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4章 覆盖全球的网络(1 / 1)夏天的葡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34章 覆盖全球的网络

但尽管如此。

云鸿心中依然有点紧张,生怕出现什么纰漏。

这可不是平时,犯些错误耽误时间后,最多被不疼不痒的斥责几句。

在人工智能的提示中。

开头就着重强调过。

从他们排队进入飞船船舱的那一刻,到真正抵达自己被安排的位置之前。

严禁做出任何越界的动作。

否则只要影响别人通行超过5秒,不管任何原因,都要被当场击毙。

五秒钟。

可能一个走神就不止五秒。

制定这种规则,简直苛刻到了极致。

都不用猜测。

云鸿就敢肯定,绝对会有不少人死在这条规则下。

一路提心吊胆的行走了一分多钟。

云鸿成功地来到了舰船的第5层。

整个5层,一眼望过去就是一个宽敞的大厅。

不过地面上有设立大量的数字标识和一排排简单的金属栅栏,以供人确定自身的位置,以及充当扶手,让乘客在飞船加速和减速阶段能够维持身体平衡。

“好多人。”

云鸿简单扫视了里边几眼。

大厅内此时已经有不少人存在,他们挤在大厅的一角,占据了大约十几个金属栅栏通道。

看模样,应该是来自于前一个,或者前几个避难所的居民。

“算上我们。”

“最多填满这一层空间的五分之一。”

“估计还要等很久。”

云鸿感到自己的运气实在有点差。

在这里可没有什么位置可坐,甚至想蹲下,又或者想去上厕所都不行。

等到一路熬到终点。

怕不是得吃下许许多多的苦头。

在大厅内,找到自己的位置站好。

无所事事的云鸿,又拿出手机尝试上网。

然后发现这里的网络依然非常流畅。

并且除了之前安装在回廊上的那个公共监控以外,此时还能连上两台所在飞船的对外摄像头。

通过它们从高处俯瞰外界。

这个其实也约等于变相的窗户。

整艘飞船内部,完全呈封闭状态。

而有了这两个摄像头,最起码,位于船内的乘客们不至于对外界一无所知。

三分多钟的时间,很快过去。

整个避难所数千人都成功地进入了飞船内部。

没有给最后一部分刚刚登船的乘客,任何适应的时间。

飞船上所有与回廊连接的舱门,都同步开始缓缓关闭。

与此同时。

萦绕在地表,本来显得若有若无的风雪。

在这个时候,仿佛被激怒了一般。

忽然变得猛烈起来。

狂暴又寒冷的飓风。

在短短几秒内,便将临时搭建起来的回廊,撕扯得七零八落。

当位于回廊中心的运输舰,缓缓开始正式升空的时候。

地面上已然看不见多少回廊遗留下来的痕迹。

云鸿看的心中发冷。

就差这一两分钟。

之前最担忧的事情,便在他眼前上演。

此时此刻。

但凡他现在所搭乘的飞船,在刚才迟到几分钟。

他们避难所里的几千人,都注定会丧生在这剧烈的风雪下。

“幸好。”

云鸿喃喃自语,生出了强烈的庆幸。

他从未有像现在这样,那么认同登舰时的规则。

不管因为什么原因,扰乱登舰秩序的人都该死。

这一天里。

晨光级运输舰的身影,出现在小半个萧江行省的各处。

将这片数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每一座避难所里的居民,都带去了遥远的江河市。

数以千万计的人,至此永久地离开了他们的故土。

而同样是这一天。

数条灾难信息,在农家小院人工智能的操作日志里悄然刷新出来。

吸引了苏武的目光,为之停留了几秒。

“五处避难所地表登船港口,在建期间出现坍塌事故,累计死亡约7000人。”

“一座避难所,登船过程中遭遇极端寒流风暴侵袭,死亡15921人。”

“15座小型避难所居民,搭乘雪地运输车,集中转移至附近较大避难所途中遭遇意外,累计死亡约2700人。”

