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54章 不对等空战(1 / 1)胖哥老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54章 不对等空战

邵全忠见到这位自称天才的家伙,一眼顿起好感。

小伙子才22岁,头发就挺稀少了,跟邵全忠同病相怜。

当然两人头发稀少的原因不一样。邵全忠秃头的原因跟已故的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和匈牙利民族英雄安德拉希伯爵一样,人家哈伯这纯粹叫“聪明的脑袋不长毛”。

这位化学博士并不是因为傲慢自大才自称天才,那只是为了能迈进乔园门槛施展的话术。真正跟邵全忠对起话来,态度还是很谦虚的。

类比华夏的纵横家,先吹个大牛让你注意到他,然后才有机会兜售他的谋略啊。

这叫什么?这叫智商情商双高。跟诺贝尔、爱迪生是一个类型的,善于推销自己,跟特斯拉和发明电话的梅乌奇完全不同。

后面俩那情商,要是没有邵全忠罩着,完全混不开,根本就是贫病交加而死的命。

“在下师从柏林大学的霍夫曼教授,顺便说一下,霍夫曼教授是您曾请到小香崖,为大夏造出化肥的李比希教授的弟子。”

这是个绝对话术能抓住人心的主,开头几句话,就点出了自己名门弟子的身份。

李比希邵全忠可太熟了,发明化肥这件功德,对大夏乃至世界老百姓来讲,无异万家生佛。让世界各国的人口增长大大增加,让无数人免于饥馑而死。

惜乎老先生来大夏没几年就过世了,他的弟子霍夫曼是柏林大学的顶梁柱,德国舍不得放人,一直没来。

霍夫曼让德国成了染料行业的霸主,此后世代靠这个行业赚钱,直到21世纪德国人仍在吃霍夫曼给德国带来的技术红利。

这位能得霍夫曼青眼有加,收为弟子,那有水平是肯定的。

“在下十九岁的时候,就获得了博士学位……”

“行了,我收下你了,你见我有啥要求尽管说。”

听雅丽翻译出这句话,邵全忠直接就准备收人了。

人家一点没吹牛啊。十九岁的博士,柏林大学的。霍夫曼的弟子,李比希的徒孙。就这个履历,走到哪里都是抢着要的。

这样的精英人才,主动来见自己,肯定是有所求。只要不太过分,邵全忠都打算答应。

邵全忠的求贤若渴让哈伯楞了一下,我刚刚开始讲啊,最重要的本事还没抛出来呢,这边就收了,我真该早过来的。

哈伯微微笑了一下,“我是埃文的同族——”

邵全忠似乎懂了,埃文的同族在德国不招待见嘛,“你是不是从集中营里逃出来的?”

“我记得提前叫埃文捞人了,他这么不够意思,你这样的人才都不给我找来?我要找他要回点钱,这小子办事不地道。”

哈伯摇摇头,“陛下您错怪埃文了,他要不走我的。”

“我刚刚博士毕业,就被瓦德西招进了特殊研究小组,为德国研制出了工业化生产氯气和芥子气的方法——”

卧槽,狠人啊。

这次欧战,毒气造成了10万人死亡,一百多万人残疾。埃文集中营里的同族,死了六百万人,大部分都是丧生毒气之下,原来是这小子研究出来的。

“我因为对德国的突出贡献,并没有因为我的种族遭难,被瓦德西首相亲自下令保护。”

“大夏和联邦对德宣战之后,我对我做的事情痛悔不已,一直想逃离德国,直到最近,才借着出差的机会逃脱。”

邵全忠眼珠转了转,这是个狠人,坏人,不过也是个相当聪明有本事的。

什么痛悔不已,明明是看到德国要完,他这个造毒气的估计下场肯定非常凄惨,所以跑我这避难来了。

邵全忠一脸严肃正义,“你造成了那么多无辜百姓和士兵的死亡,手上血债累累,跑到我这里想逃避惩罚?这个——你能为我做什么?”

