枪的南洋士兵们从街角、楼的废墟里冲锋,勇猛无比,已经不需要监军和波兰军官的叱骂。
转瞬之间,失去的战线又被夺了回来,刚刚被德军推平的街垒,迅速重建。
城内进行着血肉拉锯,城外的壕堑战也是胶着无比。
一阵没有爆炸声的炮击过去后,绿色的浓雾弥漫,阵地上一片平静。
德军在坦克的开路下,冲上了阵地。战壕里,一群群带着防毒面具的士兵突然冒出头来,冲锋枪响成一片,双方都是不断有大批士兵倒下。
离前线不远的指挥部里,毕苏斯基沉默,一言不发,总指挥斯雅各布倒是心情紧张,放下望远镜,“敌人的虎式坦克太猛了,我们正在吃大亏。”
“这里又不是城里,可以在坦克的必经之路埋炸药……”
“敌人新坦克的氪星来了!”
一位十七岁少年,穿着英挺的军装,腰佩刺剑,来到前线。
身后,跟着一辆辆大卡车。很快,一群戴着眼镜的中年人,驾驶着拖拉机,将卡车上的新炮拖到了前线。
毕苏斯基仔细看着这些“坦克氪星”,这不是25磅榴弹炮么?能打坦克?
忽然发现不对,炮架是25磅榴弹炮的,炮管子换了。
年轻的丘吉尔自豪挺胸,“因为你们顶住了德国人的进攻,苏格兰那边,爱尔兰援兵领着当地老百姓大搞游击战,破坏了德国人的后勤,咱们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工厂保住了。”
“这是后方设计生产的17磅反坦克炮,只生产出了炮管,因为情况紧急被按到了榴弹炮的炮架上运过来,就看他们的表现了。”
这些“炮兵”都是罗恩公学的老师。英国全民上阵,穷人当游击队打冷枪,负责破坏敌人后勤,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就当了空军和炮兵。
“轰,轰轰。”
紧急运到前线的17磅坦克炮发威,虎式坦克遇到了对手,终于破防了。
德军失去了88毫米主炮的火力炮台,刚刚取得的优势一下子又消失,在南洋士兵们端着刺刀的搏命冲锋中,又被反推了回去。
丘吉尔还带来了几千名女子后勤兵,开着轻型卡车,运来了大批粮食和补给,这是美援。
丘吉尔和威廉明娜一样,来到了前线阵地,“战士们,联邦为了运来这些补给,运输船有一半被德军的潜艇和驱逐舰发现,沉没在了大西洋里。但我们有后援了不是么?”
英国女后勤兵们,将联邦生产的过期面包、香肠、南美进口的牛肉干分发到了南洋士兵的手里。不得不说,这比原来英国兵吃的坚硬饼干好吃多了。
士兵们居然还分到了可乐和古巴雪茄,一起欢呼。
金发的英格兰少女们,现在一点也没有对这些殖民地兵的蔑视了。正是他们在抛洒热血,保卫英国。自己采集的鲜被送到了士兵手中,“战后留在英国吧,你们是我们的英雄。”
英国的青年男子在法兰西大批牺牲,成百万被俘后,正一批批累死在德国人的劳改营里。
英国女人知道,又将面临第一次欧战后女多男少的局面了。这些南洋英雄,也就是皮肤黑了点,看起来也挺英俊的。至少,男子汉荷尔蒙爆棚不是么?
德国人被打退了,暂时没有发动下一次进攻。南洋士兵们抱着枪,沉默地坐在战壕里。
八个月的奋战,大家每天耳边都是隆隆的炮火,天天面对德国人的毒气弹,都已经有点麻木了。
红发爱尔兰教官们起头,波兰毛子军官提高了声音,“战士们,瓦德西匪帮不会长久的,达瓦里希,跟我唱——”
低沉雄壮的歌声响了起来,慢慢越来跟唱的人越多。歌声传到几百米外的德军阵线,那些胳膊上戴着铁十字袖标的狂热侵略者忽然胆战心惊。
这世上,好像有专门克制我们的一股力量……
士兵们耳边,又响起了十七岁天才演说家的激励,“我们奋战八个月,死守住了伦敦,这是人类的奇迹,正义阵营创造的奇迹。我们的援兵就要到了,天要亮了!”
大西洋上,十七个航母集群已经到了英雄港。
是的,联邦显示了强大的工业能力,在八个月时间,造出了十七艘两万吨的埃塞克斯级航母。虽然吨位不大,量大管够,迅速超过了德国水面舰队数量。
直布罗陀海峡,七艘巨大的航母正在缓缓通过,打着大夏的多色旗帜。
大夏的航母集群只有七个,但都是吨位巨大。
打头的竞技神号和凤翔号两艘万吨级航母只是开路先锋,后面跟着的,是六万吨级的盛京号,八万吨级的闽浙号,再后面,是三艘十万吨的两广级航母。
七艘航母,搭配的辅助护卫舰只达到一百五十多艘,包括十艘最先进的、装备了雷达制导导弹的万吨大驱。
七个航母编队,舰载机达到两千架。航母编队后面,是密密麻麻的运输舰,一眼望不到边。
万吨级的有四十艘,千吨级的两千艘,一次搭载了大夏第一批赴欧的一百万士兵,和无数欧洲人完全没见过的新式装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