末世的地表。

一直都充斥着极端的危险。

不管是任何人,只要敢踏出避难所一步,都必然要面对无法预测的风险。

而哪怕强如苏武,也无法做到在千万数量级的大规模动员下,保证每一名踏出避难所的人类,在等待登船的那一小段时间中的绝对安全。

总会有人,要成为大多数人命运转折的这一刻的牺牲品。

玉河市以西。

超大型避难所联合体,安城市。

伴随着最后一道电磁步枪的蓝色光芒,在幽暗的巷口中渐渐消失。

一名面容憔悴的中年男性,被两名穿戴着外骨骼装甲的士兵。

押解到了一间宽敞的会议室里。

“杨易,没想到连你也没能跑掉。”

会议室中,一个衣着干净整洁,手臂却包扎着绷带的前避难所高层,对被带进来的中年男性,苦笑了一声。

杨易是安城市情报系统的最高主管。

手中掌握着一支精锐的特别行动部队和至少数百名的特工。

一向以神出鬼没著称。

只要他想,在过去的整个安城市,没有人能找到他的藏身之地。

但现在,他的传说显然已经破灭了。

杨易垂下头,没有回应。

只是在押解士兵的催促下,坐到了会议桌旁。

“好了,现在人到齐了。”

“可以开始谈谈交接的问题。”

坐在会议桌上首的一个人轻咳一声,开启了话题。

陆续被武力带过来的十几名安城市各个实权部门的负责人,闻言齐齐地抬起头。

用复杂的目光,望向上首的那个人。

对那人,他们并不陌生。

是负责安城市后勤农业的一名副手。

地位虽高,却仍然还在安城市核心领导层的外边。

按照正常情况,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轮到他,成为安城市的新任领导者。

可谁也没有想到,他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一支可怕的军队。

从身穿外骨骼装甲的精锐士兵,到无人机和机器人,再到各种先进武器设备,全部一应俱全。

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打崩了在场所有人手中的武装势力。

把他们囚禁到了这里。

“还能有什么好说的?”

“柯克你现在已经在事实上掌握了整个安城市,哪里还用得到我们。”

主管农业的部长,率先用自嘲的语气说道。

看着自己的助手,转瞬间就用武力击败了安城市的所有权贵。

然后连带着他一起,都给抓到了这间小小的会议室内。

要论震撼和心理的落差,在场众人中可能就数他最大。

“那可不能这么说。”

“没有诸位的帮助。”

“安城市至少还要继续混乱一段时间,会额外死伤很多人。”

柯克略带点矜持的说道。

短短半天时间内,他已经隐隐养成了一丝大权在握的上位者模样。

在场的前安城市高层们,没有人相信柯克真的是为了避免伤亡,才找上他们。

对于他们这些高高在上,主宰着几千万人命运的大人物来说。

人命能算什么大事?

只要没影响到他们的统治。

死的再多,也不过就是报告上的一串轻飘飘的数字而已。

不过,虽然知道是借口。

却也没有人真的跳出来挑明。

不管是什么原因。

既然事实上已成为整个避难所之主的柯克,表现出了这种态度。

那么不想吃苦头的话,他们也唯有配合这一条路。

胜利者和一群囚徒们的会议。

结果毫无悬念。

很快。

一道道的命令,从这间会议室里传出。

配合着规模不断在增加的机械军团,以及一批批被重新整编出来的原安城安保部队。

大量还处于动乱中的地方,迅速被平复下来。

几个小时后。

在几名士兵的簇拥下,走出会议室的柯克。

调整了一下心情。

神情由倨傲变成了恭敬,然后慎重地拨通了一个通讯号码。

“目前安城市已经全部在我们的控制下。”

“交接很顺利。”

“对,治安也已经基本平复,保证不会再有超过10个人以上的群体性伤亡。”

“按照你们的要求,40分钟后避难所主通道会开启——”