哈伯听邵全忠开头的话心里一哆嗦,听到最后,嘴角露出了微笑。果然,能干出大事业的人,不会那么迂腐嘛,同道中人啊。

额,单纯的同道中人。

迂腐不迂腐,得看死的人是谁。要是那些东西杀的是大夏人,邵全忠立马就得把他推出去崩了,你有特斯拉的本事也不行。

现在嘛,得看你有没有价值,值不值得我庇护了。

谈到自己有没有价值,这个哈伯可自信了。

“我来见你之前,在小香崖转了一圈,发现有一个合成氨小组,在研究氮肥的制造。”

“不过,他们没经过名师指点,水平很一般,研究的方向根本就是错的,不会给您带来利益的。”

“我师祖李比希教授就是研究肥料的,从霍夫曼教授到我这一辈,一直在思考如何造出氮肥。”

“我博士毕业的时候心里已经有了大致的构想,这几年被瓦德西抓去研究毒气,可也没忘记师门的使命。”

“您把这个课题交给我,五年内,我保证给您造出合格的氮肥。”

“这是一种每年在全球大约会有一亿五千万吨需求的产品,会让陛下您麾下的人口突破十五亿。”

这不用你说,我早就知道,问题是你能不能搞出来。这位是带着业绩来的,比那些正在攻关的化学家们显然更靠谱。

虽然他的业绩全是累累尸骨,但要是真的造出了氮肥,那足够弥补他的罪行了。

邵全忠拍拍他的肩膀,“小伙子,我赌一把霍夫曼教授的眼光,给你一个小组和足够的资金,让你试试。”

“不过你得先隐姓埋名改名字,等真出了成绩,我让你名扬世界。”

“你的研究不要在小香崖,万一有人发现你,有正义人士跟我要人,我不好回绝不是?”

“你就到兰州那边去研究吧,我会给你配足够的大夏博士硕士给你当助手。那些重复简单的配方试验,不需要你亲自做,让助手做,你监督就行。”

“同时,我给你组建个秘密小组,毒气的研究还要继续。”

“毒气这玩意,我是不打算用的,但是咱们得懂。万一别人造出来,咱们事先得知道怎么防对吧?所以,你专门给我研究怎么克制毒气,你可愿意?”

不愿意是傻子,这就是哈伯来找邵全忠的目的啊。

“陛下,如果您给我足够的人手做那些枯燥重复的配方试验,那我研究的进度会大大加快,不需要五年的。”

“早就听人说,您对科学的重视。闻名不如见面,您的智慧,能照耀整个世界的天空。”

