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75章 出尔反尔(1 / 1)胖哥老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75章 出尔反尔

2月25日,酒泉基地。

谭耀勋惴惴不安地来到邵全忠身边,“大帅,现在搞载人发射,还是仓促了点啊。”

“这几年咱进行了7次飞船试射,两次发射失败,一次飞船留在了绕地轨道没回来,一艘飞船在返回地球时烧毁,死了好几条流浪狗。”

“只有最后的两次试射成功了,七分之二的搏命概率实在太危险了,本来应该再多试几次,稳妥了再送人上天的。”

邵全忠严肃顶着谭耀勋,“最后两次都成功了不是么?为了国家利益,这个险值得冒。”

“要是成功,就能让对手绝望。即使航天员真的牺牲了,只要公开验证了咱们有这个技术,也一样能起到很大效果。”

“两个巨人要是真的肉搏开打,咱们就算赢了,恐怕要损失上百万的年轻小伙子,不到万不得已,我舍不得啊。”

六位英挺的军官并排站在邵全忠眼前,一水的上尉肩章,都是这几年遴选出来的航天员。

从3400多名35岁以下飞行员中优选出来的,身体健康,精神乐观,勇气十足,人人都通过了45次的失重训练,40多次跳伞训练,95次离心机实验……。

邵全忠微笑对大家点点头,回头小声吩咐,“都是好小伙子,选哪个都行。我就一个要求,第一个上天的,必须是纯正的炎黄子孙。”

额,这就淘汰了一个,当然他以后还是有机会的。

最终是靠测脉搏的方式在剩下的五名备选者里选人。大部分备选者都按捺不住情绪的激动,只有黄祖莲上尉脉搏一直稳定维持在每分钟64次,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中选。

发射场外面,聚满了记者,长枪短炮架好,火箭已经开始20分钟倒数。

负责设计飞船的技术人员帮黄祖莲穿上90公斤的航天服,扶他躺在飞船驾驶舱里,舱盖合上,锁死。

突然,对讲机里传来谭耀勋的声音,“舱盖是否合上?是不是没对准?”

技术人员反复检测,“没问题。”

谭耀勋回复,“不正常,气密传感器没有反应。还来得及把舱盖拆开重装吗?”

谭耀勋主要是设计火箭的,这个太空舱其实是其他技术小组的人设计的。

“来得及,但请通过无线电告知黄上尉。”

工程师们紧急拧下32个螺母,仔细检查后重新拧上,看到黄上尉在向他们微笑挥手,还在吹口哨,听调子是“两只老虎”。

这边显示一切正常,两公里外的总控制室里,谭耀勋下定了决心,命令发射。

在全世界的关注下,火箭腾空而起,负责兼修的工程师才跑过来,“报告,是咱们的气密传感器的指示灯坏了。”

谭耀勋后背全是冷汗,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啊,幸亏不是飞船的问题,根本不迷信的他开始合十祈祷。

东方一号飞船安然上天,在等待期间,邵全忠当众宣布,晋升天上的黄上尉为少校。

邵全忠在前面装逼,不知道后面总控制室里,谭耀勋一直在心惊胆战。

雷达显示,火箭将飞船带入的轨道,远地点比预定值高了100公里。

多种原因可以造成这种情况。比如飞船和火箭分离装置的加工精度不够,火箭控制器的精度不够之类,误差累积起来,在第一宇宙速度面前,那就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本来飞船有制动装置可以弥补这个误差的,但关键时刻,有一个零件坏了——刹车失灵。

火箭和飞船加起来几十万个零件,每一个零件出问题,都会发生事故。

载人航天是个非常考验硬工业实力和组织度的活计,非伟大的国家无法完成。即使以大夏的倾国之力,以目前的基础,也其实非常勉强。

这次公开发射,小错不断,大错没出就阿弥陀佛了。

还好,飞船绕地运行是一个区间,不是一个点,高了一样可以绕地球转。

飞船在天空绕地球一周,跑了四万公里,108分钟后,东方一号飞船砸向地球。

咳咳,是砸。飞船不是航天飞机,不能自己飞,也不能降落,只能“溅落”。

航天员是受不了这个冲击的,所以,在距离地面4公里的时候,舱盖开启,新晋升的黄少校跳伞而出——第一次载人航天,简陋得一塌糊涂。

当黄祖莲着陆的时候,还恍如梦中。割掉降落伞,他穿着橙色的宇航服四望,发现这里根本不是预定的草原,而是一小片耕地。

一个妇人和一个牵着牛犊的小女孩正在田间劳作,此时呆呆地看着这个从天而降的人。

大夏并没有伞兵,代之的是直升机组成的空中突击旅,所以老百姓对这个单独从天而降的家伙充满神秘感,“你是从天上来的?”