短暂的汇报过后。

结束通话的柯克直起了腰。

抬起头,遥望着在人造灯光照耀下,显得巍峨而壮丽的安城执政中心。

神情恍惚了一下。

他知道,属于他们的时代就要落幕了。

未来会如何,都已经不再是他所能决定。

江河市。

农家小院,地下一层控制中心。

苏武接到情报部门平定安城市的报告。

整个平定的过程。

从武装潜入避难所,选择代言人,再到清扫其他反对势力,占据安城最高执政权力。

所有的环节,都相当顺畅。

其中难度最大的。

反而是维持秩序,减少平民伤亡。

毕竟行动准备的时间太过仓促,潜入进安城避难所的武装力量,又规模不大。

能集中起来控制住原本的避难所高层,就已经十分不容易。

更别说分出力量,维持避难所内的治安。

但因为减少平民伤亡是苏武的意志。

这件事无法讨价还价。

所以,就算再困难。

负责这次行动的情报部门,也还是不得不拿出更多的精力,想办法让安城市上层的权力过渡更加平稳。

以尽量保证,避难所的整个管理体系,不至于出现不可控制的崩塌。

“伤亡人数没有超过1万人。”

“还算不错。”

苏武对情报部门的任务完成度,作出了评价。

安城市是一座人口达到2700万的超级城市。

在进入末世将近一年后的现在。

它更是发展成为了一个事实上的独立王国。

其上层权力斗争的残酷,几乎不亚于过去的改朝换代。

能将最终的伤亡,控制在1万人以下。

并且这些伤亡的人数中,多数还来自于敌对势力的武装人员。

可见的确做的相当出色。

关掉报告。

苏武转过头,继续看向东洲地图。

那里面临近农家小院的玉河市,以及玉河市旁边的安城市全境。

都已经被染上了代表完全控制的绿色。

而农家小院以东的宽江流域一带,南方靠近海边的余安市周边一带。

还有萧江行省的一小部分区域。

则变成了灰白的色泽。

只是在中间,夹杂了大大小小100多个墨绿色的光点。

那代表着那些地区。

已经彻底完成了人口与高端资源的转移。

只剩下存储着一些普通资源的无人避难所,还有正在开采运行的大小矿场。

“来自萧江行省的人口。”

“已经把农家小院地下11层塞满,将地下12层占据了接近一半。”

“只剩下大约3000万人口还没有转移。”

“宽江流域和余安市周边一带,更是早已经变成了无人区。”

“一切都在飞速的发展。”

“距离下一个主线任务,统治10亿人口,已经不再那么遥远。”

尽管此时此刻。

汇聚在农家小院的总人口数量。

依然只有不到1.4亿。

但随着第2艘和第3艘晨光级运输舰即将下线。

基本每增加一艘,就对应着每天能多转移1000万人口进入农家小院。

滚雪球的发展下。

距离10亿人口的目标,其实已经近在咫尺。

下午。

一架七代战机,从依靠着地上4层的外墙,扩建出来的空中港口,缓缓起飞。

一如往常一样。

在数秒间的加速后,没入了浅灰色的云层之中。

只留下一条漫长的惊人的尾焰。

但与过去普通的运输任务不同。

这一次。

这架七代战机,携带的是造价超过它本身许多倍的伊甸园2号卫星。

目的地则是距离地表3万多公里的同步轨道。

“开始进入近地轨道。”

“开始加速,并入同步轨道。”

“抵达指定位置,开始投放卫星。”

在短短的不到一个小时内。

七代战机完成所有的操作环节,稳稳地将伊甸园2号卫星,投放到了西半球的同步轨道之上。

两颗经过了大量生存点强化升级,超越了当前人类数个时代科技的尖端卫星。

在同时进入运行状态后。

于短短的半秒内,便完成了联网和共鸣。

通讯性能获得跳跃式的增长。

一举将网络信号覆盖范围,扩张到全球97%以上的区域。

同时,允许可同时联网的终端设备数量,也达到了百亿数量级。

在进入末世即将满一年的这一刻。

苏武以一己之力。

再度将互联网络重新覆盖到全球。

平等的赋予待在地球每一个角落里的人类,同样与彼此进行交流的权利。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