额,听人家多会说话,特斯拉你咋就不能跟人家学学呢。

邵全忠是越看这个坏蛋越顺眼,虽然他清楚知道,哈伯估计也这么拍过瓦德西的马屁。

甜言蜜语这种东西,明知有毒,大家依旧喜欢。

女人不知道甜言蜜语的小白脸实际上不可靠么?但依旧飞蛾扑火。

那些心藏真情的老实人,嘴笨的话,依旧会孤独终老,世界就是这样的。

两人一拍即合,天才坏人哈伯当天就拿着邵全忠的手令奔赴兰州,开始了他的洗白之旅。

…………

英吉利海峡。

廖容和杜威在播州号上会面,大夏的七个航母编队和联邦的十七个航母编队胜利会师。

两广号上的总指挥格兰特发来电报,对德军的陆上攻击即刻开始。

大夏的航母护卫军舰一百多艘,联邦的护卫军舰船达到三百多艘,全部开始炮击德军在法兰西和不列颠沿岸的军事设施。

十艘大夏的导弹驱逐舰查缺补漏,德军的战舰已经不复存在,对舰的巡航导弹也是可以攻击海港和陆地设施的。

大批舰载机升空,对德军沿岸的炮兵阵地、机场进行俯冲轰炸。

刚问世不久的航母还没有什么弹射装置,现在的飞机个头小,起落距离短,也不需要。

同时,飞机小带来的另一个结果,舰载机数量远超后来的现代航母。

埃塞克斯级航母标准排水量两万七千吨,满载排水量三万三千吨,舰载机数量100103架,联邦的十七个航母编队,飞机数量1750架。

大夏的编队数量少,但航母个头大,十万吨级的航母上面的舰载机达到三百多架,舰载机总数超过三千架。

联军航母上有两千架以上的俯冲轰炸机,一千五百多架战斗机,看数量比不上德军的路基飞机。

可是联邦财大气粗,大夏技术先进,飞机全是铝合金次骨架,铝蒙皮的,铝这玩意的工业化生产就是联邦发明的嘛。

德军的战斗机大部分还是帆布蒙皮,硬木骨架的,空战起来就吃亏。

一个中队16架联邦p26“豌豆射手”螺旋桨战斗机打头,飞向位于加莱的德军机场。

联邦飞行员杰克带着风镜,嘴里嚼着口香,心里在嘲笑大夏的同行。

那一个中队的大夏“奉2”战斗机的流线型体型看上去牛逼得不得了,胆子居然这么小,升到了2000米以上,飞那么高能空战个屁啊?

大夏这帮少爷兵不可靠,空中机枪对射,还得看我们红脖子纯爷们。

大夏空军胆子小么?他们是没办法。

奉2型飞机机翼下面挂了两枚第一代空对空导弹aa1,这种导弹按现代标准堪称“简陋”,射程只有4.5公里。

这玩意还需要机载雷达制导,不能发射后不管。2000米是机载雷达制导最低高度,再低就要受地面杂波干扰了。

再简陋它也是导弹,对德军的战斗机具有压倒性优势。

话说大夏的飞行员可比联邦的宝贵得多,都是从大学生里高饷招募的,否则哪里搞得懂雷达制导啊。

目视都可以看到对面敌军迎战的的双翼战斗机了,足有一个大队三十六架。

那是德意志的骄傲,自行设计的二代螺旋桨战斗机“信天翁”号。

不少飞机上都涂了五颗星,那是跟英法飞机作战的时候,击落敌机超过五架的王牌飞行员的标志。

大夏飞行员按动按钮,飞机机翼一歪,一枚aa1嗖地就飞了出去,然后,飞行员的任务就是盯着屏幕上的亮点,对导弹进行雷达操控了。

杰克盯着远处的对手,手放在机枪按钮上,忽然发现,头顶一道黑影闪过,直奔自己盯上的那架信天翁,随即火光一闪,信天翁解体了。

头上2000米高的友军马上盯上了另一架信天翁。

一个中队16架奉2,32个导弹挂架射空,杰克蓦然发现,对面一个大队的敌军战斗机只剩下了四架,空中飘满了伞。

空中的友军飞速俯冲,很快跟杰克并驾齐驱,对面的飞行员朝自己比了个ok的手势,潇洒得一比。

眼尖的杰克发现,他们的奉2飞机下面挂的玩意不见了。他才领悟到,那原来是能瞄准的炸弹,不是副油箱……

联军三十二架战斗机围剿德军四架信天翁,天空瞬间就清净了。

无线电中传来对方大队长邵继枢的指令,为了友军能听懂,邵继栓贴心地使用了英语,“俯冲轰炸机攻击机场。战斗机,全体追击敌军紧急升空逃跑的轰炸机。”

讨厌的标准伦敦贵族腔,听说那个家伙是在伦敦长大的……

哼哼,消灭轰炸机我们还是在行的,不能输给大夏同行。

“豌豆射手”翅膀一偏,追向一架逃走的德军轰炸机,终于到了我能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同样的不对等空战到处在发生。英吉利海峡两岸的德军机场和炮兵阵地,迅速在舰炮、大驱巡航导弹、俯冲轰炸机的联合攻击下失去战斗力。

德军失去了对海峡的控制。一百多万渡海作战的德军失去了来自对岸的物资补给,还有航母和欧洲大陆路基轰炸机的空中支援,被包围在了伦敦周边。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