黄少校心情甚好,“没错,我来自天上。”

随即摇摇晃晃掏出短波对讲机,呼叫总部。

他落地的位置偏离了400公里,听到黄少校的声音,谭耀勋一下子瘫倒在椅子上,终于彻底放心了。

此后的操作也不需要谭耀勋了,他还要做很长时间的无名英雄。

荣耀归于黄祖莲,他在搭乘来接他的直升机回到基地现场的时候,受到了全世界观众的欢呼。

他的行程已经被排满了,要去世界各地访问,宣讲大夏航天的领先。

另一时空,黄祖莲此时阵亡在跟倭寇的那场国运之战里,当了烈士。这里,他成为了举世瞩目的明星,世界已经完全不同了。

直播载人航天的成功,背后的磕磕绊绊没人知道,只有大夏无限的风光。

一小时后,海陵电视台发布了飞船上拍摄的地球录像和高清晰度照片,这是人类第一次从宇宙的视角看自己的家园,验证了黄祖莲确实进行了一次太空旅行。

实际上以前成功的两次不载人飞行也拍摄了照片和录像,但这个时候放出来,意义大不一样。

…………

“邵大帅主导的国家,从来没有发动过任何一场侵略战争。大夏的强大,是靠四万万大夏人的勤劳,和邵大帅对科技的大力投资,对科学家的尊重获得的。”

“相反,看看克利夫兰吧,扬言要吞并北面和南面的邻居,吞并那个满是冰雪的大岛,吞并那个新发现了大量铁矿的无辜国家,难道这不更像瓦德西式的人物么?”

“东方有句话,国虽大,好战必亡。克利夫兰要靠士兵到处去欺负人,还要对翼王无理由地动武,这会跟瓦德西一样,把联邦带入深渊的。”

“呼吁大家警醒,不要追随他。学学邵大帅和他的大夏,专心努力工作赚钱,让更多的科学家发挥能力,让勤劳的老百姓能成为中产,这才不辜负加菲尔德的期望。”

“加入邵大帅主持的新秩序,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这是马克.吐温的隔空演讲,被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向联邦百姓播放。

乡间别墅里,克利夫兰刚看完大夏载人航天的实况转播,自己的宫殿变成了废墟的照片还压在桌子上。

弗朗西斯在给他捶背,他浑身颤抖,大夏的科技对己方是碾压的,这里也不安全啊,是不是向大夏认怂?

“报告,您的电话。”

接完电话后,克利夫兰咬牙切齿发表了新的录音演说,声称“要以自己的良心,作出决定,坚决不向霸权投降。”

这个录音被送走发表,克利夫兰随即转移了地方,跑到了更隐蔽的地方藏匿。

克利夫兰的声明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可是大部分东部城市的工厂老板都在破口大骂。

工人都跑乡下去了,工厂都停摆了,我们的贷款、原料款都要付账的。

这个时候,天使一样的银行家们出现了,给予他们足够的贷款。

虽然利息高了点,还不上没关系,拿工厂的股份抵,价格嘛,就不能太高了对吧?

两个月后,八国联合部队到达加勒比海,宣布进行“维和”。

这个时候,大家才愕然发现,原来邵大帅和克利夫兰居然还没有互相宣战,人家是来“维和”的。

对啊,仔细算算,两艘军舰是“误炸”,卢克将军是自己要求对方来打自己,人家验证了没有吹牛。虽然炸的地方很敏感,但只死了卢克一个人不是?

藏匿的克利夫兰突然冒了出来,宣布“顺应民意”,接受八国联军的调停。

跟翼王签订友好条约,归还关塔那摩基地。放弃对波多黎各的托管,交还给邵大帅。

只剩下一个大夏的一个要求没有答应,大夏驻军。不过没有说死,将在四个月内与大夏协商解决。

克利夫兰半个月内180度转弯的旋风外交,局势一下子就缓和了。

工人纷纷回到家园,工厂重新开工。

银行的天使又找到了厂主,“你们抵押给我们的工厂股份要不要赎回去?我可以给你们更多的贷款哦。”

这么一来一回,工厂依旧,只是停工损失了一段时间,但厂主们都背上了贷款。

联邦回到了吸血鬼们熟悉的节奏,他们经过十年停顿的身家迅速膨胀。至于克利夫兰忽左忽右的政策,给联邦带来的损害——这不是他们要考虑的。

邵大帅调停成功,翼王获得了安全,调停的各国各回各家。

大夏的两个航母编队,一个驻扎关塔那摩,一个驻扎波多黎各,监控加勒比海。

吴子义留在了联邦,与克利夫兰磋商大夏在东海岸驻军,防止克利夫兰再提出到处吞并人国家的事。

克利夫兰一拖再拖。四个月后,新的宫殿经过半年的建设,急速建成。

因为赶工,新的宫殿要简陋一些。唯一的亮点,修筑了隐藏在地下数十米的坚固地下堡垒。

克利夫兰在地下二十米的办公室接见了吴子义,一脸的冷笑。

“外相阁下,请转告邵大帅。我认为,大夏欺人太甚,我绝不同意大夏驻军。同时,我们的兵马将尝试收回我们在加勒比海的利益。”

“如果,邵大帅认为我过于狂妄,那就尽管来打。你们要开战,我接着。不怕激起联邦老百姓的怒火的话,尽管往我头上扔导弹。现在我不怕了,就坐在这里等着,哈哈哈!”

克利夫兰和吴子义谈崩了,消息迅速外传。

克利夫兰在安全的地下指挥部发号施令,联邦军队开始大规模聚集。

克利夫兰出尔反尔,据说惹得邵大帅怒火万丈,跳脚大骂,大夏也开始进行战争动员。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